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訓

“很好,以後你會遇到更多的事,並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你自己親自去操心,親自去親力親爲,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整個大唐每天發生的事情這麼多,並不是需要你一件一件事情親自去處理,有時候將合適的事情交給合適的人,比你親自去處理這件事情會更加有效率,現在你作爲大唐的太子,將來,你會是大唐的帝王,要學會最重要的,是如何發現合適的人,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子上。”李二陛下說道。

對於李承乾的教導,李二陛下是不遺餘力的,而李承乾則是十分努力的做一個合格的太子,所以李二陛下的話,李承乾聽之,用之。

李二陛下對於太子這個位置的態度現在還是十分堅定,堅定道連李承乾自己都知道,只要自己不作死,誰都動不了自己這個位子。

至於李泰和李恪受寵沒有就藩,李承乾也沒有放在心裡,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李承乾若是看不出來他們二人無心皇位,那李承乾的心思也就太簡單了,簡單到不配坐太子這個位子。

李二陛下的想法也簡單,他自己沒有感受到兄弟之間的情誼,由世家變成了皇家,兄弟情留給他的也只是一個冰冷的玄武門,他希望在自己的兒子身上見到這樣的清晰,兄友弟恭,他想着將來,李承乾、李泰和李恪三兄弟,李承乾能夠坐上帝王的位子,而李泰和李恪這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衆多皇子之中,能入得李二陛下的眼的,現如今卻是隻有這麼三個皇子,至於李治,李二陛下知道他的性子,所以對他也沒抱多大希望,日後李承乾上位之後,安安心心做個太平王爺足以。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李承乾拱手。

“好了,朕也不在這裡多待些了。”李二陛下在德義的攙扶下起身,走到李象身邊:“既然在你父親的書房裡讀書,就要用功一些。”

“是。”李象拱手。

李二陛下在李承乾父子兩人的恭送下,離開了東宮,李承乾起身之後,看了李象一眼:“讀書很是無聊?”

李象低頭不語:“今日在這書房之中,在爲父面前都如此渙散,卻是不知往日你在你老師面前,如何用功。”

“孩兒知錯了。”李象聽到自己的父親言語之中頗有責備之意,連忙低頭認錯。

“你是否覺得,爲父對你太過嚴格?”李承乾看向李象的目光,認真了起來。

“孩兒不敢。”

“嘴上說的是不敢,但是心裡想的,未必不是爲父說的,莫要不承認,爲父也是從你這般年紀過來的,爲父也是在你皇爺爺的嚴格要求下度過這般年歲的,你現在所想的,當年爲父的心中也想過,只是爲父像你這般年紀的時候就知道,家裡的形勢如何,自己又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時至今日,爲父仍舊不敢對自己放鬆。”李承乾語重心長的對着李象說道:“你皇爺爺到了今日還在教導爲父,這就說明,爲父在你皇爺爺眼中,仍舊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而現在爲父教導你,這也說明,你在爲父的眼中,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太孫。”

李象現在的年紀卻是理解不了李承乾這話當中的深意,只是明白,自己的父親對自己不滿意了。

“孩兒知錯,孩兒以後一定用功讀書。”

“知錯就好,莫要覺得讀書枯燥,書中自有黃金屋,人讀書,不但爲了增加學識,更是爲了明事理,爲父像你這般年紀,讀過多少書,爲父自己都忘記了,還有如今的東山侯,東山侯孩童時期,經常是爲父在照看,他小時候如何用功,爲父也是知道的,若是說起孩童時期用功做功課,爲父是不及他的。”李承乾說道。

想到玄世璟小時候的那段時光,李承乾心中也萌生了讓玄世璟來教導李象的念頭。

雖然玄世璟的年紀不大,但是其學識,李承乾是佩服的。

李承乾覺得,玄世璟有治世經邦之才,如今不得重用,一是年紀問題,二來,便是這玄世璟,是自己的父皇留給自己的肱骨之臣。

自然,李承乾的想法是對的,李二陛下也是如此心思。

若是在貞觀朝,玄世璟便是位極人臣,無可升遷,那將來李承乾繼位,用什麼籠絡玄世璟?用什麼來恩威並濟?

