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

公孫策一襲綠袍,步履矯健,走入察院之中。

唐朝御史臺分三院,臺院、殿院和察院,宋朝沿襲,公孫策如今晉爲監察御史裡行,正是在察院上班。

歷史上的仁宗朝,是御史臺飛速壯大的階段,但那是發生在呂夷簡權傾朝野,仁宗提升御史地位,用來制衡宰相之後,那個時期的察院,正牌的監察御史有六位之多。

天聖年間並沒有如此,此時監察御史僅四人,且有兩位是兼職,另有實質差遣,並不在御史臺任職,反倒是兩位監察御史裡行天天來此處辦公。

一人是孫沔,另一位就是公孫策了。

資質淺薄的公孫策原本沒有任何可能,但此前清剿無憂洞一役,被朝野上下寄予厚望的儒將劉平輕敵冒進,致使五百精兵在洞內幾乎全員覆沒,是公孫策代表開封府衙,成功設計剿匪,除此禍端,穩定京師,立下大功。

又有參知政事夏竦力薦,雖然也有不少臣子反對,但太后最終拍板,官卑而任,才幹爲先,同意了這項官職任命。

於是乎,公孫策由一位排名靠後的進士,成爲天聖五年進士榜上首位入臺諫的言官,仕途一片光明,不禁讓朝野上下爲之矚目。

不過公孫策真正走入察院,來到自己的工位上,卻微微搖了搖頭,覺得有些無聊。

無他。

太清閒。

吏員來來往往,早就將今日的書刊報狀,恭敬地擺放在桌案上,又爲他沏好了茶。

接下來就是御史的日常。

一杯茶,一摞報,一坐就是一整天。

其中的報,既是邸報,也看民間的小報。

邸報是官方發佈的刊物,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的新聞文抄,據說最早出現於漢朝,所謂“邸”,就是各郡在京城長安設有的辦事處,常駐於其中的人員,要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寫下來,然後由信使騎着快馬,傳送到各郡長官。

不過這個沒有確定,有史料考證的則是唐朝的“進奏院狀”,到了宋朝“邸報”徹底成型,而“小報”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流行。

御史平日裡的工作,就是翻看各種公關文報,同時從民間小報裡也整理出小道消息,再由吏胥和同僚間不斷打聽,開始抨擊朝政,彈劾臣子。

所謂風聞奏事,不必獲得真憑實據,只要有風言風語,御史又覺得干係重大,那麼他們就可以上奏彈劾,被彈劾的臣子往往要進行辯解,證明自己的行事是無誤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許多作惡是很難找到確切證據的,或者說找到證據時就來不及了,御史的風聞奏事,便可以及時遏止大錯,制止局面向着更惡劣的情況發展;

壞處同樣顯而易見,御史的主觀佔比成分太大,即便是那些品行端正,剛正不阿之輩,都難免予人吹毛求疵之感,有的懷着一己之私的御史,甚至無中生有,專司人身攻擊,引爲功績。

公孫策卻不喜歡在那些雞毛蒜皮之事上挑刺,更看不起單純的人身攻擊。

在他的見解中,風聞奏事不是妄言妄語,因此自上任以來,除了發表一些政務相關的見解外,尚未對一位臣子提出過正式的彈劾。

有的臣子就覺得公孫策銳氣盡失,有的倒也讚許他沒有因爲年輕氣盛貿然出頭,卻不知這位根本不管外界議論,只是我行我素罷了。

此時書刊報狀,一份份不斷閱覽,從右側的未讀,移向左側的已讀,尚未到午時,一天的活就幹完了。

公孫策記錄下了今日所見的小結,也不在工位前發呆,他放衙後可是會找案子解悶的,時間寶貴,將書信取了出來。

察院工作之餘,他會讀信寫信。

比如各地同科寄來的信件,自從得知他成爲監察御史裡行後,同科的信件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又比如地方上的某位黑炭,雙方交流平穩如初,從來沒斷過,也未因他的官職變化發生任何改變。

“包黑子居然也會結交江湖人士?還稱其爲俠士?”

