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鋪墊準備

村裡家家閉門不出,不見村民身影,只聞雞鳴狗吠之聲。

豬圈雞舍,隨處可見,烈日之下,陣陣惡臭,四處飄散。

衆人掩鼻,薛里正面色難堪,一直小心致歉,很是難爲情。

入村之後,除了薛里正,幾乎無人說話,只顧跟着一步一步前行,直到進了一個用竹籬笆圍起來的小院。

“大人、老爺,這就是小人的家了。”薛里正說完便上前幾步,將正屋的大門推開。

“餘縣令,進屋坐坐吧。”楊叢義見餘璵以手掩鼻,似乎沒有進屋的意思,便笑言提醒。

“大人,要不我們還是在這兒說吧,里正家裡怕是進了這麼多人啊。”餘璵看了看一丈之外打開門的正屋,裡面也不知道堆放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地方狹小。

“縣老爺說的是,小人家裡太亂了,地方也小。”薛里正心下矛盾,想讓他們進去看看家裡的現狀,又怕給他們留下太不好的印象。

“今天來江口村有大事要商量,在這院子裡怎麼說的清?稍稍收拾收拾,能坐下我們幾個人就行。”

在楊叢義的印象裡,哪有官員進了百姓院子還不進家門的,百姓家裡再窮再破,幾把椅子、幾個凳子總是有的,哪怕是坐上片刻,也比不進家門要好的多。

“是,大人!”薛里正躬身行一禮,而後進屋便喊道:“孩兒他娘,趕緊收拾收拾,縣老爺和京城裡的大人來我們家了!”

片刻之後,屋裡便有了響動,先後出現幾個人影,有的在正屋忙碌,有的穿過正屋,去了別屋。

不多時,薛里正出的門來,點頭哈腰的笑道:“大人、老爺,寒舍簡陋,要是污了眼,還請大人、老爺多多包涵,不要怪罪小人。”

“簡陋奢華有什麼關係?能避風霜雪雨,就是安身立命之地!就是寶地。”楊叢義笑言,而後伸手一引,笑道:“餘縣令,請吧。”

“楊大人請!”餘璵連忙伸手想讓。

楊叢義也不再客氣,擡腳向前,走進正屋,清塵在一尺之內,相隨陪伴。

餘璵回身向一衆吏目、衙役道:“都在這兒候着。”說完隨後進屋。

“請。”

屋內左右擺有六個發黃發黑的竹椅,二人相讓一番,一左一右先後落座。

“薛里正,你也坐。”楊叢義見他站在一旁手足無措,便讓他坐下說話,況且今天要談的是大事,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完,也許有些差事還得讓他去做。

“小人不敢,大人、老爺在上,小人站着就行。”薛里正急忙擺手。

“你是主人家,讓你坐你就坐,坐下有話說。”楊叢義語氣稍稍一變,在別人聽來,頓時就有了些威嚴。

薛里正驚慌之間看了看楊叢義,又看看餘璵,見他們沒有更多的表示,這纔在最末的竹椅上慢慢虛坐下去。

等坐下之後,楊叢義笑問:“薛里正,你家在這江口村生活多久了?”

薛里正趕緊回道:“回大人,小人祖上七代人都住在這兒,得有一兩百年了。”

“村裡其他人家也是這樣?”楊叢義笑問。

“對,有四戶是二十多年前搬來的,其他人都在這兒住了很多年,祖上都在這兒住了。”薛里正小心回覆。

“能住這麼久,那看來江口村還是你們的福地啊。”楊叢義呵呵笑道。

“大人說笑了,這能算啥福地,別的地都能種出稻子,一年收兩季,江口村只能種其他東西,一年收一季,可田稅都是要按夏秋兩季來收,稅交完就沒幾顆餘糧了,幸好離山近,還能在裡在山裡刨點食。”薛里正說到這裡,也就閉了嘴,不再繼續往下說。

“既然這地方不好,怎麼不搬到其他地方去?”楊叢義沒接田稅徵收的茬,這事不該是他過問的,他也不太清楚每個地方田稅徵收的規定。

“能往哪兒搬?好地方肯定都讓其他人佔了,哪兒輪的上小人?守着江口村,還有幾畝地,就是天災的年份,相互幫襯幫襯,也能活下命來,一旦搬出去,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找不到,用不了幾天就要餓死在路上。”薛里正很想管管自己的嘴,可以話頭一開,想攔都攔不住,直接傾訴出來。

簡單聊了幾句,該瞭解的情況也算是基本瞭解了,楊叢義馬上笑道:“如果給你們一個掙錢的機會,用掙到的錢就能買到比種田還多很多的糧,再給你們建好房屋,你們願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

“大人這話是啥意思?小人好好的,爲啥要離開這兒?”一聽此話,薛里正滿臉疑惑的發問。

“朝廷要在這兒辦大事,江口村被徵用了,你們全村所有人都得搬走,一家一戶都不能留!”餘璵早就有些不耐煩,這大熱天的,他就想趕緊把事情辦了,既然朝廷有令,直接下令要這幫小民搬遷,他們還敢反抗不成?

