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

看着李世民離開的身影,玄世璟呆立在原地,原來大唐沒有標點符號?我這就給創造了出來?甩了甩腦袋,不再去想這些事情,繼續坐下思考。

李世民回到宮中,在太極殿裡,手裡翻看着從玄世璟那裡帶回來的《春秋》一書,一邊看,一邊踱着步子,貼身的內侍就跟着李世民在他的身後轉來轉去。

李世民合上手中的書本,輕聲叫了一句:“德義。”

德義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行禮:“奴婢在。”

“擺駕立政殿。”

“諾。”德義倒退三步,轉過身走到大殿門口:“陛下有旨,擺駕立政殿~~”

立政殿裡,長孫皇后正坐在書案前,懷裡坐着纔剛剛三歲的李治,貼身丫鬟媛兒立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兩位主子。

一宮女從殿外走了進來,福身道:“娘娘,陛下朝這邊來了。”77

媛兒上前扶長孫皇后起身,長孫皇后走到殿中央,說道:“既是陛下來了,那咱們就出去迎接一下。”

話音剛落,門口傳來李世民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哈,觀音婢,你我夫妻之間還講什麼虛禮.。。哦?稚奴也在。”李世民一進門,便看見還伏在書案上未來得及起身的李治。

李治連忙放下手中的毛筆,起身走到李世民身前,躬身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免禮。”李世民笑呵呵的摸了摸李治的小腦袋。

“陛下今日田獵都不曾如此開心,怎麼去了一趟宣威侯府回來就這麼高興?”長孫皇后自然是發現李世民的心情大好,遂出聲問道。

“朕去宣威侯府,拜祭明德之後見了璟兒,璟兒還真是給了朕一大驚喜啊。”李世民笑着走進殿中,走到書案前,坐了下來。

長孫皇后吩咐侍女將李治帶到乳母那裡,隨後跟隨着李世民,也來到書案旁邊坐下。吩咐侍女取個懷爐,給李世民暖暖手,又吩咐媛兒去小廚房煮些熱湯。

長孫皇后說道:“不知這璟兒給了陛下什麼驚喜?”

李世民哈哈一笑,接過宮女遞過來的懷爐,將拿手中的《春秋》遞給了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接過李世民手中的書本,一看,這就是一本普通的《春秋》嘛,隨意翻看了兩夜,除了字句間有一些符號之外,確實很普通。

合了書本,長孫皇后擡起頭來看向李世民:“陛下說的驚喜,可是這書上所畫的符號?”

“哈哈,觀音婢還是一如既往的聰慧。”李世民毫不吝嗇的誇獎。

長孫皇后輕輕一笑,這哪兒是聰慧,只不過自己翻閱這本書的時候見李世民的目光一直落在這些奇怪的符號上罷了。

在這後宮之中,長孫皇后若是沒有一點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也不會穩坐這後宮的寶座,李世民對她一生的摯愛,愛的可不光是她十二歲跟着他風風雨雨的走過這麼多年,李世民是愛她懂他。

“陛下,臣妾可不是聰慧,臣妾也是猜想出來的,這明明是一本普通的《春秋》,陛下卻待它如此不同,臣妾略一翻看,發現除了上面這些奇怪的符號,這本書與其它書籍並無不同,所以就猜想,這玄機就出在這些符號上。”長孫皇后微笑道。

“確實。”李世民點頭:“觀音婢,你可還記得,朕年少的時候在學堂,先生教授的最基本的、最多的是什麼?”

“陛下難道忘了?臣妾可也是入過學堂的呢,起初,先生教授的最多的當然是識文斷句..”說到這裡,長孫皇后好像明白了什麼,再次低頭翻看起手上這本《春秋》。

默默的讀了兩頁,長孫皇后嚴重也露出驚訝的表情,擡起頭來看向李世民:“陛下,這是璟兒所創?”

李世民點了點頭:“正是,起初朕明白這些符號時的驚訝,可不亞於觀音婢你啊。”

“陛下,有了這些符號,我大唐學子啓蒙之時便輕鬆了許多啊。”長孫皇后聰穎如此,怎會不知道這標點符號的作用。

“是啊,以往讀書,難就難在這斷句之上,要知道一句話,若是斷句不當,這其中的含義可就是天差地別了。”李世民說道。

長孫皇后將手中的書放到案上,問道:“陛下,璟兒平日裡,讀《春秋》?”

