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郭子儀死

大唐皇族宗室因謀逆案有一大半鋃鐺入獄等待秋後處決的餘波還未徹底平息下去,各地紳士、世家、名流、退休致仕的官吏武將們有不少人都紛紛上書趙子良,請求對這些皇族宗室們從輕發落。

用這些人的話來說,皇族宗室們是李唐王朝的根本,如果嚴格按照律法執行,皇族宗室的人口必然大減、勢力衰弱,皇族的威信也不在,李唐王朝也會變得名不副實,而且皇族宗室們是天生的貴胄,刑律怎能用在他們身上呢?

趙子良把一封封從各地送來的請願書看了一遍,氣得他把這些請願書全部丟棄在地上,差點把御案都給掀翻了。

李泌站出來拱手道:“大王息怒,生氣解決不了問題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情況應該還不算太壞,至少我們知道各地忠於皇室或者說對大王不滿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現在這些人一個個都冒出來,這也讓我們知道了他們都是哪些人,方便我們掌控,把這些人納入我們的視線範圍,日後進行嚴加關注、重點監視!另外,對於那些犯案的皇族宗室們是否減輕判罰,或者延期執行,以緩和目前各地紳士、名流和退休致仕官吏武將們的情緒?”

趙子良眯起了眼睛,臉上浮現出一絲冷意,“保皇社那些低層人員基本上都判決執行了,難道那些皇族宗室因爲他們的身份,朝廷就要對他們特殊對待?孤當初就應該下令把他們和那些低層人員全部一起執行,不用等到秋後,否則哪有這麼多事?這件事情絕不是妥協能夠解決得了的,如果孤這次妥協,這些上書請願的人就會得寸進尺,直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這樣他們是不會甘休的!”

說到這裡,趙子良停頓了幾秒後說道:“這事不能再拖了,要絕了那些人的念想,傳孤旨意,關押在京兆地區的犯案皇族宗室明日就執行處決,並傳旨去各地方,自接旨之後的第二天立即執行,不用等到秋後!杜宗文,馬上擬旨!”

“諾!”杜宗文答應,立即鋪開專用紙張開始奮筆疾書。

這時玄十八走進來向趙子良抱拳稟報道;“聖王,新京傳來消息,貴霜君趙霆不知爲何上書辭去了所有軍政職務,從可薩都護府返回新京了!王上派人送來關於此事的奏章很快就會送到長安來!”

趙子良皺眉:“趙霆辭去了所有軍政職務,從可薩都護府返回了新京?趙雷同意了?”

玄十八道:“應該是同意了,否則貴霜君不可能擅自返回新京,不出幾日,關於此事的奏章應該很快送到聖王這裡來!西廠因特殊的快速傳遞消息的方式,因此早幾日得到消息並傳到這裡來”。

趙子良有些心煩,問道:“知道是所爲何事嗎?趙霆不會無緣無故辭去官職和軍職吧?”

玄十八抱拳道:“聽說現在東羅馬帝國因爲伊琳娜皇太后的大力改革觸動了軍方將領和不少貴族階層的利益,造成了好幾處地方反對伊琳娜,相繼爆發了幾次叛亂,現在伊琳娜正在調兵遣將進行平亂,貴霜君趙霆認爲現在正是西秦進攻東羅馬帝國的最佳時期,因此上書王庭,建議發兵攻打東羅馬帝國的安納託尼亞地區,但王上駁回了貴霜君趙霆的建議,有消息說王庭中有大臣認爲貴霜君此舉的目的在於擁兵自重,因爲現在根本不是進攻東羅馬帝國的最佳時期,此時進攻東羅馬帝國反而會使得他們內部摒棄成見、一致對外!”

趙子良掌權了這麼多年,雖然只聽了玄十八的片言隻語,但他哪裡還不明白這裡面的關竅?他沉思了片刻,對李慕辰說道:“既然趙霆現在賦閒在家,你替孤寫一封信,送去新京給趙雷,讓趙雷告訴趙霆,讓他帶着家眷來長安散散心,宜寧也很長時間沒有回長安省親了!”

衆大臣和官員們聽了這話,就明白趙子良是想把趙霆一家叫來長安,避免他們兩兄弟之間的嫌隙變得更大。

李慕辰拱手答應道:“遵旨!”

正所謂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就算天潢貴胄也不例外,各種各樣的家務事、麻煩事一大堆,趙子良本來不想管趙霆和趙雷兄弟倆的事情,畢竟他已經退位了,但趙家卻是西秦王族,家事就是國事,家裡內部鬧得越兇,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就越大。

這時鄭三站出來對趙子良拱手道:“聖王,前幾日郭子儀從老家來長安了,昨日親自上們求見,請臣幫忙向聖王帶各話,說是他自知命不久矣,想臨死之前見聖王一面!”