此時看了最新的信件,公孫策眉頭揚起,不禁嘖嘖稱奇起來。

尤其是腦海中浮現出嚴肅刻板的包拯,與放蕩不羈的江湖人站在一起,怎麼想怎麼彆扭。

正提起筆,準備給包拯寫回信,一位吏員匆匆走入,來到桌案邊,行禮後稟告:“公孫御史,西平王請罪的文書,入京了!”

“嗯?”

公孫策悠閒的姿態瞬間消失,眼神銳利起來:“去仔細探明情況!”

“是!”

吏員離去,不出一個時辰,又折返回來,給予了更加詳細的描述:“西平王李德明一連三封請罪文書,連帶着比往年翻倍的貢品,已經入朝!”

公孫策冷冷地道:“請罪書上,可曾提到了李賊元昊,在中京城內行刺我朝使臣?”

汴京對於使團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無論是起初夏人使臣居住在四方館內,正使狄進居於燕京表示不滿,還是後來入四方館主院後,竟然又遭到了一次行刺,都讓朝野上下忿忿不平。

只是最新的進展還沒有傳回來,而西夏那邊顯然也在行動。

吏員道:“文書中寫明瞭,如李元昊真敢以下犯上,定廢其世子之位,以表恭順!”

“欲廢?那就是還說不準廢不廢了?”

公孫策眼中厲芒閃動:“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李德明果然能屈能伸,每每認罪,卻是根本不改啊!”

不少羌民部落的首領都是這樣,不重信譽,能屈能伸,要裡子不要面子,但如李德明這種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錘百煉的,還是少見。

而且李德明的這個“改”,其實只侷限於口頭層面,姿態放得夠低,語氣足夠謙卑,講白了就是願意裝孫子,偏偏有許多人,包括宋真宗在內,很吃這一套。

現在這位西夏之主,又來裝孫子了。

公孫策知道必須行動了,將書信收好,站起身來,剛剛出門,就聽爽朗的聲音傳來:“明遠兄!”

面對眼前一位同樣身穿青袍的熱情官員,公孫策行禮:“元規兄!”

這就是被太后欽點的另一位監察御史裡行,孫沔了,表字元規,越州會稽,即後世的浙江紹興人,今年三十出頭,亦是年輕氣盛的低品朝官。

公孫策是以秘書省著作郎,爲監察御史裡行,孫沔則是以秘書丞爲監察御史裡行,論本官品級是高於他的,資歷更是甚之。

能當御史言官的,沒一個好易與的,歷史上孫沔就痛罵一羣宰執,說王隨和陳堯叟都是庸碌之輩,張士遜也是沒有遠見,會壞國事的,所以呂夷簡不舉薦賢能的人,而是將這羣廢物放到相位上,自己看似退居幕後,實則是讓仁宗發現最後還是離不開他,再將其請回來執政,果然仁宗再次徵召任用呂夷簡……

現在的孫沔,還沒有指着宰相罵,卻同樣是才華橫溢,鋒芒畢露,不過公孫策與這位同僚接觸後,發現此人不僅極好宴遊女色,而且性情陰狠,交情就止步於普通同僚。

孫沔倒是很熱絡,主動上前後,又低聲道:“明遠兄可聽說了,夏賊李德明上書請罪?”

身爲御史,消息一定要靈通,公孫策並不奇怪對方也得知了這件事,點了點頭道:“我正是爲此事,要往臺院一行!”

“同去!同去!”

孫沔馬上意識到這位要出手了,他察言觀色,可不覺得此人是被磨去了鋒芒,眉飛色舞地道:“明遠可還記得張相公之言,‘德明恭順,不肖其父,其子元昊,當以中華禮儀,教化感染’‘可尋飽學之士出使西夏,爲其講經,去其戾氣,使其知是非廉恥’……呵!簡直荒唐!張相也是大儒,讓他去西夏爲李元昊講學如何?”

