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給衍聖公的禮物

曲阜現在叫做仙源縣,知縣歷來由衍聖公兼任,魯國被楚國滅亡後,楚國設置了魯縣。西漢時,這裡是宗室魯王的封地,亦稱爲魯國。漢朝魯恭王劉餘爲修建靈光殿,曾拆壞孔子舊居,從夾壁中出土大量當時已失傳的春秋文獻。

劉餘在魯國宮殿北牆和東牆一線修築新城垣,城池的面積縮小,四面各有兩門:南面保留周朝的稷門和雩門;西邊保留吏門,在其南新開麥門;北垣爲龍門和閨門;東垣爲齊門和章門。

東漢光武帝先後封劉興和廢太子劉強爲魯王,沿用西漢魯城。三國和西晉時復設魯縣,爲魯郡郡治,城垣再度縮小。隋代易名爲曲阜縣,以“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而得名,屬兗州。宋真宗時曾改名爲仙源縣。

孔子嫡系長支世代居住的府第就叫做衍聖公府,孔子去世以後至宋代以前長子長孫依廟居於闕里故宅,看管孔子遺物,奉祀孔子,稱“襲封宅”。歷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時,對其子孫一再加官封爵,賜地建府。寶元年間,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爲“衍聖公”,兼曲阜縣令,並新建府第,改稱衍聖公府。

雲崢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衍聖公孔宗願。

孔子、顏回、左丘明、魯班這些人的出生地全部在曲阜,除孔子的家族之外,其餘三族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唯有孔家從孔仲尼開始直到大宋至和元年依舊長盛不衰。其實雲崢還知道一些大宋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孔家到了千年之後依舊是“中華第一家!”

中華向來是一個敬老的社會,除了女人之外大部分的東西都是越老越值錢,孔家何能例外,一個家族綿延了數千年,如果沒有一點獨到之處早就被歷史的洪流淹沒了。

皇帝之所以給孔家加封,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孔家在山東巨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不但在大宋境內蔓延,在遼國佔據的燕雲十六州同樣有效。

自石敬瑭之後,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唯一和大宋共同認可的人物就是孔子。這是雲崢通過這段時間蒐集來的燕雲十六州的情報上敏銳的現了這一點。不過,皇帝好像也現了這一點,在今年開春分封爵位的時候,第一個分封的爵位就是衍聖公。天寶年間分封的不過是文宣公而已。一個聖字。就將孔家高高的捧進了神壇。

不過雲崢和皇帝的目的不一樣,皇帝想要籠絡天下士子的心,而云崢的目的卻是想通過孔家籠絡一下燕雲十六州百姓的心。

一直以來。大宋君臣都認爲燕雲十六州的百姓都在渴盼王師的到來如同麥苗在渴盼春雨,事實上不是那麼回事,遼國人在燕雲十六州施行的統治相對其他地方要溫和的多,因爲這裡的百姓擔負着遼國七成的糧食產出,乃是遼國最重要的財賦之地和糧倉。

燕雲十六州百姓的生活要普遍好於大宋河北,老百姓就是這樣的,只要生活安定,有一口吃的,他們並不在乎誰是自己的皇帝,有關心誰是皇帝的功夫,不如考慮一下誰是自己家的村長。

雲崢和龐籍說起這事的時候,龐籍竟然說雲崢薄恩寡義,不該這樣去想那些生活在遼人鐵蹄下的苦難百姓,還興致勃勃的說一旦王師到來,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一定會紛紛揭竿而起呼應王師,他不認爲遼人區區的一點恩惠就能收買那裡百姓的民心。

天知道他哪裡來的這些自信,要知道在大宋還沒有建國之前,人家遼國就已經建國了,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嬀、儒、武、蔚、雲、應,寰,朔這十六州上的漢人已經在遼國的統治下歷經了百年,就算心中還感念自己是漢人,但是這些年和大宋長期作戰,恐怕也已經沒有多少歸屬感了。

雲崢比大多數大宋人都清楚的知道民心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世的香港,澳門迴歸的何其艱難,就可見一斑。

大宋和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也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最厲害的還是開國君主,如果開國君主沒有完成的事情,如果留給後代,基本上就沒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性,當然,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祖李治這兩個厲害到變態的皇帝不在這個序列裡面。

大宋開國執行的進攻戰術也是有問題的,宋代的統一戰略爲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北方這個難題,最後竟然半途而廢。“澶淵之盟”,更使中原處於長期被動局面。

大宋對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並無恩義,所以想要人家揭竿而起的歡迎你,憑什麼?

