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可大可小

“這件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說,聚集宮門,尋釁滋事,意圖闖宮,這是大罪過,往小了說,不過是一幫孩子鬧騰,朕問問諸位愛卿,若是處置的話,是應該往大了處置,還是往小了處置。”李承乾詢問道。

“陛下,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長。”當即就有大臣站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

站出來的,都是剛纔針對書院,針對玄世璟的那一幫人。

李承乾將目光落在了狄仁傑身上。

“狄愛卿怎麼看?”李承乾詢問道。

那一幫人都發話了,這一撥人,總該給個主意吧?

“臣附議。”狄仁傑的迴應,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怎麼回事?狄仁傑倒戈了?狄仁傑不向着他們了?

“陛下,臣的確是認爲,這次學生們的做法,存在過錯,而且,這位大人說的對,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長,若是以後但凡是學生們看不慣的事兒,但凡是朝廷的命令與學生們所想的結果不一樣,學生們都要到宮門口鬧一鬧,逼迫朝廷,這成了什麼樣子?不能開此先河,否則,天下讀書人,必將大亂,無規矩,不成方圓,此事,一定要罰,即便是學生們好心,即便是學生們單純,但是做錯了事,只有罰,才能讓他們得到教訓。”

李承乾點了點頭,狄仁傑的話,也是合了李承乾的心意。

這件事背後沒有推手嗎?沒有人鼓動嗎?

不!一定有,狄仁傑心裡清楚,李承乾心裡也清楚,罪魁禍首心裡更是清楚。

“那.......罰,又該如何罰呢?”李承乾問道。

“陛下,書院鬧出如此之事,臣以爲,應當關閉書院一段時間,令所有學子與先生,自省。”崔知溫站了出來說道。

“崔愛卿。”李承乾看向了崔知溫:“昨日下午的時候,你說,你家也有後生攙和到了這件事當中,你可是將你家的後生帶回去了?”

“回陛下,承蒙陛下聖恩,臣已經將那不肖子給帶回去了。”崔知溫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

“陛下,正是因爲家中有晚輩在書院上學,因此,臣纔有此建議。”崔知溫說道。

“說來聽聽。”

“回陛下,原本臣家中子弟,家中請了先生自行教導,後來因爲仰慕文學院之名聲,因此,家中子弟也有不少,進入了書院之中讀書,陛下,書院培養人才,爲大唐所用,書院之中的書生,乃是將來治理大唐的人才,是大唐的根本之一,萬萬不能出現任何一點兒差錯,不管是書院的先生還是書院裡的學生,需得根正苗紅,身家清白,雖說學生們都符合這兩點,但是從今日學生的所作所爲來看,書院的學生,儼然已經是心有偏向了,因此,關閉書院,令學生躬身自省,十分有必要。”崔知溫分析道。

“陛下,臣附議。”

“臣等附議。”

又有不少大臣站出來,附和崔知溫的說法。

?文學院的兩位先生,心中暗自着急,文學院,可千萬不能像崔知溫說的那樣,關門自省。

文學院一旦關門,那風言風語就會在長安城,在關中,在整個大唐如同旋風一樣掛過,一些有的沒的,就會在民間,在讀書人之中傳來傳去,不管有沒有發生過的,是不是書院的過錯,那些黑鍋,都得書院來背。

書院的學生在這件事上面,的確是做錯了,但是此事書院的先生,也僅僅只是管教不嚴而已,哪兒來的這麼大的罪名,躬身自省,無非認錯,但是書院,萬萬不能關門。

“陛下,臣還有話要說。”狄仁傑站出來說道。

“說。”李承乾說道。

“陛下,書院關門,臣覺得,此事不至於如此。”狄仁傑說着,將目光落在了崔知溫的身上:“崔大人,本官記得,崔大人在長安府衙門口,下令打斷了崔孝益的腿吧?”

“是,家風不嚴,養出如此不肖子,在書院鬧事,本官以家法處置,狄大人可有什麼異議?”崔知溫問道。

“家法處置,的確是沒有什麼問題,若是加上崔孝益先前做的事,如此處置,更沒有什麼問題了。”狄仁傑說道。

既然崔知溫站出來,要這麼對待書院,那他又何必跟崔知溫客氣呢?

