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困守孤城

洛陽攻城戰異常激烈,王世充親自指揮精銳之師在城上激戰,與此同時,太子王應玄又動員六萬民夫投入到城池防禦之中。

‘咚!咚!咚!’

轟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天地,在激昂的戰鼓聲中,數萬唐軍大舉壓上,密集士兵鋪天蓋地向城池殺來,他們手執盾牌戰刀,喊殺震天。

黑壓壓軍隊護衛着上百架體積龐大的雲梯和高達三丈的巢車,由一百多頭健牛拉拽,並有無數士兵奮力推動,巨大木輪緩緩滾動,低沉的號角聲不斷從這些龐然大物身旁吹響。

城頭上,數百架投石車和巨弩枕戈以待,隨着指揮校尉一聲大喊:“放!”

‘砰!’的一聲巨響,一塊塊巨石被投石車發出,在空中翻滾,準確地擊中了兩百步外一輛巢車,巢車屢遭打擊,終於支持不住的轟然坍塌。

更多石塊則砸入人羣,只將唐軍砸得人仰馬翻,死傷慘重。

城上的巨弩也開始射擊了,這是一種大型牀弩,箭桿如車輻,箭鏃如巨斧,射程高達四百餘步。

在這些重型防禦武器輪番打擊下,唐軍的攻城器遭遇極大破壞,儘管如此,但還是有幾十部雲梯及巢車靠上了城牆。

唐軍如蟻羣般向上攀擁,城頭頓時箭如暴風驟雨,從兩面射向雲梯上唐軍,不斷有人墜落。

巨石和滾木從城頭上翻滾砸下,唐軍連連砸翻,慘叫着從雲梯摔下。

洛陽西城,一輛巢車靠上城頭,包着鐵皮的橋板放下,上面的鐵鉤掛住城垛,數十名唐軍從巢車內蜂擁殺出,城頭上的百餘名鄭軍士兵迎戰而上,兩軍進行着激烈的鏖戰。

ωωω ▲ттκan ▲¢ ○

唐軍一次又一次被打退,但又有人不斷衝上,這樣慘烈的戰鬥已經延續十天,雙方都付出數萬人死傷。

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個上午,攻勢漸弱的唐軍漸漸退去。

城頭上的王世充臉色鐵青,唐軍連續十天的進攻使鄭軍傷亡近半,精銳之師已經不足五萬人了,洛陽的防禦也開始出現了漏洞,如果唐軍再這樣猛攻,洛陽城很快就要被攻破了。

王世充現在的唯一希望就是東邊的隋軍能夠及時出手,他知道楊侗早就準備就緒了,可他就是打算將坐山觀虎鬥進行到底,寧可洛陽城破也不肯出兵,這讓王世充恨得咬牙切齒之餘,但又無可奈何。

這是三方博弈,就看誰能支撐到最後,但是以眼下情形來說,王世充知道自己將是最先出局的一方,而失敗的下場是必將無疑。

但是王世充不認爲自己無才無德,他頭腦靈活、文武雙全。立足洛陽以後也懂得休兵養民、收買人心,他有統一天下之基,也有建立萬世基業之志。

他唯一的遺憾是自己時運不濟,控制了四戰之地,被隋唐魏三大強敵團團包圍。連年的征伐使他兵力蕩空、根基崩壞,但只要給他三五年時間厲兵秣馬,他一定可以成爲中原一大勢力。

然而就在王世充於北方暗結大隋、東約李密,意氣風發率大軍南下荊襄時,一下子就懵了,強大的勢頭居然被一個籍籍無名的李道宗抑制得寸土難進,更因爲收容朱粲之故,害得飽受朱粲荼毒的襄城和淯陽二郡百姓視他如同朱粲之流的人物,再加上李唐探子拿他以前殺良冒功、坑殺俘虜之事大作文章,使此二郡從來就不曾穩定過。

更令他震驚的是李唐忽然置蕭銑不理,集結二十多萬唐軍從淅陽和南陽殺向洛陽,若非大隋提醒,沉浸與李唐分食李密的王世充,恐怕連洛陽都丟失了。

到如今王世充已經絕望了,因爲他的鄭國江山就剩下洛陽這一座孤城了,他不願看到這個結果,卻又不得不授受這個殘酷事實。

經過這些天的大戰,不好的消息頻頻傳來。

先是越王王君度受侯君集挑釁,放棄千金堡之堅固,出城作戰,導致五千大軍全軍覆,千金堡失守。

接着宋王王太率領殘軍回防洛陽途中,中了劉弘基的埋伏,全軍覆沒。

還有秦王王世衡陣亡於慈澗城……

王世充的次子漢王王玄恕和衛王王道誠在去金墉城的路上,被李世民的三千精騎擊斃於邙山。

三子韓王王玄瓊也戰死於鼎定堡。

這一連串失敗的消息,讓他明白李世民打的是圍魏救趙之策,他兵臨城下,逼得分佈在四周的軍隊不得不回援洛陽,如此一來,侯君集、劉弘基以及李道宗就能從容的攻城略地,將鄭軍一一殲滅於野外,而且不會對自身造成太大損耗。