這些問題雲崢和狄青曾經討論過無數次,打仗不怕,一旦時機到來,想要攻克燕雲十六州的堅城應該不會太難,可是,那裡的百姓如果不認同你,一旦大軍陷入人家百姓的汪洋大海里麻煩就大了,雲崢的軍隊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補給線,他很清楚自己的軍隊雖然悍勇,但是龐大的後勤支持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一旦開戰,自己軍隊的耗費必然是非常恐怖的,如果不能保障補給線,這場仗幾乎就沒辦法打。燕雲十六州所轄的土地東西約一千兩百里,南北約四百里,全部面積差不多爲十二萬平方公里。如此遼闊的一片土地上如果處處都是敵人,後果不堪設想。

那裡的百姓不認趙家皇朝,雲崢唯一能拿出來的就是他們對文化的認同,這也是遼國唯一失策的地方,契丹文沒能在這一代盛行,而那些契丹貴族們也以使用優美的大宋文字爲榮,而語言和文字恰恰是區分一個種羣的最大因素。

基於此,雲崢必須和衍聖公孔宗願作一番長談,並且會將自己和狄青的論證文稿拿給他看,這是狄青極力支持的,雲崢說這些東西不宜給外人看,狄青卻一口咬定外人絕對不包括孔宗願!這就是孔夫子的威力所在,他老人家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經用自己的人品道德給自己的子孫做了擔保。

什麼馬達,什麼張青,這兩個人和他率領的百十個蟊賊根本就沒被雲崢放在眼裡,他一點都不恨這兩個傢伙,甚至在由衷的感激,沒有他們的出現,自己哪來的藉口登臨孔府的大門。

現在的麻煩就是要把這些傢伙從鄒城攆出來,最好能攆到仙源縣去,仙源縣的知縣就是孔宗願,一個大儒在學問上當然是無敵的,可是要他拿着武器去和盜賊拼命,那就太難爲人家了,仙源縣有捕快五十人,步弓手一百,鄉間還有一些團練,雲崢不以爲老先生能夠帶着這些人就能夠擊敗據說是悍賊的馬達,張青,他現在很擔心這些悍賊不夠兇悍,起不到威逼孔家的目的。

爲了讓悍賊更加的兇悍一點,雲崢出了開封府就開始帶着自己的家將們開始剿匪,於是山東的好漢們開始狼奔豕突,跑的稍微慢一點就會被弩箭釘死在樹幹上。

從興仁府開始雲家的家將二十人爲一隊,不斷地在這片平原上拉網一般的搜索,定陶,濟陰,鉅野濟州,他一處都沒放過,直到那些佔山爲王的悍匪們逃遁進了梁山泊,

慶曆七年的黃河氾濫纔有的梁山泊,如今黃河又迴歸了故道,所以現在的梁山泊只是一個巨大的沼澤地,想要成爲八百里水泊梁山,黃河還需要再氾濫兩三次,只有到了大宋青蛙皇帝時期才能湊夠讓水滸英雄們馳騁的八百里水泊。

山東鄆城,雲崢在這裡屯駐了下來,吃着肥美的黃河鯉魚,隔着水泊和馬達,張青對峙,不過自己的名號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傳揚開來,雲崢不相信那些悍匪不去投靠已經攻下了鄒城的馬達,張青,盜匪合流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雲崢認爲只要狠狠地在鄒城殺掉馬達或者張青中的一個人,剩下的盜匪就會慌忙逃竄,在周圍府縣的圍剿下,他們唯一能走的方向就是仙源縣,只有在搶劫過富庶的仙源縣之後,他們纔有資本遁入仙源縣後面的徂徠山,那些傢伙如果不能幫着自己完成目的,雲崢不介意將他們全部吊死在仙源縣!

雲崢在鄆城沒有找到頭戴鮮花的西門慶,趴在酒樓的圍欄上喝着酒也沒有看到一個三寸丁挑着擔子賣燒餅,倒是有幾個潘金蓮一樣的女子見到年少多金,且搖着扇子顯得風流倜儻的雲崢,不斷地拋媚眼,或者站在自家的樓閣上,估計支起窗戶梳妝,有些膽子大一些的還端着自家的行菜嬌聲招呼雲崢過去品嚐一下。

看來我們都冤枉人家西門慶了,這種環境下好人也會成爲西門慶的,雲崢的兩個老婆雖然都有了身孕,他也沒打算在這裡留下一段風流韻事,別因爲自己成了雲門慶就害死幾個可憐的武大,劉大,之類的,自己身邊的武力太強悍,武二郎就算想要報仇,估計也會跟着自己的哥哥冤沉大海,那樣一來只是便宜了拿銀子的王婆,這不是雲大想要見到的事情。(未完待續……)

