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再整編

都護府大堂內除了楚歌無聲的哭泣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人發出哪怕是一點點聲響,一個年近三十、殺敵無數的邊軍大將竟然在這麼多大佬和同僚面前哭起來,他的內心到底得有多苦悶纔會這樣?

以前從來沒有人敢在這麼多大佬面前如此事態,而且言辭激烈、言語之間頗爲不恭,但是沒有任何人計較,包括王正見在內。

良久,趙子良站起來走到楚歌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後向王正見拱手道:“大帥,楚歌及其麾下三千將士在恆邏斯城駐防的時間也確實太長了一些,其實這事也怨末將,當年是末將向聖上推薦由他領兵駐防恆邏斯城的,目的就是把大食人擋在國門之外,誰知這一眨眼之間就快十年了。他及其麾下將士們卻確實太苦悶了,否則不會言語之間對大帥和諸位大人將軍們不敬,雖然有錯,卻也情有可原。他曾是末將的侍衛長,雖然他現在不歸末將管轄,但末將還是替他向大帥求個情,原諒他剛纔言語不敬之態。”

王正見聽了趙子良的話,擺手道:“算了,本官還沒有心胸狹窄到被人當面說了幾句言詞不當的話就要發怒的地步,楚歌的兩個問題,不知趙將軍有何意見?”

趙子良想了想說道:“楚歌他們駐防恆邏斯城也確實太久了,再派別人去替換他們也不合適,更何況現在安西方面正想要回駐軍權,依末將之見,倒不如索性把駐軍權還給他們,咱們北庭都護府也不靠那麼一點稅收過日子,只是他們如果想要拿回駐軍權,怎麼也得表示表示,例如先進行駐軍權交接,楚歌和他麾下的三千人馬撤回來,由安西方面派兵馬過去接掌防務,另外讓我們的人再收幾年的稅作爲補償,等商定的時間到了,稅收的事情再由他們接手,我們的人全面撤回。至於楚歌和他麾下三千將士的安排問題,這就是來瑱將軍的事情了,畢竟楚歌和他麾下的三千將士的統轄權在碎葉都督府,碎葉都督府如果軍費緊張而無力安置楚歌和他麾下三千將士,末將的瀚海軍正打算進行重新整編和擴充一些人馬,倒是可以接收他們,這就要看大帥和來瑱將軍的意思了!”

王正見把趙子良的意見考慮了一下,覺得可行,於是說道:“駐軍權倒是可以還給他們,當他們必須要讓我們最少再收兩年的稅作爲補償,本官這裡沒什麼意見了,至於楚歌和他三千將士的安置問題,來瑱將軍,你們碎葉都督有何打算,剛纔趙將軍說如果你們軍費緊張無法安置的話,他的瀚海軍可以幫忙安置,你怎麼看?”

來瑱對此事也頗爲煩惱,他碎葉都督府轄下如果不算楚歌的三千人馬,實際上轄下只有六千人,以前趙子良任都督時會想法設法賺錢充作軍費,因此軍費一直很充裕,但是當他接掌碎葉都督府之後,他不善經營,只能靠收稅和趙子良在任時的屯田收糧食維持軍隊開銷,而且田畝因爲種植年久失去肥力,不少田畝都荒廢了,收的糧食也越來越少,又不能隨意提高過往商隊的稅收,因此所得軍費每年都在減少,養着現在的六千人馬已經是極限了,如果再增加三千人馬,他還真沒有能力養活,儘管他捨不得楚歌麾下的三千精騎,但也無能爲力。

他向王正見拱手道:“大帥,末將無能,碎葉都督府轄下如果多出三千人馬,末將確實養不活,既然趙將軍的瀚海軍可以吃下,那就把楚歌和他麾下三千人馬編入瀚海軍吧,末將沒有意見!”

王正見點點頭,對坐在文官一側的官員看去,“元大人,你看如何?”

元二起身拱手道:“楚歌以前就是趙將軍麾下侍衛長,如今再調入趙將軍麾下,雙方知根知底,再好不過!”

王正見當即做出了決定:“既然如此,那就照此辦理吧,與安西高將軍派來的使者進行商討之事,就交給元大人去談,如何?”

元二拱手答應:“下官遵命!”

