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捉拿鄭智家眷

鄭智已然進入歸義城,這個不大的邊境城池,也陷入了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之中,這個歸義城已然被鄭智當作了前進基地。m.手機最省流量,無廣告的站點。

整整一天的時間,南城門一直沒有空閒過,從南而來的軍漢與輜重,源源不斷往歸義城而入,直把歸義城塞得沒有一點空閒的地方。

童貫派出來的百十騎士,終於也趕到了歸義城,終於趕上了鄭智。帶來的童貫勸鄭智帶兵返回的消息,只是一切都晚了,鄭智顯然不可能再帶兵返回拒馬河南邊。

南方,接近東京的路上,一隊快馬也在玩命的狂奔,即便是有一匹馬在這雪地裡打滑栽倒在地,把馬背上的騎士掀出十幾步遠,馬隊也毫不止步,衆人只是回頭看了一眼而已。

直到冬日夜已落幕,馬隊才堪堪趕到城門之下,在城門關閉的最後一瞬間,這一隊從雄州而來的軍漢才入得東京城中。興許這一隊人馬也並非屬於一夥,而是兩夥人。

這些人馬進入東京城,已然入夜的東京瞬間炸開了鍋。

前線大將鄭智,率領十幾萬大軍公然違抗聖旨。這種事情,就好比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一般,給這個東京城內丟下一顆巨大的炸彈,炸得文武百官雙耳嗡嗡作響。

有宋一朝,領兵之將,從來都在文人的掌控之下,就是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一個武將已然公開不聽皇帝之命,這就是謀逆的開始。

沒有人去懷疑事情是否會往更壞的一步發展!

宋與其他朝代不同,宋之前,五代十國的教訓與經驗,一次一次證明了一個不受控制的武將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而且毫無例外,即便是宋朝開國,也證明了這一點。

蔡京最先收到消息,然後無數差吏小廝滿城飛奔,蔡京更是第一個到得皇宮之外,隨後太監飛奔入後宮之中。

皇宮片刻之後燈火通明,趙佶已然就在垂拱殿安坐,蔡京帶着幾個心腹官員最先趕到。

七十出頭的蔡京還在手忙腳亂拜見,萬歲之聲還未出來,趙佶已然怒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童貫在何處?蔡攸又在何處?”

蔡京剛剛俯下去的身形,立馬止在半空,口中喊道:“陛下,童太師與蔡攸的奏疏先後而到,皆在臣手中,還請陛下先過目。”

趙佶站起身來,大袖一揮,口中喊道:“不看了,你直說就是,鄭智爲何違抗朕之旨意?”

童貫的奏摺先發,蔡攸的奏摺後發,卻是之間也並未相隔多久,終究還是差不多時間到得東京,先後之別,已然沒有多少意義。

蔡京聞言,開口說道:“陛下,以蔡攸之奏,鄭智對於陛下聖旨之策,頗有意見,幾次公然出言詆譭詬病,隨後鄭智膽大包天,竟然私自下達軍令,領兵渡河北上,此時只怕已然與遼人打起來了。”

童貫終究還是不在東京,話語權都在蔡京一人身上。

趙佶聞言盛怒非常,答道:“豈有此理,童貫身在前線,如何大軍會被鄭智帶走?”

蔡京連忙又答道:“陛下,顯然是童貫在軍中並不真正掌管兵事,而是坐由鄭智一手管轄軍隊,所以纔給了鄭智可乘之機,童貫瀆職如此,合該治其之罪。此番陛下的檄文剛剛發往燕雲之地,鄭智立馬大軍而出,已然把陛下置於反覆小人之境地,傷我大宋顏面,損我大宋國體,鄭智更該治其大罪。”

蔡京說完,回頭看得一眼左右,範致虛連忙開口道:“陛下,太師所言極是,此番不趕緊把鄭智拿捏住,時間日久,鄭智必是禍害。鄭智手下十幾萬大軍,威脅之大,不言已明,還請陛下早作定奪。”

趙佶聽得二人話語,見得座下官員大多連連點頭,心中忽然有些顧慮,開口又問:“若治鄭智之罪,伐遼戰事,該當如何?”

