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何不食碘鹽

當天半夜,楊侗率軍悄悄離開積石關大營,向西北方向的伏羅川城而去,伏羅川城位於崑崙山和青海南山餘脈交匯處,正好卡在東至青海湖、西進柴達木盆地、南下河源良非川的要道,交通和軍事地位都十分重要,屬於西海郡宣德縣管轄。

大軍疾行一天,在一處依山傍水的山丘紮營,準備在這過夜。

楊侗正和衛鳳舞閒逛之時,一隊士兵護衛着十幾名官員從西海宣德縣風塵僕僕的趕來。爲首的官員正是西海郡太守李客師,後面還有通守、郡丞、縣令、縣丞等等。

李客師是在清晨接到鷹信,讓他秘密帶着朝廷官員前來匯合。

“微臣參見聖上,皇后。”在李客師帶領下,十幾名西海父母官紛紛躬身行禮。

“免禮。”楊侗看了看這麼稀稀拉拉幾個,便問道:“怎麼就你們幾個?”

李客師回頭看了一眼,不解道:“聖上,宣德縣縣尉以上的官員都在這裡了,其他小吏地位太低,就沒必要來見聖上了,而且微臣得到的指令是秘密前來,所以沒有驚動太多人。”

“李太守誤會了。朕是說,西海郡拿得出手、擺得上臺面的官員就這麼點?”

“呃……”李客師明白楊侗的意思了,苦笑道:“聖上,西海地廣人稀,橫跨兩千四百多裡,但它境內只有宣德、威定兩個縣,按照郡縣等級劃分,它是下郡,嚴格一點,連下郡都算不上。”

“橫跨兩千四百多裡,關中五個郡加起來都不如它大,竟然連下郡都不夠格?這怎麼可能呢?”衛鳳舞秀眸圓瞪,俏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皇后有所不知。”李客師介紹道:“西海郡雖然大,但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極少,西海百姓活動的範圍主要是青海南山以東,以西的數十萬裡疆域鹽湖遍佈,只是那裡的鹽和青海湖的鹽一樣,既不吃,湖水也不能飲用灌溉,那些地不但長不出莊稼,甚至連牧場都當不成,根本沒有什麼用。當然了,那裡也有一些地方可以利用,比如說西北阿爾金山脈、西南崑崙山脈、東北祁連山脈、東部青海南的山麓,山上流下來的冰雪融水就能供農作物生長,但土地貧瘠,沒有開發的價值,與其浪費人力物力在那兒,還不如集中在大非川和河源良非川開發。”

“真可惜,這麼大的疆場竟然一點用沒有。”衛鳳舞遺憾道。

“也不是沒用,在特定的時候,他等同於絲綢之路。”李客師回憶了一下,又說道:“絲綢之路其實不止一條,而是很多條,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有不同路線,其中最著名的是以洛陽、大興爲起點,經河西走廊到敦煌這一條。但是每到南北對峙時期,北方政權就不準南方政權通過。南方政權只能從益州進入當時還屬於吐谷渾控制的河源、西海,過伏羅川城,進入那個酷似大盆的鹽鹼地……”

“從此以後,就叫那個大盆地爲柴達木盆地,記載在地方誌。”默默聆聽的楊侗加了一句。

“喏。”李客師應了一聲,又說道:“過了柴達木盆地,就是阿爾金山和崑崙山山口,從這裡又到一個大盆地,我大隋和西域諸國各佔一部分。”

“那個大盆地以後叫塔里木盆地。”楊侗又打斷了他,安了一個名字。

“喏。”李客師又應了一聲,心中十分奇怪,不知聖上爲要取這麼奇形怪狀的名字,但人家是皇帝,皇帝說了算。

他也沒有多麼說什麼,又繼續說道:“南北對峙時,南方政權的絲綢之路是益州—河源—西海—柴達木盆地—阿爾金山山口—塔里木盆地—西域’,或是‘益州—河源—西海—西平—祁連山—敦煌’。因爲它位於黃河之南,故而有‘河南道’、‘羌中道’、‘青海道’等名字,其戰略價值並不亞於河西走廊。可是這片區域環境惡劣,分佈着大量鹽鹼地,不像河西綠洲一樣能夠很快找到淡水補給,所以大隋統一天下以後,‘河南道’就喪失了其利用價值,開始又沉淪了下來。而前兩年,我大隋收復河西走廊以後,僞唐又和吐谷渾聯繫,準備走‘河南道’,結果吐谷渾被打跑了,僞唐的西域夢就斷了。”

