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凱兒隨我北上

西軍精銳一共四萬人左右,還有一萬多的後勤廂軍,大軍全部往東回靈州城。軍糧也在往靈州集結。

大軍往北,越過興慶府之後,沿着黃河北上,兀剌海城本就是党項人的最北的城池,東邊與北邊都是遼國的土地,東邊爲遼國西京道,北邊便是遼國的上京道。上京道地盤極其廣闊,幾乎涵蓋的蒙古草原以南所有的地方。

蒙古這個稱呼,其實來自蒙兀室韋北邊的一條河,叫做望見河,望見與蒙古在唐之前,音調是相似的。意思是永恆的河流,《大英百科全書》中把蒙古這個詞彙的意思解釋爲勇士,其實是錯誤的。

室韋,乃東胡的一支,也有推測爲鮮卑人的後代。遼金宋多喜歡把草原諸部叫做韃靼。室韋,顯然就是後來蒙古的祖先。也是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祖先。

蒙兀室韋,是室韋的一個支脈,就是蒙古,其中也細分成其他一些部落,比如成吉思汗鐵木真的乞顏部落,鐵木真的義父王汗所在的克烈部。但是在草原上,蒙古人主要集中在更北之地的貝加爾湖區域遊牧,已然算是蒙古草原的北部邊境之地了。此時南邊草原上的部落與蒙古人並沒有多大的關係,不論是從血緣還是種族上。

直到有一個叫鐵木真的人在四十年後出生,聯合克烈部的王汗打敗了塔塔兒人,又打敗了王汗,鐵木真聚集貝加爾湖周邊幾大部落之力,掃平草原,統一了草原所有的部落,蒙古人這個稱呼才統一指代草原上的遊牧人。

拖雷忽必烈一系,更稱之爲黃金家族。黃金家族的沒落,來自明朝,明朝對待草原的政策就是分而治之,不斷離間草原諸部,使得蒙古人自相殘殺不止。直到建州女真崛起,也就是滿人,帶着大軍從東北之地衝入草原,衝入這個互相殘殺了幾百年的草原,打敗了蒙古當時相對而言最強大的孛兒只斤林丹汗,蒙古人徹底走向了沒落。

最讓蒙古人損失慘重的不是戰爭,而是宗教。滿清時期,之所以草原一片寂靜,從康熙之後就沒有真正的叛亂,便是宗教起的作用。滿人在草原推行喇嘛教,當喇嘛教在草原興起之後,規定蒙古每個家庭的男子,只能留一人守竈,其他男子皆要入寺院去當喇嘛,還能免除稅賦。

當蒙古人篤信喇嘛教的時候,人口急劇下降。從五百萬人的蒙古草原,到得清朝末期,整個草原只有五十萬人口。

阻卜,其實並不能稱蒙古,卻是可以稱爲韃靼,兩宋稱呼草原人,多叫韃靼。遼金稱呼草原人多爲阻卜。

阻卜人本是一盤散沙,經過幾次抵抗契丹人的戰爭之後,阻卜人慢慢形成了鬆散的聯盟,這個聯盟一直存在,卻是到後來也沒有了意義,因爲從來沒有打勝過契丹。而是每次都被打得俯首稱臣。聯盟也就名存實亡了,還是如散沙一般。

散沙一般的阻卜諸部,又名義上受遼人管轄,但是又並不聽遼人指揮。遼人似乎也對這些被打服的阻卜人並不在意,只要明面上臣服,也就並沒有進行多麼有力度的統治。其實也是契丹人的敗筆所在。

如果契丹人與滿人一樣對草原進行了強有力的統治,女真想滅契丹,便是難如登天一般。也是後期的契丹皇族,實在沒有居安思危的態度,也看不起其他人,看不起女真人、阻卜人,也看不起宋人。只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天下無敵。生活安樂,一切足夠。

契丹人學習漢人文化,什麼都學得不錯,連腐敗也學得極爲到位,遼人官場之腐敗,比末年的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貴族早已糜爛,所以纔會如此不堪一擊。

當大軍越過最北黃河之時,兀剌海城殘存的党項早已不堪一擊。阻卜人一個也沒有看到。

攻下只有幾百党項人的兀剌海城之後,已是年關將近,折可求卻是絲毫不慌。在去往東京的奏摺上,只說在兀剌海城與黨項阻卜聯軍的先鋒部隊交戰並獲勝,佔領了城池。阻卜人更在草原聚集大軍,準備開戰。

