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

秦鳳軍大營,武裝到牙齒的大宋精銳西軍,擺脫了錢財的桎梏,越發地精壯強悍。

一匹匹戰馬停在空曠的校場上,此地方圓十里,全是大軍演練所在。

得了軍馬補充,又補齊了三年拖欠的糧餉,西軍上下人人摩拳擦掌,想的竟然是再立軍功。

大丈夫生在秦隴,父兄皆戰死,難道拿着撫卹的這點錢財,回去守着物是人非的故居悽悽惶惶哀嘆後半輩子麼。

中軍大帳,种師道臉色陰鬱,姚古站在中間來回踱步:“沒想到契丹好大的名頭下,卻是這般不禁打,西南招討司號稱五十萬人,被克烈部擊退,簡直是笑話,天大的笑話。”

“俺們西軍這次枉做小人,若是朝中少宰不知覺還好,萬一知道了是俺們動的手腳,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克烈部打退了契丹的鎮壓,躲到烏梁海避漠北的風暴去了,這暴雪夾雜的狂風,吹過的地方斷然沒有活人。

西軍挑起契丹和蒙古的戰事,想在西北和契丹人廝殺的計劃就此落空,不光是他們,誰都想不到克烈部能抵擋大遼兩個招討司的兵馬。

西軍尾大不掉,是文臣的眼中釘肉中刺,若不是一力護着他們的楊霖權勢實在太大,滅夏之後就是他們西北將門被解除兵權的時候。

种師中眼睛睜開,嘆道:“必須求得少宰原諒,我們若是抱着僥倖,裝作事外之人,惹怒了楊少宰,萬事皆休。那萬歲營的車馬遍及西北,少宰的手段你不是沒見識過。”

帳中衆人一起點頭,折可求站起身來,道:“此事我已問過老種相公,必須有人去一趟汴梁,你我族中幾個後生晚輩,和少宰有同行之緣,便讓他們置辦厚禮前去。”

种師中站起身來,道:“只讓晚輩小兒前去,怎見心城,我得親自走一趟。”

“唉!說到底,還是契丹人忒也無能,泱泱大國打一個草原部落,竟然能打成這樣。”

克烈部有七萬控弦之士,契丹輸了已經被罵成這樣,殊不知在黃龍府有兩千五百個披甲女真青壯,磨刀霍霍,正準備起兵反遼。

---

汴梁,艮嶽壽山。

趙佶一身窄袖短衣,脫了帽子,僅用網巾籠着頭髮,在池畔空地上擺弄着一個紅鞠。

紅色的鞠球高低飛舞,起伏不定,趙佶除了用腳踢外,頭、肩、臀、胸、腹、膝等部位無一不用,花樣繽紛,煞是好看。也不知道這是使了什麼技藝,球吸附在他的身上翻滾不停,無片刻離身。

周圍的宮娥太監拍掌叫好,這時候外面一陣腳步聲,幾個內侍引着楊霖、楊戩快步走來。

趙佶這廝耳聰目明,聽得真切,來了一個收尾,馬上有宮女遞過溫熱的手巾。

兩楊上前行禮畢,趙佶笑吟吟地說道:“兩位愛卿平身吧,這次把你們招來,是有一件事要託付給兩位卿家。”

楊戩斂眉垂目,受寵若驚地說道:“官家儘管吩咐,老奴拼了命也給官家做的圓圓滿滿。”

楊霖心裡翻了個白眼,老楊年紀大了演技越來越浮誇,當即抱拳道:“臣也一樣。”

趙佶笑的有些心虛,道:“皇后自從跟了朕,性子端謹,少有歸寧,朕前番應了她爲她老父鄭紳修葺宅院,內府一時有些拮据,兩位愛卿修建這艮嶽,若是有些邊角餘奉,不如...抽出幾個人手,幫她整修一番。”

楊霖一聽,你放的什麼狗屁,老子每年給你內府百萬貫不止,你還拮据...

