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啓用虎弟

大興宮千秋殿中,擺放着一架巨大的沙盤,西海、河源、且末等邊郡栩栩如生的呈現在大家眼中。

有心人都注意到西海東部和河源郡,是五山夾三原的格局,自北向南,分別是祁連山、青海平原、青海南山、大非川、鄂扎山、良非川,最南部則是黃河和唐古拉山,進入三大平原的通道要麼是河谷、要麼就是兩山交匯的平緩地帶。

五山、三原最關鍵的莫過於大非川,它位於青海南山南部,東至磧石軍,西至伏羅川城,由此往西可至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于闐,東北方向的赤嶺和青海南山東部交接之處便下南下通道,由此向北,則是青海平原。而大非川南下之路則是鄂扎山和大非嶺交匯之所,南下可至良非川,再往南則是吐蕃北上的必經之路——柏海以東的黃河口多瑪,可以說,大非川戰略地位之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實事上,于闐商人進入大隋的絲綢之路,現在走的也是‘且末郡—柴達木盆地—伏羅川城—大非川—西平郡’這條道路,比起河西走廊要省去數百的路程。

自從吐谷渾敗退南方以後,西北地區的戰略首要之地則是由西海郡大非川變成了南方的良非川,也是楊廣設置的河源郡,可是直到今天,西海、河源二郡都類似於放任自流,雖有官吏和郡兵,但卻沒有得到大隋王朝引導式的開發,遊牧民族依舊還是以放牧爲生,這對大隋的真正掌控着實不利。

看着沙盤上的地形,楊侗說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積貧積弱的吐谷渾將亡不遠了,要是他與我大隋作戰,必死無疑,就算沒有與我大隋作戰,恐怕也被吐蕃吞併。也就是說,西海地區未來的敵人將會是吐蕃等南方之敵,然而光靠駐軍防守杳無人煙的西海、河源二郡是根本無法長期守土的,尤其是河源郡,後勤供應路線長,沿途道路艱險,不利於屯兵戍守,所以朕打算從河西走廊內的郡縣遷出一些百姓前往屯田,一則是將這些地區開發利用起來,使之成爲大隋領土內能提供賦稅的真正領土;二是吸引常住人口化遊牧爲農耕,統一接受文化教育,從而實現歸化的目的;三是讓邊軍自給自足,減少朝廷自雍涼地區運輸糧食的壓力。與此同時,在河源地區戰略要衝修建烽燧,並建立嚴密的烽燧管理制度,加強對邊境地區的防禦能力,這樣吐蕃將再也不能隨意引軍入境,有這些防要塞的存在,也爲我軍在戰爭突然暴發之際,擁有反應調度時間。”

說到這裡,楊侗掃了臣子一眼,接着又說道:“只是那裡雖然早已是大隋國土,且已經開通了官道相連,但是問題同樣不少,南方的吐蕃、吐谷渾就不說了,甚至本地還有不服從朝廷管教的部落,西海還好一些,因爲戰馬和鹽場的緣故,開發得不錯。而河源乃是地區戰略要衝,所選官員不僅要精通治理之道,還要能夠國地制宜的解決民族糾紛,又要具備出色的律法、軍事、教育等等能力,而之前委派的太守,明顯沒有這個能力。杜楚客,朕打算讓你當西海郡太守;李客師,朕打算讓你擔任河源太守,你二人意下如何?”

事實上,史上名將黑齒常之也是麼乾的,它在河源郡採用了屯田的方法,解決河源軍的糧食供應難題,同時,增設烽火臺、戍守點七十餘處。在河源屯田五千餘頃,每年收穫糧食五百餘萬石。如此一來,既解決軍隊的後勤供應,又鞏固了邊境安全。

而楊侗通過王伏寶反饋過來的情報得知西海、河源百姓十分擁護大隋的統治,所以多了歸化這一條。

關鍵是大隋時期的文人不比後世,皆是上馬能平賊,提筆能治國的將相典範,李客師、杜楚客在史上都是以軍功入相的人物,兩人應該可以把西海和河源打造成自給自足、國泰民安的鐵桶江山。

正愁沒有機會的李客師、杜楚客心中大喜,同時上前一步,躬身道:“微臣願往。”

“好,此事便就此決定。”楊侗點了點頭,看向衆人微笑道:“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聖上。”李客師拱手道:“微臣有話要說。”

“說吧。”

“喏。”李客師說道:“從益州、荊北逃入關中的百姓不少,一些人還得不到妥善安置,這些人比起已有田地的河西百姓更加容易說服…微臣以爲爲免惹來不必要的騷亂,讓這些人遷移即可…”

“河源苦寒,荊州百姓怕是適應不了,難以生存。而益州之北的氣候相差不了多少,微臣認爲益州百姓前去更加合適。”魏徵這時說道:“另外可以以多分土地爲條件,鼓勵河西百姓遷移。”

