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調任左金吾衛將軍

聶三孃的剛烈超出了趙子良的想象,無論他想任何辦法,聶三娘都對他不假以辭色,在跟他對話幾分鐘之後,無論他怎麼逗弄,她就再也不開口,趙子良只好將她暫時關在地窖內,一邊給她治傷,一邊想辦法讓她開口。

城門啓閉和宵禁時間早晚都推遲一個時辰得到皇帝的允許之後,左監門衛馬上開始執行,這個改變果然得到了廣大長安百姓們的一致好評,長安城內的夜生活從此也開始豐富起來,在此之前,全國各地的百姓們的夜生活都要比長安百姓們豐富得多。

中秋佳節,皇帝下令普天同慶,長安城解除宵禁三天,在這三天時間內,百姓們可以在長安城內遊玩到天亮,趙子良作爲左監門衛將軍,卻沒能與其他百姓一樣可以放鬆一下。

節日過後,趙子良很是疲倦,整整睡了一天。

這日傍晚,趙子良剛從府衙內回來走到門口就聽見院內一陣雞飛狗跳,迎面跑過來一個神色慌張的扈從正好與他撞在一起。

“哎喲,啊······將軍,屬下該死!”那扈從見撞到了趙子良,急忙下拜。

趙子良沉聲臉,問道:“慌慌張張的,怎麼回事?”

扈從道:“將······將軍,關在地窖裡的那女子打暈了我等逃走了!”

“什麼?”趙子良吃了一驚,一把抓住扈從的胸口衣襟怒道:“你麼怎麼搞的,怎麼就看不住她?某不是一再叮囑讓你們小心再小心嗎?快說,她是怎麼逃走的?”

那扈從急忙道:“中午時分,屬下剛給她送飯去,她吃了飯之後就躺在地上打滾亂叫,屬下唯恐她出事,只好打開門去查看情況,誰知道她是裝的,等屬下兩個走近,她就突然躍起發難。屬下二人反應不及被她打暈過去,我等醒過來之時,她早已不見蹤影,所以府內才亂了起來!”

趙子良聽了扈從的敘述。也知道這種情況不能完全責怪他們,不是我等無能,是敵人太狡猾啊!

“算了算了,此事切不可聲張,以後再不可吐露出一個字。就當從來沒有這件事情!”

“諾!”

得知聶三娘跑掉之後,趙子良的心理一度有些失落,在他的感覺中,這個女人很是獨特,屬於那種冰冷豔麗型,她的美是冰寒中帶着殺機。不過,趙子良很快調整過來。

“將軍,宮裡來人了,就在門口等着宣旨!”這時白孝德快步走過來向趙子良稟報。

“都快要宵禁了,怎麼宮裡還派人過來?”趙子良有些納悶。不過皇帝召見不是小事,他不敢怠慢,立即向大門走去。

來到門口,果然見三個太監,趙子良還沒有說話,中間那太監就道:“趙將軍,皇上口諭宣將軍速速進宮覲見,快隨咱家走吧!”

不是正式朝會,趙子良也不用換朝服,直接跟着三個太監去了大明宮。

趙子良見到李隆基的時候。李隆基正在紫宸殿的偏殿假寐,兩個宮女拿着大扇子給他扇風。

趙子良立即下拜道:“微臣參見陛下!”

李隆基睜開眼,看了趙子良一眼,指着旁邊的繡墩:“賜坐!”

“謝陛下!”

趙子良也沒客氣。大馬金刀的坐在繡墩上等着皇帝發話,他這副做派反而讓李隆基很是欣賞,對於武將,他一向認爲就應該直來直去,不應該像文臣一樣講個禮數還扭扭捏捏。

“趙愛卿,這半年來你在左監門衛左得不錯。朕很欣慰,朕想給你換個位置,你看如何?”李隆基接過宮女遞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後對趙子良說道。

“換位置?”趙子良愣了一下,隨即道:“全憑陛下旨意,陛下讓微臣在哪呆着,微臣就在哪兒呆着!”

李隆基一笑,問道:“難道你就沒有絲毫怨言?要知道你剛剛在左監門衛站穩腳跟、樹立威信、掌握兵權,努力了一場,屁股還沒坐熱就要換位置了,等於是給別人做了嫁衣裳啊!”

趙子良聽了,起身行禮道:“微臣拿的是朝廷的俸祿,自然是朝廷和陛下需要末將在哪兒任職,微臣就應該在哪兒任職,哪能有什麼怨言?職位調動是朝廷和陛下的需要,再說爲了防止某些人專權,一個人不能在同一個職位上做得太久,微臣以爲,朝廷應該爲此專門制定一些規矩,某個職位過個三年五載就應該自動換人,以此形成常例,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某些人長期待在同一個位置上培養自己的親信而造成尾大不掉之勢,特別是地方藩鎮,手握軍政大權,最容易滋生他們的驕橫之心,讓他們有機會擁兵自重!”

