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

“貴國京師確是繁華!”

馬車上,蕭遠博透過窗戶,看着街邊的人流和店鋪,發出感嘆:“老夫曾經也來過汴梁城,那時遠遠不及今日之景,自從我大遼停兵,兩國罷戰之後,南朝越來越富庶了啊!”

狄進坐在對面,聽到這別有所圖的稱讚,微笑着回了一句:“貴國的年號,如今是‘太平’?”

蕭遠博淡淡一笑:“陛下聖明,願享太平盛世,然境內還是有些不順之人,那屢屢反叛的渤海遺民不提,女真蠻也有些心思,還有烏古、敵烈、阻卜……呵!但那又如何?都在我大遼勇士的鐵騎下迅速平定,太平之治,還是要有百萬鐵騎啊!”

這番話語中,透出一股濃濃的軍事自信,遼人一旦在別處落入下風,就會馬上把武力搬出來,但也不得不承認,契丹鐵騎如今固然沒有百萬之衆那麼誇張,武備也較當年宋遼大戰時滑落很快,確實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狄進並未再度強調,鐵騎不擅於攻城的客觀事實,反倒認可了對方:“貴國於軍事上征服諸部的勝利,確實能讓周邊畏服的小族越來越多,不過依我淺見,貴國主推行漢化,免除奴隸制度,調整各階層的改革,才更是爲國家長遠計的體現!”

蕭遠博微微一怔:“哦?狄伴使是三元及第,定有高見,在下願聞其詳!”

狄進道:“高見談不上,我也是聽去過貴國的幷州商人提及了一件事,早在十年前,貴國就禁止主人擅殺奴婢,一位公主擅殺無罪婢,還被降爲縣主,駙馬同去官職,這和我國朝將曾經的奴婢稱爲‘力士’和‘女使’,定下僱傭期限最多十載一樣,都是爲下人生存權利提供的保障!”

如果單單是這一段話,蕭遠博會認爲這是對自己處決侍婢的反擊,但狄進接着道:“貴國主這些年間,還將宮分人和奴隸編爲新部,並採取措施,不再讓新俘漢民淪爲奴隸,這是很大的進步,使得貴國的奴隸佔有制進一步削弱,從而更像一箇中原化的國度!”

說到這裡,狄進的語氣透出稱讚:“貴國主對內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官員的人數和影響,沐孔聖教化,難怪取年號爲‘太平’,這是一代賢君啊!”

這番話還真不是虛言,基本是後世對於遼聖宗的前半段評價,後面則是對外的部分,“對外實行聯合黨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前後在位四十九年,是遼的全盛時期。”

在位四十九年的耶律隆緒,前面二十七年都是蕭太后攝政,“母專其政,人不畏主”,其中一部分政績其實是蕭太后做的,比如仿唐制開科取士,這就是蕭綽的手段,她還下令讓漢人和契丹人犯法“一等科之”,雖然落到實際層面,還是不可避免地大力偏袒契丹人,但至少在國家制度上,能有一個所謂的公平,這就不容易了。

等到遼帝親政後,也大力推行漢化,這不是對漢人友好,恰恰相反,是耶律隆緒眼光長遠,希望通過種種漢化制度,把遼國從一個半奴隸制半封建的外族社會,徹底朝着中原的封建化推動。

真要成功了,遼國自稱中國,確實挑不出什麼理來,畢竟立國在宋朝之前,澶淵之盟裡宋也承認遼的北朝地位,人家是先來的正宗。

但事實上,這在契丹貴族始終把持政局的遼國大環境下,實在太難了,遼聖宗一死,後面兩代遼帝立刻開倒車,又把遼國帶回去,國力也由盛轉衰。

而還有三年,這位遼帝就要死了,並且不是突發疾病,是年紀到了,享年六十一歲,在古代人,尤其是草原君王裡面,絕對算是長壽,所以狄進纔有這番稱讚,對方真要還有幾十年春秋鼎盛,他是半個字都不會提的。

“狄伴使所言極是,我大遼是聖皇臨世!”

宋人官員都稱讚遼主,蕭遠博自然要堆起笑容,加以附和,只是笑容多少有些僵硬。

遼帝在國內推行的漢化,是被許多契丹貴族牴觸的,蕭遠博也是其中之一,哪怕他和遼帝一樣,漢文化修養都頗高,平日裡還能寫詩作詞,但想到真有一日,契丹無法維持高高在上的地位,那他完全接受不了。

不得不說,這種夸人還能讓人渾身難受的言辭,比起以前那些南朝老臣之乎者也的聖人之言,要厲害多了,蕭遠博不禁試探道:“狄伴使如此才幹機智,想來貴朝也是看重了這些,才選你作館伴使吧?”

