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

李邦彥慢慢走出宮門,一路上慢慢把心情平復下來。心思定下來之後,又有一個問題擺在李邦彥面前,讓李邦彥焦頭爛額。

城外五萬新兵,還有幾十萬流民。五萬新兵該何去何從?這東京的防務該怎麼辦?北方的鄭智該怎麼辦?

想着這些問題,李邦彥愁眉苦臉擡頭一看,十來個鐵甲還在宮門之外站着,還有十幾匹馬在旁邊。

李邦彥盯着蓋毅看得幾眼,想起了之前蓋毅說要往北去的話語,眉頭一皺,快步往外走去。

蓋毅看得李邦彥出來,卻是不見种師道,連忙上前來問:“李相公,我家種相公呢?”

李邦彥心中已然有盤算,本不欲與蓋毅說話,卻是蓋毅上前來問,李邦彥便也答了一句:“稍等片刻,種相公此時正在與官家相談甚歡,大概一兩刻內就會出來了。”

蓋毅看着李邦彥,點了點頭,面色輕鬆不少,也不疑有他。拱手致謝!

李邦彥點了點頭,便繼續往前而去,上了馬車,馬車快步而走。

蓋毅便也在宮門之外等候着,聽得种師道一會就出來,便也還有心思與左右之人談笑幾句。

再等不久,街道遠處,一隊士卒直往宮門這邊奔來,這些軍漢多是殿前司的漢子,平常多負責皇宮的守衛工作。

蓋毅已然發現了街道那邊本來的軍漢,稍一估摸,兩三百人之多。軍漢頭前是一輛馬車。

蓋毅認出了這駕馬車就是剛剛離開的李邦彥的車架,眉頭一皺說到:“這李邦彥去而復返,還帶了兵馬。。。”

身旁一個漢子脫口而出:“指揮使,莫不是。。。”

蓋毅已然想得多了點,更想到种師道進宮之前的話語。連忙翻身上馬,口中大喊:“走,出城去!”

此時李邦彥已然站在車架之上,指着前面大喊:“就是那些騎馬的鐵甲,速速誅殺反賊!”

李邦彥何曾會放過這些要去投靠反賊鄭智的軍漢,從聽到蓋毅說要往北去,李邦彥已然就下了殺心。

距離已然不過百十步,蓋毅更是能聽得見李邦彥的叫喊之聲。便聽蓋毅怒道:“隨我殺出去。先出南門軍營,匯合弟兄們一起北上!”

左右十幾騎聞言,絲毫也不拖沓,軍陣長槍並未攜帶,卻是腰間的長刀全部出鞘,馬步盡起。便是蓋毅也知道,城外的幾百好兄弟是一定不能留在東京的,否則這些人必然都要吃罪。

殿前司也負責守衛皇宮的,也多是軍將之後,其中也不乏武藝傍身之輩。兩三百人蜂擁而來,在這宮城之外的寬廣大道上,迎着十幾匹快馬而去。

蓋毅腰間的長刀,還是頭前在宮門護衛處接過來的,此時寒光在前,長刀已經高高揚起。

對面一個軍漢迎着蓋毅卻也不怕,飛躍而起,一柄朴刀往馬上的蓋毅劈砍而去。便是要把蓋毅當街劈落快馬之下。

蓋毅師從史進,在鄭智還住在原來的小院之時,蓋毅已然就在鄭智的院子裡端鐵槍打熬力氣。如今一身武藝初成,更是戰陣幾番,下手疾如閃電。

一聲交擊,蓋毅擋住劈來的朴刀,馬已衝到頭前。

便看蓋毅頭也不回,急速凌空往後再掄了一刀。刀頭再到頭前,已然沾染了血跡。

那個飛躍起來劈砍蓋毅的漢子,已然倒地慘嚎一聲,空中卻還有一截手臂在飛行。

“殺,快殺,誅殺反賊!”李邦彥的車架已然退到了一個巷口處,卻是李邦彥站在車架之上,口中呼喊不止,督導着這些殿前司的軍漢奮勇廝殺。

蓋毅循聲看得一眼,口中大喊:“李邦彥,今日老子若是走得一命,來日必來東京取你項上人頭!”

話語還喊,蓋毅的長刀卻是絲毫不停,連連斬殺幾人。

再寬闊的街道,兩三百號東京殿前司的好手,已然擋住了所有的去路。這些守衛皇宮的漢子,本就是世代的大宋軍將世家子弟,人人都有傳家武學。即便到了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對於武藝懈怠了許多,卻是也不乏幾個好手。

畢竟這些人多是大內高手!

