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

“那這次......”秦冰月看向玄世璟,目光之中,盡是詢問。

“這次不一樣,太子不能出事。”玄世璟說道。

秦冰月心中一凜,難不成自家侯爺是太子一黨?

對於這話,玄世璟也不解釋,任由秦冰月去想,以後有機會會告訴他,玄世璟不是太子一黨,甚至不是任何黨派,現在的苗頭就是宮裡有人想要捧晉王李治上位,而那人卻是與玄世璟不對付,甚至歷史走向的玄世璟怎會允許這事兒的發生?只能出手阻攔,也算是保護了太子,這樣一來,難免會遭人誤會。

可是玄世璟並不覺得這是錯,就算是錯,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錯怎麼了?老子就錯了!老子也認了!

“無須多想,一切,都是爲了更好的生活下去。”玄世璟看到秦冰月的神色,還是解釋了一句。

秦冰月點點頭,隨後離開了書房,既然要下手去查,那就儘快動手就是了。

官府的告示很快就被衙役撕了去,這是長安城有史以來存在時間最短的一則告示,雖說鬧了笑話,但是官服還算是言而有信,前去官府告知身份的人,也都多多少少的領到了些獎勵。

長安府衙的府君這點兒錢還是散的起的,不然官府的名聲可就臭了。

玄世璟有個習慣,在他想不通一件事兒的時候喜歡在紙上將這件事情已經知道的所有點羅列出來,這樣直觀的看羅列在紙張上的東西,一來是腦子比較清晰,二來就是不用擔心被遺忘什麼。

尤其是在處理案子的時候,現在的玄世璟就將張家慘案與太子遇襲案的點全都羅列在紙上,以求找出什麼突破口。

兕子在宮中已經開始密切注意武媚的動作了,也是因爲如此才知道武媚與宮外某些人有聯繫,想要對太子不利。

這宮外的人,應該就是張家少爺了吧,武媚進宮之後並不是立即就在李二陛下面前露臉的,在宮中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被冷待,所以出宮的機會是沒有,更不可能在這段時間與張家少爺相識,所以他們二人之間,應該是在武媚進宮之前認識的。

讓秦冰月去查,若是查到了,那兩件案子,便是一同柳暗花明了。

李承乾在長安城被人襲擊在朝堂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整個長安城巡城的武侯這幾天也是跑的更勤快了。

早前長安府尹聽說李承乾被襲擊,嚇的魂兒都丟了,整個長安縣可是在自己治下,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他的官帽可是岌岌可危了。

但是李承乾並沒有將事情鬧大,到最後也只是藉由晉陽的口說給李二陛下聽而已,事情已經交待到玄世璟手裡,現在朝中不少人也在等着玄世璟調查的結果。

雖然有些人對於玄世璟不怎麼友好,但是對於他還有錦衣衛們查案的手段,卻是敬佩的很。

不管如何,案子的結果出來了,這就是能耐。

皇宮。

李二陛下難得閒下來,帶着德義在宮中溜達,溜達着就到了東宮,一時起意,便打算去李承乾的書房看看。

畢竟太子也一直在忙於國事,除卻上朝和朝食過後請安,平日裡倒是鮮少有見到太子的時候。

李二陛下到了東宮,走到李承乾的書房門口,書房外的小太監剛要通報,卻是被李二陛下揮手打斷。

今天李二陛下來的也是巧,李承乾在書房處理政務,而李象也被太子妃送在這邊跟在李承乾身旁讀書,所以李二陛下走進書房,看到的便是這大小父子兩個伏在書案上的情形。

很顯然李象年紀小,正是個坐不住的時候,讀書也並不怎麼用心,環顧之下,見到了正走進書房的李二陛下。

“見過皇爺爺。”李象起身離席,有模有樣的朝着李二陛下行禮。

聽到李象的聲音,李承乾也擡起頭來,這才發現自家父皇已經走進了書房,連忙起身行禮,將主位讓出來,請李二陛下坐下。

李二陛下順勢走到李承乾的位子上坐下,隨手翻看了一些李承乾書案上的奏摺。

都是些瑣碎的事情,但是看李承乾的批閱,也是井井有條,李二陛下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這麼多年對太子的悉心教導沒有白費。

