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戰後

對於有心算無力的王伏寶來說,這一場山谷大戰來得突然、去得簡單。到了天光大亮之時,戰爭就輕輕鬆鬆的落下帷幕。

天光之下的山谷卻變成如人間煉獄一般,山谷中屍橫遍野,五千名生龍活虎的吐谷渾士兵無一人逃過一劫,全都爲入侵大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無數石雨下,死得連屍體都沒一屍是完整的。

五千人、五千匹戰馬的血液,也讓這片區域上空,瀰漫着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王伏寶站在高處,心底一點波瀾都沒有,副將上前道,“將軍,敵軍全軍覆沒。是不是現在就去柏海?”

“你們留下來。”王伏寶說道:

“打掃戰場麼?”副將名叫李世謨,乃是大隋中書令李景之子,原本是武威郡太守,楊侗之所以讓李世謨出任武威郡太守,是因爲他的父親李景在河西威望極高,有助於大隋王朝對河西的控制,不過作爲名將之子,李世謨更向往軍旅生涯,所以這次被楊侗調來當王伏寶助手,他很珍惜這次機會。

“這是其一。”王伏寶說道:“薛萬徹將軍、尉遲恭將軍他們去年深入吐谷渾之境殺得血流成河,揚威高原。比起他們單純的殺戮,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不能讓敵軍入境,否則天下人會說我們不行,所以趁吐谷渾大軍還沒大舉北上。”

頓了一頓,王伏寶指着北方,接着說道:“這是積石山餘脈,東接西傾山,其他地方險遠,輜重車馬不便往行,又易喪失戰機,吐谷渾人要是從南方直接北上,必經這裡,過了這個山口,前方豁然開朗,往北可以殺到烏海,往東至臨洮。你們留在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使之成爲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

李世謨會意道:“末將明白的。”

王伏寶點頭道:“這條山道也是我軍反擊之路,你們辛苦一點,將道路清理出來。我會讓積石軍鎮要送糧食、帳篷過來,務必做好一切防範措施。”

“山谷裡有五千匹戰馬屍,吐谷渾人也帶乾糧,糧食不着急,夠我們食用很長一段時間。”李世謨看着長滿灌木的山樑,苦笑道:“這裡搭建要塞的物品稀缺,只能用石頭壘,當務之急是帳篷和鐵鍬之類的物品。”

“這樣吧,你要什麼自己向軍鎮討要好了。”王伏寶知道李世謨並不是怕死,這番話老成持重的體現,轉念一想,又說道:“這裡還缺一個威懾敵膽的東西。”

李世謨笑問道:“京觀?”

“正是。”王伏寶哈哈一笑,快步下山,帶着親兵向西方疾奔而去。

李世謨也走下山嶺,指揮將士們打掃戰場。

不久,有斥侯來報:“啓稟將軍,有十幾名羌人部落首領求見!”

李世謨眼睛一亮:“快請。”

……

在河源,吐谷渾算是後來者,羌人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而不管是吐谷渾人,還是羌人都以遊牧爲生,分散在草場之內。

而積石山之北是一片廣闊的平原,不但有黃河經過,還分佈着大小河流、湖泊,在這生存的大小部落就有百個,他們各守一片草場,大的上萬人,小的只有數百人。這些羌人部落世代生活在高原和河西走廊一帶。自從吐谷渾被大業帝滅了國,這些羌人部落便承認自己是大隋子民,接受官府管轄,也繳納一些羊馬作爲稅賦。亂世到來之際,大隋王朝失去了對這裡的控制,使吐谷渾人再次佔領了西海和河源。

吐谷渾所執行的稅制是“國無常稅,用度不給,輒斂富室商人,以取足而止”的稅制,這種稅制的特點就是無定製,意思是說吐谷渾王族能夠任意壓榨牧民,比固定的稅制還要苛重。這便使本地羌人受到沉重壓榨,每年被迫繳納大量稅羊以換和平。

這些前來拜見李世謨的羌人部落便是生活在周圍的部落,一共來了十二個部落首領,他們也受漢文化影響,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

