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廬山真面目

七月的長安城如同一個大火爐,外面知了不停的鳴叫,炎熱的天氣加上這煩人的知了叫聲讓人更加煩躁。

攝政王府。

玄十八站在大堂中間向趙子良稟報着謀逆案最新的進展情況,“李勉已經招了,他的上面是延王李玢,他的下線除了賈榮之外還有青州地方軍副將程大年、魏州別駕林汝光、工部主事李常平。另外,據李勉交代,他發現李玢下面還有一個下線是嗣滕王爵位的李湛然,曾當任左金吾衛將軍,今年六十多了,現賦閒在家!”

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被封爲滕王,著名的滕王閣就是他修建的。李湛然是李元嬰之孫。

趙子良鐵青着臉聽完玄十八的報告,又拿過他手上記錄的名單再詳細看了一遍,大怒:“亂黨!都是一些亂臣賊子!延王李玢,昨日還一副道貌岸然,爲維護宗室子弟與孤據理力爭,卻沒想到也是亂臣!真是可惡可恨,傳諭御史臺,立即對名單上所有人進行逮捕!十八,你帶人去監督執行!”

“遵旨!”

趙子良之所以要讓御史臺去抓人,主要是考慮到玄十八畢竟不是大唐官員,先前讓他查案是出於不被外部力量干擾,現在李勉開口交代了這麼多人官員,其中還有兩個宗室重要成員,這就不能讓玄十八去抓人,而只能讓御史臺去抓人比較名正言順,又讓玄十八帶人去監督執行是爲了防止謀逆案主謀們已經在御史臺安插了內鬼走漏了風聲。

在玄十八的監督下,御史臺不敢懈怠,立即出動了大批的衙役和兵丁對在長安城內的嫌疑人進行即時抓捕,又派出大量快馬去抓捕名單上在外地的嫌疑人,並就地審訊,這些線索挖出謀反之人。

李勉的交代對於幕後主謀的組織來說絕對是一場滅頂之災,這就如同黃河決堤一般,再難堵住了,而李玢的被捕更是如同一把尖刀捅進了敵人的內臟,已經極爲接近這謀逆組織的核心部位了。

謀逆組織的成員中並非所有人都是心志堅毅之人,很多人都是投機者,這些人本身並沒有什麼政治立場,都是牆草頭,風吹兩邊倒的貨色,在被捕之後經過一番酷刑的折磨和一番恐嚇,紛紛都撐不住了,張口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交代。

隨着延王李玢的被抓,朝中上下有些人就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先是李勉這個皇帝的血緣關係已經很淡薄的宗室被抓,繼而是李湛然和李玢,李湛然和李勉就不說了,他們與皇帝的血緣關係已經不太親近,但是李玢與皇帝可是很親的,他是皇帝的叔公,連續三個宗室牽涉其中,而且其他官員和將軍在謀逆組織中都只是小蝦米,三個宗室不僅身份要比其他人高,在謀逆組織中的身份也要高,與皇帝血緣越親的人的地位越高,不少聰明人看出了這其中隱藏的玄機,這個發現讓不少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隨着李玢這些人被抓,越來越多官吏和宗室浮出水面,紛紛遭到逮捕,被抓的不但有官員,還有在各個衙門中做事的小吏,更有高高在上的宗室王爺、郡公、國公,有人預感到大唐似乎要發生鉅變了。

趙子良看着玄十八呈送上來的最新調查報告,發出一聲冷笑:“宗室?好,好啊,孤還以爲到底是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膽子敢發動兵變造反,原來是這些宗室在後背搞鬼!說白了他們就是不甘心李唐皇室失去權柄,他們看不慣孤執掌大權,他們反對孤,他們想要奪回權勢,就算孤把權利還給他們,他們能管好這個國家嗎?一羣只知道吃喝等死、欺壓百姓的蛀蟲有什麼本事治理好這個國家?再讓他們把好好地一個天下糟蹋得不成樣子嗎?”

高尚站出來拱手道:“大王息怒,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謀逆組織的確應該是宗室在主持,就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王公爵爺牽涉其中,如果是整個宗室都參與了,這件事情就麻煩了,如果查下去,很可能把整個宗室都兜底,這樣的話,最後改如何處置?如果整個宗室都被下獄按律法處置,天下如何看待大王?但是如果不查下去,那些還沒有查出來人的日後難保不會反撲,這還真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

趙子良道:“難道孤要因爲擔心天下百姓如何看待孤的問題就對此姑息養奸?”