折可求更是準備主動出擊,趁阻卜人還未準備好的時候擊之,爭取最快時間獲得勝利。

這場戰爭的當事人,阻卜人,卻是絲毫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奏摺到得東京,東京諸公更是連草原是個什麼情況都不知道,只聽得折可求會在最快時間內結束戰爭,大多長舒一口氣,便是趙佶也高興非常,直誇折可求作戰得力。

年關將近,滄州大營裡開始分發過年的糧餉,發錢發糧。整個軍營皆是一片歡呼雀躍。

鄭智自己也在準備過年,闔家團聚的日子,顯得極爲的珍貴,扈三娘如今也入住了經略府。

鄭智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給有鳥大漢鄭凱打造了一柄精鐵製作的短刀,只是短刀並未開鋒。

除夕當日,大早而起,馬上五歲的鄭凱拿着自己的短刀呼來喝去,折磨着院內的花草樹木,兩個丫鬟緊跟在後,把這位小乖官看得緊緊,生怕這位小乖官一個不慎傷到了自己。

待得片刻,鄭智也走到院中,從武器架上取出自己的長槍,練了一趟槍法。

有鳥大漢停住了自己的短刀,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此時牛大也走近了內院,待得鄭智長槍耍完,連忙上前接過長槍放回到武器架子上。

鄭智見得一旁看得起勁的兒子,開口笑道:“凱兒,爲父要打拳,你要不要學一下?”

大漢聞言大喜,連忙把自己的短刀放在了地上,奔到鄭智面前,開口說道:“父親打拳,要學要學。”

八極拳練起來其實並不好看,卻是呼呼作響,鄭智邊打,還邊來指點自己的兒子,擺正姿勢。

牛大也跟着鄭智打拳,牛大學拳,已有幾年,倒是打得極爲的標準。

不得一會,金翠蓮出得門來,脆生生說道:“官人,米粥好了,麪餅也熟了,快來吃啊。”

鄭智收了手腳,與牛大示意一下,便往廳內而去。

如今滄州的糧食多來自江南,鄭智早上喝米粥倒是簡單了許多,吸起米粥,也是呼呼作響。

本來還在用小湯匙舀米粥的鄭凱見得自己父親模樣,也把湯匙放在了一旁,學着鄭智直接湊到碗中吸得呼呼作響。

牛大更是不在意,囫圇吞棗間,幾口便把一大碗米粥喝到了腹中。

此時李師師挺着大肚子走了出來,見得鄭凱喝粥的模樣,連忙上前來道:“小乖官,可不得這麼吃粥,叫人笑話了去,快拿湯匙舀着吃,不得發出聲響。”

顯然李師師平時也是這麼教育鄭凱的,也是吃飯的禮節,在這個讀書人的時代,這種禮節自然更加講究。稍微有點地位的人家,必然要如此。

鄭凱聞言,擡起頭看了看鄭智,開口說道:“父親就是這般吃粥的,二孃,我學父親的。”

鄭智聞言,也擡起了頭,對着李師師咧嘴一笑,開口道:“師師教得好,多教他,不需管我。”

顯然鄭智倒是覺得李師師教得有些道理,吃飯不出聲,在鄭智看來也是好習慣,鄭智的長輩也這麼教,只是鄭智沒有學到多少。

李師師聞言沒好氣道:“官人,你也當多注意一些。”

鄭智也不答話,低頭又去喝粥,只是這喝粥的聲音果然小了許多。

李師師又對鄭凱說道:“小乖官,不可學你父親,聽二孃的就是,吃飯時候不得發出這麼大的聲音。”

鄭凱一臉疑惑看向鄭智,見得鄭智果然不再與剛纔一樣吃得呼呼啦啦,點了點頭道:“二孃,我知道了。”

卻是鄭智忽然又說一句:“嗯,凱兒在家吃飯的時候要多注意,以後到了軍中倒是可以隨意一些。”

便是這一句話語,李師師已然面色一沉,不遠處的金翠蓮也是皺了皺眉頭,剛剛走進來的徐氏顯然也聽到了這句話,心中更是難受,這一句是鄭智第二次說讓鄭凱以後入軍伍的話語了。