蔡京往前走得兩步,微一躬身,開口又道:“陛下放心,遼乃將死之國,我軍十數萬之多,遼人必不能擋。即便沒有鄭智,此戰必是大獲全勝。陛下此番要當機立斷,以免禍國之輩有可乘之機,定要保得國器之安穩。”

蔡京說到這裡,才真正觸動了趙佶的內心,保得國器之安穩,顯然也是保得趙家之安穩。

蔡京說完,秦檜也上前來道:“陛下,鄭智謀逆之心,由來已久,臣之御史臺,也多有風聞,卻是一直不得確鑿之證,不敢胡言亂語。此番釀此大禍,臣罪無可赦,還請陛下責罰。”

秦檜話語之中很有幾分技術含量,明理是自己請罪,實際上就是坐實鄭智謀逆之事。

趙佶已然不再猶豫,面色狠厲開口說道:“速速發聖旨往河北,着蔡攸帶人捉拿鄭智家眷,定要拿住鄭智之子,帶到東京爲質。速速派人拿朕之金牌渡河往遼,召鄭智入京述職。”

蔡京聞言,連忙答道:“臣這就去辦妥。鄭智家眷皆在滄州府衙,蔡攸帶人,必然擒得正着,有人質在京,鄭智必不敢輕舉妄動。陛下安心即可,臣等誓死也要保得江山社稷之安穩。”

趙佶雖然面色全是憤怒,卻是內心也有慌張,大宋最精銳的十幾萬大軍,皆在鄭智手中,若是鄭智真的反叛謀逆,威脅實在太大。便是當初梁山賊人那一份進攻東京的軍事計劃,都能讓趙佶心中起不少波瀾,何況此時領兵大將之變。

近三四百年,領兵大將兵變,鮮少有不成功的。鄭智一個動作,對於趙佶來說,已然是莫大的威脅。

只聽趙佶又道:“一定要安撫軍中之將,鄭智謀逆,軍中之將大多受其裹挾,並不真正知曉其中原委,只要率部脫離鄭智者,全部官升一級,賞錢十萬貫。”

趙佶之慌張,立馬錶現在話語之中。軍中若是能稱爲將的人,能有幾百,一人十萬貫。那便是幾千萬貫。此時這個大宋朝廷,把皇宮都賣了,也賣不到這麼多錢。

蔡京聞言拱手說道:“陛下早些歇息,臣即刻去辦。”

趙佶一臉擔憂揮了揮手,蔡京已然帶人往殿外而出。

就在蔡京馬上要出殿門之時,趙佶忽然開口又喊道:“再傳令童貫,讓這個老閹貨一定要把大軍穩住,但凡有失,叫他千刀萬剮,不得好死。”

蔡京聞言,連忙回頭再行一禮,方纔出門。趙佶卻是又坐在了龍椅之上,一臉擔憂之色,還有太監遞上來羊毛大氅。直到此時,文武回頭才發現,這位皇帝陛下竟然連衣服都未穿齊整。

不得多久,又有一隊人馬半夜出城,冒着風雪飛奔往北。

歸義城中,四處都是安撫民心的佈告,大軍雖然把城池擠得沒有一處空閒之地,城中民衆卻是並未受到多少影響。

即便是家中有人在守城之時戰死戰傷的,竟然還能得到鄭智的撫卹,這一點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斥候派出去無數,盡皆往北,其中也有幾個人能熟練製作地圖。

鄭智手中也有百多年前的地圖複製本,掛在歸義縣衙之內。

童貫與蔡攸在拒馬河南,兩人身邊已然沒有幾個軍漢,除了各自護衛,便是被鄭智留在雄州的幾十個州府兵馬統制。

蔡攸在大帳之中喋喋不休,童貫卻是不言不語,任由蔡攸說來道去。

便是童貫心中,也有無限唏噓,鄭智忽然好像在一瞬間變了一般,讓人難以琢磨。但是回過頭來想,以鄭智的性格,如此行事,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鄭智給童貫的印象,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軍漢,想事情的邏輯方式也是相對比較簡單,少了一份對於官場與政治的認識,多了一些真性情。爲人有情有義,膽氣十足。

敢奮死之人,必然少了許多變通的餘地。但是鄭智又並不傻,相反有些時候還聰慧過人。

童貫心中一團亂麻,想的這些在此時來說也是多餘。卻是童貫也沒有辦法解決面前這些事情,鄭智,終究不在掌控之內。

想到這裡,童貫忽然發現一個事情,便是鄭智,似乎從來都沒有在掌控之內。亦或者說童貫也沒有想過要去如何掌控鄭智。

蔡攸還在喋喋不休:“童太師,此番若是鄭智不回頭,你也少不得罪過,看你到東京如何與官家解釋。”