趙子良這番話在李隆基聽來,簡直是掏心窩子的話,一般將領誰敢這麼說?這些話幾乎是把所有地方藩鎮和朝中手握重權的大臣都給得罪了,在他看來,趙子良這是完全爲了他這個皇帝和朝廷着想,這樣的人是忠臣啊,大大的忠臣,如今的朝中大臣們和邊帥們,誰不希望手裡多抓點權?有哪個願意自動放棄手裡的權利?沒有,一個都沒有,那些人爲了那麼一點權利鬥得死去活來!

李隆基這次對趙子良完全摒棄了戒心,對他就像是對心腹一般,又問道:“可如果按照子良說的這麼做的話,是不是顯得朕很不信任臣子們了嗎?會不會打擊臣子們的忠誠度?”

趙子良解釋道:“陛下,這麼做並非只是針對某個人,而是防範於未然,人心隔肚皮,誰又真正知道誰的心裡是怎麼想的?當然這個動議不能由陛下先提出來,應該由臣子們自己提出來,陛下可以找幾個信得過的臣子,先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讓大臣們商討,看看衆臣們的反應,然後再視情況而定,如果陛下信得過微臣,此事可由微臣在朝堂上提出來!”

李隆基想了想,說道:“如此倒是可行,只不過不能由你提出來。你的官職品級太低,一旦有人要針對你,你會招架不住,此事容朕再思慮思慮!今日朕叫你來。是想把你調到左金吾衛,算是平調,官職沒有升遷,品級也沒有升,不過你的功勞。朕會記下,這次你主要負責長安六街巡查、警事,皇城和宮內由另一名將軍賀繼光負責,另外你們的上頭還有大將軍馬振遠,左金吾衛大將軍可不是左監門衛大將軍,馬將軍是有實權的大將軍,你到任之後要與他和賀繼光處理好同僚之間的關係!”

“諾!”

左右金吾衛,在漢朝就有這兩個建制,後來隋朝時被稱爲左右候衛,唐朝時恢復了漢代的舊稱。主要負責宮禁、皇城和長安六街的巡察和警事,說簡單一點就管長安城內一切治安巡邏,宵禁制度的直接執行者——左右街使,就是左右金吾衛的下屬官員。

左右金吾衛也是有油水可以撈的衙門,因爲它管着治安工作,只要有油水,裡面就容易滋生蠅蟲,這是必然的,趙子良很清楚皇帝把他派到左金吾衛的目的是什麼,負責六街鋪的巡察和警事。這一塊肯定存在着很多貓膩,而另一位將軍賀繼光負責的是宮禁和皇城的巡察和警事,那裡面要乾淨得多,基本上沒什麼事。軍紀和規矩也要嚴厲得多。

看來又要做得罪人的事情了,趙子良忍不住嘆息一聲。

果然沒過幾天,趙子良就接到了調任左金吾衛的聖旨,他手下的將校們聽說了此消息,都捨不得他走。

被他提拔起來的陳青和龔仁很快來一起來見他,“將軍。聽聞你調任左金吾衛了,吾等此前一直鬱郁不得志,如果不是將軍提攜,我等還不知道窩在那個臭水溝裡,如今將軍要走,我等只怕會遭到同僚們的排擠而做不下去,還請將軍帶我等一起走,就算跟着將軍身邊做一個馬前卒,我等也是願意的!”

趙子良聞言笑道:“讓你們做馬前卒,豈不是浪費了你們的才能?”

兩人卻是苦苦哀求,趙子良無奈,想了想說道:“好吧,既然你們願意跟着本將軍,本將軍也不能讓你們失望,你們先暫時留下,待本將軍去左金吾衛上任之後再想辦法把你們調過去!”

“多謝將軍,屬下等一切以將軍馬首是瞻!”

