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

升龍城,皇宮。

昔日金碧輝煌的寢宮內,早已沒有幾個宮娥太監,蘭英皇后獨坐窗前,暗自垂淚。

自己的一再忍讓和退縮,最終沒能換來太子的孝心,反而讓他越來越變本加厲。

募兵伐宋,就像是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本來就搖搖欲墜的皇權,武將們的集體叛逃,讓東宮已經完全掌握了升龍城。

偌大的皇宮風雨飄搖,衆叛親離之下,蘭英皇后抱着小公主,說不出的淒涼落寞。

這時聽得殿外又是一陣陣喧譁廝殺聲,一名侍衛衝了進來,“不好了,太子率兵逼宮,馬上要攻進來了。”

一根竹劍,射穿了侍衛的喉嚨,他的眼珠爆瞪,死在了皇后身邊。蘭英皇后驚叫一聲,尚不忘捂住女兒的眼睛。

兩柱紅木之間,突然魚貫而入一羣侍衛,將她們團團圍住。

不一會,衆人簇擁着李陽煥出來,他的臉上掛滿了猙獰可怖的笑意,看着自己的這個母后。

眼前這個女人,比自己還小十幾歲,卻壓了自己這麼多年。都是那個老不死的東西,已經不能甦醒,還不讓自己監國。你當了四十年的皇帝,難道還沒有當夠嗎?但是我這個太子,卻已經當夠了,李陽煥緩緩拔出了寶劍。

舐犢情深,眼看太子將要行兇,蘭英皇后抱緊了女兒,喝問道:“太子!不想要虎璽了麼!”

交趾李朝雖然時常入侵大宋,但是內心深處是仰慕中原文化的,這從他們處處模仿中原就可以看得出來。李朝建立之後,更是興修文廟,塑孔子、周公、“四配”(顏回、曾參、孔伋、孟軻)及七十二賢等像,規定四季祭祀,並讓皇太子學習儒家文化。

虎璽類似中原的傳國玉璽,乃是用上好的和田白玉雕刻,上面是一尊臥地猛虎,下面刻着“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八個大字。

李陽煥一聽這個,眼裡閃過一絲狠戾,將寶劍一寸寸抵到她的喉嚨前,厲聲道:“交出虎璽,孤王...不對,是朕,朕可以饒這個小賤人不死。”

蘭英皇后難得硬氣了一次,悽美的臉上有些橫意,咬着牙道:“除非你把我們送到宋土。”

“賤人,竟然還想勾結宋人,來人吶,給我抓起來,嚴刑拷問。”

侍衛們一擁而上,將母女二人分別打倒在地,然後架着胳膊出了宮殿。

李陽煥仰天大笑,慢慢上前,走到龍榻前。

老皇帝睡得正香,雖然常年臥病,但是用的都是上好的藥材,保養的依舊是白白胖胖。

李陽煥稍微有些畏懼,這個人壓制了自己四十年,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不管是太子的尊崇,還是皇家的煊赫,都是這個人賜給自己的。

人言道,虎毒不食子,老皇帝縱有千般不好,對自己還算過得去。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太子做了太久,難免會有怨坌,但是卻沒有對自己下手。只是爲圖自保,扶持了一個皇后,企圖繼續來壓制自己。

李陽煥慢慢靠近,挑起了父皇的錦被,眯着眼道:“父皇,兒臣給您請安來了。”

他拿着劍的手,不住地顫抖,牀上的老皇帝突然眼皮一動,嚇得他手一軟,劍落到了地上。

老皇帝眼睛緩緩睜開,還有一些迷糊,渾濁的眼光凝視了一會,纔看清眼前的人,問道:“皇兒,怎麼是你,皇后呢?”

