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如火如荼

杜荷這番話說的是鏘鏘有力,擲地有聲,目光四周一掃,高昂道:“故而在下覺得,訟師絕對不是禍亂的根源,雖然‘訟棍’的存在,確實讓人髮指。但試問哪一朝代沒有亂國之殲佞?難道就因爲他們,否認所有的文臣武將?這有些不公道吧……小子這裡覺得,‘訟棍’必須嚴懲。可那些能夠爲百姓伸張正義,身懷公德心的訟師,應當受到嘉獎。不能因爲對於‘訟棍’的偏見,而牽連到他們。”

魏徵對於杜荷的意見本不以爲然,但聽了杜荷的諸多解釋,也漸漸的改了想法,不過只是思緒鬆動,還不足以讓他改變自己的意見。這裡衝着前面的那些優秀制度,他打算給杜荷一個機會,一個說服自己的機會,上前一步,開口道:“小杜大人,言辭鑿鑿,確實不無道理。訟師與訟棍之間,不能混爲一談。但是千百年來,訟師的存在可有可無……訟棍之惡,卻是深入人心。想要改變大衆的看法,絕非易事。若無實在的利處,我不認爲有這個必要,多此一舉。”

魏徵表面是否認了訟師的存在,目的卻是讓杜荷給出一個真正讓人信服的理由。

這也點破了實際,杜荷固然憑藉口才,說的頭頭是道,但訟師存在的真正意義,卻沒有明顯的表示。

魏徵這一開口,朝堂上那些反對杜荷的人,也相繼閉上了嘴巴。杜荷擅於詭辯,這在朝堂上早已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只比口才,滿朝文武還真沒幾個有杜荷這般厲害。

魏徵的話也給了他們,重新整理思緒的機會,消除了朝堂上劍拔弩張的氣氛。

杜荷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道:“我記得陛下曾說過一句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見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百姓的支持。天下百姓好,國家自然定安強盛。天下百姓遭罪,哪怕實力在如何雄厚,也只有滅亡一途,就好比隋朝……”

杜荷這話無人反對,且不說是李世民開的金口,事實亦是如此。由古到今,王朝的大起大落,大多都與百姓有關。強大如隋朝者,還不是因爲各種超大動作,引起了百姓的暴動,以致義軍四起,二世而亡。

不過大多人都覺得奇怪,這與訟師的存在與否,有什麼關係?

只聽杜荷接着道:“律法存在的意義是爲了更好的約束百姓,維護王朝的安定。可不知諸位想過沒有,真正懂法,瞭解法律的百姓又有幾人?除去那些世族門閥子弟,又有多少讀書人會去了解我大唐的律法?沒有,據我所知,基本上沒有。這樣,律法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爲了在百姓犯錯的時候,用來懲罰百姓的道具?”

杜荷話音一落,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了解內情的大臣臉色都有些難堪。

杜荷接着道:“百姓知法,才能守法,不知法,如何讓他們遵守?在我看來,百姓是最弱勢的羣體,也是最強大的羣體。他們只求溫飽,逆來順受,但如果真的逼急了他們,他們的力量,足以撼動整個王朝。”

長孫無忌陰陰的道:“這些道理人人都知,人人皆懂,恕在下愚昧,實在不知小杜大人說的這些,與訟師有什麼關係。”

杜荷坦然一笑:“這長孫大人就大錯特錯了,不是沒有關係,而是關係密切。”他環視四周一眼,道:“由古到今,官逼民反,數不勝數。這百姓造反,大多都有個源頭。漢朝文景之治、宣帝中興,乃是我華夏史上最著名的盛世之一。可在這盛世中,依舊發生了幾起官逼民反的事情。這爲什麼?公認的盛世裡,爲什麼會出現官逼民反的事情?”他自問自答,“那是因爲殲商惡吏的迫害,即便在清明的盛世,再偉大的國家,都無可避免這種蛀蟲、敗類的存在。他們在遠離京師的偏僻處,爲所欲爲,就如土皇帝一般,囂張跋扈、欺壓百姓。而百姓卻只能逆來順受,直到忍受不住的時候,奮起反抗……只可惜,他們並非是生活在秦末、漢末、隋末,能夠一呼百應。他們的反抗就如大海中的浪花,根本不值得一提,就連地方駐軍都能將他們覆滅。在這裡,我問長孫大人一句,究竟是百姓的錯,還是殲商惡吏的錯?”

長孫無忌一怔,這個問題,還真將他給難倒了:於情百姓無罪,實在是殲商惡吏害人,但於理,百姓是聚衆造反,個個都應該殺頭,滅九族。他沉吟片刻,以有了答案道:“雙方皆有過錯,殲商惡吏固然是可恨,但並不是百姓造反的理由……”

杜荷反問道:“那依照長孫大人的意思,百姓就應該毫無怨言的面對壓迫,直至死亡?”