郭子儀今年已經八十多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高壽中的高壽,但畢竟年紀大了,病痛也隨時而來,最近幾年身體是每況愈下,自從當年他夾在趙子良和代宗皇帝之間左右爲難,不得不辭職解甲歸田,此後一直沒有再復出,趙子良也似乎早就忘記了他。

聽了鄭三的稟報,趙子良神思飄忽,良久才嘆息一聲,說道:“明日你帶他來吧!”

“諾!”

當年趙子良只當任過朝廷一次武舉會試,在那次武舉會試當中後來出現了許多名將,這些名將或爲朝廷效力,或爲安祿山的鷹犬,但不管他們站在哪一方,都無法否認他們在軍事上的才幹。

而在這一批人當中,趙子良最爲欣賞的是郭子儀和李光弼,這並不是趙子良先入爲主的原因,而是這兩人確實有才幹,如果說比較平定安史之亂的功績,郭子儀要稍遜一籌,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展現的軍事才能和做出的貢獻遠在其他人之上,郭子儀的軍事才能也不低,但郭子儀的政治才能卻要高於軍事才能,其他功臣大將們都相繼被皇帝猜忌得倒下,而郭子儀卻能屢次化險爲夷並重掌軍權。李光弼的政治才能與他的軍事才能相比,那就是大大不如了,郭子儀能夠遊刃有餘的應對權臣、太監們的陷害和皇帝的猜忌,而李光弼卻沒有這個本事,因此憂鬱而亡。

一輛馬車在攝政王府門前停下,馬伕從車轅上跳下來拿出一個小凳子放在旁邊,然後撩起車簾把馬車上的郭子儀攙扶下來,郭子儀已經白髮蒼蒼、形容枯槁、佝僂着背,原本身形高大的他現在卻是骨瘦如柴,他拄着柺杖擡頭看着王府門前攝政王府的鎏金匾額心裡十分感慨,他已經十多年沒有來過這裡了。

鄭三從王府內走出來,對郭子儀拱手道:“令公來得挺準時的,聖王已經傳下話來,令公來了可直接進去見他,走吧,我領你進去!”

郭子儀拿起柺杖抱起拳,動作遲緩,“多謝鄭大人斡旋!”

說完,郭子儀對攙扶他的車伕道:“還不快謝過鄭大人!”

四十歲左右的車伕向鄭三抱拳道:“郭昕拜見鄭大人!”

鄭三轉頭看了看車伕,好似聽了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指着他想了想,“你······不是那個······”

郭昕道:“對,鄭大人記性真好,我就是曾擔任過安西都護,卻因任性胡爲而被革職的郭昕,郭昕愧對大伯和朝廷的栽培,這些年來時常想起過往過錯,久久不能原諒自己!”

鄭三似乎有些明白郭子儀此次來長安的目的了,他點點頭:“好,請二位跟我來吧!”

郭子儀和郭昕在王府內的一間涼亭裡見到了趙子良,趙子良看着已經老得彎腰駝背、老態龍鍾、走起路來都很是吃力的郭子儀,心中生出無限感慨,人再怎麼英雄了得,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啊!

“學生攜子侄郭昕拜見聖王!”郭子儀丟下柺杖撩起長袍下襬準備向趙子良下跪。

趙子良嘆道道:“你都七老八十了,站着都吃力,還跪什麼跪?免了吧!來人,給郭子儀、郭昕看座!”

旁邊有人答應,郭子儀立即道:“多謝聖王!”

婢女送來茶水之後,趙子良問道:“你多久沒來長安了?”

郭子儀道:“算來也有十三年了!”

趙子良喝了一口茶,問道:“謀逆案之事你可否聽說?”

“學生聽說了!”

“這些日子,從各地送來不少奏章和請願書,都是請求孤對那些參與謀逆的皇族宗室們從輕發落,你此次來見孤也是來求情的?”

郭子儀嘆道:“學生都是土埋到脖子處的人了,哪裡還有這份閒情理會這種事情?這許多年了,大唐在聖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天下安寧、四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民富國強,可見聖王是對的!不過學生認爲,從某些方面來說,有人反對聖王其實是一件好事,有不同的聲音能夠提醒聖王,但是若沒有一個人反對,長此以往不一定是好事,聖王對那些參與謀逆的皇族宗室如何裁決,學生無權過問,也沒有資格,這些年學生也想通了,這大唐天下讓一個無能之人來統治,受苦的只能是百姓!學生自知年事已高,病痛纏身,命不久矣,這次來長安主要是爲了這個侄兒,郭昕!他當年紈絝,不知輕重,但他才幹還是有的,而且這些年來痛定思痛,已經痛改前非,學生此次前來厚着一張老臉皮,希望聖王再給他一次機會,讓他能夠一展所長,爲聖王和大唐王朝效力!”