狄進奇道:“我是得李公允則舉薦,才能任館伴使,蕭正使不知麼?”

“原來是他!這就不奇怪了!這就不奇怪了!”

如果讓遼人選出一個最痛恨的真宗朝將領,鎮守河北二十多年的李允則絕對名列前茅,狄進擡出曹利用來,都沒有李允則讓遼人既震驚,又覺得理所當然。

“老夫當然不知……”

蕭遠博在明白了自己爲什麼會碰上這麼難對付的館伴使後,先回了一句,然後不知想到了什麼,眼神中飛速閃過一絲凌厲,閉上了嘴。

狄進看了看他,也適時地沉默下去。

車廂裡恢復安靜,三人對坐。

是的,這裡有三個人,除了狄進和蕭遠博對坐外,蕭浦打也在貼身保護,這位馬臉漢子聽不懂漢話,就端正地坐在蕭遠博邊上,默不作聲,猶如一尊泥雕木塑,只是眼珠轉動間,還是隱隱透出詫異。

顯然從雙方的神情中,他看出了蕭遠博不光是拼酒,在言辭機鋒中,居然也落於下風!

馬車平穩行駛,終於進了京師白天最冷清,夜間最忙碌的小甜水巷。

車窗的簾布被風吹動,一股香氣飄了進來,蕭遠博的鼻子動了動,只覺得這條巷子的空氣裡,似乎都飄着一股脂粉的甜膩味,眉頭一動:“小甜水巷,是因此而得名麼?”

狄進解釋:“京師共有四條甜水巷,甜水之名取自於甘甜的泉水,而非這胭脂味甜。”

蕭遠博的眼神已經恢復冷靜,語氣則故作親熱地道:“狄伴使一表人才,可曾常來與佳人相伴吶?”

狄進微笑着搖頭:“科舉之前,我專於學業,及第之後,又不免勞於政務,倒是不曾有空來這裡。”

“那可不好辦!”

蕭遠博眉頭一聳,以擔心的語氣道:“狄伴使高中三元,氣質出衆,此前在四方館前,汴京百姓都認了出來,這要是來了這煙花柳巷之地,難免不會被那風塵娘子包圍,失了館伴使的體面!”

狄進道:“蕭正使不必擔憂,我們所去的是官妓所居的院落,她們隸屬朝廷管轄,不敢造次。”

蕭遠博立刻道:“那就好!老夫方纔還擔心,這些妓子亂嚼舌根,胡亂傳些謠言,影響我父子聲譽,現在看來,有貴朝管理,她們是不敢造次了!”

“請蕭正使放心,令郎到底有沒有在此沾花惹草,我絕不會聽信一面之詞,冤枉了他!”

狄進再度作出保證,又壓低了聲音道:“只是依國朝律法,教坊司官妓不得私侍枕蓆,雖各地難免有些違背,京師卻終究不比地方,要考慮相關影響……”

蕭遠博笑了笑:“依狄伴使的意思,老夫之子也受管轄?”

狄進理所當然:“既在我國境地,自受律法管轄,不過賢侄真要犯了過錯,可上呈朝堂,由八議制度從輕發落!”

蕭遠博平和地道:“那老夫還要謝謝貴朝了,好在犬子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咱們拭目以待便是!”

說着說着,地方已經到了,狄進掀起簾子,走了下去,看向這環境優雅的獨門小院:“柳氏就住在此處?”

狐媚婦人被帶到邊上,回答道:“正是在這‘清秋居’中。”

狄進吩咐:“你去喚門,若能帶蕭氏郎君一起出來最好,如若不能,先將柳氏帶出來。”

柳氏如煙,既稱姑娘,那就是一般的妓子,並非花魁娘子、行首大家。

不過那等娘子大家本來就是鳳毛麟角,在她們之下的官妓也有容貌出衆的,只是才藝上不及,畢竟這個年代除非美到傾國傾城,否則妓子都要有內涵修養,吟詩作對,才能出頭。

“姑娘!姑娘!”“是姑姑啊!你開門啊!”

然而當狐媚婦人上前,反覆敲門,裡面就是不應。

等待半晌,狄進的臉色微微沉下,朝着四方館和遼人各指了指,示意他們翻牆。

兩人出列,翻過牆頭,將屋門打開,狄進率衆走了進去。

京師寸土寸金,一個妓子當然沒法住大院子,這清秋居佈置得雅緻,佔地卻不大,很快穿過前堂來到內宅,就見屋門大敞,房間內一片狼藉,傢俱都倒在地上,砸碎的花瓶旁邊,還有一塊醒目的血跡。

“哎呀,這是怎麼了?如煙?如煙你在哪兒啊!”

狐媚婦人尖叫一聲,就要往裡面衝,狄進斷然喝道:“站住!”

