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殿試風波

“開龍門!”

隨着內侍中官的一聲令下,等候在東華門外的貢士們便紛紛向前涌去。眼見着前方便是高聳的宮城,不少人想起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不由得感慨萬千。

看到東華門外人頭攢動的情形,坐在門內的吏部天官們此時卻在忙於確認應試的貢士身份。爲防止替考現象發生,考生須依省試名次由吏部官員引入東華門內,由尚書宰確認考生自書的姓名押字(類似於考號之類的東西),之後方可入皇城內參加考試。

“庚辰科春闈第一名上前!”

當東華門內的吏部官員開始呼喚考生名次之時,等候在外的貢士們不由得豎起了耳朵來,認真的聽着門內的呼聲。就在吏部的官吏話音剛落之際,一名書生突然擠出人羣,隨後拱手行禮道:

“學生祁州盧之翰再此!”

“盧之翰,隨我進去自書姓名押字,不等攜帶片紙之字入內,你明白嗎?”

“學生明白!”

盧之翰聽完對方的囑咐,便跟着入了東華門。之後他就被帶到了尚書宰的面前,自書姓名押字,待尚書宰確認無誤之後,便被引到崇政殿外,按照殿外高掛的渾圖查找自己的座位。

“庚辰科春闈第二名上前!”

“庚辰科春闈第三名上前!”

……

聽到門內的吏部官員依次唱名,等候在外的考生們紛紛豎起耳朵等候上前。雖然今天前來參加殿試的貢士多達數百人,但在吏部官員的安排下,卻顯得井井有條,只眨眼的功夫,便接連有十數名貢士得以越過龍門,進入了皇城大內之中。

“庚辰科春闈第三十九名上前!”

當門內的官吏呼喚到第三十九名的時候,一直等了半天,卻不見有人應答。這不由得讓他感到有些詫異,於是他便又提高了聲調,隨後再次喊道:

“庚辰科春闈第三十九名上前!”

“第三十九名?”

……

“在……呢……人在呢?人在呢?人在呢?”

就在這名官吏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突然聽到人羣之後傳來了一陣微弱的迴應聲。在場的諸多考生應聲回頭一看,只見一騎在馬上的男子此刻正被禁軍攔在不遠處。那男子聽到呼喊,便一邊迴應着,一邊跳下馬來快步狂奔。一時之間,居然連鞋子都跑掉了!

“人在呢!人在呢!人……”

“哈哈哈……”

看到這人跑到東華門前的時候,腳上居然連鞋都沒有,前來應考的貢生們頓時一片轟然大笑。而王玄義此時則脹紅着臉有些無奈地立在東華門外,還時不時的看向身後丟下的鞋子,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去把鞋撿回來。

“你就是今科春闈第三十九名貢士嗎?”

“正……正是學生!”

“成和體統,哼!”

那名官吏看王玄義居然如此失儀,不由得拂袖而去,王玄義見狀,雖然想回去取回鞋子,但是又怕誤了時辰耽誤了考試,於是稍作權衡之後,便硬着頭皮跟在那名吏員的身後,進入了皇城之中。

當王玄義被引到尚書宰面前之後,那尚書宰看到王玄義足不着履,也不由得面露不悅之色。幸好王玄義這幾日來屢遭變故,早就練就了一張厚臉皮,因此他便只當沒看到對方那鄙夷的目光,隨後上前自報家門說道:

“學生鄆州王玄義見過大人!”

“寫下你的姓名押字,去後面候着吧!”

王玄義聽到尚書宰的吩咐,便拿起筆來在寫下了自己的姓名押字,待吏部官員覈對無誤之後,正待要領他離開,卻突然聽這王玄義又出口詢問道:

“不知大人這裡可有多餘的筆墨,學生……學生……”

“你不會連筆墨都不曾攜帶吧?”

“這個,學生……學生走的匆忙,實在是……”

看到這王玄義說話吞吞吐吐的樣子,這尚書宰不由得被這個糊塗學生氣的怒極反樂了,只見他噗的一笑,又連忙以手捂面,隨後又對王玄義斥聲說道:

“莫不是你把這殿舉之事,當做了兒戲不成,真是枉爲讀書之人……罷了,看在你也是寒窗苦讀多年的份上,拿走拿走!”

“謝大人,學生今後自當銘記大人教誨,以後便是吃飯睡覺,都要將筆墨待在身上……”

“快走!快走!休要再讓我看到你這不成器之人!”

……

當王玄義被吏部官員驅趕着拜別了尚書宰後,他便被城內的中官(太監)領着穿梭在大內宮廷之中。看到往日那神秘的皇城此刻就在眼前,王玄義不免好奇的上下打量了一番。在前面帶路的中官見到王玄義四處張望,不由得咳嗽了一聲。王玄義聽到之後,這才低下頭來繼續朝前趕路。

“這皇城,可比那故宮差遠了!”

