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兩線(求月票全訂)

高句麗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不管是建築還是文化都是如此,高句麗深受魏晉南北朝文化的影響極深,中原在魏晉時期,因爲陳羣創立的‘九品中正制’衍生了一個個名門望族,北方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太原王氏,南方有王、謝、陸、顧、蕭等等士族。

這種九等之分也被高句麗照搬了過來,淵氏在高句麗是耳熟能詳的名門望族,地名僅次於王族高氏,他們早在三國時期便已存在。

《後漢書高句麗傳》記載:高句麗有五部:一曰內部,一名黃部,即桂婁部也;二曰北部,一名後部,即絕奴部也;三曰東部,一名左部,即順奴部也;四曰南部,一名前部,即灌奴部也;五曰西部,一名右部,即消奴部也。

淵氏便是五部中的順奴部。

這數百年的家族,自然有着高傲的榮耀!他們立足於鴨淥水以西,國內城便是淵氏的大本營,在楊廣三徵高麗時,淵子游控制的淵家軍並沒有傾力而戰,當時的主力是高句麗平原王高元的軍隊奮力作戰,使得高家軍損失慘重,二十幾萬大軍只剩下不足五萬人。

在高句麗戰役結束後。高句麗國內局勢發生了微妙變化,淵氏家族控制的軍隊成爲了高句麗軍隊的主力,實力強大的淵子游便成了高句麗真正的掌權者。

不過淵子游城府極深,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是含蘊而不露,儘管他掌握着高句麗的軍政大權,但他對高麗王族保持着足夠的尊重。

而且高句麗臣子也大多忠誠高氏,平原王高元在國內也有着足夠的權威,君上相下的格局並沒有被打破。

但隋朝與高句麗的戰爭結束後不久,高句麗便連續發生了兩件足以影響高句麗政治格局的大事。

一是高句麗平原王高元病逝,由其弟高建武繼承了王位,高建武資歷淺薄,儘管有一大批忠臣追隨於他,但他沒有高元掌控一切的權威。

其次便是高元病逝不到兩個多月後,淵子游也相繼病逝,他的兒子淵太祚繼承了父親的軍權和相國之位。

但野心勃勃的淵太祚並不像他的父親淵子游那麼含蓄,他鋒芒畢露,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成爲一支專門爲他服務的信使軍。由他處理的奏疏每天都要從平壤送到國內城給他批閱。

也因此,高句麗目前便出現了兩個政治中心,一個是國都平壤城,一個則是淵氏根基之地的國內城,淵太祚的這種做法令高句麗朝臣十分不滿,紛紛斥責其驕橫自大。可是淵太祚卻完全沒放心上。依舊做着半壁江山的王。

而這一次,高氏和淵氏爲了對付大隋,終於握手言和,於高建武而言,遼東是高句麗的國土,萬萬不能丟失,遼東素來是淵氏的地盤,淵太祚對於高建武之議自然不會反對,若是能夠收復遼東,淵氏便會恢復到之前實力。

以上這些,是鄧暠着重介紹的高句麗國內形勢,不足之處,由左天成補充。

“高句麗水陸各有多少軍隊?”聽完鄧暠的介紹,楊侗詢問道。

鄧暠道:“國內城、玄菟城、平壤各有三萬左右,水師萬餘衆。誅漢城原有十四萬大軍,經過半個多月的消耗,以及殿下日間之大捷,尚有十一萬之多。”

楊侗問道:“也就是說,只要消滅誅漢城的十一萬大軍!高句麗損失一半大軍了?”

