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筆樓]
“世民,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個問題,恕皇兄無法回答。”
李孝恭話音落地。
李道宗接着開口說道。
“臣弟,也實在難以抉擇……”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
李孝恭和李道宗,如此言語,完全在李世民意料之中。
做爲李唐宗室,李孝恭和李道宗二人,確實理應如此。
“陛下,另立太子之事,正如岑相所言,此事非同小可。”
“陛下,皇后娘娘。不知太子殿下,可曾知曉此事?”
“還請,陛下和皇后娘娘,先撫慰好太子殿下,再做商議。”
“畢竟,太子殿下的進步,文武百官們,有目共睹。”
房玄齡終於開口說話了,也選擇了一個最爲合適和恰當的時機。
“玄齡言之有理,朕和皇后,會親自和承幹談一談的。”
“好吧,今日之事,不可讓外人得知,衆卿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李世民話音落地,衆人紛紛起身,施禮告退。
“二郎,爲何不將袁天罡遺書,告知他們?”
“觀音婢,不可說,不可說啊……袁天罡此舉已經屬於泄露天機。咱們自家人的事情,自家人知道即可了,何必讓全天下盡知。”
長孫皇后聞言點點頭,李世民所言,確實也有道理。
袁天罡遺書,大多數都是皇家裡的事情,事關諸皇子和公主。
確實不宜讓外人得知。
“來人,
傳太子……”
“算了,朕和皇后去東宮一趟吧。”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坐上天子座駕,直達東宮門口。
李承幹聽聞父皇和母后前來東宮,立即出來迎接。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后。”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微笑着點點頭。
李世民更是難得的拉住李承乾的手,和長孫皇后一起,三人並肩往東宮而去。
被父皇牽手的感覺,讓李承幹非常意外。
我可是自己小時候,夢寐以求的事情。
沒曾想,到了這個年紀,終於得償所願。
“都退下吧……”
進入宮殿之內,李世民立即喝退了所有內侍和宮女。
李承幹瞬間明悟。
父皇和母后,這是有非常要緊的事情,要跟自己單獨說。
“父皇,母后……”
“您請喝茶!”
內侍和宮女盡數退下,李承乾親自斟茶倒水。
面對如此孝心可嘉的太子,李世民端起茶杯,一時間,不知如何開口。
“觀音婢,還是你來說吧……”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后的手,精神上給予支持和鼓勵。
長孫皇后聞言,點點頭,注視着李承幹開口說道。
“承幹,父皇和母后今日前來,是有要事要跟你商量。”
“母后,您言重了。兒臣自幼聽從父皇和母后教誨。”
“父皇和母后的話,兒臣唯命是從。”
聽了李承乾的話,長孫皇后心裡突然有些不好受。
是啊!
從小到大,承幹向來是最乖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言聽計從。
自己唯一一次動手打他,還是因爲稱心的事情。
這次前往輪臺城,得知稱心在輪臺城學院,傳授曲藝之道,而且頗受學生們的喜歡和稱讚。
長孫皇后還是非常欣慰的,如此,也不枉自己當年求情,留下稱心的性命。
長孫皇后突然眼眶泛紅。
“承幹,父皇和母后,要讓你受委屈了……”
“父皇和母后,心裡也不好受。”
“可是,爲了大局,爲了天下,爲了諸多皇子和公主,爲了不再上演一幕幕悲劇……”
“父皇和母后,不得不做出一件,讓承幹傷心的決定……”
晶瑩的淚花,從長孫皇后臉頰滾落下來。
對着自己的嫡長子,說出這樣的話。
而且面前還是自己非常疼愛的嫡長子,長孫皇后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母后,您莫要傷心……”
“母后,看到您掉眼淚,承乾的心,都要碎了……”
呼!
李承幹一開口,更是讓長孫皇后淚如雨下。
就連李世民也嘆息一聲,不忍直視面前的李承幹。
“承幹,要怨就怨母后吧,不關你父皇的事情……”
“是母后主張,讓承幹不再……”
“母后,兒臣知道,兒臣都知道,父皇和母后今日前來,是爲了另立太子之事吧?”
