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文及甫被老爹從京城叫到了西北,天寒地凍,風沙漫天。

坦白講,文公子是一肚子埋怨。

您老一個人受苦也就是了,何必拉着我一起下水啊!

只是到了蘭州才半個月,文及甫的想法就徹底改變了,哪裡是一片荒蠻,簡直是黃金遍地,商機無限!

除了官方的青苗錢之外,西京銀行拿出了300萬貫,投資農業和道路,皇家銀行,聯合平縣的錢莊,又拿出500萬貫,投資西北的水利。

幾乎整個金融圈,都被西北當成了一塊寶地兒,準備分一杯羹!有人要懷疑,莫非是王寧安有這麼大的號召力,能逼着大家都往西北投資?

顯然不行,就算王寧安再強大,也只能因勢利導,總不能逼着大家賠錢吧!

說穿了,還是西北的潛力太大了,值得投入巨資。

王寧安,文彥博,文及甫,他們正站在一片遼闊的土地前面,一眼望不到盡頭,在土地的旁邊,還堆着不少磚頭石料,這是建引水渠用的。

“這片土地,應該有幾萬畝吧?”文及甫好奇道。

“準確說是四萬八千畝!其中適合種田的有一萬畝,剩下的是牧場,不過等水渠修好,可耕之田,就能達到三萬畝!”

文彥博準確報出了數目,文及甫張大了嘴巴,露出了吃驚的神色!

文家也是土豪,文彥博當了這麼多年官,光是賜給他的田就有幾百公頃之多,幾萬畝土地,還不至於讓文家父子失態。

但是,別忘了,這幾萬畝田,一望無際,是完整的一塊,可以隨心所欲,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而且得到土地的成本幾乎是零!

王寧安當初在平縣,把老百姓組織進了農場,也建立起頗具規模的農業,可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平縣的農場產出的糧食總是要比嶺南和交趾的農場貴,這三塊農場之中,交趾最便宜,產量最大。

而平縣的農場,甚至不比周邊的糧食便宜。

這一點讓王寧安一度很困惑。

按理說規模經濟,大農場,大農莊,怎麼會沒有價格優勢,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當初多少講經濟學的老師,提到黴國的大農場,都垂涎三尺,充滿了羨慕,還有無數人鼓吹土地集中,效仿黴國,建立起大農場,然後就能和人家搞農業競爭……這一套想法,王寧安最初也是相信的,否則,他就不會在平縣嘗試了。

可是當真正做起來之後,王寧安突然意識到,他也被忽悠了。

就拿平縣的農場爲例,因爲是所有百姓自發加入的,農場要給百姓工錢,要給百姓分紅,相比之下,老百姓的收入的確增加了,看起來是有利於百姓,但是別忘了,給老百姓分紅,給老百姓工錢,這些最終都要打入糧食價格裡面,怎麼可能降低糧價?

另外,因爲是老百姓自發組織的,就要照顧老百姓的利益,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就是各家各戶,都要預留一些土地,給他們種菜,種植雜糧,滿足生活需要……這當然是合理的,哪個農民會去市面上買菜吃啊!

可這項合理的要求,產生的結果就是一些土地,不得不拿出來分掉,因此很難見到一望無際的大片良田,中間必然會有隔斷,殘缺,因爲這些土地老百姓需要,還必須給。問題出來了,土地不完整,修水利就有麻煩,也沒法執行統一的標準,甚至以後有了農業機械,也沒法實現機械化作業……

爲什麼想法很好,老百姓的要求合理,結果弄到最後,居然沒有弄出傳說中的大農業?

這一點困惑了王寧安很久很久!

直到橫山之戰打贏,開始規劃西北的發展,王寧安才驟然想通,終於知道了問題出現在哪裡!

想想吧,後世哪些國家有大農場?

黴國!加拿大!澳洲!南美!

這都是什麼地方!

都是特麼的殖民地!

他們的土地是怎麼來的?

一個字:搶!

把土著都宰了,一個不剩,土地自然而然是他們的,龐大的土地,稀少的人口,想怎麼規劃,就怎麼規劃,什麼值錢,什麼方便,就種什麼。

因此這些大農場普遍種植小麥、玉米、大豆一類能拿到國際市場買賣的大宗農產品!

反觀大宋呢!

幾乎所有人,都是漢家兒郎,都是生活了幾千年的原住民,說穿了,也是土著!

大家彼此都是自己人,能下手殺人,放手搶奪土地,隨意劃分嗎?

當然不成!

幾千年來,歷代之中除了國初唯一一次均分土地的機會,其他的時間,只能眼看着均田制不斷被破壞,朝廷根本束手無策。

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是自己人,面對自己人,需要談條件,需要妥協,需要給予補償……這些東西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交易成本!

