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玩火自焚

入夜,江都城內一座宅子裡燈光明亮,這座宅院是江東陸氏的一座私家園林別苑,佔地約有十畝,其總體佈局以中間人工湖爲中心,亭臺樓榭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伸入湖中,極具江南水鄉特色。

門外,停滿了一架架華麗的馬車,每架馬車旁邊的牆根下,都蹲着一羣羣家丁、侍衛,略微一看,至少有六十多個小團體,每一個團體代表一個家族,各家家丁、侍衛自成一夥,百無聊賴的在一起閒扯着。

江東陸氏,崛起於漢末。

三國時期,江東四大門閥爲東吳政權的崛起和鞏固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後世稱之爲“張文、朱武、陸忠、顧厚”,其地位遠在得意一時的周、諸葛、虞、魯、呂、程、黃等家族之上。

說他們是士族吧,資格真的不夠,因爲士族是中原大族,但說他們不是士族吧,他們往往鬧得最兇,尤其是在東吳和東晉小朝廷時期,勉強也稱得上是士族了。這些江南士族,說白了就是地頭蛇,他們在江南逍遙快活了東吳、西晉、東晉三個時代,到了南北朝時期,終於被以琅琊王氏爲首的中原士族來了一個猛龍過江,以壓倒性的優勢擊垮。

昔日簪纓世家、鐘鳴鼎食的吳四姓,歷經漢末三國的崛起、兩晉的興盛,到了南北朝,卻人丁單薄,漸漸歸於沉寂,不復先祖之絢爛。

然而興起於秦漢的琅琊王氏家族,在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舉族遷居長江以南避亂,司馬睿在王氏家擁戴之下,於建康建立東晉,中興晉室。王氏地位舉足輕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無法取代,當時的天下流傳一句佳話:“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一朝,也只有在淝水之戰中嶄露頭角的謝氏與之平肩,被後人合稱“王謝”。

只可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由於王謝過多參與朝政,表現得太過強勢,再加上後繼無人,在南北朝末期沒落了,諸多本土士族藉機發難,加上統治者對王謝曾經的霸道深有餘懼,致使兩族沒落得相當徹底,除了保留詩書傳家的傳統,影響力根本到不了淮水。

現在,江南士族的主導權又輪到了‘吳四家’,本來吳興沈氏一族即可威壓四族,但因爲沈法興出自沈氏,當他被李密殲滅之後,沈氏就倒了大黴,雖說李密沒有滅其族,但很多出類拔萃的沈氏子弟盡皆喪命在戰爭之中,沈氏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沒有具備與任何一族叫板的實力。

這也使得榮辱與共數百年的‘吳四姓’,成爲江南士族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當年楊廣大力扶持會稽虞世基,默許他仗大家族勢力,除了爲了平衡朝堂之力,也是爲了制約日漸興盛的‘吳四家’。

但有‘奸臣’之名的虞世基被宇文化及處死之後,其經營數十年的家族在宇文化及和‘吳四家’聯合打壓之下,得意一朝的會稽虞氏僅剩虞世南父子二人,虞氏勢力堪稱是化作了歷史塵煙。

鯨吞蠶食吳興沈氏、會稽虞氏勢力的‘吳四家’影響力與日俱增,而這四大家族當中,無論是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還是歷史作用或執政時間長短,陸家歷來都是首屈一指,再加上有另外三家鼎力支持,致使陸氏成了江南士族的領袖。

在形同白晝的大堂之內,一個巨大的木架之上,掛着一張江南地圖,來自江南士族的六十多個家族家主聚集一堂。這是陸氏家主陸遠召集的臨時議事,原因是大家宣誓效忠大隋王朝之後,大隋細作給了陸遠一封信,聖武帝決定給出五個郡守的名額,讓他們自己商量分配,花落誰家,需要江南士族協商妥協。

隨着最後一名家主就位,所有人已經到齊了,主位之上的陸遠擺了擺手,對衆人說道:“請大家安靜。”

大廳內頓時漸漸地安靜了下來,陸遠清了下嗓子,宏聲道:“今晚召集大家而來,是和大家商議一件事。聖武帝決定給我們江南士族五個郡守的名額……”

不等他說完,大廳內立刻炸開了鍋,衆家主憤怒地叫喊起來:“之前不是說好了,一家一個的嗎?怎麼才五個郡守?”

又有人叫囂道:“讓我們賣命,卻只拿出五個郡守,當我們是叫花子嗎?”