長孫無忌佯怒道:“小杜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杜荷自若一笑道:“長孫大人別誤會,小子絕無冒犯之心,只是在想辦法。陛下英明神武,更勝昔年文帝景帝,一手打造的貞觀盛世,也毫不遜於文景之治、宣帝中興。可誰也不能保證,在大唐就無殲商惡吏的存在。如果此事發生在我大唐,應該如何處置?”

長孫無忌心中有些不安,他對杜荷非常瞭解,深知杜荷最擅長在辯論中暗埋陷阱,誘惑他人入甕,一時間也沒有草率開口。

杜荷見長孫無忌謹而慎行,心叫不好,這老狐狸太狡詐了,竟然不中計,這可如何是好?

他忙高聲問向四周:“不知諸位大人,有哪個能夠回答我這個問題?”與其讓長孫無忌看破自己的意圖,不如趁他還沒有想到關鍵之處,拉一個替罪羊出來。

聽杜荷發問,一人應聲而出,道:“我大唐制度較之七百年前的漢朝更加完善,即便有這等蛀蟲存在,也絕不可能囂張多時,只有監察御史察覺,將他揪拿出來。小杜大人,拿七百年前的例子與現在相比,也太小覷我大唐了。”

監察御史是隋文帝設立的官職,唐朝沿用之後,加以改良,品秩不高,權限卻極廣,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貪官污吏遇上了他們,等於遇上了閻王爺。

杜荷目視來人,臉上一喜,這送上槍口的大神,竟然就是那位盧家諫官,心中暗笑:“看來這幾大世家,對於自己的怨念,還真不是一點半點……”

面對諫官的逼問,他暗自歡喜,道:“這位大人說的有理,但不知大人想過沒有。先是殲商惡吏在前,接着是百姓受累,最後纔是監察御史將殲商惡吏揪拿出來。監察御史並不是神仙,他們負責糾察官員,但我大唐地大物博,各地官員加起上少說也是萬計。他們不知道哪一個官勤政廉潔,哪一個官欺民作惡。要查到他們身上運氣好,月餘之間,運氣不好,就是幾年。毫無疑問,在監察御史沒有查到這些殲商惡吏身上的時候,這些殲商惡吏在這月餘,這年餘裡,會給我大唐帶來多大的惡劣影響?”

諫官說不出話來。

杜荷高聲道:“這裡訟師就有存在的意義,百姓因爲不懂法律,故而受到欺凌,有怨難訴。遇上清官明吏,還有伸冤的可能。一但遇上那些縱容包庇的官員,那百姓只能自認倒黴。”他說道這裡,腦中突然閃現一件事情,笑道:“就好比前些曰子,滎陽的縣尉,他美名在外,可乾的確實包庇縱容的惡事,利用職權,糊弄百姓。如果這時,有訟師的存在,那縣尉便不敢明目張膽的作惡。”

他說這話的時候,似笑非笑的看着那諫官。

諫官氣的臉色緋紅,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打臉,這可是赤裸裸的打臉。

李世民聽到這裡也樂了,眼睛不知覺的迷了起來。

前一陣子的動亂,滿朝文武沒有幾個人不知道的。

滎陽縣尉是鄭家人,鄭家立足千年,就如一顆大樹,開枝散葉,茂密非常。他們因爲擁有不可比及的資源,家族中人才輩出,但終有個別寄生蟲。他們依仗家勢,常常惹是生非。

爲了顧全鄭家的榮耀,滎陽縣尉面對鄭家的刑事案件,大多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回到家裡,以家法嚴懲惹事之人。但不管怎麼樣,這種作法就是犯罪。武媚娘抓着這一點,攪合的四大家族人心惶惶。

其實那縣尉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官員,也爲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但他們忠於世家,面對家人難免徇私了。

四大家族互結親家,同氣連枝,杜荷如此數落鄭家人,跟打盧家人的臉,沒啥子區別。

杜荷肅然道:“這也是訟師存在的最大好處,他們可以維護百姓的利益,維護大唐王朝的安定,能夠以自身的律法知識,警示地方官員殲商惡棍,維護大唐的利益。”

褚遂良問道:“小杜大人,這一說,到讓我對訟師另眼相看了。不過小杜大人莫要忘記了,你所說的都是好處,可還有壞處。人心未必都是大公無私,你也承認有剛直的訟師,也有黑心的訟棍。訟師可以維護大唐的安定,但訟棍確在敗壞大唐的法紀。認可訟師,也意味着承認訟棍的存在……”

杜荷道:“這就要看我大唐官吏的本事了。如果地方官員,連一個顛倒是非的訟棍都對付不了,讓無辜的人,受到不白之冤,那他有什麼能耐繼續坐在那個位子上?褚大人覺得,我說的可有道理?”

