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李靖掛帥

散朝之後,楊侗和文武重臣到了宣政殿西邊的同明殿,此殿是皇帝召集個別重臣談話的地方,望着狂喝涼茶補充水分的魏徵,楊侗忍不住笑了起來:“魏尚書,你說得挺不錯的嘛,把李密的問題都點了出來。”

魏徵謙虛道:“還是李尚書厲害,說到李密最核心之危。”

楊侗點了點頭,李靖說李密無奈南下,在南方又被視爲入侵者這一點,確實是李密存在的最大問題,反過來則是成爲大隋獲利之機,待到大家潤了喉嚨,沉聲說道:“先取李密、林士弘是我們今年的首開之局,這一點不容置疑,至於李淵那邊,也會有一定時間的混亂,暫時可以放任不管。接下來我們要商議的問題是主將的問題,是依照以往各打各的規則來幹,還是設一名統籌全局的總帥?”

正猶豫間,韋雲起出列道:“聖上遣大將出徵,從來不預設戰術、戰法,也不過問將軍如何破敵,只是任由大將根據戰局的變化,自己作出決擇和應對,這樣的安排很符合瞬息萬變的戰局。但此戰涉及到天下一統的問題,意義非凡,全軍將士都卯足了勁,這固然是好事,但是臣也擔心一些大將貪功冒進,只知道一味前進,從而給了敵軍翻盤的機會。爲免出現這種悲劇,臣以爲當設一名總帥,需一個威望素著之將統御諸軍,如此纔可保障各路大軍調試統一,保證各條戰線的軍隊始終能夠協同作戰,而且我們有飛鷹及時聯繫,不會出現戰術僵化這種事情。”

“韋僕射所言極是!”楊恭仁向楊侗推薦了主帥人選,道:“自古以來,戰爭都關係到國家命運,在主帥的任命之上,不能有半點偏差。能力出衆者,並不意味着戰無不勝。史上因爲性格缺陷而慘敗的例子數不勝數,就算是能征善戰的名將,亦不例外。而李尚書參與馬邑之戰、幷州之戰、河西之戰、關中之戰,每一次都取得了赫赫功勳,難得的是他能夠根據其他主將的作戰方式,及時調整自己的作戰思路,爲各軍的勝利提供了巨大保障,此番若爲全軍主帥,料想三軍主將無不敬服,我軍定能如同以往那般,取得輝煌大勝。”

楊恭仁雖然很想打一場,可他也知道自己脫離戰爭太久,一路軍主將能夠勝任,但這種大規模戰爭之帥,非自己所能擔當,他絕不能爲了一己之願,而壞了統一大計。

楊侗點了點頭,大隋驍勇善戰的大將數不勝數,但能充當主帥的人物,卻也數量有限。而李靖不但有三軍統帥的才華,還有獨當一面的氣量和魄力。楊侗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沒幾場是與李靖無關的,這種才德兼備、氣度恢弘的名將,無疑是主帥的最佳人選。若是由李靖掛帥,那麼勝券無疑多了幾分。

當下任命李靖爲南征主帥,居中調度各方主將,並給予了他選將組建‘統帥部’之權,怎麼打也由李靖說了算,只需有列出一個大致的作戰方案給楊侗即可。至於楊侗本人,當然也不會安於現狀,擔起了一路隨機應變偏師的主將。

。。。。。。。。。。。。。。。。

跟忙碌的男人相比,無所事事的女人倒是清閒得很,白天除了教教孩子,接見文武重臣的家眷,和一些文藝女子談詩論畫之外,她們的一天時間,差不多就這樣過去了…風儀殿的院落裡,衛鳳舞和幾個妃嬪在一起說笑,時不時的看向滿地跑的孩子,他們追逐嬉戲,打雪仗是他們最快樂的遊戲。

楊崢、楊嶸倒是沒和姐妹們一起打雪仗,兩人站在一株茂盛的楠木樹下,各拿一把木刀,喝喝哈哈的敲擊樹幹。兩人長得虎頭虎腦,在同齡孩子裡,兩人都顯得比較高大健壯,到軍營玩了幾次之後,變得尤其喜歡學武。

“聽說很多軍隊到了洛陽,北方的將士、都督也都要回來了,也不知夫君今年先打僞唐、還是先打鄰魏…這一次,我一定要和夫君並肩作戰。”水天姬沒心沒肺的說道。

“武妃妹妹不得放肆!”不等水天姬說完,衛鳳舞已經杏目一瞪,語氣頗重的道:“此乃是國家大事,夫君如何決定都有道理,我等只需爲夫君打理好皇宮之事、教育孩子即可,外面的事,自有文武百官公爲夫君謀劃,我等不得多言。”

平日裡,衛鳳舞從不說這麼重的話,主要還是考慮李秀寧的感受,她夾在孃家和夫家之間,哪一方大敗虧輸對她都是一種大傷害。

衛鳳舞橫了水天姬一眼,看向面色有些發白的李秀寧,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近來朝野和宮廷、城內有各種傳言,說是皇帝準備打李唐了,李秀寧本就柔腸百結、情緒不高,現如今又懷了身孕,不能擔驚受怕。