這擺明了是來打土豪來了,萬歲營的營建確實是爲了修築艮嶽壽山,但是恐怕也只有趙佶把它當成一個建築隊了。

楊戩馬上答應下來,反正這事和緝事廠關係不大,楊霖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道:“既然是修幾個院子,臣安排一下也就是了。”

趙佶大喜,他是窮過的人,曾經拖欠這西軍三年糧餉不發,還要出錢給大遼送歲幣。

也就是蔡京上臺之後,朝廷的收入增加,而楊霖修建艮嶽、經營蹴鞠聯賽,又給他賺了一些錢財充盈內府,誰要是從他的內府拿錢,無異於與虎謀皮。

趙佶笑吟吟地喚來準備好的宮女,命宮娥捧上銀盤,盤中有玉帶緞靴塵笏。

“臣無功受祿,伏爲天恩,誠惶誠恐。”

“楊愛卿忠君體國,理當受賜。”

這些東西自有人會送到楊府,楊霖行禮之後,正準備和楊戩退出去,趙佶又到:“楊戩,你先退下,朕和文淵有話要說。”

楊戩暗暗豔羨,少宰纔是陛下最親近的臣子,他臉上不動聲色,輕笑着退了出去。

趙佶稍微有些猶疑,擺了擺手屏退了周圍的宮娥,道:“每年這個時候,番邦進貢的香榧到了,朕都要賜下香榧杏仁酥黃獨給李居士。如今朕爲了神霄聖體不見她,也不知道伊人靠何謀生,可憐見的,不如愛卿替朕送去幾盒。”

李師師?楊霖眉頭一皺,板着臉道:“陛下!何不自愛!臣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艮嶽風水,莫非要陛下非要毀壞殆盡,爲了李居士把臣好不容易聚起的福運散盡耶?若是陛下只重一風塵女子,願陛下准許臣辭去營建艮嶽之職,爲陛下盡忠於廟堂即可。”

趙佶不怒反而有些惴惴,艮嶽萬歲山他十分在意,不然早就偷偷派人送去了。

他叫住楊霖,也只是希望有什麼破解的辦法,但是讓他爲了李師師冒險影響福運,他是不願意的。

現在楊霖這麼義正詞嚴,他倒是有些竊喜,畢竟這也意味着自己的神格福運是千真萬確的。

“既然楊愛卿如此說,朕豈能不聽良言,唉...這一盒就賜給愛卿吧。”

楊霖氣咻咻地離開艮嶽,提着一盒香榧杏仁酥黃,直奔李師師的居處。

現在這裡沒有了皇帝的臨幸,慢慢褪去了神秘,汴梁一些權貴也都有些蠢蠢欲動,衆所周知皇帝對此看得並不嚴。

不然周邦彥也不敢再牀底下偷聽夜話,還留下個馬滑霜濃的典故。

皇帝看的不嚴,楊少宰看得卻比誰都嚴,所以整個汴梁盯着的這塊好肉,誰也吃不到嘴裡。

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潤物無聲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四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
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四十一章 猛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宰相隔閡靠蔡通第六百七十五章 不可冒進第六百五十二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九章 一遇風雲變化龍第六百零九章 不眠之夜第五百七十四章 妙法心院第二百九十八章 溫酒一壺待天明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三百零一章 琉璃世界一點紅第五百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潤物無聲第二百七十六章 兇蠻兵威凌蒼穹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運籌帷幄,千里之外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八十八章 張嘴要官第七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五十章 燎原第五十八章 特訓(給熟悉的目光加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宋江剿匪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三百四十二章 邪風初現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三百七十二章 邊關毋偃旗,試手掃幽燕第五百九十三章 宮闈醜事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五百三十九 早教第七百六十章 君臣相知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四十章 方臘稱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蔡楊論士第二百六十章 殿堂交鋒第六十八章 活學活用奪山頭第二十三章 終日打雁啄了眼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場惡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聲告訴我,燕地誰說了算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九十九章 亡國之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三百八十三章 曾因國難披金甲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四十三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三百二十三章 奸流契丹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新政試演第五十七章 一襲緋服江湖遠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二百七十章 策勳歸來猶遺憾第六百零三章 連環第六百八十九章 屬意江南第七百三十三章 斬草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五百七十八章 藍山之殤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四十二章 奸臣引路者楊霖第三百四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前無古人,曠世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六百一十八章 男兒毫氣,各不相同第五百九十五回 殷提舉巧使毒計 李居士痛喪佳偶第四百五十章 殺意盈天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五十四章 沒事找事楊狀元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使當爲大遼先第一百零二章 吾誰與歸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母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歷史的抉擇第二百四十四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二百二十二章 時來運轉童撿漏第六百九十一章 示之於民第六百七十八章 細嚼慢嚥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號都城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七百二十五章 嘆息第四百八十一章 四夷華夏難相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出汴梁避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