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新政

“接下來!河北道將會執行幾大新政。”楊侗將自己設立的計劃在腦海裡過了一遍,接着說道:“首先、是土地改革!”

“縱觀歷史,我發現每一次改朝換代的核心問題是土地,每一個王朝興起之初,都會把土地分配到百姓手裡,然後慢慢地兼併到一部分人手裡,百姓沒有土地,等於沒了活路,於是這一個王朝就被另一個新的王朝取代。總而言之,每一個王朝其實就是重複着進行土地分配、集中、壟斷……故而,我族問題就是土地問題。”

衆人是徹徹底底被給震撼了!

這席話震得他們目瞪口呆,神搖目眩!

秦王殿下居然將王朝興滅的原因,歸咎於土地的分散和集中上?

自認爲熟讀史書通曉政治的他們,居然從未在這個角度去考量一個帝國的發展與前途!這不是說他們不如楊侗,而是千多年見識的差距。就算他們讀書破萬卷,又怎能比得了直接攫取無數成功人士經驗的楊侗?所以楊侗看來理所當然的道理,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石破天驚的名言。

楊恭仁激動得鬍子亂顫,讚道:“‘我族問題就是土地問題’,這話……一點不假!”

“在土地方面,必須設置極爲嚴厲的律法,凡是購買土地之人,以後一律處以死刑。”

楊侗解釋道:“買地者一般都是有錢人,百姓不賣,他就十倍百倍的加價…很多目光短淺的百姓經不住一時誘惑,就把自己的土地賣了、抵押了!等到錢花光了,才發現自己成了無地流民!於是,抱怨朝廷、抱怨地方官的流言就出現了。當失地流民聚在一塊,造反就應運而生。所以,要禁止的不是賣方,而是買方。只要百姓有田地,哪怕是荒年、災年,也能湊合着過下去。能活着,就不會有人冒着被殺的風險造反。”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魏徵一臉激動的表情。

這個秦王殿下,不但能看透世事,更熟諳人心…

孔穎達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當下地廣人稀,按照朝廷的制度分配後,還剩許多良田美地,任其空閒荒蕪,實在太可惜了,若是全部分配出去,可以產生不少賦稅。”

“不!不!不!百姓會有!”楊師道連道了三個不字,然後把王世充禍害河南道一事說了出來,然後說道:“由於王世充之故,現在每天都有大量災民涌入,人口會越來越多,如果現在大量分配田地,以後的人就沒法子安置了。”

孔穎達不再說話了。

“殿下,能不能分渤海一些災民啊?”高雅賢訕笑道。

其他人也是一副如此的表情。

現在清河郡、趙郡、博陵有大量災民,可以在短時間內繁榮起來,有人,就有這實實在在的政績!故而,其他太守對楊善會、楊元弘、皇甫無逸羨慕妒忌之極。

“下一步先填滿博陵!”楊侗見大家有所失望,於是出主意道:“不過你們守株待兔肯定不行的,你們可以在黃河南岸設置招募點,並動用船隻運到北方,這人不就有了嘛?”

“明白了!”

汲郡太守裴仁基、渤海太守高雅賢……頓時眉開眼笑了起來,他們的地盤就在黃河北岸,比其他郡有天然優勢。不過涿郡、上谷、恆山、武陽郡守也不擔心,他們搞不到河南道的災民,可以通過軍都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搞河東道的啊!據說那裡的災民也挺多的。

楊侗看到一個個太守紅着眼睛要搶人,開心的笑了,接着又說了第二大改革:“第二、從今年起執行攤丁入畝賦稅制度!”

“攤丁入畝?”

楊恭仁、魏徵、楊師道、孔穎達等人面面相覷。

他們都是當世智謀之士,對於新事物的理解能力非常強。“攤丁入畝”這個後世纔有的新名詞讓他們有些迷茫,可是隻要通過字面也大體明白了楊侗的意思,神色各自震撼了起來。

看着五人這般神情,楊侗暗自一笑,感到有些自得,任憑他們在歷史上是如何了得,面對這超前的知識也只能是這副模樣,於是不再說話,讓他們自己消化。

衆人也非等閒之輩,不到一刻功夫就理順了箇中關係,楊恭仁捊須道:“歷朝歷代稅的賦除了田稅徭役,還有按人頭收的丁稅。每到王朝末期土地兼併嚴重,造成大量失地人口,但歷朝歷代都不顧實際情況,照樣向百姓徵收丁稅,這是把窮人往死裡逼,窮人無奈造反,對於他們來說,搏一把或許是開國皇帝、開國功臣,不搏就是必死無疑。”

衆人紛紛點頭,事實確實如此。

“這個‘攤丁入畝’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楊恭仁稍作思索,接着說道:“即是把丁稅併入田賦之中,執行土地多者多交、土地少者少交、無地者不交政策!”

“非常透徹!”楊侗由衷稱讚,僅僅通過字面就在瞬間吃透了‘攤丁入畝’,不愧是歷史留名的名相之一!

“相對於時常變動的人口,土地永遠是完整、穩定的,因此攤丁入畝更要穩妥和適用!使得稅賦更公平合理。”

楊侗掃了大家一眼,道:“‘攤丁入畝’有六大好處:一、更加公平合理,給窮人卸下沉重枷鎖,緩和社會矛盾衝突;二、賦稅合一,減除許多繁瑣程序,節省收稅人大量時間;三、以畝收稅、以比例收稅,根除收稅人私吞公款公糧的機會;四、把徭役和丁稅併入田地,使百姓自由遷徙,通過出賣勞力增加收入,從而促進生產發展,繁榮城鎮;五、稅收併入田地之中,意味着田多、要交的稅收也多,從而減緩土地兼併的進程;六、避免家奴鉅萬的大世家產生……”

“前五個好處好理解,這避免大世家產生,又是何解?”