ps:第二章,這一章很難寫,慢了一些,對不住

第十一章圍殺第三十九章荒山聖音第二十三章 蜀中商行的新主子第十二章自強纔是王道第六十七章衍聖公第三十五章難題第二十六章豬肉絛蟲對血吸蟲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三十九章戰亂的引子第六十五章 張方平的智慧第七十九章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十二章好夥伴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煩惱第二十五章信諾第十七章人的惰性第四十章 燃燒的油第六十章 我是歸客第十五章活命的方式第三十四章醉雲第四十二章讓人無法拒絕的奸商第七十五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一章落後於時代的軍隊第十七章崑崙關第八章教義第五十章吃撐了的雲崢第二十章新政第二十六章 姻緣這回事第四十章血肉定遠寨第六十七章羞辱第二十四章房事的問題第五十七章冰牆下的戰鬥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煩惱第九章女真第四十一節書呆子第四十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一章強勢聘禮第六章思舊事第三十五章莫笑農家臘酒渾第六十六章惡名在外第五十九章黃河,繞不過去的話題第一章自作自受第三十五章都是離人第一章 我一推門就是前天第九章野獸和人第十二章沒了外殼的陳琳第四十六章 我要人們都記住我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四十九章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三章天降禍事第二十四章溫水煮青蛙第二十三章剛一開始就被忘記第十章收穫第一章強勢聘禮第六十五章 愚蠢的多嘴怪第四十八章貼心的禮物第五十九章池魚之禍第七十一章利益置換第七十二章弄不明白的人性第三十三章後事第五十七章冰牆下的戰鬥第二章斷後第六十五章 烏鴉的交易第六十一章後背交給你了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五十二章 理學和生孩子第三十一章天堂第三十章讓人恐怖的見識第五十四章殘毒第六節讀書種子第七十一章兔死狐悲第十四節劉都頭的考驗第七十章青山隱隱水迢迢第六章黃雀第四十七節少年血第六十五章打土豪,分田地第二十章 奇怪的要求第七十章青山隱隱水迢迢第二十一章 北方的狼第四十九章送死的使者第四十四章猴戲第六十六章 難道教育的真諦就在打?第五十章春哥兒的恐懼第二十七章熬鷹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十九章監軍第九章 枉做小人第四十四章愛情和春藥第四十二章人言不足恤第六十二章兔死狐悲第四章富貴八分第十五章 最好的商隊第十五章雲長生第四章在人間第六十三章先發制人第七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五十二章蘇軾的疑問第三十章心如明鏡第五十二章仁慈的皇帝第五章蘇老泉第四十六章傷離別
第十一章圍殺第三十九章荒山聖音第二十三章 蜀中商行的新主子第十二章自強纔是王道第六十七章衍聖公第三十五章難題第二十六章豬肉絛蟲對血吸蟲第四十節喜怒無常李元昊第三十九章戰亂的引子第六十五章 張方平的智慧第七十九章黑雲壓城城欲摧第六十二章好夥伴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煩惱第二十五章信諾第十七章人的惰性第四十章 燃燒的油第六十章 我是歸客第十五章活命的方式第三十四章醉雲第四十二章讓人無法拒絕的奸商第七十五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一章落後於時代的軍隊第十七章崑崙關第八章教義第五十章吃撐了的雲崢第二十章新政第二十六章 姻緣這回事第四十章血肉定遠寨第六十七章羞辱第二十四章房事的問題第五十七章冰牆下的戰鬥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煩惱第九章女真第四十一節書呆子第四十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一章強勢聘禮第六章思舊事第三十五章莫笑農家臘酒渾第六十六章惡名在外第五十九章黃河,繞不過去的話題第一章自作自受第三十五章都是離人第一章 我一推門就是前天第九章野獸和人第十二章沒了外殼的陳琳第四十六章 我要人們都記住我第六十一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四十九章大雪滿弓刀第五十三章天降禍事第二十四章溫水煮青蛙第二十三章剛一開始就被忘記第十章收穫第一章強勢聘禮第六十五章 愚蠢的多嘴怪第四十八章貼心的禮物第五十九章池魚之禍第七十一章利益置換第七十二章弄不明白的人性第三十三章後事第五十七章冰牆下的戰鬥第二章斷後第六十五章 烏鴉的交易第六十一章後背交給你了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五十二章 理學和生孩子第三十一章天堂第三十章讓人恐怖的見識第五十四章殘毒第六節讀書種子第七十一章兔死狐悲第十四節劉都頭的考驗第七十章青山隱隱水迢迢第六章黃雀第四十七節少年血第六十五章打土豪,分田地第二十章 奇怪的要求第七十章青山隱隱水迢迢第二十一章 北方的狼第四十九章送死的使者第四十四章猴戲第六十六章 難道教育的真諦就在打?第五十章春哥兒的恐懼第二十七章熬鷹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十九章監軍第九章 枉做小人第四十四章愛情和春藥第四十二章人言不足恤第六十二章兔死狐悲第四章富貴八分第十五章 最好的商隊第十五章雲長生第四章在人間第六十三章先發制人第七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五十二章蘇軾的疑問第三十章心如明鏡第五十二章仁慈的皇帝第五章蘇老泉第四十六章傷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