趙子良看着郭昕,足足一盞茶的工夫之後纔開口:“先去京兆衛戍軍中做一個校尉吧,一年後孤再看你的表現如何。高尚,你安排一下!”

“是!”

“多謝聖王!”

三個月後,公元781年冬,郭子儀死。

第358章 目標石堡城第1066章 提拔王子顏第251章 暗中巡視(2)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372章 千里奔襲(6)第253章 下令整治第497章 遭伏擊(2)第86章 李嗣業第1194章 利奧四世的鋒芒第305章 見王倕第638章 脅迫國主們去長安第146章 收買收編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1123章 王對王、將對將第445章 遊擊(3)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1186章 認錯第1227章 分兵第119章 美色試探第193章 指使第1114章 反擊第523章 王忠嗣入獄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832章 決議出兵第529章 封口費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1552章 最後的海戰(1)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278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1)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860章 三光第1117章 連下兩城第603章 獲悉陰謀第1314章 第三次西征開始第997章 輕重有別第653章 誓師(4)第401章 搞出一條大魚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二章 慘勝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143 交接第1420章 瞎了眼啊第35章 湖邊月色第812章 迴歸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259章 大搜捕第1304章 保釋和保釋金第635章 大踏步發展(2)第242章 聶三娘第498章 主動決戰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344章 叫陣第139章 遭拒第50章 連斬七將第1406章 軟飯王第981章 再回長安第447章 掏老巢第536章 索要駐軍權第574章 應對之法第991章 主持朝會(4)第806章 聖旨到皇帝崩第538章 戍邊之苦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925章 善後(2)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324章 一封信引發的內訌(3)第1473 蒼鷹盜賊團的覆滅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690章 反對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231章 阿薩德糊戰役(1)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007章 面試(2)第1520章 圍困第338章 大破吐蕃軍第733章 六扇門的人第150章 反空營計第324章 秘密逮捕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1339章 缺口第1482章 與克魯姆做生意第579章 兵變(2)第30章 保密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178章 暴露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733章 六扇門的人第138章 拍提亞戰術小試牛刀第783章 一舉破城第310章 糧餉充足就擴軍第161章 鐵甲騎兵第134章 開羅血戰(2)
第358章 目標石堡城第1066章 提拔王子顏第251章 暗中巡視(2)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372章 千里奔襲(6)第253章 下令整治第497章 遭伏擊(2)第86章 李嗣業第1194章 利奧四世的鋒芒第305章 見王倕第638章 脅迫國主們去長安第146章 收買收編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1123章 王對王、將對將第445章 遊擊(3)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1186章 認錯第1227章 分兵第119章 美色試探第193章 指使第1114章 反擊第523章 王忠嗣入獄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832章 決議出兵第529章 封口費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1552章 最後的海戰(1)第890章 統治政策第278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1)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1472章 今夜釣魚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860章 三光第1117章 連下兩城第603章 獲悉陰謀第1314章 第三次西征開始第997章 輕重有別第653章 誓師(4)第401章 搞出一條大魚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二章 慘勝第15章 仁勇副尉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143 交接第1420章 瞎了眼啊第35章 湖邊月色第812章 迴歸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259章 大搜捕第1304章 保釋和保釋金第635章 大踏步發展(2)第242章 聶三娘第498章 主動決戰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344章 叫陣第139章 遭拒第50章 連斬七將第1406章 軟飯王第981章 再回長安第447章 掏老巢第536章 索要駐軍權第574章 應對之法第991章 主持朝會(4)第806章 聖旨到皇帝崩第538章 戍邊之苦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925章 善後(2)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324章 一封信引發的內訌(3)第1473 蒼鷹盜賊團的覆滅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690章 反對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231章 阿薩德糊戰役(1)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007章 面試(2)第1520章 圍困第338章 大破吐蕃軍第733章 六扇門的人第150章 反空營計第324章 秘密逮捕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1033章 漠北和雲中第1339章 缺口第1482章 與克魯姆做生意第579章 兵變(2)第30章 保密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178章 暴露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733章 六扇門的人第138章 拍提亞戰術小試牛刀第783章 一舉破城第310章 糧餉充足就擴軍第161章 鐵甲騎兵第134章 開羅血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