楊叢義眉頭微微一蹙,但也只能接着說道:“餘縣令說的沒錯,朝廷要在義烏辦件大事,看中了村口村這片地方,所以整個村子的村民都得搬出河谷。當然,你們的房屋和土地,官府都會出錢買下來,不論是按戶還是按人口,絕對不會虧欠你們。就拿耕地來說,不論好壞,一畝耕地一次性給你們二十貫錢,明年開始,如果官府繼續徵用,每畝耕地每年再給十貫錢。”

話說到這裡,薛里正激動的情緒稍稍有些平復。

“剛纔說到房屋,你們的房屋官府也會出錢買下來,之後會在河谷以外的地方給你們重建,保證每家每戶都有房子住。你覺得怎麼樣?”楊叢義儘量解釋安撫,畢竟要讓他們搬離住了一兩百年的地方,任誰都難以接受。

薛里正汗如雨下,久久沒有言語,不知心裡在想些什麼。

“怎麼想的,你就怎麼說,不用有顧慮。”楊叢義面露微笑。

薛里正就坐在那裡,還是一言不發,低頭掙扎。

“大人讓你說話,你沒聽到?”餘璵很生氣,刁民不知禮儀,便是教化之失,若楊大人計較,隨口向上面說那麼兩句,對他的仕途可大大不利。

“餘縣令急什麼,讓他想清楚再說不遲。”楊叢義出言制止,搬遷是大事,弄不好可是會亂子的,到時候影響到選將營的營建,可就太划算了。

“想清楚再說!”餘璵十分着急,恨不得馬上就離開這兒,但事沒辦好,他也只能擡手警告薛里正。

屋內沉默片刻之後,才聽薛里正說道:“大人,官府給的錢不少,可要小人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去了外面吃喝怎麼辦?朝廷有令,小人理當聽令,可小人做不了全村人的主,望大人明鑑!”

聽了此話,楊叢義沒再向對方多作解釋,忽道:“把村裡人都召集起來吧,找個寬敞的地方一起說說。”

在屋裡坐的正難受,餘璵急忙起身,出去吩咐衙役馬上將所有村名召集起來,楊大人有話要跟大家說。

幾十個衙役在班頭帶領下,立即行動起來,衝出院子,向村裡四下奔去。

兩刻鐘之後,班頭來報,除了不能動彈的,所有村民都集中在村裡收糧曬糧的道場。

楊叢義隨即與餘璵一道,帶着薛里正前往不遠處的道場。

一進道場,就見數百村民已經被集中起來,被幾十個衙役圍在中間,個個低頭,戰戰兢兢,場中鴉雀無聲。

“圍着鄉親們做什麼!都退下!”楊叢義面露不悅,直接向一衆衙役下令。

但那些衙役雖然知道楊叢義是京城來的高官,但他終究會離開,管不了他們,於是轉頭去看餘璵,向他請示,是否執行命令。

“你們都聾了?楊大人說的話聽不見?”一見如此,餘璵氣急敗壞,要不是楊叢義在這兒,他馬上就得破口大罵,真是一羣不開眼的東西!

衆衙役得到吩咐,急忙退開,遠離村民一張之外。

楊叢義這才走到村民跟前,高聲道:“在下姓楊,來自臨安殿前司,朝廷派我來這兒是要辦一件大事,要在這兒建一座軍營,既然是建軍營就少不了土地,所以要借用諸位鄉親們的土地一用。但鄉親們的土地朝廷不白用,每借用一畝耕地,除了今年一次性給二十貫錢,從明年開始,如果以後朝廷繼續借用,每年每畝耕地都會給鄉親們十貫錢。除了借用耕地給錢外,鄉親們的房屋,朝廷也會出錢買下來,同時會在河谷以外的地方給你們修建新房子,保證不會離這兒太遠。”

“爲了朝廷的軍營能夠順利修建好,鄉親都要搬出這個村子,至於搬出去以後的吃喝問題,朝廷也給大家想好了解決辦法,修建軍營的工程量非常大,要很多人工勞力,只要能做工,都可以留在軍營做工,朝廷也會按工給鄉親們工錢。所以,除了借用鄉親們的耕地,朝廷會給大筆現錢以外,還給大家提供做工的機會,讓大家在沒地種的時候做工掙錢,有了出借耕地的錢和做工的錢,足夠鄉親們買糧生活,衣食無憂!”

第217章 手到擒來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74章 演技逼真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20章 上門收錢第109章 第一課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71章 遼陽府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85章 施主道長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85章 施主道長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99章 燒光了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67章 來龍去脈第58章 青石崖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713章 州試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00章 得勝而逃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16章 血案兇徒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35章 誘餌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333章 重返欽州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262章 鬥舞比武第786章 出路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534章 教子之爭
第217章 手到擒來第553章 協調資格第448章 道場解惑第456章 他們來了第184章 親訓新軍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148章 應徵不成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101章 分鍋大會(下)第167章 要好處費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415章 勸告警告第74章 演技逼真第330章 毫無頭緒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508章 登門拜訪第221章 天時地利第20章 上門收錢第109章 第一課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539章 北上銷貨第471章 評判議事第673章 大軍北進第337章 封官授職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33章 人心本善第571章 遼陽府第781章 攻防馬頭村第443章 縣衙之行第309章 退敵之議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461章 學習兵法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85章 施主道長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257章 塞爾柱國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425章 選將統帥第318章 空城伏兵第85章 施主道長第420章 二議章程第99章 燒光了第144章 遠洋護軍第422章 臨安再會第678章 奪取歸德府第273章 交易規則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363章 不得出入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57章 物資供應第177章 修建港口第67章 來龍去脈第58章 青石崖第234章 通關南下第236章 海路被阻第302章 秘密差事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138章 武學公試第739章 合圍關中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65章 推廣香水第713章 州試第436章 入選將營第470章 臨安來人第700章 帝師自決第638章 高官相許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300章 得勝而逃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59章 首筆交易第279章 中秋之約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89章 請纓出戰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16章 血案兇徒第18章 衙門的補償第435章 娘子隨行第35章 誘餌第72章 逃犯的消息第623章 赤陣禦敵第518章 分頭行動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385章 託付利益第50章 哪裡有馬車第333章 重返欽州第745章 金軍疑惑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262章 鬥舞比武第786章 出路第153章 招募新軍第534章 教子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