衆人各自皺起了眉頭。

也覺得鬱悶、受挫,說起來他們人人都是才智高絕、名動一方之士,可如今在楊侗面前卻如三歲娃兒一樣,這個不清那個不楚。很感到挫敗。

楊侗解釋道:“當今的世家門閥擁有數之不盡的奴僕,奴僕們都不在官籍之中,他們不向朝廷繳納賦稅,而是向世家門閥交。使得本該是朝廷的稅收、徭役都落入了世家門閥的口袋裡去了,長久累積下去,一個個世家、門閥就會變成超級大世家大門閥。他們只要把這些奴僕稍加訓練,就成一支支成千上萬的軍隊、死士!從而成爲了社會動盪的根源。”

“人可以藏,田地是藏不了的。一旦執行‘攤丁入畝’的稅制,那麼收稅的對象就從人頭變成了土地!多藏一個人,意味自己多了一個人的負擔!人皆此心,藏丁上萬這種事情就不會再有,這樣一來,能夠威脅到國家安定的大世家、大門閥也就不會產生了。”

楊恭仁、魏徵、楊師道、孔穎達的神色在楊侗表達完意思後的那一瞬間,徹底震撼了。

楊恭仁低呼道:“這纔是真正的利器啊!”

“單憑這一點,就要將‘攤丁入畝’執行下去!”楊師道也驚呼連連。

“了不得,了不得啊!”魏徵的眼睛閃着銳利的光芒,望着楊侗感慨道:“所謂的天才、神童和殿下一比,簡直成了一團爛泥。我大隋有殿下,當真是得天之幸。”

“這纔是真正的破而後立,這纔是大亂後的大治!”孔穎達連連點頭。

其他人也讚歎不已。

“我這是紙上談兵,具備如何‘攤丁入畝’,收賦稅幾何?還需要大家一一覈算。若是反而增加百姓負擔就不好了。”饒是臉皮厚比城牆,楊侗也讓大家贊得臉紅、飄然。

“喏!”衆人應命!

“第三、俸祿賞賜改革!以前的俸祿制,有錢有糧有布帛;發放複雜麻煩不說,還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後一律以錢取代;賞賜也不再是田地,而是錢財!如此一來,避免了新一輪土地兼併的發生,也抑制了新一代大世家的誕生!官員將士用錢去購買日常生活必須品,不僅真正做到藏富於民,還能繁榮商業!”

“第四、設商法,收商稅…打擊走私…”

“第五、行政、司法、執法三權分立…設郡縣御史、設郡級刑部…”

“第六、設學部,主管教育,尚書一人、侍郎二人…郎中…每縣義學兩所!科目有……”

“第七、廢除上中下郡縣之別,官階、待遇以中等計…以後只有太守、通守、郡丞…縣令……而不再是什麼上太守、下縣令的……”

“……”

一條條利國利民的新政,直令一衆文武目瞪口呆、瞠目結舌!

楊侗也知道大家一時間記不住,對此,他早有準備,給每個人一本嶄新的‘河北道施政綱領’,讓他們去慢慢消化!

第431章:兄弟矛盾第004章:贏了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825章:張網以待第348章:歸師莫堵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705章:招攬失敗第724章:禁‘武’令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199章:出售四郡第412章:又當爹了第088章:江都之變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878章:唐都之亂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736章:龍兄虎弟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20章:論勢第209章:狹路相逢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612章:初七論戰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781章:棗陽城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49章:恩威並施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276章:謝幕第760章:沈光解惑第431章:兄弟矛盾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929章:勢如破竹第457章:善其器第447章:困守孤城第015章:拐誘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323章:坐觀成敗第191章:杜先生第733章:偏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266章:三大巨梟第394章:兄弟隔閡第221章:緣分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915章:沒落(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073章:烏合之衆第818章:夜襲第704章:隋唐陰謀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225章:激化矛盾第010章:不升反降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399章:舊情難忘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984章:忠奸難辯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89章:那一夜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107章:將相失和第702章:天朝氣魄第434章: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874章:一封家書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777章:失和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878章:唐都之亂第076章:殺虎關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046章:劉文靜謀劃
第431章:兄弟矛盾第004章:贏了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825章:張網以待第348章:歸師莫堵第040章:打人要打臉第705章:招攬失敗第724章:禁‘武’令第726章:徐世績的機會第415章:定位幕後元兇第199章:出售四郡第412章:又當爹了第088章:江都之變第913章:無妻夜話,心如刀絞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878章:唐都之亂第521章:金勝曼的葷招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389章:登基爲帝,顧慮漸多第736章:龍兄虎弟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220章:論勢第209章:狹路相逢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612章:初七論戰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781章:棗陽城第029章:不要世家士族第549章:恩威並施第173章:絕戶計(求收藏推薦)第276章:謝幕第760章:沈光解惑第431章:兄弟矛盾第354章:軍務司出世第929章:勢如破竹第457章:善其器第447章:困守孤城第015章:拐誘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323章:坐觀成敗第191章:杜先生第733章:偏見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266章:三大巨梟第394章:兄弟隔閡第221章:緣分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915章:沒落(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207章:奇兵(求月票)第073章:烏合之衆第818章:夜襲第704章:隋唐陰謀第836章:蝗災,蝗蟲的災難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225章:激化矛盾第010章:不升反降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966章:大勝、大喜大悲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399章:舊情難忘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984章:忠奸難辯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89章:那一夜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107章:將相失和第702章:天朝氣魄第434章: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874章:一封家書第644章:李世民解惑,意圖援魏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777章:失和第730章:我不相信徐世績,但我相信聖上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381章:登基五步之爭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878章:唐都之亂第076章:殺虎關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046章:劉文靜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