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反應

于志寧這一開頭,朝臣們也有話題可以說了,紛紛應聲,在朝中開始議論起長安城百姓的反應。

而那些世家中人,他們所議論的,更是大聲,若是長安城的百姓被這一樁血腥的案子所驚動的話,朝廷定然會適當收斂一番的。

這樣一來,接下來,陛下也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了,至少他們可以安心一陣子了。

總不能一個月之內,將世家們都給抄家斬首吧?

“陛下安心,今日一早,大理寺的官員就會在長安城之內張貼告示,就昨日王家之事,與百姓們解釋清楚,另外,王家之種種罪行,都會公諸於衆,至於從王家宅院廢棄的水井之中搜尋出來的十三具遺骸,大理寺也要跟長安城的百姓徵集線索,若是真的是誰的兒女,驗明瞭身份,也好領回家去,好生安葬,此事雖然瞭解,但是臣以爲,需在大理寺之中,留下案底卷宗,以供查閱。”狄仁傑拱手說道。

狄仁傑辦事,滴水不漏,該想到的,他都已經想到了,至於朝臣們的質疑,說白了,大多數也不過是利益在當中作祟罷了。

“狄大人,大理寺如此大肆張楊王家一案,怕是不妥吧?”朝臣之中,有人站了出來。

他是聽到狄仁傑說,將王家一案的詳細要告知於百姓,他的心裡產生了恐慌,真要是這樣做的話,長安城的百姓怕是心裡對世家更是有牴觸,這樣是不利於他們的。

“有何不妥?”狄仁傑問道。

“王家一案,林林總總下來,牽扯百餘條人命,這等驚天答案公諸於衆,狄大人就不怕引起長安城百姓恐慌嗎?”那官員說道:“要知道,王家一案當中所牽扯者,包括了王家府邸之中的那些個下人......”

“愛卿的意思是.......朕的這道旨意,下錯了?”李承乾看着那名官員問道。

下旨抄家的是李承乾,要大理寺一個不留的也是李承乾,現在當朝說起這事兒,說王家一案牽扯到了無辜的人,這豈不就是說皇帝的旨意下錯了,錯殺了那麼多無辜的人,這讓皇帝的臉面往哪兒放?

“臣不敢。”那官員戰戰兢兢的說道,雖然心中對皇帝的旨意有所不滿,但是皇帝問起來的時候,他肯定不能實話實說,不僅如此,現在朝廷官員對於李承乾,更多的是從心底裡害怕。

當初李承乾作爲太子的時候,還是溫文爾雅的模樣,正兒八經的國之儲君,但是現在,誰都沒想到,李承乾登基之後,手段如此雷厲風行,甚至是,心狠。

“大人的觀點,在下不敢苟同。”狄仁傑抱着笏板站在兩列朝臣中央說道:“王家一案,正因爲是血案,是震動天下的大案子,所以,更是要讓天下人知道這案子的起因、過程、結果,王家落得如此下場,乃是咎由自取,此案公諸於衆,百姓有知情的權利,另外,這件案子,更是可以震懾那些不法之徒,有王家的前車之鑑,那些背地裡行骯髒之事的人,也應當警醒,應當害怕,否則,大唐律法這柄屠刀,下一個,砍的就是他們的腦袋。”

“至於大人所憂慮的,說王家大宅之內那些所謂的無辜之人,只要大人想問,在下一定給大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大理寺辦案,樁樁件件,皆有案宗可查,大人若是心中不服氣,在下可將大理寺的案宗調出來,供大人查閱,大人想要爲王家翻案,只要有足夠的證據,鐵證如山,本官自願摘了這頂官帽,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僅僅王家一案,大理寺之中的案宗書卷就堆積如山,從武德到貞觀,再到如今的永輝朝,關於王家,被大理寺和百騎司的人扒了個底兒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都給扒出來了,爲的,就是今天的結果。

“夠了!”李承乾出言制止了狄仁傑的話語。

聖旨是他下的,狄仁傑只是按照他的聖旨辦事兒,如今朝堂官員指摘狄仁傑,這是什麼意思?只是他們不敢對他發難,只能針對大理寺,只能針對狄仁傑罷了。

“關於王家一案,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要說的?”李承乾問道。

含元殿之中的朝臣紛紛底下了頭。

狄仁傑辦事兒,的確是讓他們找不到可以攻訐的縫隙,當初在大理寺還是個小官吏的時候,在戴胄手下開始清理大理寺的積案的時候是這樣,現如今掌管了大理寺之後,依舊是這樣。

他們倒是想扳倒狄仁傑,倒是想把狄仁傑給弄走,但是無奈實在是找不到能夠毀了他的辦法。

狄仁傑不貪財,不好色,他父親也不是官員,人也不在長安,即便是想要從他父親下手,那也沒招兒。

而且,狄仁傑可是陛下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一手提拔上來的,狄仁傑的靠山,是陛下,他們就算是參狄仁傑,陛下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兒就過去了。

狄仁傑爲人如何,他們都清楚,李承乾心裡也清楚,所以狄仁傑才能在大理寺,屹立不倒。

“既然無話可說,那麼往後也就不要再提了,王家一案,整個案子,朕心裡清楚明白,在做的諸位大人心裡也明白,有些事情,朕不願意放在明面兒上說,是爲了保一些人的一個臉面,要是真撕開了麪皮去說,死了的人臉上不好看,活着的人,也未必好看。”李承乾說道:“今日,朕的話,也是點到爲止,望諸位愛卿,好自爲之。”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殿中的大臣紛紛拱手應聲。

那些世家官員心裡也明白,皇帝的這話,就是說給他們聽的,要是老實一點兒的話還好,要是不老實的話,他們的下場,未必會比王家好到哪兒去。

長安城王家大宅的事兒,用一百三十二條人命平息了,但是王家在琅琊老家的事兒,還沒完,都是王家,一脈相連,長安城這邊兒出事兒,琅琊那邊兒也逃脫不了。

第八十三章:陪伴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與震驚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八十八章:中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暴風雨前奏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六百一十章:下血本設局第四百四十八章:靜觀其變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二百七十二章:刀傷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一百九十一章:商議第三十一章:臺階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線索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不管事兒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酷吏!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八百五十六章:勞碌命第一百二十五章:李淳風與袁天罡第四章:渾水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五百零五章:心懷戰場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四百六十五章:死心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三百三十五章:玄世璟的重大疏漏第四百章:興修宮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見鄭安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玄清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婚(5)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錢庫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八百三十四章:守候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八章: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敲鼓啊!這點兒膽量都沒有?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
第八十三章:陪伴第五百四十七章:演示與震驚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八十八章:中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暴風雨前奏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六百一十章:下血本設局第四百四十八章:靜觀其變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臨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暫時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二百七十二章:刀傷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一百九十一章:商議第三十一章:臺階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線索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不管事兒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酷吏!第五百五十九章:老人家的死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五百三十六章:虛與委蛇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八百五十六章:勞碌命第一百二十五章:李淳風與袁天罡第四章:渾水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大動作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五百零五章:心懷戰場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四百六十五章:死心第四百五十五章:拜訪蕭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三百三十五章:玄世璟的重大疏漏第四百章:興修宮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見鄭安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玄清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婚(5)第六百一十三章:整合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錢庫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四百五十六章:可疑的商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天子之怒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八百三十四章:守候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八章: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敲鼓啊!這點兒膽量都沒有?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六章:阻擊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