說話的人是沈氏家主沈榮,他知道這五個名額輪不到自己,所以鼓動大家不同意。與他懷有同樣心思的小家族也是這種心思,立即附和了起來。

“沈公言之有理,我們江南士族理應抱成一團,爭取屬於我們江南士族的權力。”

作爲世家門閥、地方豪強,其家族文化的特點是,抱某一個軍閥的大腿,大劫一個分裂的割據小政權,在對抗統一的戰爭時出一份力,在其支持的政權意圖奮發圖強、北伐中原時拖一下後腿。只有這樣,自家的地位和利益纔不會因爲統一之後,受到皇權的猜忌、打壓。所以從根本上說,他們爲了一家之私,並不希望天下一統,至於百姓生死他們一點不在乎,持續的戰爭,能夠讓他們趁機侵佔良田、藏匿流民災民,要是天下太平,哪來流民讓他們藏匿?

這不?

一份力量不出,就打算抱團向朝廷施壓了。

“陸公,你是江南士族領袖,絕不能私下答應隋帝。”

“我陸氏自然與諸位共進退。”陸遠笑着說道。

“如此,老夫就放心了。”

“不知諸位還有何條件?”陸遠又問道。

話音剛落,就見一個老者站了起來,這老者手執一根敞亮的柺杖,胸前銀鬚飛舞,正是謝氏家主謝鐸,此人在江南士族之中輩分甚高,喜歡舞文弄墨、著書立說,在江南士林很有名聲。見他起身,衆人紛紛閉嘴不言。

謝鐸對這份尊重很是受用,摸着長長的鬍鬚道:“在我等江南士族支持下,天下即將一統,只不過聖武帝到底是年輕了許多,不知天下是世家的天下,也不知道只有世家纔會輔佐天子。那些寒士哪會認真輔佐天子?”

“謝公所言甚是,那些寒士多是出自貧寒之家,驟得高位,貪婪的本性立即暴露了出來。面對這突然到來的榮華富貴,早就忘記聖人之學。前段時間大隋發生的事情諸公應該有所瞭解,一個月之內,就抓到了幾百名貪官污吏,這些寒士的嘴臉!着實令我輩羞與爲伍。”陸遠說道

“哎,有辱斯文,實在是有辱斯文。”謝鐸連連嘆息,眉宇之間一些不滿不色,這不滿不僅是針對失去自我的貪官污吏,也是針對重用寒士的楊侗:“依老夫之見,就應該禁止書籍發行,書籍就應該掌握在朝廷和品德兼優的世家之手,更不應該刊印出來,想我大隋文明乃是數千年之沉澱,是積世先賢留下來的瑰寶,豈能讓無能無德之人所有?正因書籍和知識來得太過容易,所以這些無德寒士不知珍惜,這如何能行?”

以前寒士想要讀書,就必須從世家門閥之中借書抄寫,這還得看世家門閥是否願意施捨一二,也正因如此,掌控了知識的世家門閥始終高高在上,但廉價書籍普及天下之後,世家的優勢蕩然無存,到如今,世家門閥想禁也禁不了,除非朝廷出面,否則誰也無法改變這個大勢。

而楊侗一下子扭出了幾百名出自寒門的貪官,這就給了士族炮轟寒門、炮轟重用寒士的政策之機會,不只是江南士族,連帶李淵治下的關隴貴族、東關士族……也在藉機發難。要是大隋治下有士族生存,恐怕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是啊,可是想要改變這些,還需聖武帝點頭呢!他不同意,大隋治下誰敢動?”

“聖武帝打仗可以,但治理天下還是太嫩了一點。”謝鐸倚老賣老的說道:“自古以來,朝廷和世家共同治理才能長久,否則的話,王莽便是最好的例子。”

“謝公金玉之言,也是我江南士族的條件之一。大家以爲如何?”陸遠嘴角也露出一絲笑意,這個謝鐸,不僅僅想要搶到一個郡守之位,更是把江南士族擰成一股繩,藉機向朝廷發難,從而保證世家利益,這目標是共同的,所以他並沒有反對。

謝鐸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衆人道:“諸位以爲如何?”

“在下支持謝公!”

“老夫也支持禁止書籍,同時希望朝廷禁止科舉,若實在要執行,那錄取名額也要嚴加劃分,士族九成,寒士頂多一成。”

“一家一名郡守,是最基本的條件,否則,我顧氏絕不答應。”

“老夫附議!”

“在下附議!”

“……”

一時間,大廳之內議論紛紛,醜態畢露。

“啪啪啪啪啪……”就在此時,一陣清脆的鼓掌之聲自廳外傳來,只見一名中年文士大步入廳,邊走邊說道:“精彩,精彩之極!”

衆家主一回頭,只見數十名內軍侍衛簇擁着房玄藻走進了大堂,衆人頓時騰地站了起來,對房玄藻怒目而視。

“家主,大軍包圍了宅子。”這時,一名管家大聲來報。

此言一出,衆人一片譁然。

他們竟然被軍隊包圍了?