更可怕的是就算知道是這樣,王世充也沒辦法阻止,而外圍的軍隊哪怕知道回援之路這死亡之路,也不得不硬着頭皮上,王太就是典型的下場。

哪怕是王世充,此刻都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

李世民雖然還沒有到洛陽城下,但整個洛陽卻瀰漫着一股濃重的絕望氣息。

仗打到這個地步,王世充心中除了絕望還是絕望,他想不出任何翻盤的可能。

降唐?

王世充目光怔怔的看着外面的天空,臉上閃過一抹猙獰,三個兒子死了兩個、十個侄子死了七個,外加他的二哥,而且全都死於李唐之手,就算身死族滅,也絕不會向李唐低頭,絕不!

一絲吵雜之聲自遠處響起,王世充微微皺眉站起身來。

“出了何事?”看向一旁的親衛道。

幾名親衛面面相覷,他們一直在這裡守着,哪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王世充正要說什麼,卻見王仁則匆匆而來,神色一片肅然。王世充皺眉道:“你有何事?”

洛陽戰役已經歷十餘天。在城外也前後打了三仗,但是結果皆以王仁則慘敗告終,使鄭軍折損了兩萬多名精銳。

王世充一直對王仁則寄予厚望,但王仁則的表現讓他失望,兩萬多名精兵的損失更令王世充心痛之極,一怒之下將王仁則貶黜爲民,命太子王玄應主管朝政,他則自封天下兵馬大元帥,將剩下的五萬精兵統統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仁則雖被罷黜爲民,但他地位在那裡,並不甘王家就此沉淪,這些天通過舊部來執行他的守城之計,默默的協助着王世充。見到皇帝叔父自己的不滿,王仁則躬身一禮,哀求道:“聖上,請容我進一言,雖死而無憾!”

王世充迎着着懇求的目光,心頭一軟,嘆息道:“你說!”

“城外三敗,絕不是我無能,其實是另有原因。”

“什麼原因?”

“稟報聖上,第一次是衛王不聽我的指揮,他擅自出擊,導致側翼失守,全軍皆敗。”說到這裡,王仁則一咬牙,低頭道:“第二次戰爭,其實唐軍也堅持不住了,當時打的是意志之戰,可到了關鍵的時候,大伯被王君廓嚇破了膽,丟下軍隊獨自逃命,導致全軍崩潰;第三次則是朱粲的緣故,唐軍知其出戰,於是李世民動用荊襄軍隊爲主力,由於朱粲在荊襄一帶爲惡多端,當地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李唐的荊襄軍爲了報仇,人人前仆後繼、捨生忘死,再加上他們人多勢衆,猛將甚多,結果還是敗了……我軍的問題將軍實在太多了,至於大伯、三伯、父親和四叔,他們這些年已經被奢華的生活磨去了以往的鬥志,現在一個比一個怕死惜命,而剩下的幾個堂兄弟,會打仗的已經沒有了。”

“我這麼說,並不是爲自己推卸負責,而是提醒聖上,如果不對軍權進行調整,恐怕我們還會敗。”

王世充聽了王仁則的話,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半晌,他的臉色漸漸和緩了起來,嘆息道:“你說的全都不錯,朕其實也明白,可是現在……朕若用貿然整頓,他們一定臨陣倒戈、開城降唐…如之奈何?”

“父皇……”王玄應臉色驚慌的帶着一名武將跑了過來。

“究竟發生了何事?”王世充心中突然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沉聲喝道。

王玄應道:“父皇,有十幾名軍官准備獻城降唐,時間就定在今晚。”

“什麼?”王世充大吃一驚,厲聲追問:“究竟是什麼人要降唐?”

王玄應將那名軍官拉了出來,道:“你自己給父皇說吧。”

軍官行禮道:“具體是何人,末將也不清楚,是李公逸昨晚喝醉了酒,說露了嘴,聽他說是要打開南邊的厚載門。”

王玄應接道:“兒臣已把李公逸控制了,但事關重大,兒臣還來不及審問。”

王世充心中更是無明業火直冒,胸口狠狠地起伏了幾次,面色變得十分難看,厲聲喝道:“豈有此理,朕倒要看看,誰人如此大膽!”

