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死的阿骨打,後悔到東京

五萬人與馬渡河,從中午一直到入夜,還在繼續。後面還有三萬滄州騎馬的步卒,還有一番忙碌。

上一次渡河,鄭智倒是不覺得花費了這麼久的時間。便也是兩次渡河的心情有些差別。

鄭智卻是還未渡河,依舊在北岸看着河中的大小船隻。

一騎快馬有備而來,口中不斷大喊:“緊急軍情,快快讓路,快快讓路。”

wWW ▪tt kan ▪co

岸邊擁着無數等待上船的士卒,卻是井然有序讓到一旁,等着快馬往前而去。

軍旗之下,鄭智接到送來的書信,拆開封漆,書信所言之事不多,卻看得鄭智眉頭大皺,口中低沉說道:“他媽的,阿骨打卻是還不死!”

种師中接過信件,看完說道:“王爺,女真何以有兵到了關口之外?”

“高麗調回來的,速度真是快,只怕是古北關口剛一增兵,阿骨打就從高麗調兵回來了。”鄭智猜測道。

吳用從种師中手中接過書信,看得片刻說道:“殿下不需着急,高麗對於女真而言,太過重要。若是沒有高麗的人口,女真人以何與我等爭鋒。此番關口之外不過一萬甲兵與兩萬多高麗奴隸。必然攻不下史將軍把守的關口。”

鄭智聞言點了點頭道:“阿骨打倒是好計算,他也是在探虛實,有空檔便鑽。沒有空檔,也要用關口外的大軍拖某的後腿,拖住某更多的兵力去駐防關口。倒是好打算。”

鄭智說得咬牙切齒,心中忿恨非常。

吳用自然明白其中道理,開口又道:“關口處有史將軍,還有一萬鐵甲,當安枕無憂。”

吳用說話便是在安慰鄭智,便是也有私心。此時東京就在眼前,大事將成,這般的機會,可不能錯過了。

只見鄭智皺眉想了片刻,開口說道:“傳令,着米真務帶一萬在高麗的党項人上船,前往關口駐防。阿骨打從高麗調兵,某便也從高麗調兵,倒是高麗人走了運道,能多苟延殘喘幾日。”

如今鄭智麾下大船不少,直有十六艘之多。高麗坐船到燕京,比女真人陸路而行不知快了多少。此令即便是從京畿發出,米真務不得多久便能出現在關口之內。女真人即便要進攻關口,也該是等到鄭智這邊真正大戰起來纔會動手。也還有個南北信息傳遞的時間,這個時間便也足夠。

吳用提筆就寫軍令,寫好之後取印蓋好摺疊,上了火漆,便由這快馬帶着又往北去。

第二日下午,天色似乎也隨着氣氛變化了,陰霾遍佈,東京城上空不透一絲豔陽。

巨大的東京城,一百多萬的人口,綿延看不到盡頭的城牆高達五六丈,城門便是更高,城樓高聳,直有十幾層樓的高度。

如此的城池,便是從北而來的五萬五千多號騎士,相比之下,也顯得差了幾分雄壯威武。

要想圍住這座城池,五萬多兵馬,無異於癡人說夢。若是有人想從城內出城而逃,得逞的機率也是極大的。因爲南北城牆之間,相距二十里,便是來百萬兵馬,興許才能大致把這座城池包圍起來。

若是有人從城牆尋一處空檔逃跑,能不能發現都是問題,即便是發現了再去追,這人也跑出了十幾裡地外。這也是金人圍城之時,爲何以矇騙來誘惑趙桓趙佶的原因。便是這座城池實在太大,大到了超乎想象,四萬金人面對這座城池,實在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北城之外,有衛州門,陳橋門,封丘門,新酸棗門等大城門,小城門便也不少。