“准奏。”楊侗看向李客師、杜楚客,說道:“願意前去西海、河源者,土地翻倍。能說服多少人,就看你二人的本事了。別讓朕失望。”

“微臣絕不負聖上所託。”李客師、杜楚客鄭重應道。

西海、河源交給李客師、杜楚客之後,楊侗也放心了,這兩人的本事絕對不差,只不過李靖、杜如晦鋒芒太盛,導致當弟弟的,被壓得星光暗淡。楊侗相信這二人到任之後,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定然可以做出一番偉業,楊侗對他們只有三個要求,一是儘可能的以夷制夷,調動當地青壯蕩平不服從大隋的反動勢力;第二要儘可能的開發這兩塊寶地,兩年之內,他要看到這二郡每年爲大隋貢獻無數資源,無論是糧食、食鹽、戰馬、特產,還是奴隸,凡是對大隋有利的,楊侗全都需要;第二、則是讓二郡的遊牧百族以屯田之地爲中心,慢慢地定居下來,將他們的子弟統一教化,最終達到說漢語、寫漢語、學漢禮、穿漢服,以大隋爲榮的目的。

若非當年的大隋的實力不濟、人才太少、地盤太廣、敵人太多,楊侗只能從邊郡開始治理,委派文武雙全的薛萬述治理且末郡、劉大俱治理鄯善郡、李客師治理明月郡、孟孝敏治理伊吾郡,如今這四個邊郡蒸蒸日上,又因位於絲綢之路之上,已經成爲西北方向富足之地,令西海、河源百姓豔羨不已,有這些成功案例讓百姓羨慕,治理起來也會容易無數倍。

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472章:南陽之變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752章:一路追趕第706章:出兵第373章:鋼鐵城牆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853章:春藥而已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116章:全力西進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210章:困境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133章:據理力爭第637章:瓦解內部第522章:決定第234章:草原之狐第233章:杜如晦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796章:煙有毒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37章:瓦解內部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098章:羣起聲討第585章:恩怨難解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88章:江都之變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591章:祖孫對第743章:韓志斷案第358章:佈局西域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534章:陷城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658章:相互夜襲第129章:中原有變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117章:喜訊傳來第789章:德不配位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568章:甕中之鱉第824章:壯士斷腕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61章:關隴之謀第748章:恩威並重第215章:坑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550章:夫妻夜話第073章:烏合之衆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65章:除夕夜話第994章:反間計第099章:李淵應對第100章:演技出衆
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472章:南陽之變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351章:陰謀家的陰謀第752章:一路追趕第706章:出兵第373章:鋼鐵城牆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853章:春藥而已第050章:楊廣放棄治療第116章:全力西進第160章:新年(求收藏推薦)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210章:困境第568章:甕中之鱉第674章:遷都辨忠奸第133章:據理力爭第637章:瓦解內部第522章:決定第234章:草原之狐第233章:杜如晦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540章:內鬥資格都沒有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074章:火燒劉武周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403章:房玄齡的一勞永逸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188章:老謀深算(第五更求首訂月票)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135章:最後一次讓你(求收藏推薦)第513章:兵吏二部失權柄第859章:失望透頂(求票)第247章:克關中我爲帝(求月票全訂)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69章:朕的煩惱你不懂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951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票)第926章:聽兩女絆嘴,偶得良計第476章:踏上征途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796章:煙有毒第531章:將軍傲氣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第637章:瓦解內部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503章:蕭後的經驗第696章:聖武三十六天罡第851章:魏徵告凌敬第860章:李建成的憤怒(求票)第362章:關隴世家的底蘊第450章:李道宗給吭了第098章:羣起聲討第585章:恩怨難解第371章:大哥,你降過一回了。第923章:北鎮軍出擊(求票)第025章:金甲大將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088章:江都之變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591章:祖孫對第743章:韓志斷案第358章:佈局西域第967章:逼蕭瑀接權力之劍第332章:學董卓詐突厥第534章:陷城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808章:遂良獻計破堅城第590章:所有算計一場空第907章:小節有虧,大節無損第658章:相互夜襲第129章:中原有變第587章:吐蕃王子之死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201章:靺鞨朝見(求月票)第117章:喜訊傳來第789章:德不配位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568章:甕中之鱉第824章:壯士斷腕第081章:天時地利人和第312章:發小隔空博弈第061章:關隴之謀第748章:恩威並重第215章:坑第699章:楊侗謀北鎮軍第550章:夫妻夜話第073章:烏合之衆第467章:朕也是要臉的第578章:事態變遷第865章:除夕夜話第994章:反間計第099章:李淵應對第100章:演技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