四方館的人立刻將她攔下,狄進站在門前,慎重地觀察了一番,皺起眉頭:“從此地來看,不排除有行兇的可能,你們保護好現場,不得讓外人進一步!”

“是!”

吩咐完畢,狄進一路走出院子,返回馬車上:“蕭正使,出事了!”

蕭遠博已經預料到,此行不會順利,但真正得知裡面的情況後,還是皺起眉頭:“人失蹤不見,地上留有血跡,如此說來,老夫之子又擔上兇殺的罪責了?”

狄進道:“蕭正使稍安勿躁,我們再去下面兩個地方看看!”

來到道姑的院子,裡面一片狼藉,地上有血跡。

來到僕婦的家中,同樣是一地狼藉,這次血跡滴在牀上。

道姑哭着要尋師姐,僕婦直接暈倒在地上,蕭遠博忍不住走下馬車,親自看了後,卻認爲抓到了把柄:“狄伴使,這是陷害啊!赤裸裸的陷害!”

“不錯,我也認爲這是陷害,三處皆是如此,顯然是有所預謀!”

本以爲狄進會反駁,不料他反倒點了點頭,沉聲道:“敢問令郎可得罪了什麼人?”

蕭遠博立刻道:“我兒第一次來貴國京師,能得罪什麼人?”

狄進道:“蕭正使莫不是忘了,你方纔還說,貴國境內也不太平,各部多有不服,難道這些人不會派出人手,緊盯使節團,在發現了令郎提前離隊後,做出佈置,挑撥我兩國的關係麼?”

蕭遠博萬萬沒想到這位現學現用,胸膛劇烈起伏了一下,斷然道:“狄伴使太高看那些蠻子了,他們哪有這般智慧,行挑撥離間之計?”

契丹人如今還真有種高高在上的心態,自詡爲中原正統的他們,對漢人有着武力上的俯視,對待奚人、渤海、女真、阻卜等族則有文化上的俯視,反正他們都有一方面大贏特贏,儼然天下各族我契丹最厲害。

狄進聞言,嘴角卻擡了擡:“是嗎?”

蕭遠博眼睛眯了眯,總覺得對方這句話的神色裡,有種說不出的似笑非笑,頗爲譏諷。

狄進恢復到肅然,加以總結:“三方女子先是尋到了四方館,引得我們來尋找蕭郎君,結果又發現了空無一人的屋舍、雜亂的現場和可疑的血跡,背後的目的,不排除有居心叵測之輩,想要將貴國大使之子污衊爲出逃在外的案犯,此事絕不能視作普通案件!”

說到這裡,他的目光凝視過來:“我身爲館伴使,當維護兩國聲譽,即便接下來有人鬧到府衙,也會承擔住各方威逼,還望蕭正使也以大局爲重,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

“哼!”

蕭遠博聽得胸口發堵,拂袖就走,待得回到車廂坐下,一個不久前壓下的疑問,情不自禁地浮上心頭:“李允則舉薦這個勇武幹練的狄進擔任館伴使,難道宋人朝堂事先就沒有泄露無半點消息?還是……‘金剛會’對老夫有所隱瞞?”

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韓綱:狄相公以德報怨,我家不能不懂事……第一百零四章 狄進正式出馬!(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五百零二章 這次就不任命頂頭上司了,培養執政班底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四百四十四章 讓遼國擺清位置從實力從地位與宋說話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命神石讖言事件》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上再無一起案子,比它重要!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要小瞧“錦夜”和“杜康”的兄弟情啊!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百七十八章 狄湘靈的成長舊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四百七十章 “都君”掌握的絕學現世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
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爺”,我現在要打死你,你能別跑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一百五十章 開封府衙有一點忙(第三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韓綱:狄相公以德報怨,我家不能不懂事……第一百零四章 狄進正式出馬!(第二更)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五百零二章 這次就不任命頂頭上司了,培養執政班底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終於有兇手對神探下手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一百一十章 官家想看更新?抱歉,不寫!(二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四百四十四章 讓遼國擺清位置從實力從地位與宋說話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命神石讖言事件》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兩百三十三章 十幾年的刑名,就是這樣糊塗斷案的?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四百二十一章 “你到底是誰?”“狄進,一位偵探而已!”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上再無一起案子,比它重要!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要小瞧“錦夜”和“杜康”的兄弟情啊!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經略佈局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四十八章 誰都可以是萱娘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四百七十八章 狄湘靈的成長舊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案最大的支持者是太后(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四百七十章 “都君”掌握的絕學現世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兩百七十章 現在輪到我們出手了!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還得謝謝狄同判呢!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皇城司:我們還沒來得及污衊他,竟然先被污衊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