“是啊,說是閒來無事,便翻閱一些。”李世民說道:“朕看這書中的斷句,並無錯誤,想來已經是讀過了。璟兒如此聰慧,明德後繼有人啊。不過璟兒這小子,跟他父親是不同的,一副小滑頭的樣子,觀音婢,你猜,今日朕在侯府拿走這本書的時候,璟兒說了什麼?”說到此處,李世民苦笑,臉上頗有無奈。

“哦?看陛下這樣子,璟兒是說了什麼話,惹陛下生氣了?”一邊說,一邊起身。

媛兒將熬好的湯端了出來,長孫皇后接了過來,回到書案邊,將盛着熱湯的碗端給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長孫皇后手中的熱湯,輕泯一口:“那小子竟然跟朕討賞,好好的一件教化萬民的功德之事,讓這小子一開口,怎麼聽怎麼讓人生氣,觀音婢,你說說,璟兒這小子,是不是掉錢眼裡去了。”李世民有些牢騷,只能在長孫皇后面前一吐爲快:“今天在皇家獵場,璟兒向你我進獻那松花蛋的時候,明明是自己府上醃製的,結果跟改口就跟朕說這事長安城西市善品坊買來的,白白讓朕給他宣揚了一番。”

長孫皇后聽了李世民的話,捂嘴輕笑道:“陛下,璟兒還是小孩子,怎麼可能會有明德那份氣度,陛下對璟兒的要求,過高了,你看璟兒現在才四歲,就能熟讀《春秋》,陛下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李世民嘆了口氣:“也是啊,朕對於璟兒,期望甚高啊,畢竟他是明德唯一的子嗣。”說到這裡,李世民也不禁一陣感慨。

長孫皇后沒有出聲,她知道,李世民是在想念玄明德,李世民與玄明德還有天策府的一干臣子之間的深厚情誼,她能夠理解,尤其是玄明德,本來隱退歸鄉,但是卻聽聞二郎有難,千里迢迢的趕來長安相助,沒想到,這一來,便再也回不去了。

“觀音婢,年底了,朕也忙於朝政,承乾一直在朕身邊,朕倒是知道,不知青雀和稚奴,近來如何啊。”李世民問道。

“青雀一直呆在武德殿,整日裡讀書練舞,甚是上進,說到稚奴,最近一直跟着臣妾,在這立政殿中學着讀書寫字。”長孫皇后說:“說到這裡,陛下,臣妾倒是想到了,璟兒過了年也四歲了,與稚奴年紀也是相仿,不若過了年,讓璟兒進宮來,着名師教導,同稚奴一起去弘文館聽學如何?璟兒老是這樣悶在府中也不是什麼好事,雖說書讀的多,但是總要有名師教導他明事理不是。”

李世民認同的點了點頭:“觀音婢說的甚是,這件事便由你去操辦,明日朕要在太極殿召見幾位大臣,好好商討一番這標點符號的事情,畢竟,這是我大唐的莘莘學子們的福音啊。”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三百八十章:彩頭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裡面門道多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消息傳開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一千零八章:套路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八百六十九章:牢房意外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二十五章:客棧雜談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百七十七章:佈置第五百六十八章:動機第三百八十七章:承諾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一百零九章:神秘的頭牌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路第三百一十六章:王氏遇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結識鄭遠富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一百七十二章:高源到來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十五章:後續第六百八十八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二百二十章:醫館臨時工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六章:信物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百六十一章:歸宿第二十四章:陽關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三百零七章:王宮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一切自有天意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李厥的請求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延續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屬牛皮糖的第二百三十一章:請老師致仕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八百六十一章:值得期待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二百九十五章:半夜覓食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三百八十章:彩頭第四百一十三章:習俗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裡面門道多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消息傳開第四百八十八章:失落的“工學院”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第一千零八章:套路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八百六十九章:牢房意外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二十五章:客棧雜談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百七十七章:佈置第五百六十八章:動機第三百八十七章:承諾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一千章:可怕的隱忍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一百零九章:神秘的頭牌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見鄭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路第三百一十六章:王氏遇襲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結識鄭遠富第四百七十二章:聲名再起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一百七十二章:高源到來第四百八十二章:長女玄悅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十五章:後續第六百八十八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二百二十章:醫館臨時工第八百零二章:書院的學生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六章:信物第三百九十章:交換第一百六十一章:歸宿第二十四章:陽關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三百零七章:王宮議事第三百一十七章:攻入大行城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一切自有天意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下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李厥的請求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四百零六章:上課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延續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一千四百零六章:大張旗鼓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屬牛皮糖的第二百三十一章:請老師致仕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八百六十一章:值得期待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二百九十五章:半夜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