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

祭祀祖先和天地結束,楊侗正式成爲大隋名符其實的主宰、執宰。

接下來自然是回到朝天殿冊封典禮。

在體量巨大、氣勢恢宏的朝天殿,身穿一襲玄色十二章紋帝王冕服、頭戴平天冠的楊侗高高坐在至尊王座之上,身後壯麗雄偉的壁畫,彰顯出了皇者之威。將他襯托得神聖不可侵犯,

下首文武百官盡皆歡顏,自古武戰四海文治天下,一生所求者,除了抵禦外族、重朔國威、富民安民、名垂青史之外,爲的不就是這榮耀一刻嗎?

楊侗望着下方分成八縱的文武百官,說道:“大隋能一統北方,一是文武二帝留下雄厚根基,二是諸卿之努力。如今朕既已登基稱帝,自當勤勉軍政,不敢有絲毫懈怠。望諸卿秉承初心、再接再厲,助朕蕩平逆賊、光復大隋,創亙古未有之煌煌盛世。”

“臣等願殫精竭慮,助聖上蕩平逆賊、光復大隋、創亙古未有之煌煌盛世。”衆臣彎腰施禮道。

楊侗滿意的點了點頭。

楊恭仁手執象牙朝笏而出,躬身道:“聖上初登大寶,還需商定國號、改元建號,冊封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太子、皇子公主、文武羣臣官職,如此文武百官才能各司其職,天下百姓才能上下一心啊。”

一衆文武附和道:“僕射所言甚善!”

楊侗沉吟道:“朕乃是文武二帝后裔,楊氏子孫,今雖稱帝,卻是繼承先輩帝業,而非開創新朝,國號不變;年後改元‘聖武’,意爲‘以聖學治國富民、以武功揚威域外’,終此一世,僅此一號。昭告天下、普天同慶!”

“喏!”羣臣點頭領命。

楊侗繼續說道:“尊大蕭後爲東宮太皇太后、尊小蕭後爲南宮太皇太后,以東太皇后、南太皇后尊之;尊韋氏、劉氏爲太后,以姓氏示區別;”

諸臣:“聖上英明。”

“封衛氏爲皇后,統御後宮,母儀天下;封長孫氏爲賢妃、水氏爲武妃、李氏爲麗妃。”

一國只有一個皇后,衛鳳舞是秦王王妃,如今楊侗稱帝,她當皇后理所當然。

目前大隋後宮除了超品皇后之外,還有正一品四妃、正二品九嬪、正三品婕妤、正四品美人才人、正五品寶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這七個等級,長孫無垢、水天姬、李秀寧正式被封爲妃,地位僅次於兩位太皇后、兩位太后和皇后衛鳳舞。

“封楊崢爲皇太子、楊嶸爲楚王、楊蕙爲清河公主、楊婉爲渤海公主。”

以上這些都不在殿中,自然沒有人道謝。

“封楊侑爲唐王,領雍州刺史、西京留守,加授前正議大夫,賜田三萬畝,待學業有成,量才授予實職。”

唐王是親王,正四品上的文散官前正議大夫委實低封了,而且按照楊侗設定的爵位標準,理應給楊侑五萬畝田,可他還小,一次性封頂絕非好事,這樣的封賞是家庭內部商定的結果。至於雍州刺史和西京留守是吃俸祿不辦事的虛職。

“臣弟多謝皇兄宏恩!”楊侑上前拜謝皇恩。

“封楊禪師爲長平郡公,領涼州刺史,加授右正議大夫,賜田五千畝,府邸一座,待學業有成,量才授予實職。”楊禪師已經正式入籍楊氏,且由於他是南陽公主的兒子,成了楊氏嫡系成員,不過楊侗對他依舊往低裡封賞,原因和楊侑一樣。

“臣弟謝皇兄隆恩!”文質彬彬的楊禪師出列道謝。

冊封到這裡,文武百官的心也漸漸地火熱了起來,封完宗親,該是冊封他們了。

追隨楊侗多年,這一天終於等到了!

果然,楊侗對文武百官說道:“自古以功必賞、有過必罰,諸卿追隨朕多年,爲大隋浴血疆場、治世濟民,人人勞苦功高。今朕登基稱帝,且封諸卿官職爵位,聊表心意。”

“多謝聖上!”文武百官興高采烈道。

楊侗開口說道:“光伯公拔萃出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後生鑽仰。所制諸經義疏,搢紳鹹宗之。當得經學大師者,我大隋唯光伯公一人也。今加封光伯公爲太傅,兼掌清華學宮祭酒之職。”

當楊侗唸到這裡的時候,底下大臣露出了震驚之色。衆所周知,楊恭仁纔是楊侗之下大隋第一人,理應從他開始。但楊侗加封的第一人居然是經學大師劉炫。

文武百官想不到,劉炫更想不到,老頭子激動得上前謝恩:“臣謝聖上隆恩。”

太傅位在三公之上,是虛職,一般是人死後的贈官,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楊侗這麼高調的冊封劉炫,一是隋代能稱得起儒學大師的只有兩個,即劉炫與劉焯。他與劉焯時稱“二劉”,劉焯早已不在人世,劉炫可謂是碩果僅存的寶貝。另一個原因是隋文帝晚年廢學,從而失去了讀書人的心,慘遭詬病。楊侗將有且僅有的學問大師冊封爲太傅,是一種回敬。

你們不是說楊家是野蠻人嗎?老子今天封唯一的大學問家爲正一品太傅,看你們還怎麼說?