書院不能像崔知溫提的那樣,若是那樣的話,先前朝中所做的,陛下所謀劃的,一系列針對世家的動作,那就算是毀於一旦了。

以崔家爲首的世家想要在這件事上扳回一城,文學院倒黴,那他們的春天就到了啊。

等到明年,朝廷取士的時候,文學院的學生,可就劣勢了,或者說,不能說是劣勢,那根本就是不能選拔,不能用。

一個書院出來的學生,讀書人,不能被朝廷所容納,那這個書院,就跟廢了也就沒有什麼兩樣了。

想用這樣一件事,徹底的擊垮書院這十多年的心血,休想!

“狄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崔知溫問道。

“既然崔大人問了,那本官就跟崔大人,跟諸位大人,好好的說說關於書院學生到宮門口求見陛下這件事的始末。”狄仁傑說道:“既然崔大人知道,是本官帶着那些學生到長安府衙之中去的,那本官,其實也詢問過那些學生,那些學生信得過本官,於是,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本官也都知道了,這當中牽扯的人情與陰謀,咱們也都一一說來,不隱瞞,也不偏向,等本官全都說完之後,再由諸位大人商定,這件事,到底是如何,也請陛下聖裁,這件事,該如何處置。”

朝中的大臣,紛紛頷首,連那些原本中立,站着不說話的官員也覺得,狄仁傑這麼做,合情合理,是對的。

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家聽了再做決定也不遲,這樣爭論下去,就算爭論到天黑,也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因爲事情的具體,他們都不知道啊,只知道學生們聚集在皇宮門口,緊接着軍中來人,將學生給帶走了,那剩下的呢?

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五百五十九章:急行軍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四百四十五章:真假(下)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五百九十二章:不戰而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平安回來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一千二百一十章:見鄭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獨自追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偷跑出去第八百六十三章:扯皮第五十四章:入學弘文館第五章:遇襲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四百五十四章:稱心和韋靈符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九百六十章:畢業第五百二十二章: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八百七十六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十八掌:消息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連鎖反應第一千二百章:百騎司內應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三十九章:正三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二百七十章:往哪兒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再回琅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五十六章:發配守靈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四百零六章:人情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收錢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出大事兒了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八十三章:陪伴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二百五十三章:閒散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第二百零四章:來啊,互相傷害第七十七章:對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五百零三章:必須離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四百二十章:宅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四百四十三章:不鬆口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五百九十九章:玄世璟的調動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人要往上爬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四百零一章:臣附議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三百五十八章:奪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大理寺的安排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改圖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二百三十九章:審訊,疑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上鉤
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五百五十九章:急行軍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四百四十五章:真假(下)第五十七章:柴令武的啓發第五百九十二章:不戰而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平安回來第一百三十二章:興州第二百五十六章:遼東戰事再起?第一千二百一十章:見鄭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獨自追蹤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偷跑出去第八百六十三章:扯皮第五十四章:入學弘文館第五章:遇襲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四百五十四章:稱心和韋靈符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誰也勸不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九百六十章:畢業第五百二十二章:故事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八百七十六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十八掌:消息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連鎖反應第一千二百章:百騎司內應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二十三章:細思恐極第三十九章:正三品!第一千零三十五章:清洗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二百七十章:往哪兒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八百零一章:考前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一百六十二章:目的何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再回琅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百五十六章:發配守靈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二百九十七章:軍令狀第四百零六章:人情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收錢第四十二章:小小分歧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出大事兒了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八十三章:陪伴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你得活着第二百五十三章:閒散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第二百零四章:來啊,互相傷害第七十七章:對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一千五百零三章:必須離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四百二十章:宅子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迎接第四百四十三章:不鬆口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五百九十九章:玄世璟的調動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二百一十章:玄世璟的意圖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一千五百零九章:人要往上爬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四百零一章:臣附議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三百五十八章:奪權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大理寺的安排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改圖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二百三十九章:審訊,疑團第一千零六十六章: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