城門之外是護城河,護城河寬有三四十米,河上有拱橋。

鄭智這一回來,與上次不同。這一次便是真正要攻城了,要打入汴梁城內。

軍漢們按照以往的慣例,開始安營紮寨。開始準備着一切攻城的事情。

劉延慶站在城頭之上,看着遠處那些數不過來的馬匹,心中大驚。劉延慶儘管知道鄭智麾下的戰力,也有自己充分的預計。卻是如何也沒有預計到鄭智竟然有這麼多馬。多到五六萬匹的馬。

這個數量實在太多,便是鐵木真統一蒙古之時,麾下馬匹也比這個數目多不了多少。草原雖然養馬,但是馬並非草原人生存的第一需求,馬不過就是代步工具,牛羊纔是生存所需。所以相對而言,一個部落養馬的數量遠遠低於牛羊數目的許多倍。並非數之不盡,用之不竭。

城外的軍漢再一次開始伐木,若非連續不斷攻伐城池,大軍一般是不會帶着梯子這種東西行軍的,與其帶長梯這種笨重之物行軍,不如多帶一些糧食箭矢之類。這個時代本身就運力不足,長梯多是用完就扔,到了新地方再重新打造。

這個時代也不缺乏樹木,不論哪個城池之外,伐木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長梯的打造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城外軍漢的動作,無不預示着一場大戰的來臨。

劉延慶一臉凝重在城牆上踱步,一個軍漢上前與劉延慶耳語幾句,劉延慶飛快下得城牆,上馬便在大街上狂奔,直往西城而去。

西城之外,三千從永興路來的軍漢終於趕到了,便是劉延慶的麾下。劉延慶飛速趕去,便是要親自下令打開城門。

過得不久,鄭智也接到了剛剛散到汴梁城附近的遊騎來報,說是西邊出現了一隊人馬,正在等候進城。

鄭智聞言,打馬帶着幾千騎兵飛奔往西城而去。

卻還是來晚了,遠遠看到那三千人的最後一隊進入城內,隨即城門關閉了起來。

鄭智便也拉住了馬匹,並不再往前狂奔,只是感嘆道:“當真好大一座城池啊!”

便是鄭智也是第一次這麼繞城狂奔,若是一般的城池,北邊到西邊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卻是汴梁城,鄭智足足奔了兩刻多鐘,方纔尋到是哪個城門有士卒進入。

一個一百多萬人的古代城市,其大小的形容,實在難以比較。就如一座後世三四百萬人的城市整體被高大的城牆包裹住了一般,如此興許才能較爲準確形容汴梁城的大小。

劉延慶有驚無險把麾下的三千號西軍士卒迎進城內,卻是來不及安置,立馬又打馬往皇城奔去,鄭智大軍到了,便也該進宮稟報一下。

趙桓在宮內,也是寢食難安。幾個心腹,昨天拂曉就入了宮,一直隨在趙桓身邊,等待着各方的公文與稟報。

自從昨夜拂曉聽得鄭智大軍過了河,這東京城裡的達官顯貴,已然沒有一個不是人心惶惶。

本來準備在朝堂之上商議如何處置童貫的問題,卻是朝會之上也沒有一人開口說這件事情。

就連李邦彥都故意沒有提這件事。

顯然人都知道如何避禍,童貫之事,興許便就是一件禍事。李邦彥都如此去想,何況旁人。若是萬一鄭智真的進城了,那童貫,衆人巴結還來不及。何以還會在這種關頭去禍害童貫。

若非此時這朝堂之上還端坐着大宋的皇帝陛下,此時只怕已然有些投機取巧的鑽營之人開始巴結童貫了。

劉延慶快步入得皇宮內的一個小廳,拜見了趙桓,又與左右幾人簡單見禮。然後開口急道:“陛下,反賊大軍超過五六萬之數,已然到了被外城封丘門之外,正在安營紮寨,打造攻城器械,明日只怕就要攻城了。”

趙桓對於這件事情倒是不意外,因爲拂曉就聽聞了鄭智渡過了黃河,開口也問:“折可求到了哪裡?他麾下多是百戰之兵,與反賊不相上下,他若是到了,東京無憂。”