這位李唐公主爲了李氏打下了半個關中,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可她嫁到隋朝以來,安靜溫順,沒有絲毫張揚跋扈,很合大家之心。

年前她纔有了身孕,人也開朗了不少,成天沉浸在喜悅之中,可過了年後,忽然有消息說隋唐立馬開戰,着實讓她寢食難安,後宮不得干政,卻並沒有禁止議政的規矩。這也讓李秀寧知道隋唐兩朝的差距一天比一天大,隋朝這邊本就佔據了絕對優勢,而丈夫又在年前就宣佈擴軍五十萬,如果今年攻唐,李唐朝廷根本堅持不住多久,而以李唐僅有的巴蜀和荊襄數郡之力,便是拼消耗,也被國力鼎盛的大隋生生耗死。

“大姐不要怪三姐,姐妹們的好意我明白的!”李秀寧一雙鳳眸閃爍絲絲痛楚之色,強笑道:“我既然已經嫁了過來,李唐的一切便與我無關了,我現在是楊家的媳婦、夫君的皇妃、小鹿的孃親……這天下之爭歷來都是你死我活,如果夫君輸了,不管是家父,還是李密都容許不了我們楊家人。可是我不能否認自己的父親和兄長,裝不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大姐!”這時,盧清華起身道:“我陪四姐走走吧!”

“也好,四妹有孕,小心一點。”衛鳳舞笑着說道。

“好!”李秀寧起身和盧清華離開。

兩人沿着瑤池岸邊曲徑緩緩步行,冷風如刀,一陣陣蘭花香氣飄來,沁人心脾。

“其實你的心境,我也有過。”盧清華笑着說道。

“怎麼可能?你又沒有父兄造反。”李秀寧驚訝的看着盧清華。

“你把我的經歷忘了麼?”

李秀寧聞言恍然,只聽盧清華說道:“那時候除了各路諸侯,大隋也一分爲二,以鄴城爲中心的被稱爲北隋,以洛陽爲中心則是南隋。南隋的主要敵人其實是虎牢關外的瓦崗軍,但王世充爲了實現謀奪南隋的兵權、錢糧的目的,極盡所能的渲染北隋之威脅,時不時的說是北隋即將南渡…奪帝都洛陽,建立大隋正統,當時紫微城中人心惶惶,我被封閉在紫微宮裡,對外界一無所知,也以爲北隋會打過黃河。一邊是我家族全力支持的丈夫,另一邊是襲兒的親生父親,我當時的心情和你一樣難受和絕望。”

李秀寧好奇的問道:“那你後來是怎麼想通的?”

盧清華答道:“有一次我出宮去道觀爲襲芳祈福,偶然聽到一對夫婦談論,才知道南隋朝廷窮兵黷武,拼命剝削百姓,河南、滎陽、襄城等郡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都叫皇泰帝爲暴君昏君,詛咒他的南隋朝廷滅亡,並對北隋表示了嚮往。我終於想通了,連百姓都如此唾棄南隋朝廷,我爲何要支持這樣一個殘暴的朝廷、爲何要爲一個害民的朝廷擔心難過?南隋朝廷如果真的滅亡了,對百姓只有好處,我們母女說不定還能團聚;裴氏家族只把我當成謀利的商品,完全不顧及我的感受,強行把我們一家三口拆散,我憑什麼顧及它的死活?”

李秀寧點了點頭:“其實我也想過,天下亂了十幾年,百姓思定,夫君肩負着統一天下的重任,胸懷復興大隋之志,就算李唐王朝失敗了,但天下卻能早點統一,百姓早點過上好日子,未必不是好事?如果戰爭持續不斷,本族一定會元氣大傷,得利的終是枕戈達旦的異族。”

盧清華笑道:“既然你能這樣想,爲何還要鬱鬱不樂呢?”

李秀寧白了她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我的情況又和你不同,那畢竟是我父兄。”

“你打下了半個關中,結果你父親入主關中以後,不但沒有合理的封賞,還剝奪了你的兵權,把你手下的將軍全部打散。至於你這個平陽公主的尊號,就算你什麼都不做,結果也會得到?還有就是在李唐慘敗的時候,被用來和親的對象居然是立下大功的你,而不是你那些寸功未立的姐妹,你就沒有覺得這裡有問題嗎?”

