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秋風

時間慢慢,秋風凝重的時候,趙匡胤帶領的隊伍終於離北漢很近了。

在這一路,晉王和魏王兩人都曾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刺殺,這讓他們兩人的心突然硬起來,也突然狠了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他們很清楚。

不是趙匡胤動的手腳是武王趙德昭。

他們父子兩人想要的,不過是晉王和魏王的命罷了,他們想要他們兩人的命留在北伐的路。

這天,秋雨迷離。

晉王在營帳坐了許久,許久之後,他將一名侍衛叫了來,然後拿出了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石,他將寶石遞給那名侍衛“知道怎麼做嗎?”

侍衛頷首“請王爺放心。”

晉王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那並不是普通的寶石,那是一種在毒藥浸泡了很久的寶石,而把寶石磨成粉後參入酒水與人服下,那粉末是慢性毒藥,而且當毒性發作的時候無論多高明的大夫都看不出那是什麼毒,只會認爲毒的人是得了急病。

晉王要的是這個效果。

既然趙匡胤父子不仁,那別怪他晉王不義了。

而晉王吩咐完那名侍衛後,又叫來了一個探子,他讓探子火速回京,讓蘇另看佈置好京城的一切,如果不出意料,這場北伐要以夭折了。

而在晉王吩咐這些的時候,魏王也沒有閒着。

他曾經想過要給趙匡胤下毒,只是他沒有那種讓人看不出是毒的毒,所以他準備挾天子以令天下,這些天來他不停的收買趙匡胤身邊的侍衛,不停的讓自己手兵權更多一些。

他魏王是喜歡用這種直接的辦法,暴力的辦法。

如果通過實力能夠讓自己掌握皇權,那搞那麼多陰謀詭計做什麼?

他微微是要用實力征服所有人,他要制服趙匡胤,而後令趙匡胤交出所有兵權,甚至威脅他把皇位傳給自己。

只是讓魏王沒有料到的是,在他做着這些小動作的時候,趙匡胤已是隱隱察覺到了不對。

魏王到處收買自己的人,趙匡胤不是傻子,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察覺?而當趙匡胤明白魏王的所作所爲後,他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四弟啊四弟,你怎麼這麼傻,難道爲兄待你很差嗎?爲兄只是不想讓你當皇帝罷了,可你現在的地位很低嗎?”

趙匡胤自言自語了幾句,而後眼神微微一凝,對自己的心腹吩咐道“六品以的將領,誰投靠了魏王,立馬給朕殺了。”

對於趙匡胤的吩咐,侍衛並沒有任何遲疑,點點頭便走了出去。

趙匡胤暫時還不想跟魏王撕破臉面,所以,他要警告一些魏王,讓他安分一點,當然,他也有警告那些將領的意思,他們身爲大宋的將領,只能忠於他趙匡胤一人,而誰若有二心,下場只有死。

--------------------------------------------------

秋已漸末。

魏王突然感到一陣說不出的心悸,他所有收買的人全部被趙匡胤給殺了,以至於現在誰都不敢跟他走的太近,而且很多人甚至偷偷向趙匡胤打小報告,魏王知道,那是那些人出賣了自己。

魏王很擔心突然有一天趙匡胤會拿這些事情來治他的罪。

不過幾天過去了,趙匡胤並沒有找他魏王的意思,只是慢慢的孤立了他,讓他在這軍難有任何的作爲。

這個時候,魏王才發現自己跟趙匡胤差的太遠,而自己當初想要挾天子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所以,魏王突然安分了下來。

不安分得死,魏王還不想死。

這個時候,北漢都城。

北漢皇帝聽聞趙匡胤御駕親征的消息後很吃驚害怕,所以他把國的所有兵力都交給了劉繼業,要劉繼業無論如何要抵擋住大宋的進攻。

除此之外,北漢皇帝還去求遼人,北漢皇帝雖然沒有什麼才智,但他卻懂的平衡之術,更能揣摩人心,大宋不想遼人吞併他們背後,遼人肯定也不想大宋吞併他們北漢,所以他去求遼人,遼人一定會出手幫忙的。

而事情也的確如此。

遼人得知宋人要攻打北漢之後,雖然有點吃驚,但還是連忙派人來牽制大宋兵力了。

不管怎麼樣,在遼人耶律賢看來,北漢是絕對不能落入大宋手裡的。

秋末的風已經帶着一股子蕭瑟之意,當羌笛聲響起的時候,引得衆人心有一股說不出的愁緒。

趙匡胤的隊伍把北漢給圍了,劉繼業站在城樓之望着下面黑壓壓的一片宋兵,眉頭微微一凝“我北漢從來不曾與你們宋人交惡,你們爲何要來攻打我北漢?”

趙匡胤是幾年的皇帝生涯已是讓他養成了一種說不出的威嚴之氣,他微微擡頭看了一眼劉繼業,並沒有回答劉繼業的問題,只是說道“聽聞劉將軍以前姓楊,要楊業,可是如此?”