鄧暠道:“正是如此。”

楊侗點了點頭,默默的思索了起來。

高句麗的山城設計嚴謹,它充分的利用山川地形的優勢,進行了周密的安排。而且這些山城,經過高句麗幾百年完善,從而形成了層次分明山城堡壘。

比如已經到了大隋之手的遼東,第一列山城都建在遼河平原與後面山區的交接處,這些山城面朝平原,背依千山山脈,城大城高,只有一條僅容十幾人並行的山道登城,上面的城池區域大,誠可謂是易守難攻,若非上一次佔了偷襲之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了襄平、旅順的高句麗軍隊,根本不可能那麼快就拿下遼東。

高句麗人在這些山城周邊,又修建了很多衛星城,這些衛星城依託大山城存活,目的是拱衛大山城,從而形成聯合防禦體系。

然後在這些小山城之間,又有很多很多堡壘村寨,這些堡壘是填補衛星城之間的空隙。真要一座座去攻打的話,自己這十幾萬大軍估計打光了也找不了平壤城。

如果這麼幹了,簡直正中高句麗人的下懷,他們玩的這一套防禦體系,要的就是以空間換時間,然後把敵軍生生拖垮。

楊侗當然不能上高句麗人的當。

要打就打殲滅有生力量的戰爭,只要把誅漢城的敵軍主力殲滅,那些小山城不攻而克。

一時間城守府皆安靜下來。

良久過後,楊侗的思路漸漸明朗了起來,目光在衆人臉上掃了一圈,緩緩地說道:“我們這一次戰爭,以殲滅高句麗的有生力量爲主,不滅其國。”

這一句簡單的話,卻引起了一陣騷動,楊侗氣勢洶洶而來,擺出了一副不滅高句麗誓不歸的模樣,誰想到最後會有這等決定。

楊侗見杜如晦眼中閃閃發光,稍稍一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克明,想必明白我的用心了,你且和大家說說。”

“臣估且一猜!”杜如晦雖是這麼說,但卻十分篤定的說道:“大隋的戰略重心在關中、在中原,在整個大隋疆域。我們此次遠征高句麗,其實是被迫應戰,是爲了穩固我大隋的後方之地。在沒有餘力控制這一塊土地之前,滅了高句麗的話,只會便宜新羅和百濟。

聽到杜如晦這麼一說,鄧暠、左天成相顧長嘆,眼中涌起了無限惆悵。他們固然想着殲滅這個大隋宿敵,卻也知曉杜如晦的話是對的。

沉默許久,左天成苦笑道:“殿下,我們這一戰應該怎麼打?”

固然心有不甘,然則左天成服從了大局。

鄧暠沒有說話,但是從他的眼中眼色來看,卻也是這意思。

楊侗沉思片刻道:“殲滅鴨淥水以北的高句麗軍隊!”

鄧暠苦笑一聲道:“殿下,問題是高句麗人不會拼死一戰的,他們只會騷擾,每天夜晚來行疲軍之計。而且他們特別會拖,一場戰役拖上一年半載都不是問題,可我大隋拖不起啊。而且高句麗人素來兇悍,仇視我大隋,一旦我們攻城掠地,那麼他們必然會全民皆兵的對付我們。”

“高句麗人兇悍,但我們有更兇悍的人!”楊侗眼中寒光一閃而沒。

鄧暠恍然道:“殿下說的是這四萬突厥人?”

楊侗點頭道:“我軍將士貴不可言,若是出現傷亡,府庫中的錢糧肯定消耗許多。這些突厥奴隸早就煩透了奴隸的日子,已經到了暴發的臨界點。我承諾過他們,只要立了功勳,便能獲得大隋官籍,以後和我大隋將士享受同的待遇……”

看着楊侗奸詐的表情,房玄齡嘴角抽搐了幾下,事實上大隋這些年來的錢糧一點不少,只是商稅就足夠養活大隋所有兵力,不過若是算上撫卹金的話,肯定的確不少。

事實上,以官籍誘惑突厥奴隸作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且這法子還是秦瓊之首創。

房玄齡現在很清楚楊侗的心思,用奴隸作戰,不僅是爲了解決經濟上的負擔,重要的是楊侗想要突厥人多死一些,這次搞來的四萬突厥奴隸最終能夠剩下多少,房玄齡不知道,但活下來的一定會是精銳,最後會補充到各軍之中。

這些突厥人死了就死了,更不可惜,等消耗乾淨了,大不了再買就是了,一個突厥青壯的價格才一匹馬,很便宜的。

“殿下,這些突厥兵馬是……”左天成不解的看向楊侗。

楊侗面無表情的道:“這些都是從草原上買來的奴隸,把他們扔到戰場,肯定會是一頭頭惡狼!在國內,儘量少用,至於高句麗就無所謂了,只管讓他們去禍害便是了。”