“不知父皇駕到,孩兒有失遠迎,還望父皇恕罪。”李承乾站在下面拱手行禮,神色恭敬。

李二陛下笑了笑:“無妨,朕來東宮,本就是臨時起意,想起許久未曾來這東宮看看你了,除卻朝堂,你我父子私下裡這般見面的時候委實不多。”

李承乾拱手應是:“說來慚愧,孩兒平日裡也未曾多多看望父皇,實屬不孝。”

“朕今日看你這書案上的摺子,也能理解,你平日裡的事務也是繁忙,朕年輕的時候,也是如同你這般,平日裡瑣碎的事情不少,那時候朕也不是整日裡坐在書房之中處理政事,除卻這些東西之外,行軍打仗,軍營裡的事務朕也要操心,雖說累了些,可是那時候天下未定,朕雖清苦,但是卻是甘之如飴。”看到李承乾的今天,李二陛下也想起了當年自己年輕的那時候。

“相比於父皇,兒臣覺得,自己已經算是輕鬆的了。”李承乾迴應道。

“雖是如此,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李二陛下叮囑了一句:“還有,朕問你,你在長安街上遇襲的事,爲何不直接來告訴朕?若非兕子去甘露殿見朕,恐怕此事滿朝文武都知道之後,朕纔會聽到風聲。”

“回父皇,兒臣遇襲,並未受傷,無須弄得滿城風雨,更何況當時兕子已經下令讓巡城的武侯抓到人之後送往神侯府,此事神侯府接受之後定然會查探清楚給兒臣一個交待,兒臣覺得,兒臣無須在此事上,擔太多心思,下太多功夫。”李承乾拱手迴應道。

對於李承乾的解釋,李二陛下很是滿意,太子身居高位,將來是要繼承皇位的,要分的清主次,一些事可以交給別人來做,免的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而這件事,李承乾無疑做的十分周到。

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七十六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下)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七十七章:扣押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心結隨死人解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二十五章:除夕夜宴(中)第一百四十五章:中秋宴(中)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上工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聰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玄清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八百七十四章:無理攪三分第六十八章:操碎心的李承乾第四百二十一章:御花園宴飲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五百七十七章:收穫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四百九十七章:欺騙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千五百三十章:皇帝的名聲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一章:神侯府的神秘來客第五十章:佛門的慈悲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八十九章: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九百零九章:人有私心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宮述職第一百五十一章:召見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離開登州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一把三十八章:給王氏找樂子第九章:皮蛋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四百一十五章:工學院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
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七十六章:遂安公主的探視(下)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七十七章:扣押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心結隨死人解第五百八十四章:炸了個營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三百四十二章:強取手書第三百六十八章:赦免第二十五章:除夕夜宴(中)第一百四十五章:中秋宴(中)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上工第三百六十七章:公主聰慧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玄清的心思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回不到從前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八百七十四章:無理攪三分第六十八章:操碎心的李承乾第四百二十一章:御花園宴飲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五百七十七章:收穫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四百九十七章:欺騙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七章:佛?道?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一千五百三十章:皇帝的名聲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家宴(上)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識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一章:神侯府的神秘來客第五十章:佛門的慈悲第一百三十七章:李治的態度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程府行第八十九章: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九百零九章:人有私心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六章:圍城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孤立無援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意味第七百九十六章:國子監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宮述職第一百五十一章:召見第七十四章:新紙的盈利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龍馭賓天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離開登州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一把三十八章:給王氏找樂子第九章:皮蛋攻略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四百一十五章:工學院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老夫人的意思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五百一十六章:人才培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