王府詹事陸贄站出來拱手道:“大王,微臣以爲宗室們反對大王並不可怕,任何一個當權統治者誰沒有幾個反對者呢?可怕的是他們隱藏在暗處的秘密結黨,而且他們的組織結構和形式已經極爲嚴密,傳揚的想法和觀點都很有鼓動性和煽動性,就以這些來說,他們發展速度會很快,短短几年時間就能夠由幾個人發展成成千上萬人,而且還隱藏在暗處,聯繫由用特定的方式,想要短時間全部查出來又比較困難,這纔是最可怕的!”

趙子良聽得瞳孔一縮,這個時代畢竟是儒家當道,忠君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現在皇帝居於深宮不掌權,這成爲了許多人想要搞事的人的藉口,只要有人提出清君側、還政於皇帝等口號,立馬就會有很多人響應,甚至還會有人給他趙子良安上禍亂朝綱、獨裁等罪名,把他與王莽、董卓和曹操等人相提並論,如果不是他威望高,這些年確實讓大唐結束戰亂,讓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唐治下政治清明、治安良好的話,早就有人公然反對攻訐他了,而這也是宗室王爺和國公們也只能在暗地裡結黨,不敢公然與他作對的原因。

趙子良考慮了很久,要動這些宗室,他有這個能力和權利,但是他沒有名義,他只是一個外姓的攝政王,只能處理軍政事務,如果用攝政王的命令去動宗室,就顯得有些跋扈了,這會給人話柄,要動宗室還必須要皇帝點頭,如果以皇帝的名義行事就不一樣了。

想到這裡,趙子良當即站起來:“來人,備馬,孤要去皇宮見皇帝!李泌、陸贄,你們二人跟孤一起去!”

“諾!”

事實上控制皇帝雖然會給別人留下很多話柄,會在民間給百姓們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是大大的,想要幹什麼直接以皇帝的名義,誰敢不從?

自從趙子良帶着李泌和陸贄進皇宮後不久,一封聖旨就從皇宮中發出,直接送到了宗人府,聖旨的大意是有皇室中人秘密結黨,意圖謀反叛亂,危害大唐江山社稷,今特命攝政王全權查處,無論涉及到任何宗室中人,宗人府上下官吏人等都要配合。

有了皇帝的聖旨,趙子良行事就再也沒有顧忌了,他只是一個執行者,宗室們要罵就去罵皇帝,是皇帝要查的。不過明眼人都知道,皇帝在智力有限,哪知道什麼?這無非就是趙子良自導自演的把戲,很多人心裡都清楚,但誰也不會公然說出口。

宗室這下倒黴了,隨着案情的深入調查,越來越多的宗室被牽涉進來,最遠的可追溯到高祖皇帝那一代,最近的已經查到了皇帝的叔叔們身上。

在此期間,渤海國使臣大義信與大唐宰相關播進行了長達半個多月的談判之後,終於簽署了協議:第一,渤海國割讓鴨濠府(鴨綠江沿岸地區)和南海府(朝鮮東北部地區),這兩個府劃歸大唐之後,渤海國徹底與朝鮮半島失去了陸地上的聯繫,渤海國就算想要聯合新羅舊勢力造反也不可能了;第二,渤海國送大欽茂幼子大嵩璘前來長安爲質;第三,渤海國每年向大唐納貢一百八十萬金元;第四,渤海國永世向大唐稱臣。

七月二十九日,大義信帶着巨大的恥辱和使團離開長安返回渤海國,而東北地區的唐軍衛戍軍很快就接到了朝廷的詔令,準備集結人馬開始接收鴨濠府和南海府。

八月初二,一份最新的案情調查報告奏章送到了趙子良的御案上,趙子良拿起奏章看了看,臉色一變,擡頭看向玄十八問道:“你確定郴王李逾是真正的幕後主謀?”

玄十八拱手道:“大王,從現在所有的人證和線索,無不指向李逾,但是微臣不敢保證李逾就是謀逆叛亂組織的首領,微臣的直覺讓微臣感覺到李逾的背後只怕還有人,或者說首領不止一個!”

李逾是皇帝的兄弟,雖然是同父異母,但在現在的親王當中,他與皇帝的血緣算是最親近的人之一了,這讓趙子良感覺到了一絲寒意,難不成整個皇室都參與了這次謀逆叛亂?

“那就再查,查出這個組織的最高首領,孤倒是很期待看看此人到底是誰!”

“是!”