李承幹話音落地,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齊齊都愣住了。
“承幹,你從而得知?父皇和母后有此打算?”
李世民算是不打自招了,原本李世民打算此事,自己做一位好人呢!
讓長孫皇后開口,親自給承幹挑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沒曾想李承幹竟然能夠未卜先知,讓李世民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此乃他和長孫皇后的意思。
“父皇,母后……您們稍等片刻,兒臣去取大哥的錦囊來……”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注視着李承幹往書房而去,二人盡皆被震撼的無以復加。
又是大哥?
莫非這一切,也盡在秦王掌握之中不成?
很快,李承幹便手持一個錦囊,返回宮殿之內。
“父皇,母后……”
“這是大哥留下的最後一個錦囊……現在可以打開看看了。”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齊齊往錦囊上看去。
【父皇和母后,欲要另立太子可開啓】
當着父皇和母后的面,李承乾親自拆開了錦囊。
和前兩個錦囊一樣。
裡面依然是兩封信。
一封是留給承乾的,一封自然是轉交父皇和母后的。
李承幹,將轉交父皇和母后的信,恭敬的交到父皇手中。
李承幹看到父皇和母后,齊齊低頭去看書信。
自己也低頭查勘,大哥留給自己的書信。
一時間,宮殿裡面一片安靜。
“父皇,母后……”
“當您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想必是有了另立太子之意。”
“父皇,母后……”
“承幹進步很大,若是倉促更換太子,怕是要惹羣臣非議,對大局頗有不利……”
“暫且還是莫要做此打算了,儘管父皇和母后,意欲立兒臣爲太子,兒臣暫且也回不去長安城。”
“一是,因爲那速度極快的交通工具,尚未成功。”
“二是,兕子,稚奴,還有諸多弟妹的頑疾,需要在輪臺城治療,纔有奇效。”
“三是,確定承乾的太子之位,可以讓諸皇子更加安分,不會再有其它念想……”
“即日起,五年之內,兒臣可完成一切事宜,包括大食和波斯的十年之期……”
“父皇,母后。暫且讓承幹繼續擔任太子吧,待兒臣返回長安城後,將輪臺城交給承幹打理。”
“這幾年,就讓承幹好好鍛鍊一下,治國理政,平天下之道,畢竟兒臣留給他的輪臺城,乃是整個大唐最爲富饒之地。”
長孫皇后看到這裡,熱淚奪眶而出。
輪臺城?
若是承幹未來主管輪臺城,確實是一個最爲美好的結果。
輪臺城的富饒和美麗,眼下已經遠超國都長安。
就連李世民,也是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這的確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了。
想必承幹也會心滿意足的。
李世民握緊長孫皇后的手,二人繼續低頭往下面看去。
“父皇,母后。雖然輪臺城一行,父皇身體的頑疾,得以根本的醫治,但是此頑疾想要徹底痊癒,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兒臣以爲,父皇最好不要再問朝政國事了,辛苦了這麼多年,也該歇歇了,每日天不亮就上朝,對身體尤爲不佳。”
“一切交給承幹打理,即能鍛鍊承幹治國理政的能力,也能讓父皇好好調理身體。”
“閒暇時間,找幾位賦閒在家的老臣打打麻將,到了父皇這個年紀,修身養性尤爲重要……”
“母后的氣疾已經完全痊癒,今生不會再復發了,母后是這個世上最偉大的母后,雖然兒臣不是母后所生,但是能感受到母后對兒臣和吉祥,茹怡以及長安的關心和愛……”
“父皇,母后,上元節過後,便讓青雀他們,連同河間郡王和江夏郡王,一起來輪臺城吧。”
“…………”
這封信洋洋灑灑數千言,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既欣喜又感動。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看完書信,擡頭向承幹看去。
卻發現,李承幹也已經激動的,熱淚盈眶了。
“承幹……”
長孫皇后,柔聲的輕聲呼喚道。
“父皇,母后。大哥他,大哥他竟然要把輪臺城交給承幹打理,承幹真是太高興了……”
李承幹自然知道,這是他和大哥之間的約定。
也是自己當年,特意向大哥要求的。
眼下就看父皇和母后的意思了。
“承幹,如此說來,你以後願意去治理輪臺城?”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幾乎是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道。
若是承幹同意的話,那此事,真的就太完美了。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不會在有心理負擔和爲難。
“父皇,母后。”
“兒臣自然願意去治理輪臺城,輪臺城的富饒和美麗,兒臣真是太喜歡了。”
“父皇,母后。兒臣心知肚明,論文治武功,兒臣不如大哥,論治國理政,平天下,兒臣也不如大哥……”
“兒臣唯一的優勢,不過是嫡長子的身份而已。若是兒臣這個嫡長子,不能讓父皇的大唐越來越強盛,不能讓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
“兒臣,這太子之位,不要也罷!”