蔡攸顯然是看童貫不言不語,以爲童貫心虛,話語越發沒有了分寸,此話一出,已然就有點威脅童貫的意味了。

童貫此時正是心煩,聽得這句不善之言,開口怒道:“你算個什麼東西?少在此處聒噪,滾出去。”

童貫顯然也不是一個好相與之人,旁邊蔡攸嘰嘰喳喳這麼久,童貫也忍無可忍,怒氣而出。

這一句話,倒是把蔡攸給鎮住了,只見蔡攸面色一白,停頓許久,開口又道:“童太師,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鄭智不尊聖諭,你還能不負責?”

童貫聞言更怒,口中語調提升不少,吼道:“腌臢潑才,給我滾出去。”

童貫此時一臉震怒,左右護衛十幾人也是忠心,立馬怒目而瞪。

蔡攸更是嚇得一跳,伸手指着童貫,腳步卻在往後,口中還道:“童貫,看你能囂張到幾時。”

童貫見得蔡攸步伐已然快到門口,也懶得再去爭那口舌之利,回頭坐在座椅之上。蔡攸終究還是少了一些勇氣,拂袖冷哼出了大帳。

歸義城,第二日大早。

“啓稟相公,涿州城門緊閉,城頭之上並未有遼人大軍,只有大約三千之數。涿水以北,也未發現遼人大軍蹤跡。”燕青大早進城稟報。

鄭智聞言問道:“前哨遊騎,過涿水多遠了?”

“相公,最前頭的斥候已經過了涿水六十里,只見百姓,不見士卒。”燕青答道。

涿水,就是涿州城以北的一條小河,過了涿水七八十里,就是良鄉,過得良鄉便是宛平,然後就直入燕京了。從拒馬河到燕京,總共不過二百里地。

燕雲十六州,是東西方向上的一條狹長地帶,從後世山西以北到北京天津之地。也是長城以南的區域。

最近之處,從滄州渡河,過武清、薊州等地到長城腳下,也不過兩百三四十里的距離。這個狹長地帶,也是現在遼國還剩下的主要地盤,往西北過張家口入草原,廣袤的草原,並非如今遼國的根基所在。

“所有軍漢物資皆已到達歸義,速速擊鼓,命令米氏與往利爲先鋒,先到涿州城下圍困,某率中軍隨後就到。”鄭智此時知道機會還在自己手中,兵貴神速,佔領了涿州城,與燕京也不過一百多裡地了,耶律大石大概也該到了。

就看鄭智與耶律大石誰會先到涿州,如果鄭智先到,耶律大石已然回天乏術,只能退守燕京。若是耶律大石先到,也要讓米氏與往利阻攔一番。

大炮乃攻城利器,沒有大炮,攻打涿州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必然是久戰。所以鄭智後去,也是要押送大炮往前。

童貫於雄州大帳之內,看着前方送回來的戰報,眉頭緊皺,口中喃喃而道:“唉……歸義雖破。此番卻是不如你意想了,河北與西北不同,就算得勝而歸,取了這燕雲十六州,你我也皆不會有個好下場。最好的下場就是如种師道那般留得一條小命。”

童貫自己嘆息,看着手中的戰報,口中說的你,自然是指代鄭智。童貫此時心中平復不少,也就能想通許多事情。知道這番事情之後,自己一個太監興許好說一點,小命應該不會丟,鄭智怕是難以渡過劫難。

童貫自言自語,左右護衛也是一臉着急,這些隨童貫到處奔走的護衛,也見多了戰陣,能留到現在還跟在童貫身邊的,大多都是忠心敢死之人。最初跟在身邊的柯軍之輩,墳頭草都已鬱鬱蔥蔥。

