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爲萬世開太平(一更)

聽到樑王的問題,上官儀微微皺起眉頭。

這個問題,以前從來沒人問過他。

其實,上官儀心目中最真實的答案,大概就是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不過,既然這個問題是樑王問出來的,那他就不能這麼回答了。

因此,在聽到樑王的問題之後,上官儀沉思片刻之後說道:“我讀書,是爲了一展平生所願!”

聽到上官儀的回答之後,李愔微微搖頭,不置一詞。

看到李愔得反應,上官儀的傲氣也被激發起來,不由反問道:“不知樑王殿下,又是爲何而讀書呢?”

聽到上官儀得反問,李愔嘴角一抹微笑一閃即逝。

李愔不由放下酒杯,抑揚頓挫地說道:“本王讀書,只願: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續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李愔每說一句,上官儀就被震撼一次。

說到最後,上官儀坐立不住,不由一下子站起身來。

聽完樑王的回答之後,上官儀只覺得熱血上涌,一股豪氣陡然涌上心頭。

他大聲隨和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續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說到最後一句,居然震動窗紙簌簌作響。

“男兒讀書,當如是也!”

說罷,上官儀對李愔深深一揖。

這一禮,李愔並沒有躲避,而是坦然受之。

既然上官儀從這四句話裡受益,那麼他就當的起這一禮。

這四句話,出自後世張載的四爲句,可以說,幾乎把古代書生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全都歸納總結在一起。

李愔相信,很少有弱冠之年的書生在聽過四爲句之後,還能不熱血彭拜,不奉爲圭皋的。

果然,在李愔說出四爲句之後,上官儀已經將李愔引爲平生知己。

兩人一場酒宴,喝的痛快淋漓,賓主盡歡。

最終下樓,兩人把臂而行。

走到門口的時候,李愔忽然停了下來,對賬房說道:“去給上官公子包一萬錢來。”

很快,一個包裹了一萬錢的包裹,就遞到了上官儀手中。

這一次,上官儀並沒有推辭。

接過包裹之後,上官儀對李愔說道:“今日上官儀到天下第一樓來對對聯,其實是因爲囊中羞澀。承蒙殿下饋贈,上官儀就厚顏收下了。”

聽到上官儀的話之後,李愔不由哈哈大笑,心知上官儀是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李愔不由問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處?如果沒有的話,不妨住進我王府裡面。我王府之內,有數千藏書,可供上官公子隨意觀看。”

在古代,可不比現代有這麼好的條件,想看什麼書,隨時都能買到,甚至在網上就能在線閱讀。

在哪個時代,想借書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數千藏書,對哪個時代的書生的誘惑力,堪比大寶劍。

並且李愔又說了一句話:“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話,本王還可以幫你引薦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舉制度繼承自隋朝,還並不完善。

當時的考試,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這裡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會在考試之前,拿着自己的詩作去拜見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歡你的詩作,那麼成了,這一科,你十有八九會高中。

所以,當時流行一種說法,功夫在場外。

比方說,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詩《近試上張水部》,就是詩人朱慶餘在考進士科之前,寫給主考官張籍的行卷詩。

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否。

這首詩猛一看上去,是寫的一個新婚女子,洞房花燭夜之後醒來,天快亮了。

醜媳婦馬上就要見公婆了,新娘子很緊張,化完妝之後低聲問夫婿,我畫的眉,合不合潮流?

但是這首詩真正的意思呢?其實是朱慶餘在問主考官張籍,不知我的詩文,能入您老法眼否?

然後很妙的是,張籍給朱慶餘一個明確的答案,寫了一首回詩《酬朱慶餘》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哎呀,你長得賊拉漂亮,就跟西施是一樣一樣的,你就不要謙虛和擔心了,我看好你哦!

這兩人這一唱一和,成爲千古佳話。

這種在現在看來很羞恥的事情,在當時就是常態。

我們的詩仙李白,也曾幹過這種事情。

當時他拜訪韓荊州,就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其中有兩句爲: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估計金庸老先生的生平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就是從這兩句套過來的。

中間還有一句: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意思就是,我才思敏捷,你快考考我吧。隨便出個題目,我都能洋洋灑灑寫一萬字而不用思考!