“父皇,母后。說句心裡話,兒臣以爲,諸皇子之中,只有大哥纔是最優秀的,若是沒有大哥,兒臣義無反顧的,會爲父皇的大唐和基業嘔心瀝血……”
“眼下,父皇和母后,還是立大哥爲太子吧!”
“只有大哥,能把父皇的基業繼續擴大,也只有大哥,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未來,兒臣能夠主政西域,在輪臺城度過餘生,已經足以心滿意足了……”
李承幹話音落地,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眼含熱淚點點頭。
“善,大善……”
“承幹,有你這些話,父皇和母后也就放心了。”
“承幹,父皇和母后,一直以來都對你寄予厚望。”
“奈何,你大哥他太優秀了,優秀到讓父皇和母后,不得不再次做出抉擇。”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皇和母后,希望你們都能好好的,莫要爲了這皇位而兄弟反目……”
“今日,聽承幹所言,父皇和母后,算是徹底放心了。”
“承幹,今日父皇和母后,陪你用膳。咱們一起好好說說心裡話……”
北風呼嘯,雪花飄飄。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
東宮之內,卻是一副父慈子孝,其樂融融的溫馨場景。
岑文本的府邸裡。
岑文本坐在門口,看着飄飄灑灑的雪花。
幾次想要去魏王府,將今日之事,告知魏王殿下。
最終,岑文本,長嘆一聲。
打消了魏王府一行。
岑文本,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能升任宰相一職。
竟然是秦王殿下舉薦的。
若不是陛下親口所言,岑文本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他和秦王素無交集,就連一聲招呼都未曾打過。
秦王,爲何會舉薦他爲相?
岑文本,眉頭皺成了川字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魏府書房裡面。
魏徵父子二人,一番商議過後,還是決定將今日之事,飛鴿傳書給秦王殿下。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日陛下突然意欲另立太子,而且竟然是秦王。
這讓魏徵心裡非常的不踏實。
毫無疑問,這不符合常理和邏輯,更符合李世民的行事風格。
正因爲如此,御書房裡,魏徵,房玄齡和杜如晦,三人做爲太子的老師,儘管心裡巴不得陛下所言是真的,可是,他們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欣喜的表情。
魏徵的擔心,很快便應驗了。
就在飛鴿帶着書信,剛剛飛出去不久。
內侍總管李德祿,來到魏府。
此時,距離宵禁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
“陛下口諭,傳詔魏太保入宮覲見,陛下在御書房等待魏太保。”
魏徵急匆匆坐上馬車,直奔皇宮而去。
御書房裡,還是今日下午那些重臣。
唯獨少了長孫皇后,而多了太子李承幹。
魏徵剛剛抵達御書房,距離皇宮稍遠的馬周和岑文本,也先後抵達。
“衆卿,朕今日急詔爾等前來,因爲有一要事要提前知會衆卿。”
“朕,決定。即日起,不再過問朝政國事,一切交由太子處理……”
李世民話音落地,御書房內一片安靜。
狗日的李世民,說話,果然跟放屁的一樣。
魏徵在心裡不停的罵着。
房玄齡和杜如晦,表面波瀾不驚,心裡則是五味雜陳。
得虧他們下午,沒有鼎力支持另立太子啊。
否則……
帝心難測,果然如此。
陛下這也太反覆無常了。
“衆卿,爲了大局,朕,不得不暫時做出如此決定,更何況,朕的頑疾還未痊癒,需要修心養性。”
“明日起太子主政,玄齡,克明和玄成,可以不用上朝了,以後陪朕在御書房裡下下棋,喝喝茶。”
“朕還有一樣新的娛樂活動,和三位愛卿一起好好交流交流……”
李世民心情無限好。
奈何,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等人,心情不美麗啊。
不過三人,還是恭敬的施禮答應下來。
“朕,下午所言之事,實在是考慮不周,那件事情,以後莫要再提了,切不可對外人提及。”
“皇兄和承範留下,衆卿暫且回府吧。”
衆人施禮告退。
“玄齡,克明,你們怎麼看?”
