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狀紙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朕想問問,既然設兒都能調查出來,在座的各位難道查不出來嗎?”

不等別人回答,李世民又說道:“只怕是各位恐怕都不知道這種事。”

“說來也是三百文,三畝地,相對於一條人命來說,微不足道,不值得管,不用問,反正出不了啥大事。”

“但諸位吃俸祿的大人是不是忘了,這三百文對於這些狀紙上的百姓,就是他們的命?!”

大人這兩個字,李世民加重了語氣。

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着什麼。

各位吃俸祿的大人忘記了!

是不是你們久居高位習慣了!

這三百文,可是尋常百姓的命!

李世民的話,像是驚雷一般在大殿內炸響。

“各位大人,怎麼不說話了?”

李世民緩緩說道:“我不知道各位大人看到這張狀紙是什麼樣的心情。”

“朕的臉上臊得慌,臉燙啊!”

俗話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從來沒有什麼完美的人。

明君之所以能被稱爲明君,不是因爲他們一點錯誤都不會犯。

而是因爲他們在出現錯誤時,能夠聽取別人的話,及時改掉他們的錯誤。

很顯然,李世民便是如此。

秦壽原本以爲的震怒並沒有出現,恰恰相反,李世民反而拿着這件事,檢討起自己和朝廷的過錯。

這是秦壽萬萬沒想到的,同時也稍稍轉變了一些,對於李世民的看法。

“兒,你擡起頭。”

李世民在說過這些話後,又把視線移向秦壽,說道:“這件事,你做得對。”

“是朕在這件事上做錯了。”

“譁〜〜”

此言一出。

頓時叫所有人都驚呆了。

李世民。

大唐皇帝。

當今的至尊。

居然認錯了,而且是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對他的兒子認錯了。

這下子朝堂可徹底炸開了鍋。

李世民認錯並不稀奇,前不久甚至還被魏徵逼着寫了罪己詔。

但那是爲了國家大計,爲了祈福,李世民才寫的,而且最終也沒有昭示天下。

而如今,僅僅是爲了一個打人的案子,陛下原本是要斥責秦壽,結果卻變成了斥責文武百官,還斥責了自己,並且跟秦壽認了錯!

這完全可以說是大唐歷史上,不,甚至從古至今的歷史上第一遭!

秦壽愣了片刻,看向李世民,卻發現後者一臉愧疚。

當然,秦壽自然不會有恃寵而驕,他趕忙躬身行禮道:“不,父皇整日操勞國之大計,這些事傳不到父皇耳中,並不是父皇的錯。”

李世民擺了擺手,看向秦壽的眼神中多了一些讚許。

當初是他一心鑽進了牛角尖,太過擔憂奪嫡的事,甚至想借此事調查清楚黨羽劃分,但偏偏忽視掉了最基礎的事情。

這些罪狀是真實存在的,是真正能將一個平民百姓逼上絕路的事。

不對,應該說李世民發現了,只不過久居深宮,他忘記了,忘記了三百文真正的價值。

“謳兒,這封狀紙,朕就收下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朕要把這封狀紙裝裱起來,掛在書房內,時刻提醒朕。”

“民乃立國之本!”

好一個民乃立國之本。

這句話,聽得秦壽心神一震,他萬萬沒想到,這件事能夠在李世民的心中上升到如此的高度。

狀紙,被李世民收了起來。

而後,李世民回到了皇位上,並未坐下,他的視線在所有文武百官的臉上一一掃過,朗聲說道:“自今日起,朕要看到長安城內近一年內所有的狀紙,無論事務鉅細,哪怕只有一文錢!”

“都要給朕呈上來!”

秦壽:“……”

不是,自家老子這是瘋了?

近一年內所有的狀紙,那得成千份,你看得過來嗎?

這本來朝堂上的事務就夠繁忙,國計大事還顧不過來,還有心思看這些?

不過父皇要重抓此事的心確實是好的。

“陛下,朝堂事務繁多,如此一來,怕是會給陛下添加諸多負擔。”

這種想法當然不止秦壽有,其餘的大臣亦然。

這不,就有人率先出口勸阻。

就連一向剛正不阿的魏徵,也覺得這事不妥,聽到這話,頻頻點頭。

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你的意思是,就放任這種事了?”

“這…”先前出言的大臣頓時語塞,悻悻地退回列中,不再言語。

此時,杜如晦嘆了口氣,緩步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爲此事要管,但是陛下光是朝堂上的事就已是堆積如山,劉大人是擔心陛下龍體。”

“恩。”李世民自然知道這事的可行性比較小,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有真的打算自己來看,如今杜如晦出言勸阻,正好給了李世民一個臺階。

“既然如此。”李世民嘴角勾起一絲微笑,視線挪到了秦壽身上。

秦壽先是一怔,而後心中大叫不好。

果不其然,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叫秦壽更是頭疼了。

李世民說道:“那此事便交給溼王去辦,待王長安書局的公務做完後,李靖你便將所有狀紙收羅起來,送到謠王府去。”

意思很簡單,你在這甘露殿上一點面子都不給你爹我,那我就給你找點事做。

你不是喜歡懶散嗎?