案子查到這個地步,幕布最後面的人已經坐不住了,開始心慌意亂,唯恐組織當中知道他身份的人出賣他,出招也開始頻繁出錯,此人甚至派出大量的刺客去天牢刺殺他身份的人,但天牢此時早已經不比當初,戒備森嚴,刺客們不但沒有行刺成功,還損失慘重,除了一部分逃走之外,有好幾個當場被捕。

“什麼?是他?”趙子良聽了玄十八的稟報之後一驚,原來這個謀逆組織的最高首領不是別人,正是當年李豫長子李適的長子李誦,今年剛好二十歲,被封爲宣王,這個組織就是他創立的,聯絡和吸納了大部分宗室王公貴族加入其中,並控制了大唐朝廷和各地大量的管理,甚至還有不少軍方將領。

八月十二日,御史臺御史中丞梅田黍帶着大批的兵士、衙役和捕快來到了宣王府。

第1057章 途中逮捕第1122章 點燃火藥桶第521章 處置(1)第346章 勸降第1357章 抵禦強盜來襲第1582章 趁虛而入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659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599章 北庭出兵第55章 同鄉岑參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1016章 剿滅第865章 大破可薩軍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311章 成軍第767章 新太子第955章 異陣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332章 擊潰、追殺第1558章 遇伏第504章 勉強接令出征第1010 動手第573章 分析第1084章 幽州之亂(2)第1092章 矛盾(2)第958章 帶兵破陣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925章 善後(2)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963章 破關第1002章 送行第1519章 請君入甕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350章 狹路相逢第1525章 元氣大傷第726章 李白當官(2)第1181章 野心展露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404章 突然的變故第314章 希望破滅第1249章 李嗣業死第1343章 口袋(1)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43章 父子夜話第224章 合作開始第135章 再戰迎敵第351章 漏網第42章 狼煙起第264章 重拳出擊(1)第1116章 乘勝追擊第1300章 推諉第505章 護短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1250章 伊琳娜的決定第460章 警告第592章 諸胡離心(1)第1210章 兵發新羅國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428章 卒子過河 不受控制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494章 出兵集結第223章 立威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429章 將計就計 背黑鍋第1299章 朝野反應第946章 推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264章 重拳出擊(1)第541章 準備鍊鐵鍊鋼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159章 決戰之部署(3)第1332章 死守第1120章 先給錢第397章 碰釘子第640章 奪權第1304章 保釋和保釋金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669章 連下三城(3)第1555章 聲東擊西第1013章 兵變(2)第1070章 貴妃示好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1523章 對陣交鋒第1461章 強行闖關(2)第1497章 國王的一家(1)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256章 又遭彈劾第1444章 幹不了第1470章 塞迪卡要塞第1586章 最後的決戰(1)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340章 重建大斗軍(1)第1577章 局勢逆轉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1006章 面試
第1057章 途中逮捕第1122章 點燃火藥桶第521章 處置(1)第346章 勸降第1357章 抵禦強盜來襲第1582章 趁虛而入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659章 何去何從?第262章 一劍光寒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599章 北庭出兵第55章 同鄉岑參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1016章 剿滅第865章 大破可薩軍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311章 成軍第767章 新太子第955章 異陣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332章 擊潰、追殺第1558章 遇伏第504章 勉強接令出征第1010 動手第573章 分析第1084章 幽州之亂(2)第1092章 矛盾(2)第958章 帶兵破陣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925章 善後(2)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963章 破關第1002章 送行第1519章 請君入甕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350章 狹路相逢第1525章 元氣大傷第726章 李白當官(2)第1181章 野心展露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404章 突然的變故第314章 希望破滅第1249章 李嗣業死第1343章 口袋(1)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43章 父子夜話第224章 合作開始第135章 再戰迎敵第351章 漏網第42章 狼煙起第264章 重拳出擊(1)第1116章 乘勝追擊第1300章 推諉第505章 護短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1250章 伊琳娜的決定第460章 警告第592章 諸胡離心(1)第1210章 兵發新羅國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428章 卒子過河 不受控制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494章 出兵集結第223章 立威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429章 將計就計 背黑鍋第1299章 朝野反應第946章 推第1408章 陰差陽錯第264章 重拳出擊(1)第541章 準備鍊鐵鍊鋼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159章 決戰之部署(3)第1332章 死守第1120章 先給錢第397章 碰釘子第640章 奪權第1304章 保釋和保釋金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669章 連下三城(3)第1555章 聲東擊西第1013章 兵變(2)第1070章 貴妃示好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164章 蟬·螳螂·黃雀第1523章 對陣交鋒第1461章 強行闖關(2)第1497章 國王的一家(1)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256章 又遭彈劾第1444章 幹不了第1470章 塞迪卡要塞第1586章 最後的決戰(1)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340章 重建大斗軍(1)第1577章 局勢逆轉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1006章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