次日,元二就與封常清進行了商談,安西方面想要回駐軍權,而北庭這邊倒是沒什麼意見,只是還需要派人在恆邏斯城再收稅三年作爲駐軍這些年的補償,怎麼說楚歌麾下三千將士沒有功勞也要苦勞,不花點錢打發他們,只怕不容易安撫。

常清對於北庭方面要再收三年的稅表示不同意,只願意給每個駐軍將士發放三個月的軍餉以作補償,這也太少了一點,元二不同意,當即中斷了談判。

六月二十七,雙方再次進行談判。

封常清也明白如果不出點血,只怕北庭方面不會輕易交出駐軍權,如果此事要鬧到朝廷去,朝廷插手的話,後果誰也無法預料,最好還是北庭和安西雙方自行解決,以免鬧得雞飛蛋打,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經過連續兩天的討價還價,雙方各自退讓一步達成協議:恆邏斯城的防務在一月之後由安西都護府派大將領兵三千前去與楚歌進行換防,換防後楚歌率部前往庭州歸屬瀚海軍,由趙子良統領指揮。同時,北庭都護府派官員一名和吏二人、衙役十數人前往恆邏斯城進行收稅,兩年後收稅權歸還給安西都護府,北庭派去的官吏和衙役撤回!

楚歌的三千人馬撤到庭州之後,趙子良立即對瀚海軍進行第二輪的更深一步的整編。

有了楚歌的三千人馬加入之後,瀚海軍的兵力達到一萬五千人餘人,爲了能夠更好的統領和指揮軍隊,趙子良準備對瀚海軍的編制略作修改。軍級建制以下是營,各地駐軍和邊軍由於兵力人數不同,同一級編制內的兵力又大不相同,有的軍只要小几千人,有的軍高達一萬兩千人以上,而軍級以下的營級建制有的只要三四百人,有的則高達三千多人,唐朝邊軍儘管也有完善的軍事編制體系,但是對每一級建制的具體兵力人數並沒有詳細的規定。

趙子良每到一地任職後都會對麾下軍隊進行重新整編,好讓麾下軍隊更加適合作戰和方便指揮。

現在,趙子良準備把瀚海軍一萬五千人進行第二次整編,這次整編只是對上一次整編略作調整,並不會大規模廢除以前的編制,但整編完成之後肯定要進行更加嚴酷的集訓。

首先,趙子良決定在軍級建制和營級建制之間增加一級臨時建制,一方面是方便指揮,另一方面是爲了好安置將領,有些將領的指揮能力和統兵能力要遠遠超過營級將領,例如楚歌、旋風十八騎當中的前幾人。

說到旋風十八騎,趙子良其實對他們的信任程度要比對僕固懷恩等這些學生要高得多,只因他們是他從軍中最底層提拔起來的,跟在他身邊的時間最長,即便是他被皇帝下旨革去所有官職時,這些人和三百扈從依然不離不棄。

能與旋風十八騎相比的,只有鄭三、王燦、楚歌、白孝德等人,這些都是他的親信部下,其次是陳青、龔仁等人,再就是那些學生了。

增加的這一級建制分別爲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和右營等五個部分,原本趙子良打算叫前、後、左、右、中軍的,但想到瀚海軍也只是一個軍級建制,再取這樣的名號就不好了,所以還是取名叫前、後、左、右、中這五個部分,每個部分設統領一人、副將兩人,例如前營統領,後營統領等。前營、左營、右營和後營都只有兩個營,中營有九個營,其中一個是斥候營。營級主官設都尉一人,副都尉兩人,每個營管兵一千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名號,爲了方便記憶,剛開始都統一稱爲一、二、三營,日後哪個營立了大功,可以賞賜特別的名號,例如果毅營、驍騎營等等。每個營轄三個團,每個團設校尉一人、副尉二人,管兵三百三十人,轄三個旅,每旅設正副旅帥各一人,管兵一百一十人,下轄兩個隊,每隊設正副隊正各一人,管兵五十五人,每隊下轄五個什,每什設正副什長各一人,有兵九人。

爲了方便指揮和作戰,趙子良把步兵全部編入中營,輜重兵和重騎兵全部編入後營,前營的兩個營都是輕騎,左右兩營分別各有一個輕騎營和一個弓騎營,中營有五個步兵營、三個輕騎營和一個斥候營,後營有兩個鐵騎營(重騎兵營)和一個輜重營。

按照這樣進行編制,主要是爲了方便指揮、行軍和作戰,也是更合理地搭配兵種,如果在作戰時有需要,也可以把中營的三個輕騎營調到任何方位進行支援,同時也可以把兩個弓騎營和兩個鐵騎營單獨調出來使用,另行任命將領統之。