王世充帶着人手,氣勢洶洶的衝出到了厚載門。

“這……”當看到厚載街道上一大羣人如潮水一般涌向城門時,王世充大腦有些發懵,不可思議的看向身邊的王玄應。

“一定是李公卿被捕消息泄露,這些人索性反了!”王仁則立即說道。

“混蛋!”王世充心頭大怒,對城上守軍道:“放箭!”

“咻咻咻~”

守軍沒有任何猶豫,一支支利箭頓時破空而出,落到人羣中,這羣圖謀造反的亂兵瞬間被射倒一大片。

“殺!殺!殺!”王世充咬牙切齒道。

王世充的親衛手持刀槍奔向城頭,每前進一步,都會發出一聲厲喝,一股鐵血蕭殺之氣瀰漫開來,讓這些亂兵面色發白,不少人丟掉手中的兵器,撒丫子就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和‘朝廷’軍抗衡,之前也是因爲上級將領鼓譟,再加上人多勢衆纔敢動手,此刻被王世充的親衛這麼一嚇頓時膽氣盡喪,不一會兒的功夫,便跑了大半,剩下的人也是面面相覷,茫然無措。

“殺!”王世充冷哼一聲,揮手厲聲喝道。

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305章:仗勢逼人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534章:陷城第760章:沈光解惑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98章:得隴望蜀第612章:初七論戰第042章:拜主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1章:亂軍砍死第328章:老程搗亂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80章:逃出生天第570章:兵臨江都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010章:不升反降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008章:戰機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92章:匯兵第472章:南陽之變第076章:殺虎關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34章:草原之狐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858章:蜀郡來訊第942章:患難夫婦第028章:民團第736章:龍兄虎弟第815章:十部奪旗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442章:李密特使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422章:滅門慘案第704章:隋唐陰謀第809章:絕望反擊第706章:出兵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792章:匯兵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197章:蕭瑀碰釘第754章:神仙上山第078章:強吃鐵勒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098章:羣起聲討第234章:六境第613章:李靖掛帥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680章:逃出生天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527章:論戰第613章:李靖掛帥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531章:將軍傲氣第797章:大將之飭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407章:全軍覆沒第230章:聯合世家第739章:枕邊風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88章:吐蕃野望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116章:全力西進第039章:天賜猛將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230章:聯合世家第236章:刑、御之爭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266章:三大巨梟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
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305章:仗勢逼人第097章:太宗武皇帝第534章:陷城第760章:沈光解惑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945章:緊急求援(求票)第298章:得隴望蜀第612章:初七論戰第042章:拜主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871章:亂軍砍死第328章:老程搗亂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935章:瘧疾阻大軍第606章:致仕不成,反晉升第547章:緣分已盡,相忘江胡第025章:金甲大將第680章:逃出生天第570章:兵臨江都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601章:獨孤整的後手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010章:不升反降第990章:攻下龍水屯,一律燒死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008章:戰機第078章:強吃鐵勒第792章:匯兵第472章:南陽之變第076章:殺虎關第768章:刺客美馬計第931章:居高臨下,絕對壓制第842章:化腐朽爲神奇(求票支持)第636章:邴元真失權謀退第234章:草原之狐第571章:樓觀歧暉刺隋皇第858章:蜀郡來訊第942章:患難夫婦第028章:民團第736章:龍兄虎弟第815章:十部奪旗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975章:現在的年輕人,太卑鄙了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442章:李密特使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566章:八門金鎖絕殺之威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422章:滅門慘案第704章:隋唐陰謀第809章:絕望反擊第706章:出兵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918章:爽到立功的程咬金第792章:匯兵第085章:太原起義第152章:對策(求收藏推薦)第197章:蕭瑀碰釘第754章:神仙上山第078章:強吃鐵勒第655章:家滅三回,悲劇人生第041章:一人牽動天下勢第098章:羣起聲討第234章:六境第613章:李靖掛帥第625章:帝王之諾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680章:逃出生天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527章:論戰第613章:李靖掛帥第697章:唐朝議科舉第531章:將軍傲氣第797章:大將之飭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274章:意義深遠之偶遇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407章:全軍覆沒第230章:聯合世家第739章:枕邊風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588章:吐蕃野望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391章:一個女人,關係皇家尊嚴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116章:全力西進第039章:天賜猛將第045章:李靖的震驚第584章:楊廣之心第766章:無名小卒裴行儼第230章:聯合世家第236章:刑、御之爭第940章:緊急應對(求票)第344章:國戰不講仁慈第266章:三大巨梟第664章:傳檄天下,羣魔亂舞第171章:僕骨部(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