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石碑

秦壽說道:“你現在的糧食,要麼是世家,要麼是糧商手裡,他們屯糧的目的無非也就是名和利。我們先說利,當長安的糧價漲到了很高的價格,而且市場糧食一直很充足的情況下,你說那些糧商能不能忍住一直不賣這個糧?陛下再來個給商人家子弟們給予科考資格的恩典的話,有錢又有名,這誰忍得住?”

“只要糧商們先出手一些糧食了,價格低了,世家們還能坐得住?世家們最在乎什麼?名!他們世家能傳承千年立足於天地間,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們在天下人心裡的名聲。”

“陛下在把糧食價格打下來以後,回頭也可以詔令世家們捐贈糧食,並且了刻着在石碑上,以顯世家尊榮,勒石其爲國爲民之功,還要用大唐文字,突厥文字,西域文字一起寫上去,昭告天下世人,這些世家們的德行家風!”

“再加上糧商們出手,大唐的糧食總是夠緩解一陣子的了吧?看到糧商們一個勁的在那賺錢,你覺得那些世家們再想讓陛下低頭,還能抵得住眼前的利益嗎?再加上陛下也已經施恩了。”

“市場上的糧食一旦多了起來了,這個糧價不就下跌回來了嗎?”秦壽分析道。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等人一聽,瞬間恍然大悟,這些人不就是想着大賺一筆,待價而沽的嗎?

而給他們一點價格,把糧食全部放回到朝廷手裡,那麼話語權就在他們這邊了。

一旦得到了足夠的利益了,也看到了市場的飽和,肯定會趁高價賣出,他們肯定也擔心糧食在最高點還一直充足,糧食就是在最高價了,再不賣回頭就賣不出去好價格了,誰還會抓着那批糧食不撒手。

糧商出手了,那麼世家們又能坐住多久呢?

“要是這幾個世家聯合起來都不捐怎麼辦?”

李二問道,最怕就是他們又抱作一團,同氣連枝,大家都不鳥他,那這些又有什麼用?讓他一個人唱獨角戲,那他多尷尬啊!

“無中生有啊。陛下勉強找個看的順眼的,陛下說他捐了,再賞個不上不下的官位。他不捐,好意思嗎?而且要是不捐,這就是欺君了!”秦壽說道。

官位也給了,讓你捐點糧食你不願意?

不好好治你一下怎麼行?正好就拿着你發火!泄泄火氣!

殺雞儆猴給其他幾家看!

但是這好像是強買強賣啊?

不過看着也不是不管用啊!

一家捐了,其他六家也不得不捐,大家都是五姓七宗世家,到了我們這,就要被你一家踩在腳下?

而且這些世家們要說真的能夠同氣連枝,沆溪一氣,團結一致,這都是假的!

是因爲利益使得他們必須要這樣!

可要是如果站着在利益的對立面了!那誰就算是不想爭個高低,也不想做最後那個!

以不要臉的辦法來治這些不要臉,是最好的辦法了。

李世民等人都是聰明人,這一番話下來,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瞬間恍然大悟。

厲害啊我兒!

陽謀啊!

和世家們直接正面對剛,短兵相接。

就直接清楚明瞭的想要你們手裡的錢糧,而且還不想還,還要端着架子叫你們給!

看你們怎麼辦!

你們要是不給?

那好辦,我就讓天底下的人來看看你們這偌大的一個世家居然這樣!

當然了這個辦法也確實是不要臉,世家的錢糧是世家的,你大唐天下有事你來人家這打秋風做什麼?你怎麼能逼迫人家強行捐錢呢?你憑什麼?有什麼資格?是朝廷就可以這麼做的了嗎?

人家世家現在也沒有犯法,你們憑什麼這麼做?

但是大唐的李世民還真的是有這個資格的!

在雍正朝的歷朝歷代的帝王之前,都有這樣的資格要求世家和商戶們強制在國難的時候捐贈錢糧。

囚爲在歷史上,雍正改革“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些政策之前,這些世家們是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和錢糧,更不需要去服兵役和徭役的,商戶們也可以通過給予一定的錢糧來免服徭役和兵役,而且商人們的稅率極其地下。

大量的賦稅全部都加在了賴以土地生存的農戶百姓們的身上,大唐的國庫的主要收入,也都是從這些種田種地的百姓們身上收取的,而佔據了大量良田和財富的世家和商戶們卻不需要繳納多少賦稅和服徭役。

國家的民力,財力重擔全部都壓垮在這些辛苦勞動的百姓們身上了。

世家們的財富和商戶們的財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收割了百姓們的,所以,李世民如果真的要求世家們,商戶們強制捐贈錢糧,是必要的!

再加上李世民是一代明君,繼位以來,各地天災人不斷,也多次下令減免賦稅!

