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死士仇深,必殺國賊

秦州與渭州交界處,定邊寨,從秦州奔來了三千多鐵甲騎士,加上寨子之內的兩三千人,定邊寨裡的秦州軍已然超過了六千之數。

折可求麾下精銳總共不過一萬多人,一半之數都到了這座幾十年前的邊境要塞。

從平夏與渭州出來的軍漢,也都往寨外聚集,人數也是越來越多,鐵甲也有好幾千,便是廂軍,也到了萬餘。

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雙方都在等候,等候着越來越多的人馬聚集。等候着各自主帥的到來。

鄭智昨日纔到河間,今日大早便往城外而去,每一次大戰之後,城外的講武學堂就會新報道不少人,這些人大多是剛剛立下了功勳,自然要加官進爵,加官進爵便少不了要到講武學堂來走一遭,這已然是一條鐵律。

不能從講武學堂畢業,即便是天大的功勳獲得了晉升,也會在官職前面加上一個“代”字,代都頭,代指揮使。

鄭智這次去講武學堂,還有一事,便是這講武學堂要進行小小的改革,擴充三個新學科。

一個便是操炮科,凌振編的《火炮操典》越來越全面,操炮手的訓練也就越來越簡單了許多,操炮手的晉升自然也需要到講武學堂來走一遭。

第二個便是水軍航海科,這個科目將來必然極爲有用,海軍的人員培訓向來都是一件麻煩事。從船長到大副二副三副,火炮指揮,導航科學等等,皆是專業性極強的人。原來都是找現成的人手,而今自然需要自己進行培訓,其中也涉及到人才的供應,忠誠度的問題,還有許多東西的保密問題。培訓的人員也來自普通水手中的優秀者。

最後一個科目,便是軍事武器研發鑄造學科,顯然就是匠人的培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讓所有的匠人也能獲得武官職位,都尉、校尉、將軍之類,也開始封賞給匠人,凌振便是首當其衝,封爲從四品,宣威將軍。之下的將軍都尉之類,便也要有一個安排。甚至還要真正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

這麼做,顯然是增加匠人的待遇,也增加匠人的榮譽感。設立這個學科,還有一個重點。中國匠造,自古沒有真正的專業科學記錄書籍,其中主要的工藝皆是師傅傳徒弟,許多工藝與技術,一時出現,一時失傳,如此反覆。有了這個學科,便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學門類能有更好的傳承,專業的書籍自然也會越來越多。這也將最直接的促進科學的發展。

這些科目,如今都在講武學堂起步,將來也會慢慢分出去,形成一個一個的軍事學堂與科技學院。這顯然也是鄭智心中對於未來的規劃。

鄭智帶着百十號騎士出城而去,講武學堂在城南十來裡處,一片不小的場地。爲何要把講武學堂的選址定得那麼遠?

也是因爲講武學堂的各科培訓需求越來越科學。其中的建築也有不少,校場也越分越細緻。步兵校場,從平原到山崗叢林,也還要有河流。騎兵校場,便需要大片的空地。炮科便更需要縱深來進行操練,大炮一擊,遠的五里,近的兩裡,還要少人煙,以免誤傷。水軍操練,便需要一個不小的湖泊,將來大概也會直接設立在海邊的港口。

滿足這些條件需求,選址自然是近不了的。

一路之上,鄭智皆在馬上沉思,任由馬步順着道路前行,想着這講武學堂將來需要做的改革。也在想着關於科學這件事情的未來發展,這些真正前瞻性的戰略規劃,這個時代,還真沒有人能幫助得了鄭智,唯有鄭智自己思索。

顯然鄭智也不是專業的,這個事情,鄭智也是感覺有些棘手,便是更加耗費腦力心力,想定什麼事情,只要有空,便是立馬施行,絕不拖沓。這也是鄭智爲何要在河間府停留兩日的原因,而非直接快馬往西北而去。

走了幾裡官道,轉入一條剛剛修建不久的道路之上,這條道路也修建得極爲寬敞,再行六七裡,直通講武學堂。

小道兩邊,皆是低矮的林子,林子雖然低矮,卻是極爲茂密。再行六七裡,便也進入的戒嚴的區域,六七裡之後,沒有通行文書之人,便是不得進入之處。火炮之類,威力巨大,甚至也有些不受人控制,誤傷人命之事,自然要杜絕。