“父皇...母后她...”李陽煥手腳冰冷,茫然無措,牙關來回打顫。

在他身後,幾個東宮心腹一看,太子如此軟弱,若是老皇帝清醒過來,自己這些人豈不是都要隨着他被誅滅九族。

左親衛殿前指揮使杜英武邁步上前,大聲道:“蘭英皇后弒君,吾皇駕崩,請太子繼位。”

老皇帝李乾德一臉懵逼,自己好端端躺在這裡,怎麼就駕崩了?

突然,杜英武和幾個將軍上前,一人按住一條胳膊,杜英武拿着枕頭,將老皇帝悶死在龍榻上。

太子李陽煥,這才清醒過來,心裡激動又害怕。

“請吾皇登基!”

李乾德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至此完結,在他七歲那年登上皇位,由生母倚蘭元妃、嫡母上陽太后揚氏垂簾聽政。

當時他的生母倚蘭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他殺害上陽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越南後世史家所譴責:“何至殺嫡後,虐無辜,殘忍若是哉!”

在血腥的宮變登基的李乾德,最終在宮變中喪生,死在了他的兒子手中。

李陽煥拿開了枕頭,看着父皇已經死透,這才長舒一口氣。

“朕從此,再不是太子了...”兩行清淚,竟然從這個弒父囚母的惡人臉頰滑落。

寢宮內,一下子跪倒一大片,齊聲高呼:“參加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老皇帝駕崩不到三天,太子早就辦完了登基大典。

舉國上下,沒有一絲悲痛,皇宮內甚至有些歡慶氣氛。

張燈結綵,每隔數步便懸掛一盞流蘇宮燈,宛如白晝,幾張翹頭烏案上擺放着各類珍饈,美酒瓜蔬,琳琅滿目。

李陽煥輕輕拍手,兩排樂工魚貫而入,分列兩側,一邊抱琴,一邊吹簫,另有八名鼓手圍在四個巨型鼙鼓旁。

李陽煥袍袖一揮,清脆鼓點響起,一排黑衣劍士涌入場中,皆是黑色緞帶束髮,黑紗蒙面的勁裝女子,鼙鼓聲起,劍光流動。

周圍的文官武將,如醉其中,忘情處鼓掌叫好。滿朝上下,哪有一點死了皇帝的悲痛,連個面子事都不做了。

顧北海混雜其中,眼睛裡藏着一抹鄙夷,果然是蠻夷匪類,縱使用命學習漢家禮儀,也只是得到些皮毛而已。

李陽煥有些顯擺,又拍了拍手,這些女劍士竟然在堂上寬衣解帶,不一會黑衣盡除,流出裡面的姿容來。

個個都是姿容俏麗,丰神綽約,身上裹着輕薄霓裳,風格大變。

鼓樂聲起,絲竹陣陣,雲鬢霓裳之間,脂粉飄香。原本冷峻驚豔的女劍士,瞬間成了窈窕身段的女樂。

看着衆人驚異的目光,李陽煥心中得意洋洋,他站起身來,環視一圈。

舞女們識趣地退下,李陽煥高聲道:“先皇駕崩,實乃蘭英皇后和宋人勾結,意圖將李朝出賣。如此大仇,豈能不報,我意已決,即日伐宋!”

通過伐宋,來快速地整合朝廷,剷除異己本來就是東定下的策略。下面都是李陽煥的親信,對此早就心中有數,杜英武出列抱拳,單膝跪地,道:“末將願爲陛下先鋒,率領大軍,出其不意,踏平宋土,活捉宋帝!”