蓋毅一往無前,卻是蓋毅身後的軍漢,已然有幾人倒地。

“指揮使快走!!!!!!”

一聲西北口音的驚呼,讓蓋毅轉頭來看,看得睚呲欲裂。手中的刀更是加大了力道,連連劈砍,便是要殺出一條馬蹄下的血路。

“跟上某的步伐,快點!”

蓋毅大喊不止,這條血路也在不斷開闢出來。

李邦彥把自己放在街邊巷口的安全之地,本以爲這一場殺賊的事情不過手到擒來,卻是不想一切還是出乎了預料,兩三百人,竟然擋不住蓋毅往前的腳步。

“快,堵住賊將,不得走脫!”李邦彥嚴令而下,蓋毅越是表現出勇武,便越不能放過。李邦彥對於軍漢武藝廝殺之類的事情,實在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今日是李邦彥第一次開眼界。

東京內城,即便街道寬廣,卻也並無許多行人,皇宮之外,左右皆是各大衙門重地。此時各大衙門之內,無數人出來觀瞧,又躲了進去。

卻是各大衙門門口,聚齊了許多衙差,擋在門口之外,看着這一場廝殺。

一個軍漢見得前面之人皆擋不住蓋毅的馬步,矮身而下,眼神透過人羣緊緊盯着奔來的馬蹄。

馬蹄已近,只見這漢子把長槍貼着地面一尺的高度往前伸出,便是要去阻擋馬蹄。

卻是這漢子忘了擡頭去看,馬蹄已到,一柄長刀閃電而過,這漢子的頭顱已然飛起。身形也徹底栽倒在地。

馬步被長槍阻擋一下,趔趄往前,卻是並未栽倒。

蓋毅已然奔出人羣,回頭又是大喊:“快,快跟上來!!!”

人羣中又出一騎,直追蓋毅。再回頭去看,便再也不見馬蹄出得人羣。

唯有人羣中大喊:“指揮使,一定要給我報仇!!!”

蓋毅馬步不停,直奔南門而去,面目泣血,這些軍漢不曾死在党項人身上,也不曾死在達旦人身上,卻是死在了東京禁軍的手上。

“某一定給你們報仇,必然斬殺那李邦彥!”蓋毅打馬不斷前行,直往內城城門而去。十幾騎,唯餘身邊一騎。

李邦彥見得蓋毅竟然奔出了人羣,跺着腳跟大喊:“快,傳令去,封鎖所有城門。”

三五個有馬的漢子追着蓋毅狂奔,便是要追殺蓋毅,東京禁軍能有馬的,必然是軍將好手,便也膽大不少。

卻是此時再傳令關城門,哪裡還來得及。李邦彥頭前也未預料到兩三百人抓不到十幾個打馬的漢子。甚至李邦彥以爲自己帶人一到,這十幾個漢子必然也沒有多少反抗之心,比較力量懸殊太大。若是李邦彥自己被人這麼圍起來了,必然束手就擒。以己度人。

內城城門之處,也有軍漢守衛,卻是這些軍漢看着從內城大道奔來的兩員鐵甲騎士,不明所以,更也不問,竟然左右散開讓他們往外而去。

知道身後又來五騎,口中大呼小叫不止,這些軍漢才知道放走了賊人,也邁步往外城去追。

外城街道,人潮涌動。蓋毅哪裡還管得那麼多,口中不斷大喊提醒着街道上的行人,卻是絲毫不去拉繮繩減慢馬蹄,相反還不斷拍打着馬背,不斷加速衝鋒!

躲避的人羣,慌亂非常,爲了躲避這大街上的奔馬,街邊的這些小攤販便也倒了大黴了,被打翻在地的貨物無數。

街面上一個巡街的衙差正要上前來攔,卻是剛剛走到頭前,只覺得一震劇痛與昏懵,人已被馬上的漢子用刀背抽飛幾步之外。

到處都是罵罵咧咧的聲音,天殺的。。直娘賊。。。

就這麼一路沿着大街飛奔,身後追擊之人越來越多,有守門的士卒,有禁軍的好手,甚至還有開封府的衙役。

蓋毅已然看到的外城城門,城門處又有一對士卒把守。

卻是這一隊士卒看得打馬飛奔而來的兩人,裝得滿大街人仰馬翻,便也上前去攔截。

“滾開!”便聽蓋毅一聲怒喝,抽刀就砍,砍倒一人之後,左右皆躲。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兩騎直衝軍營,隨即鼓聲而起,幾百騎士飛速到得將臺集合。

