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三章 李世民中風

“大哥...難道父皇他真的沒得救了...!”

聽到李戰說防患於未然,李承乾可能是理解錯了,他以爲自己的父皇沒得救了...所以一瞬間眼淚就大顆大顆的落了下來。

看着突然大哭的李承乾,李戰用手在李承乾的腦袋上摸了摸道:“小子...都是當爹的人了,居然還哭哭啼啼的,我什麼時候說過父皇沒得救了,我說了,只是防患於未然。

好了...不要哭了,照我說的去做。”

“嗯...!”被自己的大哥摸了摸腦袋,這個時候,李承乾終於有了勇氣,連連的點頭。

不一會...李戰就讓李承乾去緊急調鳩虎軍拱衛皇宮,跟着又下令傳召在外的皇子回來,不過,這個傳召是秘密傳召。

與此同時,侯君集在城北的大營,也開始秘密的調兵遣將,這些動作都預示着長安有大事情要發生了。

很快...一些有心人就開始盯上了這些情況。

........................

陰府

陰弘智焦急的坐在大堂中,紅木桌上的一杯茶,已經變的冰涼,此時的陰弘智身體微微的顫抖着,也不知道他在激動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陰弘智妻子的哥哥燕弘信從外面匆匆的跑了進來。

看到燕弘信,陰弘智立即起身問道:“怎麼樣...?”

燕弘信等氣息喘勻一會看着陰弘智道:“皇宮警衛全部換成了侯廣亮的鳩虎軍,而且我也派人去侯君集的大營看了,這個時候侯君集的大營營門緊閉。

我看...宮中傳出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李世民真的不行了。”

“李世民不行了...?”陰弘智看看燕弘信,又看看外面的天,忽然陰弘智嘴角露出了笑意道:“真的是老天開眼呀,李世民也有今天。

李家的混蛋,也終於有了今天。”

陰弘智的聲音越說越大,這個時候,燕弘信連忙上前攔住還要更大聲的陰弘智道:“噓...小心隔牆有耳。”

只是陰弘智卻不屑一顧的道:“李世民都死了,我還怕什麼隔牆有耳?”

“我打聽了...那位秦王殿下回來了...有他震着我們還是要小心一點。”燕弘信對李戰還是有些懼怕的,畢竟人的名樹的影。

李戰的能力,是大唐這些人有目共睹的。

只是陰弘智卻露出了對李戰的不屑道:“誇大而已...一個離開了長安近六年的人,我們不需要怕他,大哥...你說我們現在要怎麼辦,我可不想錯過這次好機會。”

陰弘智的話,讓燕弘信一愣道:“你想做什麼?”

“想做什麼...!”陰弘智露出了惡狠狠的表情道:“拿回我陰家的一切,李世民沒死的時候,我還顧忌一下,現在李世民不行了,我陰弘智可不會再怕他。

對了...佑兒什麼時候回長安,在齊州待的時間已經夠長了,這個王爺也要換換了...!”

“你要造反?”燕弘信有些驚訝的看着陰弘智。

“不...!”對於燕弘信說的造反,陰弘智卻微笑着搖頭道:“我可從都沒有想過要造反,我只是不太滿意太子殿下而已...!”

一句話,讓燕弘信也微微的點起了頭。

就在陰弘智開始秘密策劃一些不爲人知事情的時候,在大明宮中,李戰守在了李世民的身邊,一邊的孫思邈正在給李世民用針。

長孫皇后很是擔心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這才見孫思邈滿頭大汗的將李世民腦袋上,身上的銀針都給拔了下來鬆了口氣道:“陛下中毒很深...引起了風疾復發,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生命之危,可是一時半會,陛下是無法移動的,至少在幾年的時候,陛下都需要有專人來照顧。”

“那這個風疾,最後會好起來嗎?”李戰小心翼翼的問道。

“很難...!”孫思邈嘆息一聲道:“這種風疾十分的頑固,想要治癒除了藥石之外,還要靠人的毅力,所以我也說不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事實上,李世民的身體素來並不太好,特別是三十歲之後,更是多種疾病纏zhi身,其中尤以“氣疾”、“風疾”反覆發作,給他帶來了莫大的痛苦。

據《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於公元628年8月曾雲:“朕有氣疾,豈宜下溼。”四年之後,又說:“朕有氣疾,暑輒頓劇。”可見,此病怕熱畏溼,暑天病情會加重。唐太宗所言“氣疾”到底是什麼疾病,史載不詳,難以定論,有觀點認爲所謂“氣疾”指“狂易癲眩,驚悸癇瘈,心神不定之證”,類似於今天的精神失常、頭暈目眩等病症,可備一說。