百十號人往新道路而入,這條路有二十里左右的長度,除了進出之地的六七裡,便是貫穿整個講武學堂。

鄭智低頭沉思,百十號鐵騎皆是搖頭晃腦跟在身後,馬匹腳步不快,所以馬匹在空閒之時,還低頭啃食着路邊的青綠的嫩草,口中咀嚼個不停。

路口之處一個農漢扛着鋤頭在一棵小樹之下停留,喝着手中的竹筒裡的清水,擦拭了幾番臉上的汗水。見得這一隊騎士走了過來,卻是也不害怕,擡頭看了看頭前打馬之人。

便看這農漢先是一愣,隨後面上露出一絲驚喜,又擡頭仔細看了看,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般,直到再次看清那馬背上的人,確定幾番,方纔立馬低頭不再去看,也在掩飾着他心中的情緒。

低頭的農漢,若是仔細觀瞧,甚至能發現這人手掌都在顫抖。那驚喜之後的表情,已然被緊張所佔據。

百十號鐵甲緩緩行過之後,這農漢方纔起身,便是鋤頭都不要了。往林子裡飛奔而去,在林子裡不斷穿行。這農漢在附近已經等了整整兩天,便是聽說鄭智要回到河間之事,這農漢就在這裡等候了。

農漢在林子裡飛奔兩三裡,翻上一個低矮的小崗,連滾帶爬往另外一邊而下,心跳的速度已然到了極致,摔下這小山崗,便聽他口中大喊:“來了來了,國賊鄭智來了?”

再看這小崗之下,一個淺淺的山凹,前後左右皆不過三四十步,卻是擠滿了人。這些人大多帶着兵刃,兵刃都被各種東西包裹得極爲嚴實。身上皆穿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物。衆人極爲有序的坐在地上,若非如此比肩接踵有序落座,便是這個山凹都容不下這三四百號人。

一個身着普通麻布衣物,頭上卻是文人髮髻的年輕人早已站起,聽得來人話語,面色大喜,口中聲音都顫抖起來:“皇天不負有心人,本以爲這兩日等候大概是徒勞無功,未想那國賊真到這裡來了。”

話語說完,這年輕人一邊解開手中長刀的包裹之物,一邊激動地說:“諸位,爲國效死,就在今日。諸位隨我赴死,換國賊項上人頭,換我大宋朗朗乾坤。”

話語之中已然說出了這些人在此處潛伏的目的。年輕人一口的開封口音,便更是說明了這些人的來路。想要行刺燕王鄭智,哪裡會有機會,這些人從開封化整爲零而來,走遍了河間府,甚至也派人去了燕京。

方纔知道想行刺鄭智何其難,甚至找不到任何機會。直到聽說城外這裡有一個講武學堂,方纔尋到這裡,找到了這麼個地方。便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不指望着鄭智會到這裡來,完全是最後碰一下運氣。

興許當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沒想到等了兩日,還真把國賊鄭智等來了!

這三四百人,領頭的卻是一個年輕文人,其中有少數東京禁軍之下的高手,有一些家族蒙難的世家子弟,也有一些人是受了大家族的厚恩。鄭智入京之時,手段實在太過狠辣,這些人便是來報仇的,血海深仇。

至於組織這些人報仇的幕後之人,也不需多猜想。便是那真正把鄭智的話語聽進去了的皇帝趙佶。鄭智當面與趙佶說過,所謂文人成不了事,要死士方有可能,或者趙佶自己勤練武藝。趙佶當真是一字不差聽進去了。

門下侍郎朱勔不斷引人去見趙佶,其中主要就是今日這件事情。

在場衆人此時全都站起身來,低頭解着自己手中兵刃的包裹之物,有人視死如歸,有人緊張得手都在發抖。有人一臉義憤填膺,也有人面色慘白。

卻是領頭那個年輕人,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忽然開口問道:“國賊身邊帶了多少人?”

卻是這領頭年輕人,此時纔想起這個問題,問話之間,面色也有擔憂,便是怕那鄭智身邊人數太多。

那盯梢的農漢連忙開口道:“只有百來人。”

“好,好,好,天賜良機,上蒼有眼。”年輕人一臉激動說得幾語。拔出長刀,雙手在空中劈砍幾下,似乎單手握不住一般。劈砍幾下之後,便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回頭看了看,喊得一句:“隨我誅殺國賊!”

