第680章 打到完全勝利爲止

轉眼夏日,乞巧節過後,趙檉開大朝會。

這次各地方人事調動較多。

就是邊遠的一些將領,也都有所換防調遣。

趙檉更是任張憲爲陝西五路宣撫使,韓世忠爲三路置制使。

這叫朝上不少人驚訝,畢竟這兩個官職都是戰時的差事,此刻天下清平,無有戰況,不知爲何會有此任命?

趙檉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此刻雖然無有戰事,四方太平,但是西北卻受災,暴雨泥石,地龍翻身,城池田莊受損,宣撫使自有事後賑災宣撫之責。

衆臣聞言無話可說,宣撫使確實也有這個職責,不但戰時能夠委任,對於一些其它大事的平復,動盪之後的善後,都可以派遣處理。

而旁的地方路州,對調的更多,等於是將幾乎大半個帝國的地方一把手都更換了。

趙檉又從高昌城將武松叫了回來,眼下西方平靜,麗雅娜扎雷霆手段,將一些雜教之類鎮壓,就算是明教也和波斯那邊斷了來往聯繫,內部慢慢淡解,沒有以往聲勢。

武松在當年大封爵之時,並沒有回來東京,但趙檉封了他鎮西侯,至於爲何沒封公爵?只是因爲武松軍功實在不夠,也未入過朝堂,但對此武二郎已經十分滿意,乃之前浪跡綠林之時,從未敢想的。

他在高昌成了婚,婆娘不是旁人,正是趙檉一起留下輔助麗雅娜扎的周鬥元。

周鬥元是自在門李凰珠弟子,那時趙檉攻打自在門,在趙檉的威逼利誘之下,投靠了其麾下。

如今二人都是半步大宗師武藝,又生了一子一女,日子過得很美滿。

這番武松獨自回來,並沒有帶着周鬥元,趙檉將武松安排到浙西路,任兵馬鈐轄。

這個官沒有一路三帥大,可以是文官也可以是武官,也可以內侍充任。

大秦沿宋制,一路軍政一把手是安撫使,安撫使兼任一路的兵馬都總管職務。

但是管兵的除了安撫使這個兵馬都總管之外,就是兵馬鈐轄說了算。

兵馬鈐轄分兩種,一種是城兵鈐轄,一種是駐泊兵鈐轄,但都歸路鈐轄管理。

雖然名義上一路兵馬鈐轄沒有三帥大,但其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兵馬都鈐轄。

諸司使以上充任兵馬鈐轄者,稱“兵馬都鈐轄”,帶“都”字以示資深。

一般的情況下,兵馬都鈐轄,可以管兩路之兵,那麼在管理兵力之上就要超過安撫使了。

雖然安撫使有絕對權利掌兵,但是都鈐轄卻可調遣兩路,形成對安撫使的掣肘。

武松是鎮西侯,在高昌領西州置制使官職,回來趙檉又加封太保,那麼這時領的就是兵馬都鈐轄的職務。

且趙檉下旨,繼轄淮東路,就是叫武松以浙西路兵馬都鈐轄,再領淮東路兵。

隨後又封魯達同樣官職,以浙東路兵馬都鈐轄,領江南東路兵。

這樣兩淮兩浙的兵馬,幾乎都歸兩人調遣。

然後趙檉又將淮西路,江南西路,廣南西路的官職,但凡掌兵的換了大部分。

朝臣對此惴惴不安,都以爲趙檉要有什麼軍事舉動。

但接下來卻風平浪靜,再沒了什麼舉措,隨着秋日到,冬天又來,所有人都以爲是一次正常的換防,無人提起和議論。

再是大雪紛飛的天氣,臘月裡,年關近,天健九年將要到來。

這一年東京城愈發熱鬧,因爲八出大戲正式在東京上演。

其中最大的一處戲臺就位於樊樓,趙檉帶着後宮諸人,皇子皇女親臨樊樓觀看。

這不是先例,仁宗之時,就常往樊樓吃酒,體察市井百態,於民同樂。

當然,也就是這個時候,仁宗發現樊樓西樓頂層居然能望見宮城之內情景,不悅之下,樊樓西樓的最高層,再沒有開放過。

這時,天降微雪,戲臺之上正在演唱一出《紅燈英雄傳》,四周百姓圍觀無數,人山人海。

趙檉在樓上斜睨旁邊祝秀娘:“秀娘覺得這些戲劇如何?”