而除了“氣疾”之外,唐太宗還患有“風疾”。

“風疾”在中醫學上是一個極爲寬泛的概念,從記載來看,可能是一種帶有某些遺傳性質的疾病,因爲有着血緣關係的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順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都先後患有此病。

患此病者多畏暑懼熱,而京師盛夏酷熱無比,故此唐太宗在大臣建議爲他在終南山修葺消暑避夏的宮殿時,頗爲高興:“比者風虛頗積,爲弊至深……沈痾屬此,理所不堪,久欲追涼。”

儘管採取了各種措施,也延請名醫治病,但始終未能徹底治癒,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特別是公元645年東征高麗之後,還引發了毒瘡,一度無法站立行走。無奈之下,他只能專心靜養,朝廷大事交給太子李治處理。

孫思遜給唐太宗的風症藥方寫到“癱風者,半身不遂,重風者,失禁不語,偏風者,口眼歪斜”所以唐太宗的風疾是高血壓引起的腦中風也叫腦卒中,急性腦血管疾病。

這種病你想要突然就治療好,那絕對是不太可能的,這種病只有養,慢慢的養,這樣才能一點一點的好起來。

送走了孫思邈,李戰和長孫皇后待在大明李世民的寢殿中,這個時候,長孫皇后看着李戰問道:“戰兒...現在我們該怎麼做?”

看了看自己擔心的母親,李戰露出笑容安慰道:“母后放心好了,不會有事的...父皇沒有了生命危險,這是不幸中的大幸,所以我們也不要急着將承乾送上去。

等一下我會讓舅舅,房相,魏相等人都給請進來,好好的商議一下。”

“好...好...戰兒,一切都由你做主。”長孫皇后現在將一切都讓李戰做主,她現在一顆心完全都撲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要知道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的愛情是很甜的。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豐功偉績,功勳卓絕,整個歷史長河中都少有人可以與他並肩。而一個成功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守護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就是皇后的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十三歲就嫁給了十六歲的李世民,那時他們都小,不懂愛情爲何物,但是,他們卻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一起成長和生活,而朦朧的感情,就在年輕的歲月裡慢慢沉澱。

此後他們一起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風風雨雨,李世民後宮佳人無數,但是唯有長孫皇后,一生一世與他相伴,李世民生命中每一個重用時刻,身邊伴隨他的唯有長孫皇后。

從不受李淵喜愛的秦王,一步步攻打天下,玄武門之變、加冕稱帝、開創貞觀盛世……可以說,長孫皇后是這段歷史唯一的女主角。他們有一種默契,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一個權利的顛覆,必然伴隨着無數的流血犧牲,風聲鶴唳,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淵一生疼愛自己的大兒子李建成,並早早立他爲太子,可以說李世民的稱帝並不是什麼偶然,這是李世民的王者野心。

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奪權,逼父親李淵退位。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經是破釜沉舟一役,如果失敗,就是萬劫不復,甚至歷史上都會揹負累累罵名,但是他不甘心,所以他來了一場豪賭。

風霜蕭瑟的玄武門,李世民身邊沒有別人,他只帶了長孫皇后在身邊,緊緊握住她的手,他們同生共死。這並不是李世民強行帶上她,而是她主動請纓來到戰場,給予他無限的心安,讓李世民安心戰鬥,他的身後便是那繞指柔,永遠陪在他身邊的長孫皇后。

後來,李世民不負衆望,成爲唐太宗,他勵精圖治,後宮也漸漸充實,都說守得住清苦,不一定耐得住繁華。後宮千嬌百媚,奼紫千紅,但是李世民的真心卻沒有變過,長孫皇后在位二十三年,盛寵不絕,夫妻恩愛。

李世民和她有七個孩子,可以說李世民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是長孫皇后所生。長孫皇后去世前一年,還剛生下了李世民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愛,可以說是愛屋及烏。

陰妃的兒子李佑叛亂,李世民毫不留情的殺了,他本是篡位登基,對這種事非常敏感,無論妃子如何哭訴,都沒有動搖過他的心。

但是長孫皇后的兄長安業叛亂,李世民雖然生氣,但是卻還是問了長孫皇后的意思,長孫皇后勸李世民不要殺了他,畢竟是她的哥哥,李世民便免了他的死罪。

並不是所有人的請求李世民都會答應,但是長孫皇后不同,在李世民的眼中,她是智慧的、才華無雙的,正因爲如此,他會顧及長孫皇后的顏面和尊嚴,對她周圍的人愛屋及烏。

魏徵是一代忠臣,但是,他每每勸諫,從來不懂得留給李世民面子,李世民哪裡不好,魏徵總是直言不諱。

李世民雖然脾氣很好,但是身爲九五至尊,也受不了總是被人拂了面子。

有一次,魏徵徹底惹怒了李世民,李世民已經要下旨將魏徵壓入大牢,但是,他卻在做決定前想到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聽完李世民孩子氣一般的抱怨,對他說:“能像魏徵一般直言相諫的人多麼罕見,陛下爲何要懲罰呢?