李邦彥聞言面色一變,只道:“陛下,折可求被賊軍尾隨拖累,正在擺脫淮西反賊,所以腳程慢了一些,想來過不得幾日就到了。”

李邦彥話語明顯有假,只是在場衆人不知而已。折可求正在與反賊王慶的十萬大軍廝殺,這個消息東京城了只有幾個人知道。便是那幾個欽差與李邦彥。

卻是李邦彥把這件事情隱瞞下來了。李邦彥不稟報,便是怕頭前那位皇帝陛下擔憂之下又來一個出城而逃。李邦彥實在不想逃,這個念頭並非李邦彥有多麼忠君愛國,能爲國效死。而是李邦彥實在捨不得這一身剛到手的權柄。

便是李邦彥心中所想,即便是割地賠款,還是要什麼東西,都可以忽悠趙桓滿足鄭智化,就是這大宋的都城東京不能給鄭智。有了東京,便有了這朝廷,也就有了李邦彥一身的權柄。

就如歷史上的李邦彥,面對金兵在外。爲了議和,什麼條件也能接受。爲了不觸怒金人,李邦彥甚至下令斬殺了東京城上一個忍無可忍私自發射火器去打金人的士卒。便是寧願殺一個奮勇爲國的大宋士卒,李邦彥也不想把金人觸怒了。便也是要保這一身的權柄。

趙桓聞言大急,開口又道:“快快派人去催促折可求,讓他星夜兼程趕來,鄭智已然兵臨城下,他還在路上遲遲不來,可是想獲罪不成?”

李邦彥聞言連忙說道:“陛下放心,城中士卒必然能堅守幾日,待得折可求大軍一到,反賊必然兵敗如山。”

李邦彥便是想着先把折可求的事情拖過去。只要堅守幾日,鄭智攻不破城池,鄭智即便自己不退軍,和談之事也應該不在話下。許諾一些好處也無妨,李邦彥與鄭智打過交道,便是也覺得鄭智算是比較好打發的人。

因爲上次李邦彥打發鄭智,也並沒有費多少手腳。

卻是此時,東京城內已然大範圍出現了种師中寫的那份清君側的檄文。

外城城牆腳下的一處破舊民宅之內,幾個挎刀的漢子不斷磨墨,另外幾個挎刀的漢子提筆疾書,不斷抄寫着种師中所寫的檄文。字跡雖然不好看,但是也能讓人清楚認出檄文的每一個字。

做這件事情的並非旁人,便是童貫的心腹護衛吳澤。

當檄文寫出了幾十張,便有人帶出民宅,尋個人多的茶樓之處點上一杯茶,喝完就走。走的時候便留下這一摞檄文。

待得後來喝茶之人看到座位上遺落之物,便是整個茶樓都炸開了鍋,所有人爭相來拿,更有人爲了顯示自己讀書認字的身份,也會開口去讀於衆人聽。

如此幾日,這百萬東京城,便是人人都知道了這份檄文的內容。

便是城外大軍而來,百姓們倒是顯得不那麼緊張了,相反還有幾分輕鬆。到處都在談論這李邦彥到底會不會被官家交給燕王鄭智斬殺了。

李邦彥自然也聽過這個消息,卻是李邦彥並無多少害怕,一來种師道的死與他真沒有多少關係。二來童貫還並未死,若是李邦彥帶着童貫出城談和,想來鄭智看在他把童貫安然無恙送出城的事情上,應該也不會出手殺人。三來,李邦彥心中也篤定非常,鄭智帶兵來東京,可不是爲了李邦彥來的,李邦彥的人頭還值不得這番勞師動衆的花費。只要李邦彥能真正滿足鄭智的要求,李邦彥自然也能保命。

如此去想,李邦彥便也覺得自己死不了。卻是這份檄文,便也不能讓人傳到趙桓的耳中。

趙桓對此自然是一無所知,只是又道:“再催折可求,讓他快一點,他若是早到一日,朕也能早些睡個安穩覺。可不能讓鄭智再逃走了,一定要折可求早日趕到東京,把鄭智圍在東京城下,一網打盡這些反賊。”

