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李承乾的決定

“是關於書生議政的事兒。”李承乾說道:“那件事情結束之後,朕在宮中,閒暇之餘,還是會想起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想個法子遏制一下爲好,當日朕在朝堂上也說了,書院裡的學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讀書,一直到現在,朕依舊是這個意思,諸位先生以爲呢?”

幾位先生面面相覷,不知道李承乾到底想要表達個什麼意思。

“臣以爲,陛下說的是。”

雖然不知道陛下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應和着,總是沒錯的,且聽陛下要說什麼吧。

“既然學生應當專心讀書,那就不應該去攙和什麼朝堂政事,這些就不是學生該關心的事兒,若是朝中有事兒,學生獻策,經過先生批准之後,由先生獻計朝廷,一步一步,按照規矩來,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若以後學生們對朝堂政事有什麼不滿意,便有樣學樣,都像他們一樣,往皇宮門口一聚集,那成何體統?是想要威脅朝廷嗎?”李承乾說道:“所以,朕今日要與諸位先生商議的便是,朝廷要命令下旨,學子不得參議政事,這一條,通過三省朝臣商議之後,會寫進大唐相應的律法之中。”

“這.......”幾位先生相視一眼,紛紛沉吟。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李承乾說道。

“陛下。”一位先生走了出來,拱手說道:“學生們說雖然不該參議政事,但是這也恰巧說明學生們有憂慮國家之心,心中有大唐,纔會如此惦記着,如此做的話,是否太過武斷?而且,也不利於陛下廣開言路,誠心納諫啊。”

“但是,學子心思單純,想法簡單,在沒有畢業之前,還是少去想這些複雜的問題吧,想要爲國出力,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纔是,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倒是喜歡學朝中御史,這可不行。”李承乾說道:“就拿着上次的事情來說,學生們衝動行事,可考慮到了如此行事的後果,可考慮過如此行事對書院造成的影響?書院裡的學生,都是些十幾歲的年輕後生,年紀最大的,也不超二十歲,不成熟,想法稚嫩,說句難聽的,有時候,想法一根筋,顯然,根本參悟不透朝堂複雜,朕有如此決斷,也是在保護他們。”

上次的事情,明顯那幫蠢學生是被人利用了,被人推在前頭幫着造勢,結果他們還真傻乎乎的去了。

到最後呢?背後之人一點兒事兒都沒有,倒是他們被罰慘了,還連累了書院的名聲,連累的書院的先生在朝堂上丟人現眼,就算是被朝中的大臣攻訐,也只能是唾面自乾。

因爲那件事兒,的確是學生們做錯了,作爲先生,他們得站出來,替學生承擔,承擔來自朝堂上的惡意,若是讓學生自己去承擔的話,那那些學生的前途,可就盡毀了。

“這.......”

“先生們好好思量一番吧,若是有什麼想法的話,可以遞摺子到朕這邊來,這件事,朕親會親自處理。”李承乾說道:“最近這段日子,朕都會在莊子上。”

“是。”書院的先生們拱手應聲。

“不過,你們的時間也不多,朕會將這道旨意送回長安城,送到三省的宰相們手裡,一旦三省通過,便會昭告天下了。”李承乾說道。

“是,臣等明白了。”

說完這件事之後,李承乾便離開了書院。

之所以要到書院這邊來,李承乾是希望到時候這道旨意昭告天下的時候,文學院能夠做士林只表率。

另外,先給他們提個醒,別等到時候出了事兒,再不知所措。

這道旨意一旦昭告天下,估計找文學院的事兒的人也不會少了去。

因爲若不是文學院的學生鬧出這麼一出來,朝廷也不會下這樣的旨意,甚至要修到大唐相應的律法當中去。

東山縣文學院學子的一次衝動行事,讓朝廷限制了學子參政,在一些學子嚴重,這算是對他們的壓迫了吧?

