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二十章 “長春”,你終究逃不掉!

“李元昊還在遼東躲貓貓,跟尋找密藏的江湖人士打成一片,姐姐看來一時半會是趕不回來了……”

狄進合上信件,也不知是該失望,還是稍稍慶幸。

如果不是對敵“組織”,他當然希望姐姐回來,畢竟一位能完全信任的絕頂強者在身邊,無疑是底氣倍增,但姐姐與“組織”到底有沒有關係,至今都不能判斷。

所以這個時候姐姐參與進來,很難說會不會導致事態升級,從爭奪“人種子”,直接上升到與對方的全面衝突。

狄進當然不懼這等見不得光的勢力,但現階段而言,他最爲關注的,始終是宋夏戰事。

西夏之主李德明,親自於天都山集結大軍,號稱二十萬,準備攻宋。

不過李德明打出的口號,並非是與和睦了二十載,期間對他頗爲友善的宋廷翻臉,而是其妻衛慕氏是同族歹人衛慕山喜所害,結果衛慕山喜在宋廷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使得宋夏的榷場貿易斷絕,他忍無可忍,必須要將此獠誅殺,才能慰藉亡妻在天之靈,同時也給夏地各族以交代。

正如謀反者往往高喊清君側的口號,哪怕彼此心知肚明,也要有一個藉口,李德明就深諳此道,不像歷史上他的兒子李元昊,自己稱帝不說,還愣是要宋廷認可,被拒絕後立刻率軍大舉入侵。

或許那個時期的党項人確實兵強馬壯,積攢的國力也不容小覷,但終究是興不義之師,一旦無法取得戰果,國內很快動盪,反對者層出不窮。

而現在李德明的藉口,一方面是留有餘地,另一方面也是被逼無奈。

宋廷關閉榷場,封鎖貿易,對於極度依賴貿易的西夏人來說,已經是沉重一擊,機宜司還散出人手,在夏州各大黨項族羣裡面傳播消息。

李德明爲了稱帝,殺害了反對的妻子衛慕氏,又指使李元昊在遼國中京刺殺宋人使臣,事敗後西夏使節團被囚,衛慕山喜則向宋廷稟明原委,方纔有了此次貿易斷絕。

即便如此,宋廷依舊保持一貫的仁德,沒有向西夏主動用兵,而是修築堡壘,收攏散亂在野外的番人流民,防止他們受戰亂裹挾,捲入一場無謂的野心之爭中。

這一切都是在爭取西北的民心。

但凡在陝西待過的官員,都很清楚,不比中原腹地,那一帶的城池大多簡陋,城外則居住着大量的番人部落,這些人口散居在野外營帳裡,一片片綿延,數量動輒十萬以上!

由此也形成了不少番人大族,如明珠氏、滅藏氏、康奴族等,往往有數萬戰兵,又佔據山地優勢,極難剿滅,並且親善党項李氏。

畢竟多年以來,宋朝的官員就對番人很是輕視,對地方部落也多有剝削之舉,反觀党項李氏在夏州經營百多年,根基深厚,廣植威望,無論是種族和生活習慣的天然親近,還是對宋廷官員的敵視,這些番人都容易成爲不用培訓的諜細,將宋地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傳給夏人。

可如果宋廷官員的態度改變,再營建堡寨收攏番人,以提升的生活條件作爲實際的改變,哪怕不能很快收心,也能讓党項李氏在番人心中的地位大幅度動搖,不會成爲天然的帶路黨,這就足夠了。

所以李德明集結兵力,打了過來。

李德明不是李元昊那種二丁抽一的戰爭瘋子,但此人從小也是跟着李繼遷東征西討,將地盤硬生生擴大兩倍,一統整個河西走廊的明主,同樣是知兵之人,當然知道進攻與防守間的差距極大。

但沒辦法,如今李氏的威望還在宋夏邊境有羣衆基礎,優勢在他,如果西夏政權一直當縮頭烏龜,自家境內的族人受不了宋朝物資的斷絕,人心浮動,宋境這邊的番人大族眼見他支棱不起來,人心也徹底倒向宋廷,到那時想要打,勝算更低。

所以李德明和李元昊固然是相反的性情,最終卻都走上了主動出擊之路。

狄進對此很是欣慰。

西夏之地,沙漠瀚海,那個地形對於沒有良馬的宋朝來說,簡直是後勤噩夢,歷史上劉平說聚集各線二十萬大軍,揮軍直搗西夏腹地,如此決策,當真是把党項人輕視到了骨子裡,偏偏宋廷上下還有不少人覺得這位說得很有道理。

人心中的成見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所以要讓宋軍主動進攻,殺入西夏境內,哪怕有了諸多改變,狄進也不看好最後的勝利。

現在依舊是西夏來攻,而李德明在政治上固然更加成熟,但軍事上終究不如他那個兒子,劉平又是跌過跟頭、得了教訓,再加上邊軍的戰鬥力本就不比西夏兵弱,此消彼長之下,倘若宋軍依舊敗陣,那就真要火槍火器,科技樹改變國運了。

人各有所長,說實話,狄進不擅長那條路。

所以他由衷地希望,此番提前開戰的戰事結果,能對宋夏此後的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再將同樣去往前線,查獲了不少諜細動向的劉知謙、大榮復、雷濬三人的信件仔細看完,狄進微微點頭,剛要提筆寫回信,輕輕的敲門聲響起,林小乙走了進來,稟告道:“展少俠和白少俠要拜見公子!”