說完話語,年輕人一手拖着沉重的長刀,手腳並用,往那小山崗爬去。三四百人,盡皆隨行而去。

林中的兵刃明晃晃,反射着初升的烈日,每一柄兵刃皆是打磨得鋒利非常。

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三百零一章 雙鞭呼延灼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十六章 太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明白了,篤定了,清楚了,透徹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如此才稍稍解恨第十九章 勤勞的馮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定當牢記於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第二百九十四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二百零八章 衝進去一頓砍殺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二章《破陣子·縱馬踏汴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人莫慌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手刃不足解恨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只可惜童太師不在此處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五百九十八章 老賊納命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事起京兆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禽獸不如鄭智 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忠好戲賺寨門,鄧龍張狂再訛詐第一百四十章 童貫,你且等待着!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六百二十章 流民之軍,焦急之君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五百四十七章 陛下,鄭智謀反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一百二十章 誰的屠刀更鋒利第三十四章 三碗不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八十六章 牢城邢州孫勝超昨晚因爲債務的事情一夜未眠,下午起牀碼字,萬字最少.抱歉!第五百二十九章 軍令只出經略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二十七章 哥哥,我會證明自己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將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四百三十五章甲兵上萬,容之不得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王稟於幷州,孤軍糧絕,阻女真大軍八月有餘,父子皆亡第一百七十六章 多保重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四百七十章 是那宋狗鄭智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十八章 都頭威武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
第六百四十九章金蟬脫殼,千刀萬剮第四百四十一章 張順與阮家兄弟第一百一十八章 灑家的馬在哪裡?第四百六十九章 止兒夜啼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五百零一章 金紫光祿大夫第四百六十八章 箭矢有多第一百九十二章 鄭相公的豪富第四百九十八章 殿下不必掛懷第二百三十三章 兵圍白虎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子便管教你一番第三百零一章 雙鞭呼延灼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六百八十六章 請王爺入寨一會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隨我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韜,你可知罪第十六章 太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明白了,篤定了,清楚了,透徹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如此才稍稍解恨第十九章 勤勞的馮老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定當牢記於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窮途末路,最後的悲哀第二百九十四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此人便是鄭智第五百七十九章 土地之變、以士爲商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五百七十二章拜見燕王殿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二百零八章 衝進去一頓砍殺第六百三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二章《破陣子·縱馬踏汴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似見當年狄武襄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五百八十一章 河東田虎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生伺候第五百八十七章 旁人皆可,獨其不取第一百九十九章 官人莫慌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二百四十四章 獨龍崗上祝家大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手刃不足解恨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鐵騎三千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只可惜童太師不在此處第四百零七章 火藥豈能破開城門?第四百五十一章 秦鳳路靈州團練副使第六百一十三章 反叛天可汗者,必殺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廷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五百九十八章 老賊納命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事起京兆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禽獸不如鄭智 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忠好戲賺寨門,鄧龍張狂再訛詐第一百四十章 童貫,你且等待着!第六百三十七章 爭奪,膽小,黃袍加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良計與過牆體第一百五十六章 這是西軍吧?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滴也不能剩下第六百二十章 流民之軍,焦急之君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嫁於屠戶之門第八十章 童貫開春要巡邊第五百四十七章 陛下,鄭智謀反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一百二十章 誰的屠刀更鋒利第三十四章 三碗不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八十六章 牢城邢州孫勝超昨晚因爲債務的事情一夜未眠,下午起牀碼字,萬字最少.抱歉!第五百二十九章 軍令只出經略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四百三十章 此事是否是有誤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魯達戰索超第五百三十六章婦孺之輩,也來找死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二十七章 哥哥,我會證明自己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禍將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鄭相公如何會去投賊第六百五十章 情義是非 西北不平第五百二十二章 阻卜人來襲第四十一章 徐老五是被人騙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燕雲攻略,中原屏障第四百三十五章甲兵上萬,容之不得第五百六十六章 不可守,守不住第六百九十五章 自絕於陛下當面王稟於幷州,孤軍糧絕,阻女真大軍八月有餘,父子皆亡第一百七十六章 多保重第四十四章殺他個家破人亡,殺,必然要殺.第四十五章小種經略親自衝陣?第七十八章 終於坑來五萬貫第四百七十章 是那宋狗鄭智第二百七十三章 孫立,孫立...孫立第十八章 都頭威武第二十六章 花甲王進悲傷講武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