趙子良離開之後,他在左監門衛的職務將由陳玄禮接替,而陳玄禮之前負責的那一塊將由另外調來一名將軍接手。

這一日,趙子良與陳玄禮辦好了交接手續,左監門衛下屬的很多將校和官吏們都來給趙子良送行,儘管他上任的時間不長,但給左監門衛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家都喜歡在他手下做事,不需要上供孝敬,不需要獻媚討好,不需要逢迎拍馬,只要把自己負責的公務做完做好、不違規違紀,就沒有人找麻煩,跟着這樣的上司心裡都踏實。

趙子良拉着陳玄禮走到一邊,“陳將軍,陳青和龔仁硬是要跟着某一起走,下屬有這樣的心意,某也不好拒絕,過幾日待某在左金吾衛上任之後會想辦法把他們調過去,還請陳將軍通融一二”。

陳青和龔仁是趙子良一手提拔起來的,可謂是鐵桿嫡系,陳玄禮倒是巴不得他們跟着趙子良一起走,他們留下的空缺正好可以讓他安排自己人,他當即答應:“這個沒問題,暫時讓他們在這兒呆着,等趙將軍派人送來調任文書,某再給他們辦理調任事宜”。

“那就多謝了!”趙子良點了點頭,又道:“陳將軍,陛下讓某來左監門衛的目的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左監門衛通過整肅,戰力和軍紀都有很大的提高,只要堅持下去就不會出問題,可如果我人一走就恢復如初,那麼陛下派某的初衷就算是白費了······”

陳玄禮當即道:“趙將軍的意思,陳某明白,某受陛下信任得以接替趙將軍,必然不會辜負陛下一片期望”。

“這就好!”

第1415章 圍困第808章 談崩第735章 相州大敗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094章 改制第554章 兵臨城下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47章 鬥將(1)第954章 異人作梗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807章 滅口第678章 鐵甲重騎兵逞威第727章 被奪兵權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578章 兵變(1)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704章 高論(2)第825章 獲救第1571章 入套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539章 再整編第1327章 兄弟相殘(1)第77章 風雪殺機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300章 推諉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56章 儲備糧草比賽第930章 出兵第1459章 退避第999章 缺錢第1246章 耶路撒冷之戰(9)第571章 計議第631章 大刀闊斧(2)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1427章 履行交易第111章 刑加於自身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277章 再被革職第762章 雨夜強渡突襲第1197章 借款第516章 攻城(4)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07章 掩面而逃第1292章 亂咬人第1068章 震懾諸將第1282章 渤海和倭國來使第818章 問對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456章 鎮北侯第531章 威震西域(2)第808章 談崩第991章 主持朝會(4)第961章 同意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271章 抓捕東羅馬和日本間諜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390章 拼財力第916章 政治秀(1)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27章 冒死救人第64章 攔路第1264章 殤第449章 化整爲零第1018章 重大決策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208章 遇王維第1511章 註定要做王的人第1519章 請君入甕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717章 李白坐牢第一章 遭遇戰第674章 祭旗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248章 臣服或者死第880章 挑撥(1)第1048章 衆叛親離第215章 返家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449章 墮落者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801章 贈兵第672章 保護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311章 成軍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1175章 引蛇出洞第1147章 曼蘇爾的反擊第509章 陣前對話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339章 缺口第47章 鬥將(1)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343章 各巨頭聚首第263章 再撿回家
第1415章 圍困第808章 談崩第735章 相州大敗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094章 改制第554章 兵臨城下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47章 鬥將(1)第954章 異人作梗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807章 滅口第678章 鐵甲重騎兵逞威第727章 被奪兵權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578章 兵變(1)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704章 高論(2)第825章 獲救第1571章 入套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539章 再整編第1327章 兄弟相殘(1)第77章 風雪殺機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1300章 推諉第996章 閹黨惶惶第56章 儲備糧草比賽第930章 出兵第1459章 退避第999章 缺錢第1246章 耶路撒冷之戰(9)第571章 計議第631章 大刀闊斧(2)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1427章 履行交易第111章 刑加於自身第662章 奪回長安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277章 再被革職第762章 雨夜強渡突襲第1197章 借款第516章 攻城(4)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07章 掩面而逃第1292章 亂咬人第1068章 震懾諸將第1282章 渤海和倭國來使第818章 問對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456章 鎮北侯第531章 威震西域(2)第808章 談崩第991章 主持朝會(4)第961章 同意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戰(3)第271章 抓捕東羅馬和日本間諜第1024章 整頓吏治(2)第921章 戰果巨大第1390章 拼財力第916章 政治秀(1)第984章 李適的震驚第27章 冒死救人第64章 攔路第1264章 殤第449章 化整爲零第1018章 重大決策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208章 遇王維第1511章 註定要做王的人第1519章 請君入甕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717章 李白坐牢第一章 遭遇戰第674章 祭旗第977章 會師大非川第1248章 臣服或者死第880章 挑撥(1)第1048章 衆叛親離第215章 返家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449章 墮落者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801章 贈兵第672章 保護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311章 成軍第109章 包庇或懲處?第1175章 引蛇出洞第1147章 曼蘇爾的反擊第509章 陣前對話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339章 缺口第47章 鬥將(1)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343章 各巨頭聚首第263章 再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