王玄義心下嘀咕着,便被帶到了位於崇政殿前的廣場上查看混圖。此時廣場上已然有許多貢士等候在此,大家見到王玄義連鞋都沒有穿,都不由得相顧莞爾,只當他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

王玄義既然趕上了考試,心中也不免安定了一些。他擡起頭來仔細的看着那高掛的混圖,在心中默默的記住了自己的座位。隨後便站在一旁,心中默默的念起了昔日所做過的文章。

這王玄義既然是穿越來的,對於時文策論自然是有些頭大,不過這具身體的主人自知才華有限,所以平日裡特地積攢下了一些精妙的詞句文章以備他日只用。而王玄義此時正是要將這些詞句文章從腦海中摘選出來,等到一會兒上殿之後,他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隻將這些文章寫就出來,總是比自己現想來的容易一些。

這王玄義暗自定下了考試的策略,便開始在心中醞釀起文章來。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這殿試的題目爲何。但就算知道了他也無可奈何,索性就摘選些平日裡拿得出手的詞句,到時候燴成一片雜燴文章交上去便是。若是運氣好的,說不定會一舉中第,若是運氣不好,那就等三年之後再行考過,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屢戰屢敗好歹也能落的一個特奏名的出身,總好過當那平頭百姓!

第20章 大火襲村第8章 疑點第7章 張榜懸賞第43章 白礬樓之夜第32章 清風樓第11章 抉擇第51章 人伢子第21章 縣衙借兵第15章 破門算賬第10章 殿試風波第3章 着道第32章 大變活人第20章 燈芯棗仁湯第36章 相國寺混戰第8章 勸說第42章 水路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21章 故交第26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43章 洗手蟹第77章 蕭官人第3章 還有兩個?第14章 正當的理由第57章 惡魔的面目第39章 蜜汁鴨子和橙釀蟹第16章 押解回府第72章 仇恨的種子第44章 血鬥第49章 一石二鳥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15章 唐突來訪第18章 水潰街命案第12章 雨夜勘察第7章 待漏院第36章 人情債第21章 縣衙借兵第53章 新的假設第53章 新的假設第3章 賭債第3章 着道第6章 張店村第63章 符金銀的坦白第2章 找上門來第20章 推測第22章 勘驗死因第29章 朝堂爭辯第9章 開口相求第47章 老王,你要老婆不?第8章 勸說第12章 雨夜勘察第14章 唱名賜第第43章 趕上了第41章 交換條件第7章 待漏院第58章 大婚在即第24章 形勢逆轉第16章 花魁的面子第17章 爭宅第11章 抉擇第32章 清風樓第13章 棘手的遼人第48章 徐琴娘第48章 貞孃的玩笑第48章 貞孃的玩笑第19章 尋跡覓蹤第80章 眼界第55章 恍然大悟第12章 集思廣益第25章 郡公的條件第40章 辭別的琴娘第33章 狎妓之爭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10章 城南亂葬崗第15章 當日之約第42章 開口跪第74章 捕捉野生酵母第49章 一石二鳥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6章 張店村第39章 蜜汁鴨子和橙釀蟹第3章 着道第25章 押解回府第9章 進城贖馬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12章 二探張府第16章 店宅務第12章 金榜題名第49章 一石二鳥第10章 借宿第8章 益州開膛手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61章 通緝徐暮雨第35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生意上門第28章 平康里無人不知第32章 清風樓第2章 找上門來第5章 神奇的療法第13章 打上門去第34章 失蹤的畫師
第20章 大火襲村第8章 疑點第7章 張榜懸賞第43章 白礬樓之夜第32章 清風樓第11章 抉擇第51章 人伢子第21章 縣衙借兵第15章 破門算賬第10章 殿試風波第3章 着道第32章 大變活人第20章 燈芯棗仁湯第36章 相國寺混戰第8章 勸說第42章 水路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21章 故交第26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43章 洗手蟹第77章 蕭官人第3章 還有兩個?第14章 正當的理由第57章 惡魔的面目第39章 蜜汁鴨子和橙釀蟹第16章 押解回府第72章 仇恨的種子第44章 血鬥第49章 一石二鳥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15章 唐突來訪第18章 水潰街命案第12章 雨夜勘察第7章 待漏院第36章 人情債第21章 縣衙借兵第53章 新的假設第53章 新的假設第3章 賭債第3章 着道第6章 張店村第63章 符金銀的坦白第2章 找上門來第20章 推測第22章 勘驗死因第29章 朝堂爭辯第9章 開口相求第47章 老王,你要老婆不?第8章 勸說第12章 雨夜勘察第14章 唱名賜第第43章 趕上了第41章 交換條件第7章 待漏院第58章 大婚在即第24章 形勢逆轉第16章 花魁的面子第17章 爭宅第11章 抉擇第32章 清風樓第13章 棘手的遼人第48章 徐琴娘第48章 貞孃的玩笑第48章 貞孃的玩笑第19章 尋跡覓蹤第80章 眼界第55章 恍然大悟第12章 集思廣益第25章 郡公的條件第40章 辭別的琴娘第33章 狎妓之爭第14章 長棍會鐵槍第10章 城南亂葬崗第15章 當日之約第42章 開口跪第74章 捕捉野生酵母第49章 一石二鳥第42章 無事獻殷情第6章 張店村第39章 蜜汁鴨子和橙釀蟹第3章 着道第25章 押解回府第9章 進城贖馬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12章 二探張府第16章 店宅務第12章 金榜題名第49章 一石二鳥第10章 借宿第8章 益州開膛手第5章 紅燒肉和燉排骨第61章 通緝徐暮雨第35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生意上門第28章 平康里無人不知第32章 清風樓第2章 找上門來第5章 神奇的療法第13章 打上門去第34章 失蹤的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