“唉……”童貫站起身來,反覆幽嘆,開始踱步不止。

米氏與往利,六千鐵甲騎兵,飛奔往北,幾個時辰就到了涿州城下,涿州城頭,早已如臨大敵。

所有軍漢都在城頭之上,無數守城的器械與物資,都在往城頭上運送。

米真務與往利德兩人對視一眼,各自打馬左右,主力繞城往北,主要是要堵住涿州城北門。也就是涿水南岸。這也是鄭智的命令,要在這條小河處擋住北方來援之敵。

米真務剛剛待得北門之外,遠處河岸,開始出現無數隱隱約約的人馬,鐵甲騎士與步卒,皮甲步卒,從河邊大道而出,不得多久就鋪滿了河岸。

米真務與往利德二人用党項語說得幾句,身旁七八個騎士打馬回頭,直奔南方而去。

耶律大石來了,這個橫掃中亞的傳奇人物,終於來了。

党項騎兵也開始集結,然後分出幾營人馬在河岸來回巡弋,兵法有云:半渡而擊之。

有這一隊人馬在河南岸,耶律大石必然不敢輕易渡河。這就是鄭智的先手。

往利德已然引兵往城牆之下而去,手中的弓弩開始往城頭之上攢射。給城內的守軍施壓。就怕城內之軍衝出,攪亂的戰局,讓對岸的遼軍趁機渡河。

鄭智接到戰報,更是不斷催促着大軍往前。

卻在此時,蔡攸竟然已經接到了從東京而來的聖旨,一千里的距離,大道之上,竟然三日兩夜就被送到,這個速度,已然是幾匹馬輪換飛奔的極限中的極限了。

送信之人直接把聖旨交到了蔡攸手中,並不往童貫處去,顯然也是有人安排好的。

蔡攸接過聖旨,看得片刻,心中大喜,臉上都紅光滿面起來,點齊左右幾十號護衛直往雄州城而去,已然是要調兵遣將,去滄州捉拿鄭智家眷。

卻是這軍中主帥童貫,在大帳之中,對此毫不知曉。

第三百八十九章 魯將軍性情中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一百三十一章你這老貨,是不是耳聾了?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屠大戰欒廷玉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三百五十四章 妾身開心呢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九十章 拜謝主人賞賜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三百一十三章 鄭智,若是我死了,你一定要記得我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六十五章 野豬林裡救林沖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舒王殿下,同去觀戰纔是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四十二章 便叫人打斷你的腿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六百零四章 去把某這個新僕人叫過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狼之師也!第二百四十章 你的刀不要了?第五百零二章 奴家願意去的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戰百勝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十二章 便叫人打斷你的腿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十八章 二爺雅間裡的熱鬧第三百二十章 前方戰事不妙第五百零七章 擡過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間過得多久?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九十章 拜謝主人賞賜第五百九十三章 孃的,聒噪!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隨我再戰一陣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北玉麒麟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百二十三章 凱兒隨我北上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與大金女真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十八章 鄭智午後追陸謙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二百九十四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五十三章朱武,你口出甚麼狂言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六百零五章 天可汗第五百八十九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顆敵人頭顱換一個字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
第三百八十九章 魯將軍性情中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一百三十一章你這老貨,是不是耳聾了?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屠大戰欒廷玉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三百五十四章 妾身開心呢第一百六十一章 蔡太師要見你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九十章 拜謝主人賞賜第三百一十章 鄭智的渤海奴隸第二十章 一個人頭一畝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三百一十三章 鄭智,若是我死了,你一定要記得我第三百六十九章 去把這廝拿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六十五章 野豬林裡救林沖第二百四十五章 欒廷玉第一百三十四章 舒王殿下,同去觀戰纔是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四十二章 便叫人打斷你的腿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十四章 鄭二爺與打勝仗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六百零四章 去把某這個新僕人叫過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四百八十二章鄭智必然無計可施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狼之師也!第二百四十章 你的刀不要了?第五百零二章 奴家願意去的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戰百勝第六百五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四十二章 便叫人打斷你的腿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五百八十五章 倒行逆施,搶奪之賊第十八章 二爺雅間裡的熱鬧第三百二十章 前方戰事不妙第五百零七章 擡過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間過得多久?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二百九十章 拜謝主人賞賜第五百九十三章 孃的,聒噪!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必解此圍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隨我再戰一陣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三百一十九章 便從少華山上的賊人說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北玉麒麟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四百九十九章文輸一籌,情輸一籌第五百二十三章 凱兒隨我北上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與大金女真第四百七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五十八章 鄭智午後追陸謙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二百九十四章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二百八十六章 可殺一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麻木不仁與殺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五十三章朱武,你口出甚麼狂言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六百零五章 天可汗第五百八十九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三百九十四章 今日送你這狗官上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顆敵人頭顱換一個字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