我偏不讓你懶散,還得找個你拒絕不了的工作讓你去。

秦壽:“???”

如果李世民不是皇帝,秦壽完全會忍不住跳腳罵娘。

無奈之下,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誰讓他一開始就扯出大義這個旗號。

但說起來,這何嘗不是給秦壽委以重任,既然讓秦壽去審覈狀紙和卷宗,那麼勢必就等於給了秦壽一些權力。

雖然很小,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權。

而且李世民心裡很清楚的是,狀紙中狀告無果的大多是那些七宗五姓的人犯事,錢權交易下,狀告也就不了了之。

秦壽若是去辦這些事,就等於站在了七宗五姓的對面。

這招,可謂是一石二鳥。

“兒臣…”秦壽無奈地躬身道:“領命。”

聽到這話,李世民心滿意足地坐回皇位,而後把視線落在李承乾的身上。

既然秦壽沒做錯,那麼這場風波,就只有一個人做錯了。

那就是東宮。

第347章 親自開口第391章 猜對了第167章天機不可泄露第27章羈絆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252章 第一花魁第397章 聘禮第423章 皇親國戚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91章 早就猜到了第412章 狗血淋頭第509章 急眼第501章 一起賞月第309章回禮第172章惹人煩第23章尋開心第108章 到場第385章 太神奇了第428章 謝恩第317章屯糧食第171章滿臉疑惑第212章 彆扭第301章實力第305章喜悅第341章 犯不着第126章 待遇第433章 最合適不過了第166章奏樂第239章迎敵第490章 功高震主第52章 犒勞第404章 天災之年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255章 親自上戰場第24章貓膩第196章入土爲安第223章好勝心第479章 摩擦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336章 看不下去第57章做得隱蔽第393章精銳第51章 何其聰慧第267章故意刁難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177章優越的待遇第64章規矩第157章 碎碎念第140章一絲寒意第80章致命打擊第399章 親戚關係第76章感情債第215章無用的書第485章 高人一等第161章 仰慕者第191章簡單的人第160章 大開眼界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112章是老夫記錯第171章滿臉疑惑第276章選擇攻城第492章 輝煌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429章 一起扛第413章 起鬨第1章老子永遠不死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396章 賜宴第97章確認清楚第420章 察言觀色第253章 串通好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166章奏樂第157章 碎碎念第235章真實性第105章 覲見第46章啞巴第78章敵意第199章貴人第328章 改邪歸正第366章 墜崖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452章 墜入愛河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375章 投降了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82章 不盡相同第306章相思之苦第486章 好拿捏第109章信封第68章親情第249章 穿透第274章惱羞成怒第449章 太嚇人了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67章天機不可泄露第319章 推演第363章 面露難色
第347章 親自開口第391章 猜對了第167章天機不可泄露第27章羈絆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252章 第一花魁第397章 聘禮第423章 皇親國戚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91章 早就猜到了第412章 狗血淋頭第509章 急眼第501章 一起賞月第309章回禮第172章惹人煩第23章尋開心第108章 到場第385章 太神奇了第428章 謝恩第317章屯糧食第171章滿臉疑惑第212章 彆扭第301章實力第305章喜悅第341章 犯不着第126章 待遇第433章 最合適不過了第166章奏樂第239章迎敵第490章 功高震主第52章 犒勞第404章 天災之年第313章 洗刷恥辱第255章 親自上戰場第24章貓膩第196章入土爲安第223章好勝心第479章 摩擦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336章 看不下去第57章做得隱蔽第393章精銳第51章 何其聰慧第267章故意刁難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177章優越的待遇第64章規矩第157章 碎碎念第140章一絲寒意第80章致命打擊第399章 親戚關係第76章感情債第215章無用的書第485章 高人一等第161章 仰慕者第191章簡單的人第160章 大開眼界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112章是老夫記錯第171章滿臉疑惑第276章選擇攻城第492章 輝煌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429章 一起扛第413章 起鬨第1章老子永遠不死第364章 心甘情願第396章 賜宴第97章確認清楚第420章 察言觀色第253章 串通好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166章奏樂第157章 碎碎念第235章真實性第105章 覲見第46章啞巴第78章敵意第199章貴人第328章 改邪歸正第366章 墜崖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452章 墜入愛河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375章 投降了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82章 不盡相同第306章相思之苦第486章 好拿捏第109章信封第68章親情第249章 穿透第274章惱羞成怒第449章 太嚇人了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67章天機不可泄露第319章 推演第363章 面露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