李邦彥聞言連連點頭。劉延慶面色之上卻是一臉擔憂,卻是又不敢多說,只是內心裡疑惑,實在搞不懂這個皇帝陛下爲何就覺得能把鄭智一網打盡。

這天下領兵之人,便是誰也不敢這麼去想。即便是讓劉延慶掌管整個西軍,再多幾萬。來個十萬大軍,劉延慶也不敢說把城外的鄭智一網打盡。

守城可求勝,若想滅之便是癡人說夢。沒有馬匹,何以能滅鄭智?用兩條腿如何去追四條腿?

這個問題也是大宋的悲哀。戰爭的勝負,總是處於被動,北宋面對遼金,南宋面對蒙古。勝再多也意義不大,因爲追不上逃跑的敵人。若敗,那便是滅頂之災,一敗塗地。

這一場大宋戰前最高級別的會議,就這麼三言兩語開完了。劉延慶也打馬回到城牆之上開始戰事。

鄭智並不派人上前交談,劉延慶自然也不回派人出城去交談,沒有上官的應允,劉延慶私自派人出城,只怕也要落一個通賊的名頭。

第二日大早,城外的號角聲叫醒了整個汴梁城。

無數的士卒開始整隊集結。只是讓劉延慶感到愕然的是鄭智大陣陣前,竟然出現了許多被清空的車架。

然後無數軍漢們開始往馬車上擡着東西,遠遠望去,看不真切。

直到許久之後,鼓聲才起,幾隊舉着盾牌的鐵甲士卒開始邁步往前,然後是無數手持弩弓的皮甲士卒,最後便是無數的車架步履緩慢跟隨。並無一人打馬。

直到近前,劉延慶纔看清楚車架上到底是什麼。

便聽劉延慶驚呼道:“鄭智是要填護城河!快,命令所有人放箭。”

原來車架裡面,裝的皆是大小的石塊。發現這一點的劉延慶,立馬也發現遠處的一些小河堤壩,村莊裡的一些院牆之類都被人拆掉了。

顯然鄭智已然定了計策進攻這座巨大的城池。護城河纔會這座城池真正的屏障,若是不能在護城河上填出幾條寬闊的進攻路線,所有人都擠在幾處拱橋上往城頭衝鋒,那便是任人宰割的後果,城頭上的士卒也不需再其他地方多防守,所有守城之物皆集中在幾處城門口的拱橋就可以了。

到時候只怕城牆上落下來的石塊都能把城門堵住。實在得不償失,即便是有大炮也沒有用。

所以填護城河便是首當其衝。東京城的護城河,皆是活水,護城河也與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想通,環繞城牆之外,但是也因爲是環形的河流,水流十分平緩。人工開鑿的河牀,水也並不深。填出幾條進攻道路便也不難。