陸遠大怒而起,厲聲問道:“房玄藻!你這是何意?聖上是想趁機把我們斬盡殺絕嗎?”

“何意?”房玄藻負手看了衆人一眼,冷冷一笑道:“聯合隋軍,出賣魏國,你居然問我何意?”

衆人面面相覷,眼中均是露出了驚駭之色。

房玄藻“呵呵”一笑,極盡揶揄的看着這些醜態百出的江南士族家主,“剛纔不是說得挺熱鬧的嗎?請繼續……”

“……”大廳之內一片死寂。

房玄藻身爲李密之下第一人,主管魏國政務,這南下以後,沒少受這些人的爲難,此時看看這些貨色,心中暢快之極:“怎麼,現在知道怕了?晚啦……”

“你想幹嘛?”陸遠臉色大變。

“幹嘛?”房玄藻呵呵後退,驀然變臉道:“動手。”

“砰砰砰砰……”

隨着房玄藻一聲令下,就聽到會客廳窗戶傳出一陣陣脆響,卻是魏軍將士砸開窗子,往裡面扔進了一個個陶罐,陶罐破碎,濃烈的火油味兒充滿大廳。

大廳之內頓時亂成一團,奪門而逃,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魏軍將士的屠刀,魏軍自打南下江都以來,是多面受氣的受氣包,如今一刀刀砍死這些江南士族的家主,心頭暢快之極。

約有一刻鐘左右,廳中數十名家主皆被砍死在地,士兵們開始放火焚燒,這些陸氏別苑被滾滾濃煙吞沒,最終付之一炬。

各個江南士族在江都的宅子、別苑、店鋪皆被魏軍接管,不管男女老少一律被砍死乾淨。

魏軍將士手段有多狠,就表示他們對江南士族的怒火、怨恨有多重。而對於江南士族的噩夢纔剛開始,他們在魏國各郡縣的產業和子弟,也在此時,遭到魏軍殘酷的血洗。

殲滅江南士族一案,雖是李密在盛怒中下達的命令,但是在房玄藻周密的安排之下,江南士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些家族被殺得連一個人都不剩,致使江南懶散的風氣爲之一變,整個魏國都充滿了肅殺緊張的氣勢,充滿了戰爭狀態,對魏軍積極備戰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724章:禁‘武’令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54章:發動攻擊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736章:龍兄虎弟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264章:一個不留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78章:二代班子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853章:春藥而已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532章:驍果出擊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570章:兵臨江都第855章:利民工程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579章:凱旋之師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95章:英雄輓歌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789章:德不配位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026章:戰後清算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534章:陷城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443章:隋魏密約第260章: 算計第094章:關隴力量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023章:戰事僵持第356章:拼命作死第871章:亂軍砍死第111章:野蠻戰術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234章:六境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74章:安息吧你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53章:皇甫無逸第116章:全力西進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76章:謝幕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108章:沈光建功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372章:死士之死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005章:輸不起第439章:出爾反爾第012章:策劃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485章:奇人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
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375章:大贏家大輸家第666章:淮北第一戰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724章:禁‘武’令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660章:嚴軍法,揮淚斬將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650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454章:發動攻擊第980章:佈局天竺,再見杜正倫第248章:人算不如天算(求月票全訂)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736章:龍兄虎弟第799章:象雄軍:吐蕃突破口第303章:兒女雙全第964章:壓力巨大,進退兩難第140章:選擇(求收藏推薦)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264章:一個不留第718章:走火入魔第578章:二代班子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853章:春藥而已第130章:南隋之爭第731章:天意,亦是人爲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532章:驍果出擊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419章:弘揚勝利之路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490章:有死無生攻防戰第570章:兵臨江都第855章:利民工程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579章:凱旋之師第641章:海上吞明月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88章:一筆國運生意第095章:英雄輓歌第738章:和親之心不死第767章:戰場上的刺客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789章:德不配位第640章:萬事俱備,揚帆遠征第026章:戰後清算第991章:喋血龍水城,英雄有淚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534章:陷城第193章:除間行動(第四更求訂閱)第443章:隋魏密約第260章: 算計第094章:關隴力量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023章:戰事僵持第356章:拼命作死第871章:亂軍砍死第111章:野蠻戰術第669章:大勢浩蕩,順昌逆亡第577章:三年又一年,我都要當民部侍郎了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593章:居安思危,統一思想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234章:六境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374章:安息吧你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101章:梟雄的崛起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353章:皇甫無逸第116章:全力西進第637章:瓦解內部第276章:謝幕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108章:沈光建功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372章:死士之死第939章:驚聞李建成第638章:李密決心定江南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219章:房玄齡之狠毒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005章:輸不起第439章:出爾反爾第012章:策劃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80章: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第485章:奇人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