當成本增加到一個限度之後,傳說中的大農業,變得無利可圖,自然就沒人做了。

有人要問,那大宋不也有幾十萬畝的地主嗎?他們巧取豪奪,霸佔了那麼多的土地,爲什麼不能形成大農業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要站在土著的角度來看,就拿文家舉例子,他們的確弄到了很多土地,但是畢竟有些人是他們動不了的,賬面上幾十萬畝土地,並不能連成一片,中間有很多阻隔,被切成了一塊一塊的,這樣一來,也就沒法進行標準化作業了。

另外呢,文家雖然兼併了土地,但也僅僅是所有權落到了他們手裡,那些失去土地的農民,除了一部分不得不跑到城裡之外,剩下的還都留在了農村。

殺人不過頭點地,文家能如何?

他們敢把人都逼上絕路,一線生機都不給嗎?

顯然不能,失去土地的農民,多數還是變成了佃戶,還要繼續給文家種莊稼,文家也只能拿走大多數的糧食,還要給人家留點口糧果腹。如果連佃戶都不讓人家當了,那是會出大簍子的!

反過來,什麼是大農業?

當然是大規模,機械化,追求效率,排斥勞動!

在滿是佃農的情況下,你怎麼建立大農業?

……

王寧安花了很長時間,終於把這個要命的問題想透了,他終於明白了,所謂的後世先進經驗,如果不仔細弄清楚來龍去脈,不想清楚實現的條件,就隨便照搬,以爲只要是進步的,就一定是好的,一定能做到,那就太荒唐了!

另外後世大多數學者的水平,也真是讓人不齒!

規模化,大農業,說得好聽,那要犧牲多少人的利益?這些人會答應嗎?要去補償這些人的損失,你補償之後,還有利益可言嗎?

當然了,這裡是大宋,不是後世。

王寧安腳下的土地原來屬於西夏,並不是大宋的疆域,這上面住的人也不是大宋的子民……完全可以不用顧忌錯綜複雜的關係,放開手腳,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文及甫稍微計算了一下,三萬畝水澆地,一畝能產一石半的糧食,三萬畝就是四萬五千石,放在西北的市場上,能賣到三萬貫左右,而實際上,他只付出了種子,農具,牲畜,和人工花費,最重要的土地,他的花費極少。

因爲按照規定,只要每年繳納500貫,連續繳納五年,這片土地就屬於他了。

“如果使用奴隸耕田,人工成本還能壓下來,只要給他們吃飯就夠了。因此一年最多隻要8000貫成本,剩下的兩萬二千貫,全都是賺的!”

文及甫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最重要的是,這些農場出產多,品質好,完全可以左右糧食價格,不管是哪裡的糧商,都沒法爭!”

文公子彷彿看到了無數金山銀山,正在向他滾滾而來!

“要更多的土地,要更多的農場!”文及甫放肆大吼,“爹,西京銀行還要增加貸款,青苗錢,越多越好啊!”

王寧安面帶笑容,既然大農業在大宋境內,無論如何,也推不動,那不如就在外面搞大農業!

只要產出足夠的糧食,能保證吃飽肚子,大宋就可以釋放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相應的,農村的人口壓力小了,人地矛盾緩和了,國家的基礎也就穩定了,不用擔心會出現農民起義,遍地烽火!

王寧安覺得他找到了跳出治亂循環的路子,整個人都昇華了……有人高興,就有人鬱悶,比如呂誨,他興沖沖找到了宋庠,希望靠着老師的一臂之力,將黑暗掀開,把王寧安的面目顯露出來。

這麼多年了,無數名臣都栽在了王寧安的手裡,唯有他呂誨,找到了王寧安的命門!

可是在馬濤家裡坐了一陣子,把青苗錢的事情,仔仔細細問了一遍,比如借款的數量,是不是真的那麼多?比如還款能力,會不會出現壞賬?這裡面有什麼貓膩?

馬濤都聽不下去了,“我的田就在城外,大人不妨去看看能不能還得上!再奉勸大人一句,不要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呂誨被懟得無言可對,只能狼狽敗退。

馬濤反倒不好意思,他偷看了一眼宋庠,卻發現宋相公渾不在意,呵呵一笑,“年輕人嘛,不摔幾個跟頭,長不大的!”

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207章 對策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534章 帝王心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222章 秀恩愛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562章 新交子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1038章 立法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61章 一網打盡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812章 母子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22章 三國熱第55章 茶館發威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59章 哀兵必勝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
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207章 對策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第1029章 收穫頗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205章 官場屠夫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534章 帝王心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636章 別放走了鐵鷂子第222章 秀恩愛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562章 新交子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559章 清查交子務第1038章 立法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61章 一網打盡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812章 母子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22章 三國熱第55章 茶館發威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21章 餓肚子的宰相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786章 矯情的西夏第555章 做個好女婿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59章 哀兵必勝第745章 馮京落網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471章 圍剿崔家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983章 善戰的趙曙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147章 不要臉不難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