這就導致現在國庫的收入這幾年來都是入不敷出的,所以現在國庫裡面想要拿點錢出來賑災,都要思前想後,都要斟酌再三的了!

而且要是現在賑災了的話,今年朝廷裡的官員們的俸祿都發不出了。

所以現在,就是把李世民,長孫無忌一起都拿去東市,按斤稱着賣,都賣不出他們要的錢,因爲這些錢,都經年累月的到世家手裡了。

秦壽的這個辦法也確實是個好辦法。

長安城的糧食現在是有的,而且朝廷自己把糧食都已經推最高位了,你們還不賣就要砸在手裡了!

只能下跌了!賠錢了!

就算世家不想賣,那些商人見利,怎麼會有錢不賺!

等長安城糧食下降了一點了,我再讓你們去買回來,給我捐贈一大筆,我再把這個糧食放進市場,讓市場價格再慢慢回降。

你不捐,可以!

那就讓天下人都看看你們這什麼世家!

這麼多世家裡面,本來大家平起平坐的,到你這就因爲你不捨得錢糧,在朝廷和百姓們面前,就被人壓到了下面。

以後怎麼面對家族裡的族人?族人出去怎麼面對其他家族的人?

以後死了,見到列祖列宗怎麼交代?

第376章 享受第321章 父子連心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57章做得隱蔽第19章仁慈第383章 搗亂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379章 聖旨第503章 人聲鼎沸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221章憤怒第250章 不堪一擊第49章 栽跟頭第291章契約紙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276章選擇攻城第258章節節敗退第194章立刻帶我去第219章勝券在握第54章寄託第60章錢款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251章 犧牲了第171章滿臉疑惑第4章 遺願清單兩件事第265章眼神對視第362章 糧食的危機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431章 造反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443章 和親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281章 勤學好問第283章氣息撲面而來第506章 忍無可忍第407章 賭坊第72章起身告辭第389章 不可失禮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299章恭敬行禮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59章狡詐惡徒第320章 碰巧了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55章 親戚往來第139章十分謙遜第363章 面露難色第437章 晉陽公主第184章嚇唬第244章出了口惡氣第70章辦公場所第279章 平淡第306章相思之苦第183章德行第317章屯糧食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503章 人聲鼎沸第99章對手第391章 猜對了第85章禮呢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19章仁慈第301章實力第84章 所圖甚大第231章埋伏圈第139章十分謙遜第59章狡詐惡徒第134章再來一杯第302章有人犯病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165章商議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381章 疲累的大腦第350章 意中人第278章 講究第73章愧疚第162章 值得表揚第164章嫌棄的目光第473章 磨損第229章傷亡慘重第191章簡單的人第389章 不可失禮第394章 划算的買賣第230章輕舉妄動第147章因急而亂第54章寄託第280章 沒人打理第442章 懊惱第188章公子是個好人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263章出言諷刺第101章露出舒心的笑第215章無用的書
第376章 享受第321章 父子連心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57章做得隱蔽第19章仁慈第383章 搗亂第371章 光耀門楣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379章 聖旨第503章 人聲鼎沸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221章憤怒第250章 不堪一擊第49章 栽跟頭第291章契約紙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276章選擇攻城第258章節節敗退第194章立刻帶我去第219章勝券在握第54章寄託第60章錢款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251章 犧牲了第171章滿臉疑惑第4章 遺願清單兩件事第265章眼神對視第362章 糧食的危機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431章 造反第411章 性情大變第443章 和親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281章 勤學好問第283章氣息撲面而來第506章 忍無可忍第407章 賭坊第72章起身告辭第389章 不可失禮第365章 厲害之人第299章恭敬行禮第469章 沒糧食了第59章狡詐惡徒第320章 碰巧了第258章節節敗退第355章 親戚往來第139章十分謙遜第363章 面露難色第437章 晉陽公主第184章嚇唬第244章出了口惡氣第70章辦公場所第279章 平淡第306章相思之苦第183章德行第317章屯糧食第156章 作惡多端第503章 人聲鼎沸第99章對手第391章 猜對了第85章禮呢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19章仁慈第301章實力第84章 所圖甚大第231章埋伏圈第139章十分謙遜第59章狡詐惡徒第134章再來一杯第302章有人犯病第405章 施恩天下第165章商議第497章 繼承爵位第381章 疲累的大腦第350章 意中人第278章 講究第73章愧疚第162章 值得表揚第164章嫌棄的目光第473章 磨損第229章傷亡慘重第191章簡單的人第389章 不可失禮第394章 划算的買賣第230章輕舉妄動第147章因急而亂第54章寄託第280章 沒人打理第442章 懊惱第188章公子是個好人第198章最重的刑罰第263章出言諷刺第101章露出舒心的笑第215章無用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