()

第36章 獻上香吻第36章 罪大惡極第23章 與美有約第21章 教訓高麗小丑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5章 佛儒之爭第67章 最年前的國公爺第35章 賀禮(下)第41章 小杜飛刀第35章 李雪雁的怨念第47章 展開行動第14章 這小子,真有本事第31章 杜荷大將軍第51章 杜荷的罪證第55章 荒蕪的上海第30章 拿下侯君集的使者第23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殺!!!第19章 損失慘重第72章 情深意重第40章 史上第一倭寇華麗登場第57章 婚約上的竹杆第43章 漏網之魚第47章 長樂霸氣外露第15章 夜襲第58章 疫病第53章 一屍兩命第6章 死屍帶來的線索第16章 對戰羅通第44章 兵抵衆龍驛第57章 婚約上的竹杆第16章 匪夷所思的招數第46章 重大發現第17章 杜荷VS薛仁貴第60章 災難降臨第41章 杜荷是高昌第一掌權者第21章 七千人,不成氣候第33章 陰太子一下第13章 震撼,超時代制度第36章 振威武館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39章 風雲欲來第41章 小杜飛刀第15章 驚人寶藏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1章 意外發現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46章 決勝第44章 全殲倭寇第43章 試刀第41章 徒手搏獅第8章 無窮無盡血光之災第51章 活體試驗第73章 佈局開始第52章 左擁右抱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51章 插手兇案第40章 李佑暈了第6章 遛馬遛的的功勞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28章 與李世民的夜談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2章 思想的蛻變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27章 齊王、二武,王八綠豆,對眼了第36章 內奸,利用第14章 曹家鬧鬼第13章 二薛獻策第52章 會很悲劇的!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23章 冤家路窄第31章 殺、殺、殺第37章 抵達前線第6章 遛馬遛的的功勞第18章 《唐律疏議》第7章 生日禮物第50章 剛直不阿第65章 愛國家,但更愛他第11章 鬧鬼了第47章 真實身份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43章 長樂用謀第16章 鬥獅第22章 禮物第23章 新式練兵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58章 誘敵來戰第33章 看了李世民的笑話第10章 未來宰相當副手第37章 再見瑤池入浴第79章 萬事皆定第44章 杜荷暗夜復仇第56章 文成公主第47章 長孫皇后第8章 盜帥留帖第42章 逆推第4章 女皇成了情報頭子第10章 雙方佈局第51章 禁賭脫身
第36章 獻上香吻第36章 罪大惡極第23章 與美有約第21章 教訓高麗小丑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5章 佛儒之爭第67章 最年前的國公爺第35章 賀禮(下)第41章 小杜飛刀第35章 李雪雁的怨念第47章 展開行動第14章 這小子,真有本事第31章 杜荷大將軍第51章 杜荷的罪證第55章 荒蕪的上海第30章 拿下侯君集的使者第23章 不速之客第38章 殺!!!第19章 損失慘重第72章 情深意重第40章 史上第一倭寇華麗登場第57章 婚約上的竹杆第43章 漏網之魚第47章 長樂霸氣外露第15章 夜襲第58章 疫病第53章 一屍兩命第6章 死屍帶來的線索第16章 對戰羅通第44章 兵抵衆龍驛第57章 婚約上的竹杆第16章 匪夷所思的招數第46章 重大發現第17章 杜荷VS薛仁貴第60章 災難降臨第41章 杜荷是高昌第一掌權者第21章 七千人,不成氣候第33章 陰太子一下第13章 震撼,超時代制度第36章 振威武館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39章 風雲欲來第41章 小杜飛刀第15章 驚人寶藏第5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1章 意外發現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46章 決勝第44章 全殲倭寇第43章 試刀第41章 徒手搏獅第8章 無窮無盡血光之災第51章 活體試驗第73章 佈局開始第52章 左擁右抱第16章 星星峽夜話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51章 插手兇案第40章 李佑暈了第6章 遛馬遛的的功勞第7章 杜二郎版舌戰羣儒第28章 與李世民的夜談第41章 一山卻有二虎第2章 思想的蛻變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27章 齊王、二武,王八綠豆,對眼了第36章 內奸,利用第14章 曹家鬧鬼第13章 二薛獻策第52章 會很悲劇的!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23章 冤家路窄第31章 殺、殺、殺第37章 抵達前線第6章 遛馬遛的的功勞第18章 《唐律疏議》第7章 生日禮物第50章 剛直不阿第65章 愛國家,但更愛他第11章 鬧鬼了第47章 真實身份第57章 詭異的紅斑第43章 長樂用謀第16章 鬥獅第22章 禮物第23章 新式練兵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58章 誘敵來戰第33章 看了李世民的笑話第10章 未來宰相當副手第37章 再見瑤池入浴第79章 萬事皆定第44章 杜荷暗夜復仇第56章 文成公主第47章 長孫皇后第8章 盜帥留帖第42章 逆推第4章 女皇成了情報頭子第10章 雙方佈局第51章 禁賭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