劉繼業微微凝眉,道“是又如何?我北漢皇帝器重本將,賜與國姓,那是我劉繼業莫大的榮幸。”

趙匡胤笑了笑“非也,姓氏豈可隨便亂改?依朕看來,你們北漢皇帝給你改姓是想羞辱你。”

“滿嘴胡言,你若有本事打來,說那麼多廢話作什麼?”劉繼業站在城樓之,臉略有氣憤之色,趙匡胤卻聳聳肩“朕還是很愛才的,整個北漢朕看的也劉將軍一人而已,如果劉將軍肯投降我大宋,朕可保你榮華富貴。”

劉繼業冷哼一聲“大丈夫生於世間,豈能因爲貪圖榮華富貴而賣國求榮?想要我投降於你,門都沒有。”

雙方這樣說完,趙匡胤嘴角露出一絲淺笑,對旁邊的晉王道“這劉繼業是條漢子,也是個忠臣,若是可以,朕倒真想讓他替我大宋賣力。”

晉王頷首,他跟趙匡胤有一樣的感覺,在這個世,奸佞小人不缺,忠臣義士也是不缺的,但往往是,忠臣難求,奸佞小人卻是不求自來。

難求的東西,自然令人更想得到,一個想要當皇帝的人,又怎麼可能不喜歡多拉攏一些忠臣呢?

但他們都很清楚,像劉繼業這樣的忠臣,想要收服卻不容易。

第489章 棋高一着第130章 野心第281章 送錢第506章 螳螂捕蟬第552章 不可思議第25章 京城驚第136章 回朝第499章 潘惟吉的反擊第162章 一喝震山河第292章 弱者欺之第543章 鬧事者第394章 變天第287章 變天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171章 廂兵大營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502章 引流第321章 戰神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177章 想見女兒第438章 親情牌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502章 引流第31章 冷豔女子第377章 難敵第29章 葡萄美酒第209章 何以信第477章 信任第327章 長安長安第40章 風雨一擊第548章 折兵第349章 鬧鬧鬧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221章 一敗成枯第407章 邊關事第385章 對策第3章 秦家娘子第43章 上達天聽第308章 誅心第310章 利用第249章 命令第290章 以牙還牙第286章 驚懾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52章 一波又起第378章 被綁第278章 比比比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191章 飛鴿第134章 天下士子心第177章 想見女兒第37章 落魄文士第537章 約面第153章 合作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154章 罷市第31章 冷豔女子第195章 挑釁第196章 大魚小魚第40章 風雨一擊第453章 投降第191章 飛鴿第440章 布棋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418章 陰謀將至第508章 變故第493章 商州事第103章 舌戰第230章 瓊州事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280章 棋路第331章 往事如風第164章 力士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396章 事定第16章 忽臨大難第191章 飛鴿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390章 佈局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80章 明志第180章 詭計第136章 回朝第25章 京城驚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465章 夜談第546章 結仇第264章 攻南唐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116章 御將第122章 前緣誤第340章 才情第510章 疑慮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159章 端州事第83章 喜慶第451章 活捉第56章 加官
第489章 棋高一着第130章 野心第281章 送錢第506章 螳螂捕蟬第552章 不可思議第25章 京城驚第136章 回朝第499章 潘惟吉的反擊第162章 一喝震山河第292章 弱者欺之第543章 鬧事者第394章 變天第287章 變天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171章 廂兵大營第435章 一夜喜樂第185章 但求一見第502章 引流第321章 戰神第362章 夏日悠悠第177章 想見女兒第438章 親情牌第222章 當街立誓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502章 引流第31章 冷豔女子第377章 難敵第29章 葡萄美酒第209章 何以信第477章 信任第327章 長安長安第40章 風雨一擊第548章 折兵第349章 鬧鬧鬧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221章 一敗成枯第407章 邊關事第385章 對策第3章 秦家娘子第43章 上達天聽第308章 誅心第310章 利用第249章 命令第290章 以牙還牙第286章 驚懾第325章 巾幗女子第52章 一波又起第378章 被綁第278章 比比比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191章 飛鴿第134章 天下士子心第177章 想見女兒第37章 落魄文士第537章 約面第153章 合作第121章 曲水流觴第154章 罷市第31章 冷豔女子第195章 挑釁第196章 大魚小魚第40章 風雨一擊第453章 投降第191章 飛鴿第440章 布棋第149章 五大家族第418章 陰謀將至第508章 變故第493章 商州事第103章 舌戰第230章 瓊州事第160章 城郊城郊第280章 棋路第331章 往事如風第164章 力士第472章 幫他一把第396章 事定第16章 忽臨大難第191章 飛鴿第551章 京城消息第390章 佈局第79章 晚來天愈雪第80章 明志第180章 詭計第136章 回朝第25章 京城驚第457章 隆州城破第465章 夜談第546章 結仇第264章 攻南唐第532章 被撞見了第116章 御將第122章 前緣誤第340章 才情第510章 疑慮第326章 作壁上觀第159章 端州事第83章 喜慶第451章 活捉第56章 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