見面之後,一名爲首老人行禮道:“朝廷大軍消滅了兇殘的吐谷渾軍,使我們僥倖逃過一劫,我們也無以爲報,特地送走萬隻肥羊犒勞軍隊,以表感謝。”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保護諸位的安全也是我們軍人的使命。”李世謨笑着說道:“你們生存在苦寒的高原之上,一年之內能夠放牧的時間並不長,而且還要和野狼搏鬥,日子也過得相當清苦,朝廷正是考慮到大家的不容易,所以只是象徵性的徵收了一點稅賦。諸位長者的心意,我們深表感謝,然則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我們不能拿你們的羊。”

“這……”十幾名老人聞言,紛紛發呆。

過了一會兒,爲首老者誠懇地說道:“將軍,我們只是單純感謝大隋雄師。”

“這是原則問題。我們要是接受諸位好意,就會受到朝廷重罰。”李世謨笑着說道。

爲首老者呆了半晌,肅然起敬道:“我們去年也想犒勞大軍,諸位將軍說了同樣的話,本以爲是例外,如今將軍也這麼說,我現在才真的相信朝廷之軍是一支與衆不同的軍隊,真正做到了秋毫無犯。老朽已經活了六十多歲,從未見過你們這樣的軍隊。”

“聖上和朝廷都沒有種族之見,對我大隋百姓向來都是一視同仁,爲了讓中原百姓也能吃上草原羊肉,用上草原畜力,同時也爲了讓各個部落百姓穿上最好綢緞、用上日常用品,一直大力鼓勵大家互通有無,鼓勵草原百姓組建商隊去大興、洛陽貿易,這樣就都互補餘缺、日子會更加富足。”李世謨笑着說道:“要是各部有優秀子弟,可以向本地縣令提出申請,讓他們前往洛陽學習,不但食宿全免,每個月還有錢糧可拿,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擔任大隋的官員;要是各部有傑出的勇士,也可以從軍,立了大功,則可以當大隋的大將軍。”李世謨沉吟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我們有一個名叫烏蘇的將軍,他是突厥人,因爲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帶領好幾萬大軍呢。”

衆人大喜,一起躬身行禮,“這麼說,我們的勇士也可以從軍?”

“當然可以了。”李世謨笑着說道:“如今大戰在即,要是諸位有勇士推薦,可以讓他們到我這裡來報名,只要有軍功,我便會依照功勞大小給予晉升。”

不愧是當過太守的人,李世謨知道各族百姓在意什麼,只要各部子弟進入軍中,感受到軍中的氛圍,那麼,他們會將朝廷的善意回饋到本族之中,很快就會融入到大隋的體系之內。

“將軍,茲事體大,我們要去和族人商量商量。”

“無妨,大家只管回去商量好了。”李世謨哈哈一笑,轉而又說道:“這一次,我們將與吐谷渾、吐蕃兩國作戰;爲免戰火荼毒到山北各部,我準備在這兒修建一個軍事要塞;只不過單憑我們這點人,恐怕不能在敵軍到來之前修成,我想請諸位派出一些青壯幫忙幫忙。”

“這個不難。”這些人沒那麼多花花腸子,知道要事要塞一旦建成,最先受惠的是他們自己,爲首的老人爽朗一笑,“我們回去便會組織族人前來幫忙。”

“如此多謝諸位長者了。”李世謨大喜。

“應該的,應該的。將軍修建要塞,說到底還是爲了保護我們,出把力氣沒什麼的。”

。。。。。。。。

五月下旬,吐谷渾軍隊寇掠大隋西疆,王伏寶於河源積石山設伏,大破吐谷渾侵略軍,以零傷亡的代價,殺掉吐谷渾五千士兵。

大戰剛剛結束,王伏寶留下李世謨在積石山口修建要塞,自己一刻不停的前去柏海匯合主力之軍,此時吐谷渾並不知隋軍虛實,王伏寶率領大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將另外一支入侵之軍、吐谷渾大寶王尼洛周統領的五千士兵,團團包圍,微小的代價將殲滅在柏海之西,尼洛周倉惶逃走,境內再無一名敵軍,之後,將主力大軍分兵兩路,一路在柏海之濱駐防,一部在黃河口興建戰略要塞,以防吐蕃軍北上。

