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啓程匯合

除夕這日,趙子良派人把李嗣業、魏猛、霍堪、雷武、樑琦叫來一起吃團圓飯,王燦、楚歌、鄭三等人不用派人叫,他們自己就來了。

吃完飯後,趙子良與閒談中提道:“在座的都是跟着我從疏勒鎮出來的,有的是從託雲堡就跟着我,有的是從撥換城開始跟着我,不管你們自己怎麼想,別人都會把你們看作是我的人,日後我不在這裡了,你們這些人之間要經常走動,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如果你們想要對大唐所有貢獻、想要建功立業,在官場上少不了要有朋友幫襯,互相幫助才能一起進步,單打獨鬥是不行的”。

衆人深以爲然,紛紛表示答應,一定會經常走動、互相幫襯。

除夕夜,趙子良把陳清瑩母女找來詢問:“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年後我就要隨蓋大人上京見駕,隨後會家鄉探親,至於還能不能回來,只怕要等皇帝和朝廷的決定,你們母女是要繼續跟着我,還是就此留下,在這裡安家?或是去內地安家?”

母女倆互相看了一眼,陳清瑩連忙道:“我們母女又沒地方可去,只能依仗將軍賞口飯吃,我們想跟將軍一起走,還望將軍不要嫌棄我們母女是累贅”。

“既然如此,你們就跟着一起去吧,從初八開始,你們娘倆就開始收拾行李,除了我的書籍之外,只帶一些換洗的衣裳就行了”。

“好,好!我們知道了!”

過了正月初七,趙子良這邊就開始爲啓程做準備,除了一百二十名扈從隨行之外,還有陳清瑩母女、兩個侍女、兩個馬伕以及兩個賬房先生,由於楚歌馬上要前往龜茲鎮出任龜茲軍副使一職,所以他必須把身爲趙子良管家的職務騰出來,由王燦暫時任趙子良的管家,負責與楚歌進行交接一些關於趙子良身家財產事宜,王燦這次暫時不隨趙子良一起走。等趙子良到了京城之後視情況而定,如果趙子良不能回來了,那麼王燦就會將趙子良在這裡的田產、牧場和牛羊馬匹全部賣掉後再前往長安與趙子良等人匯合。至於鄭三則隨同趙子良一起走。

楚歌出任龜茲軍副使之後,就不再擔任趙子良侍衛長的職責。趙子良的侍衛長由原副侍衛長巴勒罕擔任,又由白孝德擔任副侍衛長,以他超強的武藝,其他扈從們也沒有任何意見,至於黑巨人努爾。則依然是趙子良的貼身護衛。

正月初十清早,趙子良率扈從及隨從下人共一百三十六人啓程前往龜茲鎮,從都督府門口一直到東城門外幾裡,都有都督府官吏、將校兵士、城內外百姓數千人分列出城街道的兩側爲其送行。

隨着趙子良等一行人向城門口走去,沿街兩側送信的人羣也隨之緩慢移動,趙子良牽着戰馬一路走着,不停地向兩側百姓們揮手告別。

一個老人牽着一隻羊攔住了去路,兩個扈從正要上前將其趕開,趙子良連忙出聲喝止,只見那老漢牽着一隻羊又向旁邊一個漢子招了招手。走過來對趙子良道:“幾個月前多虧了將軍大人發兵剿滅了馬匪,把老漢的兒子從馬匪窩裡救出來,將軍之恩同再造,老漢和我兒無以爲報,聽聞將軍大人要進京見皇帝了,老漢帶我兒過來送將軍大人一程,老漢家中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這是老漢養的羊,送給將軍大人在路上宰了吃,還望將軍莫要嫌棄”。

趙子良連忙道:“老人家說哪裡話來。今日您攜子來相送就是對吾爲官一任最大的肯定。您的心意,吾心領了,只是吾不能收,您還是把羊牽回去繼續養着吧!”

那老漢連忙道:“這怎麼可以。將軍大人一定要收下,否則就是嫌老漢送少了!”說着就硬是將栓羊的繩索塞在趙子良的手裡。

趙子良不由得一陣苦笑,看向前方街道兩側,還有很多人有的提着雞蛋、有的端着糕點、燒餅、酒罈。他只得對鄭三擺了擺腦袋,“把羊收了,給錢!再有其他百姓送東西。都收下,但都要給錢”。

鄭三答應:“諾!”

一直走到城門口時,前來相送的百姓送的東西就滿滿的裝了幾十筐,全部裝載在馬背上,而百姓送的牛羊就有三百多頭,這些東西和牲畜,趙子良也只能一起帶走,準備在路上一邊趕路一邊吃,吃不完的製成肉乾帶在路上吃,扈從們興奮不已,這下有口福了,頓頓都有肉。

送至城外兩裡,趙子良停下,與李嗣業等衆將校以及都督府上下官員們一一告別,這時一個官吏用托盤端來一杯溫酒,來瑱端起酒杯後蹲在地上用手指捻起一點泥土放進酒杯,雙手敬上道:“請將軍滿飲此杯,祝將軍一路平安,到了長安或回到家鄉也別忘了碎葉城,我等希望將軍能儘快返回,震懾西域諸國!”