“請他們來書房!”

片刻後,兩道身影走了進來,展昭依舊溫和平靜,白玉堂的臉上終於多了幾分血色,咬了咬牙,上前行禮:“多謝狄三元救命之恩!”

他固然性情高傲,從不服軟,但也知道好歹,此番若不是這位相救,真落到那性情殘酷陰狠的“錦夜”手裡,還不知要遭受怎樣的折磨……

狄進伸手虛扶了一下,也不鋪墊,直接問道:“白少俠,你既然恢復了,接下來就可能要面臨與‘組織’其他成員的直接衝突,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

白玉堂目光一厲:“‘長春’作惡多端,必須抓住!”

狄進道:“抓住之後呢?”

白玉堂頓了頓,沉聲道:“在下所接受的‘組織’任務,只是取回‘人種子’,‘長春’假死的陰謀,是狄三元識破的,犯人自然由你帶走!”

展昭眉宇間多了一絲笑意,很快又斂去,省得刺激對方。

此前詢問,是否願意脫離“組織”,白玉堂不願,但現在所作所爲,與脫離“組織”其實也沒什麼區別了。

“組織”確實不知道“長春”還活着,可顯然不會容許這等欺騙,更不會讓朝廷官員接觸到如此重要的成員。

且不說白玉堂能否成功取回“人種子”,就算他可以,如果主動放棄了“長春”,回去後“組織”也容不下他!

這實際上是掩耳盜鈴,但對於一位從小被“組織”培養起來的年輕成員,想要在短短時間內徹底明確自身的立場和未來的方向,終究不是那麼容易的。

“好!”

白玉堂能下定這樣的決心,已然難能可貴,狄進自然也不會逼迫對方立刻劃清界限,點了點頭後,即刻開始分配各自的任務:“那麼接下來,就請兩位應對‘組織’的稱號成員……還有一位同伴,燕三娘,進來吧!”

燕三娘從窗戶裡翻了進來,揹着小手,到了面前,也不太熟練地行禮道:“三元!”

狄進介紹道:“兩位之前見過了,她是燕三娘,本已是及笄娘子,卻因被強練武功,貌若女童,她的不幸與‘組織’也有密切的牽連,迫切希望抓到‘組織’爲惡的成員!”

白玉堂沉下臉來:“此等惡人……該殺!”

展昭正色應下:“我們定盡全力,將這羣賊子緝拿歸案!”

狄進接着道:“機宜司還有三十位江湖好手,百名禁軍精銳配合!”

正如潘府門客裡面,有出身蜀中唐家的唐檜,有閒雲野鶴的江湖好手,隨着機宜司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當然也有不少江湖子願意投靠,吃上一份皇糧。

這羣人良莠不齊,有的手段不俗,但桀驁不馴,既要背靠朝廷的大樹,又放不下面子;有的倒是願意伏低做小,但能力不足,或者稍有風吹草動,就溜之大吉。

所以這段時日,狄進特意讓機宜司分派了不少任務,從具體表現中,篩選出三十名願意聽從指揮的江湖好手,再與百名禁軍一起,作爲此番朝廷鎮壓的力量。

如有必要,禁軍人數可以增加至三百,並且不是那等濫竽充數的成員,而是原皇城司守備皇城的精銳士兵,當然精銳只是相對的矮子裡拔尖,好在只要穿甲冑,配弓弩,個人的實力或許不如江湖人,擺開的陣勢卻足以將大多數高手飲恨當場。

不僅如此,長風鏢局同樣向四方傳信,將各地鏢師裡的好手調集過來,又是三十多人,作爲後備支援。

如果朝廷那邊能夠順利鎮壓,就毋須他們出馬,倘若發生意外,立刻動用。

聽了這份具體安排,白玉堂不禁暗暗咋舌。

他固然不知道“組織”能夠啓動多少人手,但江湖勢力肯定遠遠不及這等規模,何況這位動用的,不僅僅是廟堂,而是廟堂與江湖的整合力量。

燕三娘則有些迫不及待:“那還等什麼?查吧!”

狄進頷首:“查!”