當時的李白,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青年,當時大概還沒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思想。

當時還是願意做官,力求上進的。

只可惜,這位韓荊州並不待見李白,根本就沒給李白機會,最終也沒成爲千古佳話而流傳。

但是當時的風氣就是這樣,如果李愔願意爲上官儀引薦主考官的話。

有李愔的身份,再加上上官儀的真才實學,可以讓上官儀馬上脫穎而出。

不過,李愔的提議,卻是被上官儀給婉拒了。

上官儀誠懇地說道:“殿下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更願意憑我的真才實學考中,在下告辭!”

看着上官儀從容遠去的背影,李愔不由搖了搖頭。

根據原本的歷史軌跡,上官儀這一次應該是考中了的。

這可是宰相之才啊!

如果能拉攏在身邊就好了。

可惜,如果自己強要不讓他參加科舉,留在身邊,估計這上官儀也不樂意啊。

強扭的瓜不甜,也只能隨他去了。

現在李愔真的有些着急,武將還稍微好一些。

但是有治世之才的文人,能被他所用的,真的太難找了。

第一百一十章:用打針嚇唬戰神!第三百一十章:呸!呸!(兩更畢)第二百七十二章:豈因福禍避趨之第三百六十二章:欽差魏徵(三更畢)第三百四十八章:媚娘音訊(兩更畢)第五百九十一章:李佑太子齊造反第一百一十八章:打第二針第六章:落水第五百二十五章:成立科研院第一百八十二章:將軍令五百七十四章:水災爆發第五百三十六章:五姓七望的損招第一百四十一章:勾搭王孝通(第五更)第三百四十六章:松贊干布求婚第二百零八章:色厲內荏第三百九十四章: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三更畢)第六百四十六章:女大十八變第三百四十六章:松贊干布求婚第四百三十章:吃貨的力量(三更畢)第十一章:李世民的敲打第三百七十三章:神童第四百四十章:棄城而逃的刺史第六百三十章: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二章:蜀王的欺君之罪第五百零四章:益州十八騎第五百九十六章:程咬金尉遲恭捱打第二十二章:李泰告黑狀第四百五十九章:劍南道節度使第六百八十二章:皆大歡喜第四百一十二章:程處亮被訓(三更畢)第三百四十八章:媚娘音訊(兩更畢)第七百五十三章: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無題第三百八十二章:神兵天降第二十章:生意經第五百一十一章:崔十娘詭計(三更畢)第二百八十六章:玉皇大帝第三百二十五章:撕破臉皮(七更)第六百九十四章:哈立德之悲第六百零四章:隋唐英雄傳階段性戰果彙報!第七百零一章:連下七城第二十三章:流言蜚語第二百一十一章:李淳風示警第十二章:還清欠款第三百六十八章:李元芳第二百一十一章:李淳風示警第八十八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四章:十貫錢,有多重?第五百九十四章:燒燃的河水第六百九十七章:原住民得末日第七百三十七章:製造麻煩第二百七十一章:臣舉薦蜀王第六百八十一章:華夏城城主太夠意思了第三十四章:搬出皇宮第四百四十七章:襲殺第五百八十九章:蜀王再添一把火第十一章:李世民的敲打第八十三章:驚天逆轉第四百零一章:微服私訪第五百章:出來吧李元芳(八更)第三十九章:借問味精何處有?第五百零七章:兇殺案(五更畢)第六百一十章:李世民駕崩新皇登基第三百一十八章:承讓了(兩更畢)第六百四十四章:爲大唐崛起而戰鬥!第二百九十八章:林抉的威脅第二百七十二章:豈因福禍避趨之第一百三十九章:驚爲天人(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世民到益州第三百五十八章:彈劾蜀王第一百零一章:震驚朝堂的字體(第七更)第五百五十六章:被嚇尿了第七百五十七章:發展第七百六十六章:信息戰第四百一十章:益州月報第六百一十二章: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百二十八章:不做大唐罪人(十更畢)第四百五十二章:親自指揮第四百九十八章:我大唐能做到啊(六更)第七百六十六章:信息戰第六百三十五章:變成正義之師了?第五百三十六章:五姓七望的損招第四百八十四章:難倒狄仁傑(三更畢)第五百二十一章:長孫皇后的主意第三百八十六章:名聲遠播(三更畢)第五百八十二章:搶掠第一百三十三章:真正的畫技(第四更)第六百八十九章:忽悠阿拉伯帝國第三百四十三章:全部納入大唐版圖第三百六十五章:武媚娘得成長第三百三十九章:竟然是她?(三更畢)第一百四十九章: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五章:變成正義之師了?第五百五十四章:俘虜第六百七十五章:白令海峽第五百三十八章:十六國運動會第六百六十四章:移民局第六百七十一章:無題第二百一十九章:媚娘探監