這些人,全都以爲大宋毫無防備,自己率兵去劫掠幾個州縣,鞏固新皇聲望,就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了。

誰也沒有拿着當回事,除了席間的顧北海。

“這些鳥蠻子,如此小覷大宋,豈不是要吃大虧。”

他自己人微言輕,不過是出了些錢,在這大殿上的座位極爲靠後,皇帝根本看不到他。

---

升龍城,坐落在後世的河內,從這裡往西到大理,快馬用不了兩天的時間。

往北就是廣南東路,也就是後世的廣西,快馬一天就能到。

如今楊霖取了大理,實際上升龍城已經不適合作爲李朝的國都了。

若是有聖明天子在位,這時候肯定會選擇遷都,但是李陽煥和李乾德,顯然都不具備這個眼光。

作爲李朝腹心的升龍城,實際上已經在大宋的兩面包圍之下,往東還是無盡的大海。只有南邊有個退路,一旦被堵上,就可以隔絕開李朝其他的疆域和升龍城的聯繫。

南屏山馬關前,楊霖的大帳內,裹着厚厚的棉衣,楊霖哈着氣正在看地圖。

方七佛和陸謙派人繪測的兩張地圖,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楊霖這才點了點頭。

他的手凍得有些發白,白天不準生火,即使是他也只能挨凍,而沒有冒險點火取暖。

雖然這片山脈,足夠的隱秘,但是爲了防止李朝有哨探,他還是謹慎爲主。

“他孃的,賊廝鳥,李陽煥這隻斷脊猢猻,殺了他爹竟然這麼久還不出兵,簡直是頭蠢驢。連老子都知道他的豪言壯語,要伐宋爲父報仇了,他的大軍磨磨蹭蹭,三天還沒有出升龍城。”

方七佛縮在一個軍襖裡,緊了緊衣領,深以爲然,點頭道:“這裡忒也陰冷,真想他們緊趁一點,快些打完,咱們好回羊宜咩城享福。再過幾日就是元旦了,新年佳節可不想在這山溝裡混過去。”

楊霖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罵道:“不要輕敵,我們又不是隻要痛擊李朝軍隊,這次至少要打到升龍城再說。”

方七佛低着頭,也不辯駁,他實在凍得夠嗆。

以前倒是也吃過苦,但是這裡的冬天,不是那種冰天雪地的冷,而是有些陰冷。

尤其是山風吹過的時候,常常讓人有些刺骨的寒意,其實溫度並不是很低。

楊霖站起身來,擰腰舒臂,道:“走,陪我出去走走,在這裡縮着更冷,不如活動一下。”

走出大帳,營中烏蠻兵倒是很習慣這種天氣,一個個渾似沒事人一般談笑,打磨兵刃,削竹造箭。

灌木叢上,經常掛着一些野物,都是他們閒暇之餘獵取的,剝皮放血,等着晚上烤炙。

楊霖踩在厚厚的枯葉上,這片林子主體甚至還是綠色的,幾乎沒有枯黃的樹木。

打到升龍城,靠近海邊的地方,更是溫暖如春。

“此時汴梁,應該是琉璃世界,一片雪白了吧?”楊霖嘴角一笑,甚至能夠想象到新年將至,汴梁城的熱鬧景象。

肯定會有無數的百姓,自發舉辦的各種慶賀活動,有錢的人家也早早去衙門登記申請,準備大放花燈煙火。

方七佛沒有去過汴梁,不能想象這種繁華,只是隨口應和道:“這個時節,到了北邊,都是雪地。”兩個人邊走邊閒聊的時候,一個小兵快步上前,抱拳道:“少宰,前方傳來消息,交趾人來了!”

“終於來了!”楊霖拍手道:“傳令下去,按照事先部署,各部落位,準備伏擊。”

---

交趾大軍,遠遠看去,個字普遍有些矮小,身材往往是精瘦幹練,膚色黝黑。

有一說一,這些人在山林作戰,也是一把好手。

交趾雖小,從來都不是軟弱可欺的,東漢末年的士家軍,也有着不俗的戰力。

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爲這裡窮,窮到命都無所謂,打起仗來一個個不要命地衝殺。

剛剛升任金吾衛大將軍的杜英武,毛遂自薦充當此次伐宋的先鋒,剩下的大軍,則有李陽煥親自率領,他指着前面問道:“這片山脈,就是南屏山?”