李承乾離開了文學院。

只剩下文學院的幾個先生,在書房裡唉聲嘆氣。

“這下麻煩了。”爲首的先生說道。

“是啊,這旨意一下,咱們文學院的那些學生們,就會成爲衆矢之的啊。”另外一位先生說道:“現在老夫後悔了啊,當初應該講那件事情,跟學生們說或清除,這樣的話,也就不會鬧出這檔子事兒了。”

“現在說這些也已經沒有用了,唉~”

現在,書院裡的先生的確沒有什麼可以對抗李承乾旨意的辦法了。

心中雖然對那些鬧事的學生不滿,但是畢竟都是書院的學生,他們是先生,不管學生做了什麼,先生都要包容學生,甚至要爲他們善後。

但是善後歸善後,有些事情,學生們也必須要知道,這件事兒,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慘痛的教訓,足以讓他們記一生的教訓。

或許這事兒,對他們的以後有影響,但是從長遠上來看,李承乾的這個決定,對朝堂是有好處的,是對皇帝有好處的,這樣的好處,李承乾不想放棄,所以,這個旨意,他要推行下去,哪怕犧牲一小部分人。

“去找那些學生談談吧,咱們已經阻止部了,至少這事兒,要讓他們有個心裡準備。”

“那......崔孝益怎麼處置?”另一先生問道。

這件事,學生們是被人拱火,才聚集到長安城之中去的,而這個人,先生們通過朝堂上發生的種種,也隱隱約約的猜測到了,這與世家有關係,而崔孝益,就是世家推出來的那個人,雖說可憐,但是也是罪有應得。

本身就已經被崔知溫打斷了腿帶回家去了,現在還沒有修養好,也不知道以後會如何,那關於崔孝益,書院這邊要如何處置呢?書院處置崔孝益的態度,也決定了不少事情。

若是對崔孝益處置的狠了的話,那這件事到底是怎麼樣,是個什麼內情,結果出來了,大家就心照不宣了。

第一百零五章:荊王府的不眠夜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九百八十三章:背後暗藏着的危險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氣第二百三十章:挖牆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身份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四百九十五章:毒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厥的親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再相遇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撕(上)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紙嘉獎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九十四章:圍攻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五百四十五章:比試(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一百二至四章:暫留冷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兄弟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萬年縣來客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四十三章:緣分就是這麼奇妙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周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二百六十七章:太醫欲來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六章:惡戰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八十三章:納妾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五百一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回憶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一百七十五章:各跑各的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一百五十四章:從軍行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六百三十章:朱鎮的本錢第五十四章:房玄齡的思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誰都貪戀富貴第四十九章:盡善盡美第五百一十章:平和的日子纔是最珍貴的第二百九十八章:鐵三角第二百四十八章:公報私仇?第六十二章:紙成第一百六十九章:密會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拜訪蘇定方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兩人相見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時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開端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內的封賞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
第一百零五章:荊王府的不眠夜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九百八十三章:背後暗藏着的危險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六十四章:午後的時光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氣第二百三十章:挖牆腳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身份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四百九十五章:毒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灰頭土臉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迴光返照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李厥的親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再相遇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撕(上)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三百零五章:佈置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紙嘉獎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九十四章:圍攻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來宣政殿的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五百二十三章:最後的準備第五百四十五章:比試(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五十三章:能夠做到的第七百零八章:區別對待第一百二至四章:暫留冷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兄弟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萬年縣來客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四十三章:緣分就是這麼奇妙第二十八章:倒黴的牛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周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二百六十七章:太醫欲來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六章:惡戰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八十三章:納妾第六章:一顆松花蛋第五百一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回憶第八百二十六章:莊子上的客人(下)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一百七十五章:各跑各的第四十章:喬遷之喜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知足第七十一章:斷子絕孫腳第一百五十四章:從軍行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一千零一章:捷報第八十四章:見胡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六百三十章:朱鎮的本錢第五十四章:房玄齡的思量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誰都貪戀富貴第四十九章:盡善盡美第五百一十章:平和的日子纔是最珍貴的第二百九十八章:鐵三角第二百四十八章:公報私仇?第六十二章:紙成第一百六十九章:密會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五百四十三章:拜訪蘇定方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兩人相見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時機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開端第三百五十三章:兄弟反目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六百五十章:意料之內的封賞第二百三十二章:侯府管了宮裡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