祝秀娘臉色蒼白,緊咬雙脣,久久不語,趙檉搖頭笑道:“我看都很不錯嗎,不如就叫八大榜樣戲好了。”

“什麼榜樣?”祝秀娘一愣,瞅向趙檉。

“當然是民之榜樣了。”

“陛下,你……”祝秀娘聲音低了下來。

“有人要和朕打沒有刀光劍影的戰爭,朕就陪他們玩玩,朕從來不怕打仗,他們要打多久,朕就和他們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爲止!”

祝秀娘美目撲閃,低頭再不敢說話。

後面趙熹神情有些不好看,乾笑着對一旁的趙詣道:“二哥兒,爹爹又在開玩笑了。”

趙詣眨巴眨巴眼睛,心說這不對吧,你纔是二哥吧,大哥回去了高昌後,你怎麼就以大哥自居了呢?這似乎不太好。

“瓜子不錯。”趙詣在桌上盤內抓了一把鹽水西瓜子,笑了笑,遞給趙熹……

大秦天健九年到來。

這一年,寧王趙諍十七歲。

恭王趙熹十六歲。

定王趙詣十四歲。明珠公主趙悅十三歲。

崇王趙諳十三歲。

安王趙諺八歲。

祥王趙謙七歲。

真慶公主趙敏六歲。

民間喜慶萬分,但大秦朝堂之上卻是一片陰雲密佈。

大年初八大朝會,不但多達八成朝臣上書請立恭王爲太子,就是全國各路,各州府的奏摺都如雪片一般,飛過來東京,請立太子。

趙檉在金殿之上依舊沒有什麼表示,起身拂袖而走,接着連續三天沒有上朝。

第四天午夜時分,朱雀大街碎玉樓內,趙檉閉目靠在椅子上養神。

前方桌案上放着一封拆了火漆的密信,左右還分別站了兩人。

密信他剛剛看過,是神行太保戴宗送來的。

這麼多年來,戴宗的身份始終沒有暴露,一直留在宋江身邊,得宋江的信任,甚至爲了這個隱秘身份,趙檉連爵位都沒有授與。

半晌,趙檉睜開雙眼,瞅向左旁的男子。

男子四十多近五十年紀,穿着平常,相貌平凡,神色木訥,無一絲出彩之處,但站在那裡卻彷彿同這堂內佈置融合一處,若不細察,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看看吧,公明打算做大事呢!”趙檉衝桌上密信努了努嘴。

男子木訥神色聞言一變,微微躬身,雙手取過桌上信箋看去。

逐字逐行看完之後,他雙手微微顫抖,低下頭,聲音震驚:“陛下,大哥有罪。”

“有罪?”趙檉再次閉上雙眼,似乎在回憶什麼,良久方纔唏噓道:“當年我給了公明一個機會,給了梁山衆人一條退路,給了想要建功立業之人一個錦繡前程,封妻廕子,難道這還不夠嗎?”

平凡男子彎腰到底:“陛下所賞所賜,無異於給我等衆人重生,已是再造之恩,更何況還有世襲富貴,大好前程。”

趙檉呼了口氣,又看向平凡男子:“宋清,那你說此事該如何辦?”

宋清麪皮抽搐,忽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陛下,草民斗膽請命去查證此事,若真的確鑿,草民……”

“你什麼?”趙檉面無表情。

“草民……親自動手!”宋清頭垂於地。

趙檉皺了皺眉,似乎思索,片刻道:“那就去查一查吧,好好查一查吧。”

“草民謝陛下信任之恩,草民定不負聖恩,不會包庇遮掩。”宋清叩頭。

“朕自然信任於你,否則又怎會與你知?”趙檉嘆了口氣,衝外揚了揚手。

宋清起身離去,準天人的境界,走起來竟然有幾分蹣跚,無限蕭索。

看着他出門,趙檉又瞅向右邊站立那人。

這人精瘦的身材,五十開外的年齡,眉宇陰鷙,薄須黃皮,嘴脣緊抿。

“有二十年了吧?”趙檉淡淡開口。

這人聞言立即跪倒在地:“臣入朝確實已近二十載,陛下當年知遇之恩,文炳百死不足報答萬一。”

趙檉點了點頭,這人是黃文炳,是他很早的時候就埋在樞密院的一根暗釘。

那時候是通過童貫安排進去的,如今二十年過去,童貫也致仕養老將近十年,沒人知道黃文炳是他的人。

“起來吧,你所說的楊志之事可真?”