大炮還在路上,此時填河也是正好。待得道路填出來了,火炮到了,那便是真正的大戰。

城頭之上,羽箭大作,四處亂飛。能真正用強弓強弩攢射的漢子,卻是並不多。劉延慶麾下的三千多人,倒是其中好手。

城下的牀弩也開始發作,向前衝鋒的盾牌兵身後的弓弩也開始往城頭上回擊。

WWW▪ Tтkan▪ Сo

衝鋒的士卒不時有人倒地,卻是城牆之上,瞬間看不到多少人影了。大多數射不出幾步弓弩的人都往城下去避。能射的軍漢也躲避在垛口之後,一箭一箭的還擊。

馬車到得河邊,一塊一塊的石頭集中在七八個地方往水中傾瀉,濺起無數的水花。

待得石頭全部落入水中,所有的士卒便可是撤退,拖着傷員飛快撤走。

高高的城牆之上,也開始救治傷員,滿地的哀嚎,許多沒有見過血腥的淮西漢子楞在當場,不知如何是好。

劉延慶麾下的漢子卻是來回奔走,大呼小叫,用西北的口音罵着這些淮西的漢子,教導這些漢子該如何處置傷員之類。

劉延慶看着水面上還未徹底散去的漣漪,久久不語。似乎也在後悔,後悔自己爲什麼要到東京來走一遭。

擡頭去看,遠方的車架,又一次在裝載着石頭。

第五百零七章 擡過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七十一章 德月樓裡的三碗不歸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秦州出獵,城上懸顱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八十五章 童經略要上前線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三百三十六章只求一死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灑家的寶刀呢?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人可小心些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四百章範圍天二、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言爲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六百二十八章死也願意了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夫人有何吩咐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四十六章 少來聒噪,聽我的便是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此甚好第十一章第十七章 新大陸與二爺的雅間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知鄭相公如何處置梁山衆人第十八章 二爺雅間裡的熱鬧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射!快射!第五百七十章 那鄭智要什麼交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六百二十五章悲哀、悲傷、悲涼、悲慼.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六百七十八章 成熟小劉,女真果斷第五百零九章 寒冬悲慘事,人間盡滄桑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後事難盡,一一道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只得如此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五百七十八章 巡查司與戒尺第二百一十章 我與你拼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斡離不,來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便是要好好清算一番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鳳乘龍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一百七十八章 鄭智的爲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七十章 那鄭智要什麼交代?第五章 君心難測,大洋彼岸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小二實在張狂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官家都不硬,要我如何硬!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鄭智,你到底要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哥哥,大不了就...
第五百零七章 擡過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相公,此事誤會啊!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三百三十八章 官家舒爽了,諸事都好辦第七十一章 德月樓裡的三碗不歸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秦州出獵,城上懸顱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公說錯了吧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事皆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八十五章 童經略要上前線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二十八章 事情倒不是不可爲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五百八十九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六百五十六章 岳飛,岳飛!第三百三十六章只求一死第六百零六章 老弱病殘,成不了精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灑家的寶刀呢?第六百零三章某也活不得多久了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三百三十九章 聖公第八十八章 吃,吃完討打便是第三百七十八章 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官人可小心些第四百六十七章 快把我擡上城頭去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四百章範圍天二、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言爲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六百二十八章死也願意了第七十六章 華陰縣的麻煩第六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開國功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夫人有何吩咐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三百四十六章 少來聒噪,聽我的便是第六百一十六章 朕還要畫一幅《千軍萬馬》圖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第三百六十章 南方起大賊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此甚好第十一章第十七章 新大陸與二爺的雅間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教相公失望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知鄭相公如何處置梁山衆人第十八章 二爺雅間裡的熱鬧第二百二十五章 山東有大賊第四十六章看看小種經略有何奇招第二章 子成人,需上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射!快射!第五百七十章 那鄭智要什麼交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六百二十五章悲哀、悲傷、悲涼、悲慼.第三百三十章 血光之災第六百七十八章 成熟小劉,女真果斷第五百零九章 寒冬悲慘事,人間盡滄桑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後事難盡,一一道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只得如此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衆卿可有破敵之策?第七十七章鄭智坑華陰知縣第五百七十八章 巡查司與戒尺第二百一十章 我與你拼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斡離不,來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一百三十九章 那便同請西夏晉王與舒王同賀第一百七十四章 灑家說你找死第九十八章 似有不平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這廝就是孫立!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便是要好好清算一番第六百二十九章你這個沒卵用的狗東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三章 提轄且聽我說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五百二十章 珠星璧月、跨鳳乘龍第六百章 燕王的巨大工程第一百七十八章 鄭智的爲難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五百八十二章 敢跟你嶽爺爺動手 四千八第一章 江南有春,大漢成人第五百七十章 那鄭智要什麼交代?第五章 君心難測,大洋彼岸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小二實在張狂第三百章 滄州聚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羌人死十萬第二百零五章 相公,柴進去了鄆州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軍法當斬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個活可也不要放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官家都不硬,要我如何硬!第四百三十九章 臣有一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鄭智,你到底要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哥哥,大不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