如果您要懲罰魏徵,恐怕以後都會讓大臣們有所忌諱,不敢暢所欲言了啊!”

正是長孫皇后的話,令李世民免了魏徵的責罰,反而給他加官進爵。要是其他人的話,李世民未必肯聽。

在這深宮之中,知心之人鳳毛麟角,但是李世民是幸運的,長孫皇后是最懂李世民的人,是他心中不滅的暖陽。他們相互守護,相互依偎,長孫皇后就是李世民柔軟的神經,稍稍觸動,便會感知無限的風情。

而李世民也是長孫皇后的精神寄託,如果李世民有事,長孫皇后也將失去一切。

李戰走出李世民的寢殿,看着自己的母后一雙淚眼,擔心的握着自己父皇的手,兩人之間互相依偎的情感,讓李戰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此時的李戰只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不要讓事態繼續的擴大話,帶着一絲責任,李戰前往太極宮召集各位大臣。

大概是一個時辰之後,大唐王朝有份量的人基本上就都到了太極宮,李戰主持了這次的大朝會,其中陰弘智也在其中。

李戰本來想的很簡單,就是提議讓李承乾監國,李戰準備帶李世民前往登州休養,李承乾是太子,以後就是大唐的主人,現在讓他來監國,在李戰看來,這是很合理的。

只是當李戰提出這個構想的時候,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而且整個朝堂之上還分成了幾個派系。

第一個派系以長孫無忌爲首,長孫無忌當然是支持李戰的了,所以這個派系是支持李承乾監國的。

而第二個派系是以房玄齡,魏徵爲首,他們認爲李世民會很快康復,沒有必要前往登州休養,只要繼續讓李世民執政就可以了,李世民如果暫時沒有辦法,可以直接由宰相輔助完成,所以根本就不需太子監國。

最後一個派系,就是以陰弘智爲首的,他們同意李戰將李世民帶到登州去休養,可是卻不同意由李承乾一個人監國,陰弘智提出可以等皇子從各地回京之後,由各位大臣推選出合適的皇子主觀大唐事宜。

一個提議,一下子延伸出了三個派系,這是李戰沒有想到的,所以這一次的大朝會無疾而終。

......................................