玄世璟完全是填鴨式教育的產物,不能與這些古人相比。

都說古人十年寒窗,難不成現代人就不是十年了?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不讀研究生加起來也是讀書讀了十六年了。

這還沒算幼兒園和學前班呢。

“東山侯?就是與晉陽姑姑來往的很密切的那個侯爺嗎?”李象問道。

“恩?這是誰告訴你的?”李承乾皺眉。

“沒有,是兒臣自己在宮中聽說的。”李象的目光不再看向李承乾,面對李承乾探究的目光,有些躲閃。

“說實話!”李承乾的語氣嚴肅了下來。

雖然自家父皇的態度已經擺在那裡了,但是畢竟晉陽和玄世璟還沒有定親,這種言語,對於晉陽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名聲上始終是不好的,所以聽到李象這麼說,李承乾是有些生氣的。

“是......是母妃......”

“哼!”李承乾冷哼一聲,隨後語氣緩和了下來:“算了,今日你不必在書房讀書了,讓奶孃領你回去吧。”

李承乾覺得,這是大人的事兒,不該對孩子這般態度,李象這個年紀,也是個容易被旁言所左右的年紀,怪不得他。

只是這太子妃......李承乾眉頭一皺,覺得自己應該跟太子妃好好聊聊了。

連自己的嘴都管不住嗎?宮中的主子尚且如此,下人們豈又不跟風的道理,要想杜絕這種事兒,就得從源頭上杜絕。

而太子妃還不知道,自己的一句無心之言,卻是讓太子不悅。

除卻這些,東宮之中,還有一處最爲壓抑,便是太子良娣侯氏的住處。

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百六十六章:勞心勞力第一百三十章:推薦第三章:秦英第六百九十章:又來事兒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一百九十三章:熊孩子儘管作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八十六章:對簿朝堂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二白三十三章:靈前事端第三百九十三章:李二陛下的思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兒受驚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六十一章:錢家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五百四十五章:叫爸爸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八十九章:李四公子第一百三十九章:逃路王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四百六十七章:信仰?支柱?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四十四章:侯府集結第一千零一十章:敲竹槓第六百零八章:夜探遼東城第一百七十三章:購置物資(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暫且平安第九十章:來自李淵的“邀請”第一百三十章:背了個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八百章:玄家長子(爲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三章:秦英第二章:和親??第二百四十四章:楊玄感的存貨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七百八十八章:要人第七十七章:對峙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五十九章:悔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二十章:練兵(下)第五章:遇襲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二百一十五章:計定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一章:講故事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七章:直到四肢中了幾箭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這下糟了第六章:惡戰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師生再見面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
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五百七十八章:伺機而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一百六十六章:勞心勞力第一百三十章:推薦第三章:秦英第六百九十章:又來事兒第三百五十六章:決意降唐第一百九十三章:熊孩子儘管作死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知進退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八十六章:對簿朝堂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二白三十三章:靈前事端第三百九十三章:李二陛下的思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兒受驚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三百二十三章:上奏第八百八十九章:李二陛下的糾結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三十九章:唐朝合夥人第三百三十章:劉仁軌與蘇定方第六十一章:錢家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一百七十一章:野心之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五百四十五章:叫爸爸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八十九章:李四公子第一百三十九章:逃路王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四百八十一章:樵夫第四百六十七章:信仰?支柱?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四十四章:侯府集結第一千零一十章:敲竹槓第六百零八章:夜探遼東城第一百七十三章:購置物資(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暫且平安第九十章:來自李淵的“邀請”第一百三十章:背了個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約定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八百章:玄家長子(爲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三章:秦英第二章:和親??第二百四十四章:楊玄感的存貨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七百八十八章:要人第七十七章:對峙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五十九章:悔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三章:分析帝:李二第五百二十章:練兵(下)第五章:遇襲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一千零二十章:薅羊毛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二百一十五章:計定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四百五十三章:兄妹2第一百三十章:進展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一章:講故事第三百零二章:添把火第七章:直到四肢中了幾箭第二百九十五章:名聲、實惠都要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這下糟了第六章:惡戰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師生再見面第六百五十八章:博弈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間的“敘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