公孫策目光微動:“元規兄準備彈劾張相?”

孫沔斷然道:“正是如此!”

御史的彈劾,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打響名聲,有了足夠響亮的名聲,就是晉身高位的前提條件,大半高官顯宦,都是從御史開始起家的,包括孫沔如今準備大肆抨擊的宰相張士遜。

然而公孫策微微搖頭:“張相公擅於內政,不喜戰事,此前確實對西夏抱有諸多幻想,然中京行刺的事情傳回後,他對西夏再無一句善言,只強調不可輕敵冒進,豈可因過去之言,而遭今日之議?”

孫沔沒想到這位會反對,臉色沉下:“明遠,如今朝堂之中,還是有一羣不願對外用兵的臣子,若對宰執委曲求全,可會壞了大局啊!”

公孫策不受激將,平淡地道:“我等臺諫官,講究直言相諫,就事論事,秉公心,棄私情,張相公認清了夏賊的真面目,善莫大焉,而那些對夏賊還抱有僥倖之心的,纔是我等應該彈劾的對象!”

孫沔猛然愣住。

他突然明白這位的意思了。

不只是針對一個宰相,但凡這個時候對夏容忍的,都是垃圾?

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這個真相特別勁爆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女主當國?不錯!正是劉……正是元妃娘娘!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三百六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乜羅:原來下官是漢家苗裔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五十章 我是讀書人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切都是西夏的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后的威懾有時候比皇帝還管用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孫二孃的初識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孫策的助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兩百六十六 你看!他們急了!(除夕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夜”:叛徒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這下是真的乖乖談條件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元妃:忠言順耳,神石說得對啊!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但盡人事,不計天命,天命即在人事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英夫人全族失蹤事件》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兩百三十章 呂家人確實好用,狄三元很滿意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帝有請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
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六十九章 莫非背後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兩百八十章 這個真相特別勁爆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女主當國?不錯!正是劉……正是元妃娘娘!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將七爺的秘密一層層扒乾淨(第三更)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城司:我們的命就該這麼賤麼?(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三百六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舉第一場——國子監發解試(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兩百八十五章 “金剛會”終於露出馬腳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乜羅:原來下官是漢家苗裔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升官!出使!第兩百一十一章 五張儺面,可殺二十人否?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九十八章 姐,你是我的眼!(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五十章 我是讀書人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章 兇手的動機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切都是西夏的錯!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后的威懾有時候比皇帝還管用第十章 抓到你了!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江湖人報仇效率高,專挑“金剛會”的滅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楊公寶庫的傳奇故事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姐姐和公孫二孃的初識第一百七十七章 最高明的審訊,往往讓犯人覺得優勢在我(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四十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幼子幼女夭折之謎(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四百八十章 包拯和公孫策的助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四十八章 二當家的真實身份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兩百六十六 你看!他們急了!(除夕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盜首:我怎的不知道摸金校尉這麼牛逼?第二十五章 受害者形象的扭轉第四百二十四章 “錦夜”:叛徒越來越多,擔子越來越重!第三百二十五章 這下是真的乖乖談條件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元妃:忠言順耳,神石說得對啊!第兩百五十八章 都盼着我贏第一百二十章 什麼叫風輕雲淡啊?科舉之後,不看榜單!(第三更)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兩百七十七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第三百四十八章 給你們一個不被我無視的機會第五百零五章 但盡人事,不計天命,天命即在人事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九十四章 《小說劇情殺人事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現在該稱駙馬一聲“中貴人”了(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英夫人全族失蹤事件》第七十五章 謎題全部解開了!第六章 《富家子女連續綁架事件》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兩百三十章 呂家人確實好用,狄三元很滿意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四百三十章 惡貫滿盈之人,該有此下場!第三百七十一章 遼帝有請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