李客師說到這裡,嘿嘿的笑了起來,居然充滿了幸災樂禍的意味。

楊侗搖了搖頭:“柴達木盆地只是作爲各個民族的十字路口而存在,除了備用的絲綢之路以外,好像沒有什麼值得稱道地方,但實際上,所有人都不知道它的真正價值。”

李客師問道:“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柴達木盆地不僅是中原大地鹽礦之最,也是天下鹽礦之最,而且還蘊藏多不勝數的鐵礦、銅礦、錫礦、煤炭等等物資,稱之爲‘聚寶盆’毫不爲過。一旦開發起來,可不了起。鐵礦、銅礦、錫礦暫且不說,單是鹽這一項就是造福大隋百姓的偉大工程。”

“聖上,西海大大小小的湖鹽都泛着青色,好看倒是好看,但此鹽又苦又澀,哪怕是牛羊也不舔一下,人如何吃得?”李客師皺眉道。

楊侗解釋道:“西海湖鹽的結晶鹽其實是天下最上乘的食用鹽,之所以苦澀是鹽中含有很多肉眼看不到雜物,只要將這些雜物淨化,西海各個鹽湖遍地都是結晶鹽就會成爲世間最好的食鹽,要是進一步提煉,甚至能變得跟雪花一樣白。”

“雪花一樣的可食鹽?”衆人心中巨震。

楊侗點頭說道:“對,西海遍地都是的結晶鹽,只要運用朕的技巧,僅是西海一郡,如石頭、泥沙一般的鹽就足夠大隋萬年食用。我大隋再無缺鹽之憂。”

“鹽是必需之物,然而鹽價過高,百姓苦不堪言。真要如此,我大隋有福了。”衛鳳舞對丈夫信心十足,又驚又喜的說道。

“皇后言之極是,大隋別的地方另說,但近在眼前的雍涼二州歷來缺鹽,所有食鹽都是從江南、巴蜀等地運來,這茫茫萬里路,一斤食鹽到雍涼耗費的人力物力不而言而喻,使一斤食鹽到了雍涼地區價格是成倍成倍的翻。”李客師分析道:“在微臣來看,鹽價之所以居高不下,一來鹽的產量少;二是運輸之路漫長,成本巨大;三是鹽商爲了牟取更多不仁暴益,放肆加價,甚至很多奸商以次充好,百姓花費不少錢財買來的卻些有毒的毒鹽,這種鹽就如慢性毒藥一般,吃多了、吃久了,就會中毒身亡,這也是長壽者稀少的一個原因。”

楊侗深以爲然的點頭,李客師這話就到點子裡去了,關鍵還是好的食鹽產能嚴重不足,導致供不應求。

問了李客師一下,才知道現在的產鹽方法十分原始,先用水淋原料,溶解鹽分製成滷水,然後倒入大鍋里加熱蒸乾水分,最終取得鹽粒。但這種生產工藝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的結果是產能還能低。值得一提的是,煎鹽之前,滷水需晾曬以提高鹽分濃度。所以人們通常往滷水中投入蓮子,根據蓮子沉浮位置確定滷水濃度,其原理跟密度計完全相同。

但是楊侗以前去海南旅遊的時候,路過一個曬鹽場,發現他們製鹽的方式相當簡單,就是用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存在池中,在陽光下蒸發結晶成鹽,得到的食鹽還很多。有的人乾脆利用地勢在海邊修築鹽池,直接將海水導入其中,在陽光下自然蒸發結晶成鹽,連制滷這一步都省了。

楊侗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真是不盡人意,以前關注的多是軍事,和朝廷各項重大決策,與百姓息息相關柴米油鹽醬醋茶,並沒深入專注、研究過。