“原來如此。”鄧暠一臉恍然的表情。

“張將軍!”楊侗望向了水軍都督張鎮周。

“末將在!”張鎮周精神陡然一振。

楊侗當即下令道:“你們領水軍輔以兩萬突厥奴隸,由水路進兵,奇襲貝水,把高句麗的水師殲滅於江水之上,奪取貝水控制權,讓高句麗東西不能兼顧。也讓我瞧瞧大隋水師的威力。”

張鎮周大喜過望,道:“殿下放心,水軍決不讓您失望。”

水師組建至今,已有兩年,但從來沒有發揮的餘地,張鎮周和來氏兄弟早就憋了一口氣,如今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自然是喜笑顏開。

“尉遲,你和黃君漢、孟仲才率領兩萬大軍潛伏于丹陽城郊,若是明日有潰軍經過,全力攻擊,若是無兵經過,大張旗鼓的攻向國內城。你們三人要擺出目空一切架勢,讓他們認爲我大隋輕敵。”

尉遲恭、黃君漢、麥仲才都是心思機敏之輩,心領神會領命而去。

“老牛、謝映登你二人率領兩萬人連夜出城,帶出禦寒毛毯潛伏於八裡外的鳳凰山,若是這邊發生大戰,立即引軍來援。”

楊侗目光瞧向宇文溫和李春,道:“宇文將作、李侍郎,你二人明天開始,盡一切力量打造攻城器械,這個誅漢城我拿定了。”

“喏!”宇文溫、李春高聲應喏。

“各就各位,我們明天給高句麗人一個驚喜吧。”

……

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453章:李淵決策第749章:定策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021章:耗不起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39章:奪其民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328章:老程搗亂第044章:以商補田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177章:禽奔獸遁第052章:玩票大的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38章:戰略調整第570章:兵臨江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365章:王者歸來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275章:李淵施壓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121章:瘋子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559章:賞罰不明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127章:奸商第819章:戰前分贓第230章:聯合世家第264章:一個不留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026章:戰後清算第227章:污點大儒第010章:不升反降第993章:斬將奪軍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94章:一條大魚第749章:定策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773章:食鹽大業第519章:有鳳來儀第613章:李靖掛帥第080章:長途奔襲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628章:鄴城諜影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760章:沈光解惑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076章:殺虎關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309章:一鳴驚人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451章:蕭女月仙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
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18章:韓志以權誘齊王第453章:李淵決策第749章:定策第281章:奇恥大辱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867章:李氏三兄弟第987章:曲終人已散(求票)第021章:耗不起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890章:混蛋縣令很不對勁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39章:奪其民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328章:老程搗亂第044章:以商補田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495章:正統王朝雷霆之怒第177章:禽奔獸遁第052章:玩票大的第678章:造反不易第838章:戰略調整第570章:兵臨江都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365章:王者歸來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275章:李淵施壓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121章:瘋子第153章:停戰(求收藏推薦)第996章:煙花爲號,全軍進攻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38章:自作孽不可活第559章:賞罰不明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85章:怎麼證明你是李淵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第446章:劉弘基建功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127章:奸商第819章:戰前分贓第230章:聯合世家第264章:一個不留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786章:多瑪鎮的價值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937章:飛天神舟墜毀第445章:李世民西進第026章:戰後清算第227章:污點大儒第010章:不升反降第993章:斬將奪軍第589章:當各國面,定敵寇第138章:王世充的困境(求收藏推薦)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794章:一條大魚第749章:定策第556章:算計南方士族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773章:食鹽大業第519章:有鳳來儀第613章:李靖掛帥第080章:長途奔襲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805章:將軍們,別太溫柔了第628章:鄴城諜影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760章:沈光解惑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90章:楊有一丁天下必隋第894章:玄齡議設諜中諜第637章:瓦解內部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076章:殺虎關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309章:一鳴驚人第729章:失策了(雙節快樂)第451章:蕭女月仙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55章:好心辦壞事第673章:窮途末路,臨死一搏第444章:將軍難免陣上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