徐氏走到頭前,開口說道:“官人,凱兒將來真的要入軍中去嗎?近來伯紀已經開始教凱兒讀書了,凱兒學得極好,伯紀也多誇讚,說凱兒極爲聰慧,讀書認真,將來必然能中進士。”

鄭智擡頭看得衆人表情,心中極爲堅定,卻是理念有差,不知該如何向衆人解釋,猶豫片刻只道:“開春讓凱兒隨我北上吧。”

衆人聞言更是大驚失色,鄭智開春北上所謂何事,衆人皆知。上陣作戰,帶着五歲的孩子,在衆人看來實在有些不可理喻。

便是遠遠坐在一旁,還並不合羣的扈三娘也是一臉驚訝之色。

“官人,凱兒還小,如何能去見那些殺人的事情,把凱兒嚇壞了可怎麼辦啊。”徐氏心中大急,眼中似有淚水。在鄭智面前,徐氏從來不會正面反駁,話語還是勸解。

鄭智也不忍心擡頭看衆人表情,而是埋頭又去喝粥,口中只說一句:“見慣了就好了,五歲正是成性子的時候,每日在家中與你們在一起,只怕將來少了勇武。明年隨我北上正好。”

鄭智顯然已經打定主意帶着自己兒子上陣了,讀書與打仗,其實並不矛盾,看西北幾大家族,就是證明。但是每日都隨着女子一起長大,把性格生定了,再怎麼培養,將來也不會是那等殺伐果斷之人。

鄭凱也聽不懂這些長輩說的事情,自顧自吃着米粥麪餅與小菜,早晨活動了一番,胃口倒是極好。

徐氏臉上,淚水已然滾落,看着胃口極好的兒子,如何也不忍心自己的五歲的兒子上戰場,又開口道:“待得凱兒大些了再隨官人上戰陣可好?”

徐氏語氣中已是哀求,鄭智強忍着一顆堅硬的心,答道:“伯紀開春也會北上,耽誤不了學業。”

十幾萬大軍,後勤之事繁重無比,不比鄭智帶着幾千人作戰,繁重的後勤,自然需要一個專門負責之人,李綱顯然就是這個人選,裴宣會是李綱的副手。吳用朱武幫鄭智謀劃戰事。這個配置,鄭智也想定多時。

鄭智語氣,斬釘截鐵,已然沒有了迴旋的餘地。徐氏已然哭出了聲音,卻是也知道事已成定局。

李師師與金翠蓮更是一臉擔心着急,卻是也沒有兩人說話的餘地了。

“啊!!”忽然李師師口中一聲呼喊,驚得衆人連忙去看。

徐氏第一個反應過來,開口大喊:“師師要生了,快叫穩婆來。”

鄭智也連忙站起,看着一臉痛苦的李師師,連忙上前去握住李師師的手,口中也道:“快喊人來,快喊人來。”

牛大放下手中的麪餅,飛奔而出,便是去喊人。

鄭智已然手足無措,這回纔是鄭智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完全沒有經驗,也不知如何是好,連忙問李師師道:“師師,可是要生出來了?”

李師師忽然腹痛,痛得太過突然,也知道自己就要生孩子了,頭腦也是昏懵狀態。

徐氏聽得鄭智一問,只道:“官人,還早着呢,幾個時辰之後纔會生,官人快把師師抱到廂房的牀上去。”

鄭智聞言連忙抱起李師師往房內而入。

金翠蓮經驗十足,出得大廳,連忙吩咐柴房開始燒水。

一切倒是有條不紊,卻是又到處忙忙碌碌。

鄭智也被趕出了廂房,男人並不能待在產房見紅,理由是污穢之血不詳。鄭智自然不在乎這些,卻是反覆被人往外趕了又趕,終究被趕出了產房。

一臉急切的鄭智在院中踱來踱去,看着越來越多的人往產房而入,聽得產房內的慘叫之聲。

直到下午半晌,忐忑不安的鄭智終於才聽見一聲嬰兒啼哭,隨即從房內出來之人皆是笑臉,個個上前道喜,母女平安。

李師師生了一個女兒,待得洗淨,包裹得嚴嚴實實之後,鄭智也在門口處看得一眼自己的女兒,臉上皺巴巴的,並不好看。看完一眼,孩子又被抱進了房間,這也是鄭智第一次看到剛一出生的嬰兒。

房內還在打掃收拾,直到收拾妥當,纔是鄭智能進去的時候。鄭智在門外已經想好了這個女兒的名字,除夕之日生下來的,便取了一個單字爲“夕”。

夕,便是傍晚。這個字由來是“月”,甲骨文中,夕與月本是相通,月字簡化之後,少了一筆,意思就是月還未出來之前。春秋時期,曹莊公便是姓姬名夕姑。夕姑也是中國極爲罕見的姓氏,由來就在此。

一直跟在身旁的牛大也是一臉笑意,想得許久的吉祥話,終於想到了一句,上前開口說道:“官人又得一個孩兒,官人生孩子,就會打勝仗!”