與此同時,向聖武帝再進一份奏疏,奏表中說:“吐谷渾發生政變,可汗慕容伏允身亡;繼任可汗慕容孝雋頗有聲望,交遊廣闊,又娶吐蕃朗日贊普之妹爲妻,此人不甘河源、西海爲我大隋所有,與吐蕃狼狽爲奸,兩國合大軍十二萬,正往河源殺來……然我軍得天時、佔地利、獲人心,區區蕞爾小國要想逆天而行,無異於螳臂擋車,徒增笑柄而已……末將王伏寶拜上。”

在王伏寶看來,戰勝吐蕃和吐谷渾聯軍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此並未多加修飾,他覺得大隋的首要目標是統一天下,對巴蜀、交州用兵,區區吐蕃和吐谷渾他們就能對付,根本不用朝廷增加兵力。但這封奏章傳到大興,卻引起了不小反響。

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271章:女娃救父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546章:圖窮匕現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19章:有鳳來儀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82章:隔牆有耳第434章: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948章:隋失二將第642章:家國天下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432章:再布一局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298章:得隴望蜀第128章:工部改制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250章:搶‘頭’功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366章:全城歡呼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22章:誘敵深入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303章:兒女雙全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815章:十部奪旗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588章:吐蕃野望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882章:隔牆有耳第558章:尉遲斬將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099章:李淵應對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995章:亂象叢生第928章:艱難行軍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077章:始畢毒計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440章:史勁立功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177章:禽奔獸遁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812章:殺是不殺?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947章:意外獲勝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208章:雖遠必誅第538章:車同軌
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448章:天生二五仔第899章:千年世家之威第271章:女娃救父第009章:戰而後定第035章:一篇檄文天下動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620章:四塞不穩,父子密謀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103章:楊侑的理想第328章:老程搗亂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546章:圖窮匕現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091章:君王死社稷第226章:鬥志燃燒第519章:有鳳來儀第295章:關隴的黃昏第393章:燕王妃裴清華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882章:隔牆有耳第434章: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872章:馮盎輪迴(求票)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205章:紛爭(求月票)第948章:隋失二將第642章:家國天下第357章:可憐的頡利可汗第432章:再布一局第306章:李淵長大了第298章:得隴望蜀第128章:工部改制第067章:太子妃韋蓉第597章: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37章:金榜題名(求月票)第250章:搶‘頭’功第154章:和親2(求收藏推薦)第366章:全城歡呼第139章:談條件(求收藏推薦)第147章:縱橫關內道(求收藏推薦)第032章:金鳳來朝第022章:誘敵深入第158章:不看僧面看佛面(求收藏推薦)第303章:兒女雙全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541章:裴愔入京見女兒第684章:翁婿之抗隋聯盟第036章:世家的無奈第815章:十部奪旗第828章:年產百萬行不行(月底求票)第468章:李建成掛帥第336章:文人女人和敵人第621章:皇帝揮刀割肉第588章:吐蕃野望第665章:陳智略宋城發威第882章:隔牆有耳第558章:尉遲斬將第783章:緊急部署,急情驟臨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099章:李淵應對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995章:亂象叢生第928章:艱難行軍第170章:三光(求收藏推薦)第927章:倒黴的楊廣第077章:始畢毒計第390章:君臣奏對,擬立十軍第176章:悲劇的乙失鉢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440章:史勁立功第624章:父皇急功近利的老毛病又犯了第969章:楊廣受困遇名將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177章:禽奔獸遁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24章:壯士斷腕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239章:悲劇(求月票全訂)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656章:烈女逆襲單雄信第858章:蜀郡來訊第460章:隋軍南渡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243章:建成之謀(求月票全訂)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385章:受三公,位極人臣第812章:殺是不殺?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889章:決大堤,毀罪證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947章:意外獲勝第417章:黑冰臺在行動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208章:雖遠必誅第538章:車同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