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有寒風吹得旌旗獵獵作響,趙子良看着酒杯,心情極爲沉重,就像有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一般,接過酒杯就一飲而盡,而後翻身上馬,向衆人揮手大喊:“不要再送了,諸君都回去吧!興許過不了幾個月,某就會回來!回吧,回吧!”

就算是再不捨,趙子良等一行人最終還是離開了碎葉城,向東進發,不過一個小時就抵達了裴將軍城,裴將軍城都尉霍堪率兵迎接,趙子良只是與霍堪交代一些事情,並未在裴將軍城停留,而是繼續向東南方向前進。

沿途經過葉支城、賀獵城、凍城、頓多城,這段道路經過專門的修建,道路很寬闊平整,就算大馬車也可以通行,很平穩。

兩天後,趙子良一行人抵達了頓多城,準備翻越天山山脈上的勃達嶺進入安西之地,渤大嶺原本是險峻要地,但是當唐軍控制碎葉城之後,勃達嶺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爲了方便通行,趙子良還讓頓多城政務官員們組織牧民和兵士們專門把道路休整了一番,讓勃達嶺變得不那麼崎嶇,可以讓商隊通行,而且還與大石城進行合作,將勃達嶺與大石城之間道路修繕一番,如此一來,從龜茲鎮到碎葉城的交通道路就可以大大減少了,不必再繞道疏勒鎮走託雲堡去碎葉鎮,而可以抵達撥換城之後就轉向走大石城,經過勃達嶺,沿着頓多城一直向西就可以到碎葉城了,打通勃達嶺這一舉措,可以說大大縮短了北線絲綢之路的距離,讓商旅來往碎葉城與龜茲鎮更加方便。

不過,步行和騎馬,甚至商隊用馬匹、駱駝運載大量的貨物都可以通行勃達嶺,但是馬車卻還是無法通行,這主要是因爲勃達嶺上的道路太陡峭,在那種坡度下,馬車容易失控。

趙子良一行人到了頓多城就放棄馬車,全部改用馬匹馱運糧草物資和其他行李。

到了撥換城,趙子良一行人受到了撥換城守捉使畢思琛的熱情接待,根據畢思琛所說,他很快也要調去龜茲鎮了,這裡將由席雲慶接手,而隨着夫蒙靈察前往龜茲鎮擔任四鎮都知兵馬使,原本在蔥嶺守捉當任守捉使的程千里作爲他的嫡系部下也被提拔成了疏勒鎮鎮守使。

趙子良一行人在撥換城停留一天之後繼續向東北方向進發,終於在正月十九這一天抵達了龜茲鎮。

收到消息的高仙芝帶着幾個扈從親自到城門口迎接,兩人一見面很是高興,互相寒暄了很久,儘管年齡相差十幾歲,但兩人之間就像同齡人一樣。

“某也只是比你早到三天,夫蒙將軍聽說你來了,很是高興,讓我先帶你們安頓下來,再帶你們去見他和蓋大人”高仙芝說着就拉着趙子良往城內走。趙子良只得讓勃勒罕安排扈從們再城外紮營休息,叫上副侍衛長白孝德帶着幾個扈從和黑巨人努爾一起過去。

進城之後,趙子良就發現龜茲鎮很是熱鬧繁華,至少要比疏勒鎮和碎葉城繁華很多,這裡人口衆多,各色人種都有,街上販賣的物資也很豐富。

不久,在高仙芝的帶路下,趙子良等人就抵達了兵馬使府,見到了在年前就已經在這裡辦公的兵馬副使的夫蒙靈察,只待蓋嘉運正式卸任,田仁琬接人四鎮節度使之後,夫蒙靈察也就順理成章接任兵馬使了。

“末將見過夫蒙將軍!”趙子良向正坐在案几後面的夫蒙靈察行了一禮。

夫蒙靈察很是高興,連忙從案几後面起身走過來將趙子良扶起,笑道:“子良啊,某可是聽說你在碎葉城幹得風生水起,做得不錯,看來當初你的設想是沒錯的,控制了碎葉城,突騎施各部族就不敢亂動,聽聞年前你挫敗了達奚部的叛亂,還斬殺了他們的族長慕容長歌,全殲了他三千人馬,這下應該沒有人再敢有不臣之心了,蓋大人接到你的捷報之後非常高興啊,他還跟某說,沒想到臨走之前,你還給他帶來這麼大一個驚喜,他如果不是皇帝點名讓你進京見駕,他還真捨不得讓你離開碎葉城!”