鄭智聽得牛大想了許久纔想出來的這句吉祥話,也是咧嘴一笑,只道:“剛纔我本給這孩兒起了個夕字爲名,你說這一句倒是提醒了我,便再加一個旋字,剛好與凱兒的名字合爲凱旋。便叫鄭夕旋。”

鄭智說完,又覺得這個名字少了一些文化內涵,想得片刻,心中自己解釋了起來。旋字有“不久”之意,比如“旋即”。夕旋,便是夕陽出來不久,還未入夜,正是最漂亮的時候。

想到這裡,鄭智越發得意起來,覺得自己雖然少讀了幾本書,但是取的名字倒是極爲好聽。

牛大自然不知道這些東西,咧着嘴奉承道:“官人取的名字當真好聽,夕旋,古今少有。”89

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讓你來做這個主帥如何?第六百七十五章 蒼天有眼,關外之地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屠大戰欒廷玉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快救王英兄弟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定當牢記於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世也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二十二章 你這強人頭子可知罪否?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三百零二章趙良嗣到滄州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敢殺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四百三十二章 當真好臂力,少年英雄啊!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五百六十四章 如此才稍稍解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六章 遇見哥哥真是上輩子走了運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四十七章面前何人?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鄭將軍的滄州苦寒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公海涵!第二百八十一章 美髯公朱仝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無敵鄭智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快救王英兄弟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官人鐵石心腸啊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五百四十二章 只可惜童太師不在此處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第一百七十六章 多保重第六百七十章 史進靈光乍現,高麗求生得活第五百八十三章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九章 某不讀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京大家李師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狼之師也!昨晚因爲債務的事情一夜未眠,下午起牀碼字,萬字最少.抱歉!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
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讓你來做這個主帥如何?第六百七十五章 蒼天有眼,關外之地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屠大戰欒廷玉第九十七章 鄧龍擒周通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比耶律大石者,世間罕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快救王英兄弟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六百六十七章 將士亡邊關,東京抄千萬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定當牢記於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世也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人可以成事?第二十二章 你這強人頭子可知罪否?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党項三等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八十四章 五十萬貫回渭州第三百零二章趙良嗣到滄州第四百一十章回稟聖公,離城門三百步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敢殺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二十章 巷弄狂追西門慶第四百三十二章 當真好臂力,少年英雄啊!第六百七十六章 投筆從戎,軍令爲狀第五百六十四章 如此才稍稍解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野心之始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八十四章 國家民族,戰端又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與人言,對牛彈琴第六章 遇見哥哥真是上輩子走了運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四十七章面前何人?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埋第二百五十八章 老相公有福第六百零七章 李綱,出來給個交代第九十二章 宋人鄭智,來日必取爾首級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五百零五章 鄭智,你是何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鄭將軍的滄州苦寒地第四百五十四章 堅清壁野第一百五十三章 相公海涵!第二百八十一章 美髯公朱仝第六百四十三章 魏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無敵鄭智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快救王英兄弟第四百零一章 看看官家有何吩咐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取捨與戰,無慾心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直娘賊 感謝J.Tang萬賞!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官人鐵石心腸啊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十萬火急,大同大同第五百四十二章 只可惜童太師不在此處第六百一十七章 開疆拓土,狗賊第四百二十八章 鄭智戰秦檜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梁山終第一百七十六章 多保重第六百七十章 史進靈光乍現,高麗求生得活第五百八十三章何不食肉糜第一百零九章 某不讀書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六十二章白丁之輩,口出狂言.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京大家李師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狼之師也!昨晚因爲債務的事情一夜未眠,下午起牀碼字,萬字最少.抱歉!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戰在即,無心風雅第九章 叢林,文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笑與真誠的粘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