黃文炳從地上爬起:“陛下,臣不敢半句虛言,楊同知與恭王來往密切,暗通款曲,在西府安插了不少恭王的人,臣這裡有名單證據。”

楊志此刻官任同知樞密院事,就是樞密副使。

“楊志啊……”趙檉揉了揉太陽穴。

“臣這裡有楊同知安插的人物名單,還有一些證據。”黃文炳從懷中摸出一張冊頁,呈到趙檉面前。

趙檉打開看了幾眼,丟在桌上,一言不發起來……

上元節過去,趙檉依舊沒有上朝,這時禁中有消息傳出,帝染病不起,無力朝事,一切事物都由中書門下定奪。

朝上頓時喧譁一片,帝雖染病,不是還有諸皇子在,怎能把所有大事全部付諸中書門下?

請立恭王的呼聲立刻變化,變成了請恭王上朝主事,請恭王攝政。

正月底,恭王趙熹臨朝,試探着開始主持政事。

二月二,龍擡頭。

趙檉在張貞娘宮內靜坐,喝過茶後,看着張貞娘滿是擔心的表情,他微微沉默,隨後道:“貞娘,備紙研墨。”

張貞娘不解其意,還是準備好了紙墨。

趙檉去到案前,稍稍思量,在宣紙上方寫下了槍挑舊時代,五個楷書大字……

第111章 英雄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69章 夜宴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144章 大事第452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第131章 藥粉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122章 烽火蓬萊路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92章 隴右自此漸風煙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煙塵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第43章 莫遮攔揀選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362章 城內好殺,左使決斷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342章 坐鎮錢宮,定略朝上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33章 匕名魚藏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513章 奪命十三,劍神,劍魔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218章 明教出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613章 滅殺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155章 好大一隻鳥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288章 震驚(爲盟主朱偉傑大哥哥加更)第434章 問罪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566章 秦地,詔令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666章 飛鳴鏑,大佛寺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454章 計議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505章 下會州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第601章 進京畿第42章 歡喜樓第218章 明教出第45章 狠狠打擊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624章 陰謀詭計,投其所好第285章 都給我站着第205章 淮西戰事第609章 陣法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519章 驚戰入魔第404章 賜婚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59章 統統該死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第349章 士族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600章 復號,請願第473章 天賦,槍法,鬥將第452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75章 虛晃一槍第58章 七步干戈第400章 懲治,凱旋第13章 亡命之徒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536章 潰城第387章 計出海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樓第126章 海岸遇襲,霸主嚶嚶
第111章 英雄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69章 夜宴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144章 大事第452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第131章 藥粉第548章 順流,逆流第55章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122章 烽火蓬萊路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92章 隴右自此漸風煙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煙塵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302章 中秋,詞曲,懸案第43章 莫遮攔揀選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362章 城內好殺,左使決斷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342章 坐鎮錢宮,定略朝上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133章 匕名魚藏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281章 不如憐取眼前人第513章 奪命十三,劍神,劍魔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218章 明教出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613章 滅殺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155章 好大一隻鳥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259章 北城暗約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288章 震驚(爲盟主朱偉傑大哥哥加更)第434章 問罪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566章 秦地,詔令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666章 飛鳴鏑,大佛寺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454章 計議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505章 下會州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第601章 進京畿第42章 歡喜樓第218章 明教出第45章 狠狠打擊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第624章 陰謀詭計,投其所好第285章 都給我站着第205章 淮西戰事第609章 陣法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519章 驚戰入魔第404章 賜婚第9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59章 統統該死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第349章 士族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600章 復號,請願第473章 天賦,槍法,鬥將第452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75章 虛晃一槍第58章 七步干戈第400章 懲治,凱旋第13章 亡命之徒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536章 潰城第387章 計出海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樓第126章 海岸遇襲,霸主嚶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