此外的另一層意思是以出身寒門的劉炫爲榜樣,借劉炫之名聲來吸引還在觀望的寒士入隋,同時鼓勵大隋百姓多讀書:只要你好好讀書,專心做好學問,你就是下一個劉炫。

這是楊侗在登天台上臨時起意想到的法子,便是楊恭仁等人也不知道。大家都是聰明人,又深知楊侗套路深,稍稍轉念一想,便明白楊侗這是在拋玉引磚,一個個都差點拍掌叫好起來。

清華學宮各學院院長眼中皆露出了羨慕之色,但他們心中也清楚,劉炫確實有這才華,當得起第一經學大師之名。

說完之後,楊侗看向皇甫無逸:“朕八歲那年,武帝授予朕東都留守之職,持續到大業十二年,其間八年,皇甫卿始終不離不棄,教導朕之學問,獻計獻策不圖功名,是朕之師;到了河北以後,皇甫卿任勞任怨,再貧瘠、再混亂之地也治理得國泰民安、民豐國富,是國之脊樑、國之棟樑。當受朕之一禮。”

說完之後,楊侗向皇甫無逸鄭重一禮。

皇甫無逸聽到這話,再受帝王之禮,心中暖流涌動,自感默默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行禮道:“臣,多謝聖上褒獎。”

“今朕授予皇甫卿太師之職、西域行臺省尚書令,封褒國公,賜田萬畝、金錢五萬、銀錢十萬。”

皇甫無逸激動得熱淚盈眶,但卻拒絕道:“臣拜謝聖上隆恩,但太師和國公臣受之有愧……”

“皇甫卿!”楊侗打斷了皇甫無逸的話,道:“你我雖無師徒之名,但你確確實實是朕之師,這些年教導朕學問,獻計獻策不圖功名…朕不僅沒有給你一天好日子,又要讓你去西域受難,要說慚愧也是朕,就這麼定了。”

“臣皇甫無逸叩謝聖上宏恩。”說完,皇甫無逸一禮到地。

“太師請起。”楊侗擡頭示意平身。

“謝聖上!”皇甫無逸再三行禮過後,才默默的退到一邊。

一衆老臣見此一幕,莫不羨慕。

但也知道,皇甫無逸確實有這資格,當初楊侗在洛陽孤立無助,幸有皇甫無逸替他遮擋一切風雨,苦心教導。本以爲皇甫無逸被楊侗疏遠了,誰想到楊侗始終把這份恩情裝在心中,不僅授予備顯尊崇的‘太師’和寓意褒獎的‘褒國公’之封,還以帝王之尊執弟子禮,大家深爲感動。這樣一個重情帝王,值得大家追隨。

冊封完皇甫無逸,楊侗看向楊恭仁:“左僕射上前聽封!”

“微臣在!”楊恭仁拱手而出。

楊侗看着楊恭仁,心中充滿了感激,若不是這位大‘管家’的背後的默默付出,爲他掌管百官、安定地方、治理百姓,他哪能安心專注於兵事啊,說道:“當初翟讓率領數十萬大軍圍困河南郡,朕於紫微宮誠惶誠恐,危難之際幸得左僕射鼓勵,方敢率軍出征。立足冀州之後,朕縱兵天下、無暇他顧,身在後方的左僕射卻時刻擔憂,時刻與各種魑魅魍魎鬥爭不休,勞苦功高無人能及。您辛苦了!”

說完之後,楊侗站了起來向楊恭仁躬身一禮,這也是他一直想說的話,想行的禮。如今以皇帝之尊行禮,更能彰顯楊恭仁之功,自己感激之情。

“聖上折煞微臣了。聖上知遇之恩、至高無上之信任之德,臣終身難報萬一。”楊恭仁連忙還禮。

一衆文武聽到楊恭仁的話,莫不深懷感觸:楊侗待臣子之誠,不說空前絕後,卻也是當得起冠絕大隋,若不是楊侗不拘一格用人,並給予無上之信任,大家也不能全力施爲,更不會有今天的大隋和自己。

楊侗重新坐下後,肅然道:“朕今以皇帝之名,正式封楊卿爲尚書左僕射、太保、博陵郡王、銀青光祿大夫、柱國,賜田萬畝、金錢五萬、銀錢十萬”