第二百二二章 世襲刺史第二百一九章 石碑自己長出來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十八章 東宮太子李承乾第一百零八章 全城封鎖第一百三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七章 民凍餒者無數(第四章)第五百五二章 一心爲民李世民第五百一六章 腳踩小人唐嘉會第三百一六章 侯君集的小報告第五百三三章 生氣的長孫皇后第一百六三章 歡迎來試刀快不快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四百七四章 虎賁軍,寒門的出路第二百六八章 李戰救人第四百四四章 李建成當皇帝不好第一百三六章 暖暖的感覺第三百九十章 被耍的楊頤第六百四五章 穿越的秘密(上)第一百三十章 救人縫合術第六百四六章 穿越的秘密(下)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五百七八章 和親 駐守第四百一三章 李戰玩耍國子監第六百一六章 父子親情 海盜入城第十三章 全家動起來第四百一四章 李戰給監生們挖坑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六百一九章 前往倭島 (求訂閱)第六百零六章 意外!意外!還是意外!(求訂閱)第二百四一章 仇恨要扼殺在搖籃中第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大唐第六百零三章 皇子皇女的苦澀(求訂閱)第一百一一章 多謝太子殿下第四十一章 能屈能伸 心腹大患第四百六六章 三位王爺被扔虎賁軍(第八更)第二百六五章 李戰節制三軍第三百七一章 李世民的四大心腹第五百四二章 韋貴妃和長孫皇后分庭抗禮(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狗剩的準則第三百六三章 破甲錐的可怕第五百七四章 虎賁軍顯威 陌刀陣成名第一百六十章 彈琵琶第十四章 缺鹽的大唐第四百九二章 李戰一家人團聚第四百零二章 李泰對李承乾的偏見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五百一七章 虎賁軍第一支救災軍隊五百六十章 皇室和世家門閥的對決第六十五章 於大炮開火第四百八七章 李戰讓李承乾報平安第二百六八章 李戰救人第一百六八章 收下麗競門第二百九十章 前往吐蕃大營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四百一十章 李恪和海棠第三百三五章 李世民怒懟混蛋兒子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三百五十章 道士捉鬼清風樓第二百九七章 驚慌的東宮智囊們第一百九一章 回到長安第六十一章 百年崔家第一百七一章 你敢誣陷孤第五百九一章 韋妃被栽贓 含冤被軟禁第四百章 攻打高昌 下定決心第二百九三章 党項來襲第六百零二章 李戰向皇子公佈身份(求訂閱)第三百四九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八五章 多多,巧兒,安兒終於知道李戰身份第四百二三章 要嫁進王家的歐陽多多第一百七二章 李泰禁足第一百七一章 你敢誣陷孤第二百三一章 李戰的媽媽第六百三一章 蘇我家的會議第五百四五章 韋挺傻眼 李戰權勢第五百二十章 李賀,李澄正式對抗第四百七二章 大唐名將薛仁貴第三百二六章 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二四章 林大刀的死第六章 十貫錢的收入第四百零四章 百姓興不苦第九十二章 驚人的宣傳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驍果軍第一百二九章 太過驚豔第三百三六章 長安大清洗第四百零五章 李世民的嘉獎第四百六一章 李恪強搶蕭海棠(第三更)第四百六七章 和李戰耍威風等於找死第五百七一章 火燒西突厥 高昌王死了第五百三二章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第三百四三章 大唐英魂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四百六七章 和李戰耍威風等於找死第五百一四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十一章 一家團聚第三百三四章 靜默行動,格殺勿論第二十四章 渴望一份親情
第二百二二章 世襲刺史第二百一九章 石碑自己長出來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十八章 東宮太子李承乾第一百零八章 全城封鎖第一百三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七章 民凍餒者無數(第四章)第五百五二章 一心爲民李世民第五百一六章 腳踩小人唐嘉會第三百一六章 侯君集的小報告第五百三三章 生氣的長孫皇后第一百六三章 歡迎來試刀快不快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四百七四章 虎賁軍,寒門的出路第二百六八章 李戰救人第四百四四章 李建成當皇帝不好第一百三六章 暖暖的感覺第三百九十章 被耍的楊頤第六百四五章 穿越的秘密(上)第一百三十章 救人縫合術第六百四六章 穿越的秘密(下)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五百七八章 和親 駐守第四百一三章 李戰玩耍國子監第六百一六章 父子親情 海盜入城第十三章 全家動起來第四百一四章 李戰給監生們挖坑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六百一九章 前往倭島 (求訂閱)第六百零六章 意外!意外!還是意外!(求訂閱)第二百四一章 仇恨要扼殺在搖籃中第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大唐第六百零三章 皇子皇女的苦澀(求訂閱)第一百一一章 多謝太子殿下第四十一章 能屈能伸 心腹大患第四百六六章 三位王爺被扔虎賁軍(第八更)第二百六五章 李戰節制三軍第三百七一章 李世民的四大心腹第五百四二章 韋貴妃和長孫皇后分庭抗禮(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狗剩的準則第三百六三章 破甲錐的可怕第五百七四章 虎賁軍顯威 陌刀陣成名第一百六十章 彈琵琶第十四章 缺鹽的大唐第四百九二章 李戰一家人團聚第四百零二章 李泰對李承乾的偏見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五百一七章 虎賁軍第一支救災軍隊五百六十章 皇室和世家門閥的對決第六十五章 於大炮開火第四百八七章 李戰讓李承乾報平安第二百六八章 李戰救人第一百六八章 收下麗競門第二百九十章 前往吐蕃大營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四百一十章 李恪和海棠第三百三五章 李世民怒懟混蛋兒子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三百五十章 道士捉鬼清風樓第二百九七章 驚慌的東宮智囊們第一百九一章 回到長安第六十一章 百年崔家第一百七一章 你敢誣陷孤第五百九一章 韋妃被栽贓 含冤被軟禁第四百章 攻打高昌 下定決心第二百九三章 党項來襲第六百零二章 李戰向皇子公佈身份(求訂閱)第三百四九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八五章 多多,巧兒,安兒終於知道李戰身份第四百二三章 要嫁進王家的歐陽多多第一百七二章 李泰禁足第一百七一章 你敢誣陷孤第二百三一章 李戰的媽媽第六百三一章 蘇我家的會議第五百四五章 韋挺傻眼 李戰權勢第五百二十章 李賀,李澄正式對抗第四百七二章 大唐名將薛仁貴第三百二六章 財帛動人心第二百二四章 林大刀的死第六章 十貫錢的收入第四百零四章 百姓興不苦第九十二章 驚人的宣傳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驍果軍第一百二九章 太過驚豔第三百三六章 長安大清洗第四百零五章 李世民的嘉獎第四百六一章 李恪強搶蕭海棠(第三更)第四百六七章 和李戰耍威風等於找死第五百七一章 火燒西突厥 高昌王死了第五百三二章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第三百四三章 大唐英魂第二十二章 平靜生活的轉折點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四百六七章 和李戰耍威風等於找死第五百一四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十一章 一家團聚第三百三四章 靜默行動,格殺勿論第二十四章 渴望一份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