伴隨着命令下達,早就蓄勢已發的機宜司探子,入汴京內城外城,共一百六十八家能夠取藥的大小鋪子,詢問線索。

篩選條件:

這六年來是否有三個神情麻木,話語不多的少年郎前來抓藥,隨着時間的推移,三人可能變爲兩人,兩人可能只剩下最後一人。

“城西劉家藥鋪,有一家熟客符合!”“汴梁本地人,兄弟二人爲年邁老母買藥,嫌疑排除……”

“橫街厚生醫館,有一家熟客符合!”“河北人士,兄長染疾,兩名弟弟先後病倒,嫌疑排除……”

“外城仁愛藥堂,有兩家熟客符合!”“嫌疑排除……”“嫌疑排除……”

然而在撒出去大量人手,仔細排查出三十幾個有些相似,但並不符合的嫌疑者後,並沒有找到疑似“長春”的老者下落。

狄進早有準備:“去牙行。”

第二輪篩選開始。

機宜司的人手進入京師各大牙行。

這一輪由牙人展開,從街邊閒漢入手,仔細排查是否有閒漢接到類似的任務,代替少年郎去藥鋪抓藥的。

依“長春”謹慎的性格,很可能意識到讓三個“人種子”爲其抓藥,會被有心人察覺,故而寧願多費些錢財,讓閒漢跑腿。

畢竟京師裡面的閒漢,各種事情都兼職,爲人跑腿再正常不過,而“長春”完全能夠僞裝成一戶老幼病殘,家中沒有壯年,讓閒漢跑腿抓藥,只要他自己能分辨藥材真僞,那就不必要擔心被做了手腳。

這顯然是多了一道防備,但也進一步降低了風險。

所以牙行的作用凸顯出來,不僅盤問閒漢,也能根據他們對於京師街頭巷尾的瞭解,搜尋只有老人和孩子,卻行跡異常的家宅。

“這家不是!”“這家不是!”

“嫌疑排除……”“嫌疑排除……”“嫌疑排除……”

然而在第二輪排查完畢,依舊沒有收穫。

當一個個失望的消息傳回,展昭耐心等待,白玉堂和燕三孃的眉頭已經緊皺起來,焦急地開始在原地踱步。

目前搜查的前提,建立在“長春”中了“組織”的毒,再加上年紀大了,本身又有丹毒的淤積,使得他沒辦法遠走他鄉,只能選擇在人流量最大,但“組織”相對沒那麼敢放肆的京師停留。

如果這個前提是錯的,那“長春”恐怕早就離開京師,所做的一切,自然也都是白費功夫。

狄進卻不急切。

隨着案件的愈發深入,他隱隱有一種感覺,“組織”可以被欺瞞,但絕對沒有那麼好擺脫。

一天與這個勢力產生了聯繫,或許一輩子,都要與之糾纏不休!

所以繼續下令便是:“去學館!再查!”

“長春”原身是江南鉅富,愛好則是道家煉丹,如果從這兩點出發,那麼僞裝成商賈和道士,都方便於行走四方。

但他既然選擇隱姓埋名,應該會盡量與過去切割,不再使用商賈和道士的身份,避免被“組織”的人手偶然遇見,聯想到那個已死的成員身上。

有鑑於此,京師碼頭上,老儒生帶着三個不哭不鬧的孩子,進京考神童舉,或許不是一時興起的僞裝,而是早有準備的後路。

即是說,“長春”早在金蟬脫殼之前,就有了全盤的佈置,那名老儒生甚至有着自己的人生軌跡,有着經得起推敲的人脈關係。

有了這樣的身份,與“人種子”常年接觸,也顯得順理成章,畢竟不少學堂私塾的先生,確實會收入室弟子,進行培養,盼着他們出人頭地,以證明自己的學識。

於是乎。

第三輪篩選開始。

作爲大興文教的國朝,各地書院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京師的學館也是數目衆多,足足有數十家,如果算上那種小規模的私塾雛形,那數目更是破百,畢竟這個年代,官方只有官員子女和舉薦才子方能就讀的國子監,尚且沒有招收平民子弟的太學。

所以此番排查,主要是在這樣的學館私塾,尋找一位六年前來到京師的教書先生,花甲之年,身體虛弱,卻還依舊堅持教書,身邊有兩三名江南口音的弟子服侍,但這些年抓藥,卻另有人代勞……

“找到了!找到了!在城南徐家學舍裡,有一位徐老先生,完美符合之前排查的一切條件!”

當搜尋的吏員狂喜着衝進來時,白玉堂和燕三娘第一時間衝過去,狄進和展昭則舉步上前:“帶上崔琦,邊走邊說!”

“此人哪一年出現在京師的?”

“天聖元年!”

“多大年紀?”