趙子良拱手道:“如果不是將軍和蓋大人慧眼如炬和極力支持,末將提出的這個設想也無法完成!正是因爲有將軍和蓋大人掌舵,我們才能做到今日這一步,不過這一設想還沒有完成,還需要將軍和蓋大人以及田大人多多支持啊!”

夫蒙靈察馬上拍着趙子良的肩膀道:“這個你可以放心,只要有某在安西一天,此事就不會有問題!”

接下來雙方坐下繼續聊起來,夫蒙靈察負責安排蓋嘉運這次上京述職的事情,押送俘虜和護送蓋嘉運的五百兵馬已經準備好了,加上趙子良的扈從一百多人,一共有六百多人,如此多的兵力押送數十個突騎施王族、保護蓋嘉運上京應該是沒問題的,只要在經過河西走廊時不遭遇大股吐蕃騎兵,就應該沒問題。

第1325章 各懷鬼胎第1471章 再見格瑞林公主第488章 強勢造訪(2)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160章 兩翼迎敵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492章 維尼亞城堡(維也納)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1587章 最後的決戰(2)第464章 會盟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70章 扈從第1056章 削藩第一步(2)第565章 返回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397章 碰釘子第1394章 失算第231章 上任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1411章 婦人之仁第677章 弓騎兵出擊第56章 儲備糧草比賽第188章 絲路安全會議(1)第1497章 國王的一家(1)第1135章 夜間襲擾(3)第649章 出兵平叛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978章 羣臣勸諫第981章 再回長安第100章 攤派(1)第1394章 失算第896章 接管波倫山口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158章 決戰之部署(2)第118章 出使第1114章 反擊第1055章 新機動兵力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929章 僕骨懷恩反了第193章 指使第1379章 仿品第1299章 朝野反應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242章 聶三娘第1082章 對話皇帝第656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3)第271章 抓捕東羅馬和日本間諜第457章 鎮北侯 2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93章 剷除爪牙(2)第1532章 差距第994章 連續佈置第66章 同心同德第323章 暗流第1092章 矛盾(2)第237章 朝堂爭鋒(2)第506章 奇襲任務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537章 節度判官封常清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403章 巡查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1395章 風起第226章 受邀第797章 出城強襲第1027章 整頓吏治(5)第453章 李林甫被免職第1474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517章 攻城(5)第950章 以殺立威第591章 無功而返第935章 規矩第1404章 見面中的交鋒第554章 兵臨城下第1054章 削藩第一步(1)第949章 祭旗第281章 拍賣武舉大比廣告位(1)第232章 用人第1007章 面試(2)第1074章 放長線第137章 各個擊破(1)第518章 攻城(6)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445章 遊擊(3)第309章 狗官(2)第703章 高論(1)第1077章 釣大魚(3)第185章 萬事開頭難第650章 誓師(1)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1393章 監獄第1362章 託普拉卡萊要塞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867章 奴隸軍團
第1325章 各懷鬼胎第1471章 再見格瑞林公主第488章 強勢造訪(2)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160章 兩翼迎敵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492章 維尼亞城堡(維也納)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1587章 最後的決戰(2)第464章 會盟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70章 扈從第1056章 削藩第一步(2)第565章 返回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397章 碰釘子第1394章 失算第231章 上任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1411章 婦人之仁第677章 弓騎兵出擊第56章 儲備糧草比賽第188章 絲路安全會議(1)第1497章 國王的一家(1)第1135章 夜間襲擾(3)第649章 出兵平叛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978章 羣臣勸諫第981章 再回長安第100章 攤派(1)第1394章 失算第896章 接管波倫山口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158章 決戰之部署(2)第118章 出使第1114章 反擊第1055章 新機動兵力第204章 流放充軍的官員和犯人第929章 僕骨懷恩反了第193章 指使第1379章 仿品第1299章 朝野反應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242章 聶三娘第1082章 對話皇帝第656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3)第271章 抓捕東羅馬和日本間諜第457章 鎮北侯 2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93章 剷除爪牙(2)第1532章 差距第994章 連續佈置第66章 同心同德第323章 暗流第1092章 矛盾(2)第237章 朝堂爭鋒(2)第506章 奇襲任務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537章 節度判官封常清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403章 巡查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1395章 風起第226章 受邀第797章 出城強襲第1027章 整頓吏治(5)第453章 李林甫被免職第1474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517章 攻城(5)第950章 以殺立威第591章 無功而返第935章 規矩第1404章 見面中的交鋒第554章 兵臨城下第1054章 削藩第一步(1)第949章 祭旗第281章 拍賣武舉大比廣告位(1)第232章 用人第1007章 面試(2)第1074章 放長線第137章 各個擊破(1)第518章 攻城(6)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445章 遊擊(3)第309章 狗官(2)第703章 高論(1)第1077章 釣大魚(3)第185章 萬事開頭難第650章 誓師(1)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1393章 監獄第1362章 託普拉卡萊要塞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867章 奴隸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