要不是衛鳳舞和李客師聊起了柴達木盆地,令他忽然產生了疑惑。

只怕無食鹽之憂、不知民間食鹽之苦的楊侗有朝一日聽說百姓無鹽可食之時,鬧出“何不食碘鹽”的笑語。

也在這時候,仔細一想的楊侗發現前世很多習以爲常的簡單技術,在大隋卻是無價之寶。

沒重視,不是不在意,是他太非凡了,先是皇孫、後是皇帝,從沒給日常小東西難過,就說鹽,他一家子吃的肯定是天下最好的,從來沒缺過,他關心幹嘛?楊恭仁他們這些古代人認爲粗鹽、劣質毒鹽充斥市場很正常,自然也不會提起。

還有洗澡洗頭的皁角,同樣是楊侗日常使用的小東西,但對於別人而言,卻是天價。

簡而言之,就是他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

第011章:天選之地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58章:滅了他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817章:轟開門戶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129章:中原有變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66章:風起益州第428章:王世惲第826章:名將之死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49章:定策第613章:李靖掛帥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120章:敲詐第960章:與虎謀皮第485章:奇人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743章:韓志斷案第794章:一條大魚第003章:單挑第761章:皇后大氣第003章:單挑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198章:賊喊捉賊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550章:夫妻夜話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405章:武士爭鋒第809章:絕望反擊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271章:女娃救父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330章:驚心動魄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356章:拼命作死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021章:耗不起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658章:相互夜襲第752章:一路追趕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32章:賣蕭銑第585章:恩怨難解第109章:再下一城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423章:一年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298章:得隴望蜀第119章:水師良將第532章:驍果出擊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216章:經驗誤人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365章:王者歸來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35章:疏導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46章:羌兵出山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719章:西巡之議第229章:天下驚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230章:聯合世家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182章:傳位(求收藏推薦)第383章:大刀闊斧第264章:一個不留第568章:甕中之鱉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054章:拿下契丹
第011章:天選之地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812章:殺是不殺?第058章:滅了他第722章:禪位之以退爲進第629章:轉輪教之真相(祝賀共和國軍人一生平安)第817章:轟開門戶第200章:李淵七敗(求訂閱)第129章:中原有變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866章:風起益州第428章:王世惲第826章:名將之死第802章:進退兩難的俘虜第895章:價值千萬石的人(求票)第578章:事態變遷第749章:定策第613章:李靖掛帥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120章:敲詐第960章:與虎謀皮第485章:奇人第876章:異常年景,所用非人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654章:上兵伐謀,攻心爲上第743章:韓志斷案第794章:一條大魚第003章:單挑第761章:皇后大氣第003章:單挑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198章:賊喊捉賊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第550章:夫妻夜話第095章:英雄輓歌第529章:嚴軍紀,兄爭弟榮第405章:武士爭鋒第809章:絕望反擊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271章:女娃救父第936章:全軍覆沒,大道通天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330章:驚心動魄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356章:拼命作死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021章:耗不起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771章:慶功宴,公主醉第658章:相互夜襲第752章:一路追趕第166章:李唐決議(求收藏推薦)第232章:賣蕭銑第585章:恩怨難解第109章:再下一城第387章:鑄寶刀贈名將第423章:一年第261章:一將誤全軍第298章:得隴望蜀第119章:水師良將第532章:驍果出擊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216章:經驗誤人第183章:背水一戰(求收藏推薦)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365章:王者歸來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35章:疏導第241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求月票)第307章:君王氣度第281章:奇恥大辱第442章:李密特使第309章:一鳴驚人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53章:伏威雨夜奔義陽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72章:忠義之將王伯當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746章:羌兵出山第693章:亂世用重典第712章:楊侗的味道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151章:關隴權貴施壓(求收藏推薦)第143章:內亂再現(求收藏推薦)第719章:西巡之議第229章:天下驚第168章:論馬(求收藏推薦)第689章:十年自由爲賭注第864章:年終大清剿第230章:聯合世家第053章:文人的殺氣第932章:兵臨城下,內外交困第182章:傳位(求收藏推薦)第383章:大刀闊斧第264章:一個不留第568章:甕中之鱉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708章:李元吉心狠手辣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054章:拿下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