將臺之上,蓋毅一身血跡,一句話語也不多說,只道:“種相公被李邦彥害死了,爾等隨我北去。”

場下衆人大驚失色,正要多問幾句。蓋毅已然打馬而起,幾百號騎士連忙拍馬跟隨。

軍營之外,已然聚集了四五百人,城內更還有幾千大軍調動。汴梁城的城門,一個一個接着關閉起來。

軍營之外的四五百人,有禁軍漢子,也有衙門差役。卻是停在軍營之外不敢多動。

因爲軍營之內,已然奔出了幾百騎。

蓋毅就這麼打馬從這幾百人身邊飛奔而走,繞城往北。

顯然也沒有人敢在上來阻攔,相反軍營之外的幾百號人,還退避三舍,直往城門口退去,卻是這城門緊閉,城內的大軍還在集結的過程之中。

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劉相公遠獵第五百五十九章 血手人屠魯達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對於本書土地之事與老祝這麼寫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六百七十章 史進靈光乍現,高麗求生得活第三百四十六章 少來聒噪,聽我的便是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四百九十一章 管他官家還是民家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光那隊宋狗第二百零四章 狗東西,好大的狗膽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家男人呢?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妥不妥,高麗使節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戰百勝第六百六十三章 局勢,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事以後不準多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鄭相公的尷尬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十六章 渭洲倒是出了一個不凡的人物第二十一章 哪裡賊人敢在渭洲行兇?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亂戰生死,搏命無別第十八章 都頭威武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六百四十二章《破陣子·縱馬踏汴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弱皆殺,馬羊遍地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三十一章 都頭加油,拿下這廝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二百六十五章 陣前拖秦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二十章 流民之軍,焦急之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六百六十章 破局!破局?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二百零六章 晁天王義薄雲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那便沒有誤會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一百零四章 動員全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米擒真念第五百四十章列好戰陣,不要亂跑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法伺候,脊杖三十第三百零五章 專業到極致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麗攻略之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六百二十一章 莫非有何不妥?第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六百二十八章死也願意了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
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劉相公遠獵第五百五十九章 血手人屠魯達第六百一十章 把長槍撿起來,上馬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的如何敢逃了官稅第九十三章 鄭將軍實乃當世第一猛將對於本書土地之事與老祝這麼寫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六百七十章 史進靈光乍現,高麗求生得活第三百四十六章 少來聒噪,聽我的便是第四百五十二章 爲國盡忠出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人心,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四百九十一章 管他官家還是民家第九十四章 渭州城婦孺慟哭,史大郎收徒蓋毅第八章 你便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光那隊宋狗第二百零四章 狗東西,好大的狗膽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你家男人呢?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封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不妥不妥,高麗使節第三百四十三章 上岸便讓宋江開開眼界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戰百勝第六百六十三章 局勢,變!第四百九十六章 此事以後不準多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奸佞當道,國之將亡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六百零二章 也可蔑汗,不可再衝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鄭相公的尷尬第四百二十章 你不過趙佶腳下驅策之犬馬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十六章 渭洲倒是出了一個不凡的人物第二十一章 哪裡賊人敢在渭洲行兇?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出高唐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三百零三章 揚帆出海,今夜良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四十九章大王,你要多少銀兩?第五百三十九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四百一十四章找聖公評理去第六百六十六章 亂戰生死,搏命無別第十八章 都頭威武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真小瞧了這些賊人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便幹他孃的第三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了第六百四十二章《破陣子·縱馬踏汴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弱皆殺,馬羊遍地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州秦明第一章 狀元橋下鄭屠戶第三十一章 都頭加油,拿下這廝第六百三十四章 下獄,舒爽,陷城,止兵第三十六章 當然要多備些禮物第二百六十五章 陣前拖秦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小蓮,你倒是長大了些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二百七十七章 滾一邊去!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百二十章 流民之軍,焦急之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識好歹青面獸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六百六十章 破局!破局?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二百零六章 晁天王義薄雲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今還打殺不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八十七章 那便沒有誤會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一百零四章 動員全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公明哥哥,快快開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米擒真念第五百四十章列好戰陣,不要亂跑第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鹽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哥哥,容我與這廝再打過第三章 往死裡抽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法伺候,脊杖三十第三百零五章 專業到極致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麗攻略之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自己人,自己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必許你一個前程發達第六百二十一章 莫非有何不妥?第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六百二十八章死也願意了第一百五十章 小將韓世忠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之盟與鄭屠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第七章 明日來衙門裡見某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