此言一出,舉所驚悚。

這太高了,封王了都。

楊恭仁也呆了,連謝恩都忘記了,這和之前說的完全不一樣啊。

好半晌,他才行禮道:“臣謝聖上隆恩,但這太保、王爵……”

“博陵王!”楊侗高喊了一聲,打斷了楊恭仁的話,高聲道:“沒有你的扶持,就沒有朕的今日,這太保、王爵你完全受的起!你也別跟朕說什麼不授王爵,因爲你本身就是觀王長子,朕的伯父!加上你的功勞,怎麼封都不爲過,朕還嫌低了!就這樣,別浪費時間了。”

大隋的官制現在相當完善,幾近於大明王朝,而對於臣子的封賞,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

一爲、實實實在在的職務,如中書令、尚書左右僕射

二爲、職位崇高、無定員、無專責、彰顯榮耀的虛職,如三公三孤三師三少。

三爲、體現功臣功勞的九品爵位。

四爲、褒獎勤勞之士三十品散官(分立文武)

五爲、九品勳官(分立文武),這是對立有特殊功勞的人進行的特殊表彰,類似於後世的獲得一等功到三等功的“戰鬥英雄”。

如今楊恭仁的實職爲尚書左僕射、虛職爲太保、爵位爲博陵郡王、文散官爲銀青光祿大夫、勳爲柱國。前三者已經封頂了,說是位極人臣亦不爲過,以後立功只能在文散官、文勳方面體現,不過銀青光祿大夫是從三品、柱國是從二品,提升的空間已經沒有多少了。

當然了,楊侗並不擔心封無可封的問題出現在楊恭仁身上,反正楊恭仁能打、能帶兵、還能跟大將單挑。等到文散官、文勳滿級以後,大不了讓楊恭仁棄文從武,任命他爲一軍主將,帶兵上戰場打上幾場,撈取一些武散官和武勳。

“多謝聖上!”楊恭仁悄悄摸了一把淚花,這才謝恩受封。

第724章:禁‘武’令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627章:竭澤而漁第093章:河東遇阻第353章:皇甫無逸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92章:突厥大變第692章:鬧出人命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40章:人心各異第790章:皇后驚夢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16章:經驗誤人第104章:李淵稱帝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496章:劉文靜再出謀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928章:艱難行軍第866章:風起益州第224章:遷都第742章:栽贓陷害第900章:擴大戰場第428章:王世惲第366章:全城歡呼第305章:仗勢逼人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06章:出兵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348章:歸師莫堵第262章:攻城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379章:問策裴矩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92章:突厥大變第704章:隋唐陰謀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440章:史勁立功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642章:家國天下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288章:輪迴報應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31章:士族陰謀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537章:域外烽火第070章:章仇太翼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373章:鋼鐵城牆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087章:江都風起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539章:迂迴戰略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68章:殺出奴性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309章:一鳴驚人第054章:拿下契丹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633章:書聖後裔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
第724章:禁‘武’令第750章:楊廣李淵,難兄難弟第627章:竭澤而漁第093章:河東遇阻第353章:皇甫無逸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236章:刑、御之爭第092章:突厥大變第692章:鬧出人命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第740章:人心各異第790章:皇后驚夢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16章:經驗誤人第104章:李淵稱帝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745章:兵進臨洮,楊侗遭難題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497章:當冤大頭遇到冤大頭第496章:劉文靜再出謀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311章:孝恭立功世民憂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449章:隋唐爭端再起第493章:去其首尾、攔腰斬斷第928章:艱難行軍第866章:風起益州第224章:遷都第742章:栽贓陷害第900章:擴大戰場第428章:王世惲第366章:全城歡呼第305章:仗勢逼人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706章:出兵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第348章:歸師莫堵第262章:攻城第364章:挖牆角進行時第772章:何不食碘鹽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379章:問策裴矩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92章:突厥大變第704章:隋唐陰謀第439章:出爾反爾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440章:史勁立功第705章:招攬失敗第113章:怒放的玫瑰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642章:家國天下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487章:李君羨不值錢第288章:輪迴報應第841章:失敗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723章:黃河畔,縱論李唐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131章:士族陰謀第528章:兄弟情義難再續第770章:吸取教訓,戰略向西第537章:域外烽火第070章:章仇太翼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821章: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630章:凌敬在行動第611章:禦敵之力,以制敵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870章:老子不說話,看你怎麼詐第844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912章:李淵被死,決戰契機第246章:年後攻略(求月票全訂)第373章:鋼鐵城牆第847章:定航海,佔市場第087章:江都風起第938章:末將願意改邪歸正第539章:迂迴戰略第367章:獨孤整老謀深算第526章:隋之五敗,應者雲集第268章:殺出奴性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304章:天下再分南北朝第652章:江陽夜戰,沁芳遇險第517章:大隋海軍出擊第309章:一鳴驚人第054章:拿下契丹第603章:楊廣之規劃第175章:頡利登基(求收藏推薦)第287章:李淵安排身後事第986章:唐皇之死(求票)第633章:書聖後裔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