離開御書房百步距離,魏徵輕聲開口詢問道。
“玄成,此事太過古怪,今日之陛下更是古怪的很……”
“還是知會秦王殿下一聲吧,陛下在看到袁天罡遺書後,已經意欲另立太子,爲何又來了個大反轉?”
“好,書信,回府立即便寫。”
聽了房玄齡的話,魏徵輕聲開口回答道。
半個時辰後,又一隻飛鴿,在魏府上空,騰空而起。
此時此刻,御書房裡。
李世民正和李孝恭和李道宗促膝長談。
談起文成公主的駙馬薛仁貴。
李世民那叫一個神采風揚,言語裡難掩欣賞和讚譽。
李道宗聞言,心裡自然也提自己的女兒高興。
“承範,朕和皇后離開輪臺城的時候,雪燕已經有了六個月的身孕了。”
“若無意外,近期,你就當上外公了……”
李道宗聞言,面帶欣喜之色,施禮說道。
“一切都是託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福。”
“臣弟,多謝陛下和皇后娘娘。”
“善,大善……”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繼續開口說道。
шшш☢ Tтkan☢ ¢ 〇 “皇兄和承範有所不知,不僅僅是朕身患頑疾,你們二人也一樣身患頑疾……”
李世民的話,讓李孝恭和李道宗,齊齊瞪大了眼睛。
李世民見狀,微笑着點開口說道。
“皇兄,承範,莫要着急,此事都是朕的好大兒告訴朕的,他會爲你們二人診治頑疾的。”
“咱們李唐宗室,幾乎所有人都身染頑疾啊,還好有朕的好大兒在,可解決這一隱患。”
“上元節過後,皇兄和承範,便帶領諸皇子和公主,去一趟輪臺城吧……”
李孝恭和李道宗,自然一口應允下來。
輪臺城,如今已經成爲口口相傳的人間仙境。
更何況他倆還有頑疾在身。
李道宗更是迫切想親眼看一看,薛仁貴。
自己這個女婿,到底有幾斤幾兩。
第二日,一大早。
太子李承幹,繼續主持朝政。
就在羣臣疑惑不解的時候。
內侍總管李德祿,宣讀陛下聖旨。
……
李世民開啓了,從此君王不早朝的休閒模式!
三日後, 輪臺城都督府內。
兩隻信鴿,結伴而來。
因爲魏徵放飛信鴿的間隔時間,不足一個時辰。
後面的信鴿追上了前面的信鴿,兩隻小夥伴,愉快的結伴而行。
齊齊落在了,輪臺城都督府內。
李根取下兩封書信,打開一看。
瞬間便明白了,父皇爲何會有如此,讓自己的岳父難以理解的巨大反差。
爲了讓岳父大人放心。
李根在書房內,立即寫下立個大字。
突然間,薛仁貴步履匆匆而來。
“殿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