第一百一十章:用打針嚇唬戰神!第三百一十章:呸!呸!(兩更畢)第二百七十二章:豈因福禍避趨之第三百六十二章:欽差魏徵(三更畢)第三百四十八章:媚娘音訊(兩更畢)第五百九十一章:李佑太子齊造反第一百一十八章:打第二針第六章:落水第五百二十五章:成立科研院第一百八十二章:將軍令五百七十四章:水災爆發第五百三十六章:五姓七望的損招第一百四十一章:勾搭王孝通(第五更)第三百四十六章:松贊干布求婚第二百零八章:色厲內荏第三百九十四章: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三更畢)第六百四十六章:女大十八變第三百四十六章:松贊干布求婚第四百三十章:吃貨的力量(三更畢)第十一章:李世民的敲打第三百七十三章:神童第四百四十章:棄城而逃的刺史第六百三十章: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二章:蜀王的欺君之罪第五百零四章:益州十八騎第五百九十六章:程咬金尉遲恭捱打第二十二章:李泰告黑狀第四百五十九章:劍南道節度使第六百八十二章:皆大歡喜第四百一十二章:程處亮被訓(三更畢)第三百四十八章:媚娘音訊(兩更畢)第七百五十三章: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五百四十五章:無題第三百八十二章:神兵天降第二十章:生意經第五百一十一章:崔十娘詭計(三更畢)第二百八十六章:玉皇大帝第三百二十五章:撕破臉皮(七更)第六百九十四章:哈立德之悲第六百零四章:隋唐英雄傳階段性戰果彙報!第七百零一章:連下七城第二十三章:流言蜚語第二百一十一章:李淳風示警第十二章:還清欠款第三百六十八章:李元芳第二百一十一章:李淳風示警第八十八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九十四章:十貫錢,有多重?第五百九十四章:燒燃的河水第六百九十七章:原住民得末日第七百三十七章:製造麻煩第二百七十一章:臣舉薦蜀王第六百八十一章:華夏城城主太夠意思了第三十四章:搬出皇宮第四百四十七章:襲殺第五百八十九章:蜀王再添一把火第十一章:李世民的敲打第八十三章:驚天逆轉第四百零一章:微服私訪第五百章:出來吧李元芳(八更)第三十九章:借問味精何處有?第五百零七章:兇殺案(五更畢)第六百一十章:李世民駕崩新皇登基第三百一十八章:承讓了(兩更畢)第六百四十四章:爲大唐崛起而戰鬥!第二百九十八章:林抉的威脅第二百七十二章:豈因福禍避趨之第一百三十九章:驚爲天人(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世民到益州第三百五十八章:彈劾蜀王第一百零一章:震驚朝堂的字體(第七更)第五百五十六章:被嚇尿了第七百五十七章:發展第七百六十六章:信息戰第四百一十章:益州月報第六百一十二章: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百二十八章:不做大唐罪人(十更畢)第四百五十二章:親自指揮第四百九十八章:我大唐能做到啊(六更)第七百六十六章:信息戰第六百三十五章:變成正義之師了?第五百三十六章:五姓七望的損招第四百八十四章:難倒狄仁傑(三更畢)第五百二十一章:長孫皇后的主意第三百八十六章:名聲遠播(三更畢)第五百八十二章:搶掠第一百三十三章:真正的畫技(第四更)第六百八十九章:忽悠阿拉伯帝國第三百四十三章:全部納入大唐版圖第三百六十五章:武媚娘得成長第三百三十九章:竟然是她?(三更畢)第一百四十九章:人之將死第六百三十五章:變成正義之師了?第五百五十四章:俘虜第六百七十五章:白令海峽第五百三十八章:十六國運動會第六百六十四章:移民局第六百七十一章:無題第二百一十九章:媚娘探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