“兵權?”李秀寧看着盧清華,鳳目中閃爍着絲絲悽婉之色。

“想必你早已猜到了,只是你始終不願去面對而已。”盧清華嘆息道:“你父親到了五十多歲高齡才嚐到皇帝的美味,對於皇位看得比任何人都重。但他年紀大了,管不好那麼多事情,又怕你大哥取而代之,他能做就是讓李世民一步步做大,讓你大哥的注意力從皇位轉到穩固太子之位,你父親帝位就穩了。你的幾個兄弟都是他用來穩固帝位的棋子而已。只要他的權勢和地位能夠保證,任何一人他都能用來犧牲,你也不例外。”

“在你父親心中,不管你立下過多麼大的功勞,始終都會出嫁,始終會成爲一個外人,他是不會讓你執掌一個王朝最重要的軍隊的。但如果不把你遠嫁出去,你屬下的那些將軍始終以你爲中心,最終形成不可預料的強大勢力,你覺得你父親會容許你的存在嗎?”

“你怎麼知道這些?”盧清華這番話好像一把鋒利匕首,狠狠地刺入李秀寧心臟,讓她差點喘不過氣來,雖知盧清華說的是實情,但她有些接受不了。

“我是裴氏培養出來的最出色的謀利工具,還被犧牲掉過,如何不知世家門閥的德性呢?世家門閥之女除了用來聯姻,加強兩家關係,就是籠絡出類拔萃的寒士,此外,再也沒有其他用處。”盧清華語重心長道:“你是個好女兒,但是你的家族和裴氏一樣,沒有親情什麼可言。也只有夫君,能夠把我們當成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而且在隋唐之爭中,夫君是屬於受害一方,和你父親是權力鬥爭,本身並沒有什麼仇怨,如果夫君不狠下心,那就是楊氏滅門。就像你自己說的那樣,你現在不再是李氏的女兒,而是大隋麗妃,如果你一定要擔心,也是應該替自己的丈夫的擔心,而不是爲了你的父親,因爲你現在祭拜的是楊家宗祠,你只要分清哪邊重要、哪邊是次要,就不會如此患得患失了,這也是我的一點心得。”

李秀寧終於豁然開朗,是啊!她雖然常說自己是楊家媳婦,但心裡其實也在把自己當做李氏女,對她來說,兩邊一樣重要,卻忘記了自己的生死榮辱都與楊家息息相關,而跟李氏已經脫離了關係,所以她肩上的責任應該來自於夫家,而不是孃家,如果沒有將重輕分辨清楚,始終都會糾結不清。虧得自己還勸過溫婉的蕭月仙,其實離迷茫的就是自己了,她長長的鬆了口氣,“我有點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盧清華也爲她感到高興,笑着加了一句:“今晚我把夫君讓給你,讓他好生撫慰你一番。”‘撫慰’二字說得是嬌柔婉轉之極。

“我纔不要!說得我好像很稀罕似的。”李秀寧臉上紅了一紅,口是心非的說道。

“你不稀罕,以後讓我好了。”

“你的我不搶;我的,你也別想。”

盧清華笑了起來,牽着李秀寧的手,“這裡太冷了,我們回去吧,別讓大家擔心了。”

第010章:不升反降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737章:啓用虎弟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028章:民團第742章:栽贓陷害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112章:活捉楊侗第264章:一個不留第790章:皇后驚夢第404章:武舉開幕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825章:張網以待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662章:瘋狂之夜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133章:據理力爭第061章:關隴之謀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52章:玩票大的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434章:第100章:演技出衆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812章:殺是不殺?第309章:一鳴驚人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54章:拿下契丹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鄭重提示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454章:發動攻擊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522章:決定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54章:拿下契丹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301章:劣根性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034章:三館一閣第465章:替罪羊第379章:問策裴矩第645章:聽天由命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384章:登基大典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713章:失之五里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030章:孤臣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024章:血戰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15章:十部奪旗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
第010章:不升反降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954章:殺使奪將,危機四起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363章:須臾緣分,終是夠了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737章:啓用虎弟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028章:民團第742章:栽贓陷害第414章:落幕、新生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112章:活捉楊侗第264章:一個不留第790章:皇后驚夢第404章:武舉開幕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839章:外強中乾花架子第825章:張網以待第613章:李靖掛帥第164章:無一善類(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551章:情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409章:道女爭道統第662章:瘋狂之夜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133章:據理力爭第061章:關隴之謀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052章:玩票大的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434章:第100章:演技出衆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812章:殺是不殺?第309章:一鳴驚人第169章:破綻百出(求收藏推薦)第278章:可怕的習慣第548章:蕭銑帶來的麻煩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054章:拿下契丹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鄭重提示第871章:亂軍砍死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454章:發動攻擊第674章:積石關,陰險之作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522章:決定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42章:條件(求收藏推薦)第054章:拿下契丹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301章:劣根性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159章:忘塵(求收藏推薦)第034章:三館一閣第465章:替罪羊第379章:問策裴矩第645章:聽天由命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384章:登基大典第978章:女王訪隋,玄奘作陪第155章:再見江鳳儀(求收藏推薦)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482章:楊侗猜不透的疏漏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713章:失之五里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030章:孤臣第416章:滾出大隋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024章:血戰第359章:賣你不眨眼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15章:十部奪旗第141章:時間寶貴(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