楚歌的三千人馬編入瀚海軍後進行了拆分,三千人編爲三個輕騎營,三個都尉人選不變,但他們分別被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楚歌被任命爲左營統領,玄一被任命爲前營統領、玄二被任命爲右營統領、玄三被任命爲後營統領,從安西調來的白孝德和僕骨懷恩分別被任命爲一個弓騎營都尉和一個輕騎營都尉。

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六章 夫蒙靈詧第324章 秘密逮捕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68章 成交第1266章 你來選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230章 面聖第403章 巡查第782章 進軍臨潭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235章 取捨第1037章 動手(1)第1077章 釣大魚(3)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679章 碾壓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458章 來了一羣禍害!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578章 兵變(1)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050章 處置(2)第555章 威脅第632章 大刀闊斧(3)第1074章 放長線第404章 突然的變故第1468章 守株待兔第69章 剋扣糧餉第1419章 打賞第1042章 反常的陳仙奇第98章 陌刀隊和斥候隊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128章 以力服人第144章 被算計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627章 親屬之別第1149章 城破第1130章 巴姆綠洲的激戰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751章 手刃叛將楊宗望第225章 牽線搭橋第684章 孟夫人有請第1212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178章 暴露第1083章 幽州之亂(1)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1354章 賊心不死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972章 一擊即潰第573章 分析第961章 同意第1433章 鉅獎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481章 陋習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208章 遇王維第185章 萬事開頭難第438章 駙馬畏罪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259章 大搜捕第1052章 去養馬!第1157章 爭奪高地(1)第1410章 失敗第1412章 全滅第848章 奔襲、奔襲、再奔襲第908章 權謀手段第1020章 屠戮鎮諸軍第1429章 鳩佔鵲巢第1217章 保加爾人的叛徒第711章 永王反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609章 曠世大戰(6)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1257章 一千零一夜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920章 拖延第1257章 城堡計劃第685章 外憂內患第497章 遭伏擊(2)第889章 割讓第1070章 貴妃示好第1442章 泄憤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279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2)第297章 連戰四人第1455章 兩百多年的積蓄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327章 關門打狗第392章 屍山血海
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689章 激烈交鋒第六章 夫蒙靈詧第324章 秘密逮捕第141章 國王的禮物第68章 成交第1266章 你來選第993章 推心置腹第230章 面聖第403章 巡查第782章 進軍臨潭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235章 取捨第1037章 動手(1)第1077章 釣大魚(3)第721章 勸降向潤客第679章 碾壓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458章 來了一羣禍害!第167章 奔襲準備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433章 倉惶而逃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578章 兵變(1)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050章 處置(2)第555章 威脅第632章 大刀闊斧(3)第1074章 放長線第404章 突然的變故第1468章 守株待兔第69章 剋扣糧餉第1419章 打賞第1042章 反常的陳仙奇第98章 陌刀隊和斥候隊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128章 以力服人第144章 被算計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627章 親屬之別第1149章 城破第1130章 巴姆綠洲的激戰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751章 手刃叛將楊宗望第225章 牽線搭橋第684章 孟夫人有請第1212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178章 暴露第1083章 幽州之亂(1)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1354章 賊心不死第713章 殺李歸仁第972章 一擊即潰第573章 分析第961章 同意第1433章 鉅獎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481章 陋習第563章 交換人質第705章 皇帝提親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208章 遇王維第185章 萬事開頭難第438章 駙馬畏罪第255章 板打高力士第259章 大搜捕第1052章 去養馬!第1157章 爭奪高地(1)第1410章 失敗第1412章 全滅第848章 奔襲、奔襲、再奔襲第908章 權謀手段第1020章 屠戮鎮諸軍第1429章 鳩佔鵲巢第1217章 保加爾人的叛徒第711章 永王反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609章 曠世大戰(6)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1257章 一千零一夜第1514章 君士坦丁六世被拉下馬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694章 要命的聖旨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920章 拖延第1257章 城堡計劃第685章 外憂內患第497章 遭伏擊(2)第889章 割讓第1070章 貴妃示好第1442章 泄憤第1400章 真相披露第279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舉(2)第297章 連戰四人第1455章 兩百多年的積蓄第1365章 巫師來襲第327章 關門打狗第392章 屍山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