“鄰里人都說,這位徐老先生看上去頗有幾分鶴髮童顏,但實則仔細打量,就知他年歲已高,是養生有道,不過他妻兒早逝,據說悲傷過度,因此患上惡疾,有時能聽到家中傳來壓抑不住的呻吟……”

“患了何病?誰替他抓藥?”

“幫他抓藥的是學子的父母,瞧着就是上了歲數後的溫補藥物,徐老先生待人隨和,不知是誰先提出來的,後來就常常爲他拿藥,一來二去成了規矩,旁人束脩都是銅錢,在他那裡上課的學子用的則是藥材……”

“身邊有幾位弟子?爲何不抓藥?”

“原本有三位,都是江南口音,是徐老先生族中的孩子,起初就是他們抓藥的,但天聖二年就走丟了一位,據說是被乞兒幫的賊子擄進無憂洞了,徐老先生痛哭一場,就不讓另外兩位弟子隨意走動了,從那之後,便是其他學子的家長輪流爲其抓藥,結果天聖四年又少了一位,這次徐老先生大慟,眼睛都哭瞎了一隻,腿腳也不好了……”

“他至今還在教書?”

“依舊在教書,他教過的學子固然沒有中進士的,但有好幾位考過了京畿的解試,再加上束脩又便宜,故而周遭的鄰里都盼着將自己的孩子送入麾下……”

隨着細節的不斷完善,城南徐家學舍到了。

伴隨着書聲琅琅和一股淡淡的藥味,一行人走到學堂前,就見一間還算寬敞明亮的屋子裡,坐着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身邊是柺杖,面前則是七八個搖頭晃腦的學子。

而聽到外面的動靜,這位慈眉善目,教書育人的老先生,拿起了旁邊的柺杖,蹣跚着走了出來。

到了面前,徐老先生並沒有先行招呼,而是用那渾濁的視線,打量着每一位來者,最終落在白玉堂身上:“時隔六年,你們終究還是找來了!”

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也是自己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五百零七章 苦一苦宣撫使,罵名他來擔!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偵探要從不經意的話語中,將疑惑解開~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四十三章 重新認識一下,萱娘!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三十章 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與“陷空”第一百八十四章 記錄在案(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乜羅:原來下官是漢家苗裔啊!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麟州只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我的聲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個起死回生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是何萬畏罪自殺,又沒說死沒死……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韓綱:父親過分了,狄相公明明很禮讓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
第三百零九章 我知道“大爺”是誰了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六十九章 朱兒的推理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也是自己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遼人尋子也可以三選一第兩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一章 貫穿多起兇案的宮廷秘藥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切爲軍事服務的狂人第五百零七章 苦一苦宣撫使,罵名他來擔!第四百五十二章 《謎底提前揭曉的兇殺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迷趙禎終見解元郎(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偵探要從不經意的話語中,將疑惑解開~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七十章 客棧裡竟有河東神探?第四百四十三章 狄青:《我的經略哥哥》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子時到來第八十四章 狄青入夥(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四百零七章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狄相公衣錦還鄉第兩百五十二章 呂公孺拜師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四十三章 重新認識一下,萱娘!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神了!真神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這下不得不信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樣的潑天富貴,豈能不冒風險!(第二更)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六十六章 查案不忘上進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太后喂八大王吃藥(第一更)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八章 狄正使就是現實版李雙鷹啊!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八章 目標不是亂選的,是有備而來!第兩百四十三章 他以爲他是神人麼?說剿匪就剿匪?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臺?(第一更)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趙禎:我只信任一個人!(第二更)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兩百二十章 從死第一個人開始,就不能停下來了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三十章 真相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意思你來晚了,狄青已經把犯界的遼人殺光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力壓天下四百軍州,令人心服口服的省元魁首(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迎回太后,廢掉元妃,是唯一的辦法!第九十五章 我要爲《蘇無名傳》正名!(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朝堂上最年輕的經略相公,天章閣侍制第四百零二章 展昭與“陷空”第一百八十四章 記錄在案(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極樂淨土”的名單》第三百二十四章 密盒單防盜首第一百二十六章 奉旨查案!我要掘土開棺!(第三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九十六章 “錦夜”:這不是背叛,是爲“組織”鋤奸!第兩百九十八章 機宜司緝拿遼人諜細!閒者退避!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夏使團的真正主事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乜羅:原來下官是漢家苗裔啊!第兩百七十一章 真是後生可畏!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兩百零三章 一切盡在更新裡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東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副使狄進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麟州只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我的聲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個起死回生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太后想殺人!(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兇手再是清理痕跡,也有防不勝防的地方!(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官場靠山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是何萬畏罪自殺,又沒說死沒死……第兩百五十一章 滅了你的傲氣,破了你的底氣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九十七章 《蘇無名傳》多了兩位讀者(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韓綱:父親過分了,狄相公明明很禮讓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偷偷上進,卷死對手第五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長風鏢局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四百六十一章 怎樣讓李德明早死?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