周圍的將軍點了點頭,道:“回大將軍,這就是南屏山,是大理、大宋和我們李朝的交界。”

杜英武點了點頭,道:“越過這個山脈,就是大宋的西州,當年我父親曾經在這屠殺宋軍,給我們家族帶來了無上的榮耀。這一次我們有機會,重現先人的榮光,實乃一大幸事!”

周圍的將佐紛紛大拍馬屁,杜英武純屬是靠裙帶關係上位,他的姐姐是東宮太子妃,他爹當年也不過是一個低階將官,在他嘴裡卻成了伐宋的主力一般。

而且當年交趾伐宋,也只是殺了一些廂軍和手無寸鐵的百姓,要不是滿朝的文官看不上邊陲之地,認爲死幾個平頭百姓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纔沒有放在心上。

當時整個廣南西路在邊境的駐軍只有四千廂兵,被八萬交趾軍包圍,還能守着城池苦戰四十一天,後來被打破之後,交趾人在南寧製造了大屠殺。他們將城中百姓每百人綁成一串,綁了五百八十串,共計五萬多人,全部趕入江中淹死,而後縱火焚城,並將八萬婦女擄掠而去。

朝野震怒之後,神宗皇帝從西軍抽調人馬,郭逵率十萬西軍隨即開始反擊,宋朝打到升龍城下,交趾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太子被宋軍擊殺,李仁宗被迫請降!

這時候,司馬光又發揮了他對外的大度,夥同黨羽一起勸諫宋神宗不要窮兵黷武啦,趕緊撤兵吧,打仗勞民傷財啊。

宋軍撤兵之後,交趾人的文獻中,對此大書特書,認爲是勇猛頑強的交趾人,打退了漢人的侵略。

所有參與過屠殺的,都以此爲榮,時刻準備再來一次對大宋的入侵。

杜英武雄心勃勃,騎在馬背上,感覺自己威風八面。

此時的叢林高處,楊霖舉着千里鏡,嘖嘖稱奇:“這等角色,狀似侏儒,也能上陣爲將?”

他卻不知,李陽煥身材矮小,所以最恨高大的人,他的身邊受重用的,都是些矮子。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長見識了第一章 正人君子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四十八章 帶惡人楊霖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困馬乏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四十七章 甚合朕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禪位詔書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輕騎快馬下東京第二百一十章 全員惡人萬歲營第二百一十一章 世道本不爲英雄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諾千金楊少宰第六百九十章 定鼎五京第七百二十八章 勝敗第五百三十章 興亡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五百零四章 傳旨索要女官第三百四十二章 呼之欲出的真相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似人間繁華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四百六十四掌 欲練新軍第七百五十九章 太師教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心境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十八章 權力和金錢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六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五十一章 人不如故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政的瓶頸期第五百六十四章 謀朝篡位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流天子丹青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七百一十二章 朝鮮王虐流高麗生民,宋將士馬踏契丹源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國士蔡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二百五十一章 菟絲花傍大楊樹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零五章 赤陽真人信徒多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回馬直奔上京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反轉來的如此之快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仙道渺渺,俗世爲先第四百八十四章 血染長街抽釜薪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二百三十章 北宋的科學家們(第五更,爲liveaben加更2/18)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南明王第四百四十章 人間荒唐一場夢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九十一章 唯一弱點第七百零七章 身死族滅土司風光不再;北境布武燕然漢騎重來第五十五章 反彈琵琶楊佞臣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身在燕地即爲王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軍頭子即將就位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逃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三十一章 那就打吧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服西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葩悍將第八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四章 巧妙化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看我女兒怎麼樣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圍獵宗翰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所見大略同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見金使到汴梁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歡請罪昭德府,趙佶綠染堆玉樓第三百零六章 血未流盡軍又來第四百四十七章 月夜皇城驚變起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五百四十七章 國賊第四百六十六章 惺惺相惜(爲鳳盟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看家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