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面聖

趙子良很快隨三個太監來到大明宮的正南門——丹鳳門,宮城內可不準騎馬,他讓白孝德看着馬匹,就在丹鳳門外等着,通過檢查之後就隨太監進入大明宮內。

唐朝有十七位皇帝先後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它在長安城的北側龍首原,面積是北京紫禁城的四點五倍,相當於五百個足球場大小,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大明宮還僅僅只是長安城三座宮城中的一座,另外兩座宮城分是太極宮和興慶宮。

趙子良來過大明宮一次,上次是在宣政殿,這次他跟着三個太監一路穿過了大明宮的主殿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最後在來到皇帝日常辦公、活動的場所——紫宸殿(內朝)。

一路走過來,儘管已經來過一次,但趙子良還是被這大明宮內巍峨的宮殿建築格局所震撼,簡直無法想象這個時代竟然能造出如此恢弘大氣的建築羣。

到了紫宸殿外,宣旨的太監停下轉身對趙子良說道:“趙將軍,宮內有宮內的規矩,還請將軍解下兵器,我們代爲保管,等將軍出來之時自會歸還”。

儘管趙子良腦子裡有着軍人不能讓武器離身的想法,但這裡是皇帝之所在,解下兵器也是應該的,他解下腰間兵器,有從戰靴內側取下匕首,一併交給宣旨太監,太監接過後交給殿外太監保管,又轉身跟趙子良交代單獨面見皇帝時的規矩,以免衝撞了聖駕。

趙子良都一一答應,太監這才讓趙子良在外面稍等,他自己進殿向皇帝稟報。

不就就從殿內傳來太監那公鴨嗓子一般的叫聲:“陛下有旨,宣定遠將軍趙子良覲見——”。

趙子良整了整頭盔和甲冑,而後大步跨進殿門,在丹陛之下行禮:“臣趙子良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隆基向上擡了擡手:“趙卿家。平身吧!”

“謝陛下!”趙子良答謝一聲,起身退到一旁。

李隆基問道:“趙卿家,這金光門守將的職位怎樣,你做得如何?”

“很好。很強大!”

啥意思?李隆基愣了愣,問道:“何解?”

趙子良拱手彎腰道:“陛下,長安城除去宮城門和皇城門之外,外城牆城門一共有大小十二座城門,這些城門是抵禦外敵攻城和防止歹人進入城內傷害百姓的重要關卡。也是防止歹人逃離京城的關卡,如果再算上皇城門和宮城門,這些門又關係到陛下、皇子公主以及后妃們的安危,如果門禁不嚴,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每一個城門守將的職責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位置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校尉都可以做得,但要做好也不容易,它的職權其實是很大的,沒有門籍和路引。只要守將不畏權貴、秉持一顆忠心,就算是皇親國戚也進出不得,陛下請想,萬一有人要實行兵諫或謀劃政變,想要對陛下不利,首當其衝就是要解決各城門、各宮城門守將,否則他無法來到陛下身邊!今日······”

“咳咳!”李隆基咳嗽兩聲打斷了趙子良繼續說下去,然後揮了揮手對店內其他人說:“爾等都退下!”

“諾!”宮女、太監們都全部退了出去,店內除了趙子良和李隆基之外就沒有別人,趙子良心想皇帝的膽子還是很大的嘛。竟然不留一個人?難道就不怕我對他不利?

正當趙子良心裡嘀咕的時候,李隆基又開口了:“你剛纔想說什麼,繼續說!”

“諾!”趙子良答應着,繼續說道:“今日微臣不讓陛下出城並不僅僅只是因爲高大人沒有帶門籍。還因爲陛下一旦出城,危險性將大大增加,因爲沒人知道您是皇帝,而知道您是皇帝、又有心要對您不利的人肯定時刻關注着您的一舉一動,如果您出城,他們可以提前在城外準備。城外空曠不似城內房屋密集,在遭到襲擊時不好躲藏和隱藏,跑都跑不掉,在城內可以讓有限的護衛拖住敵人,然後找房屋和巷子躲藏,可以拖到金吾衛的巡查兵士前來救援,陛下英明神武,當知道這個道理纔對,爲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安危,還請陛下以後不要輕易行險。而且陛下既然要微服出巡,那爲何不帶門籍路引?這不是擺明了想要憑身份自由出入各門嘛?這又如何達到微服的目的呢?只怕您還未出皇城,您的一舉一動就被很多有心人得知了!”

趙子良前後這兩番話引起了李隆基的很大重視,他心裡此時對高力士頗爲不滿,出宮竟然不帶門籍,這老東西只怕是耀武揚威慣了,否則不會忘記帶門籍。

李隆基點了點頭,很是虛心接受了趙子良的建議和批評,說道:“今日朕把京城十二個城門以及皇城、宮城各門都走遍了,唯獨只有你的金光門沒有讓朕通行,其他各門要麼是認識高力士,讓朕通過,要麼在高力士塞錢打點之後也讓朕通行了,直到今日,朕才發現長安城已經是四處漏風,各門守軍懶散、軍紀幾乎全無,如此情形之下,朕的安全和長安城內所有百姓的安危都存在了很大的隱患!朕打算整頓各門守衛和城防,愛卿鎮守的金光門就做得很好,你以爲要從哪方面着手?”

趙子良拱手道:“陛下,臣以爲只有加強門籍制度的執行力度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宮門和皇城門的情況可能要好一些,因爲進出宮城門和皇城門的差不多都是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因此守將和兵士們一般不敢向他們伸手要錢,只要有門籍在手,一般不會受到刁難和阻攔,而沒有門籍在手又可以自由通行的,那必然是守將和兵士們害怕嚴厲執行門籍制度會遭到那些沒帶門籍官員們的報復,而外城城門的守將和兵士當然不敢向王公大臣們要錢,門籍制度執行不得力是因爲他們缺錢花,他們敢伸手要錢,爲何缺錢?因爲軍餉不夠花,爲何?經常上街喝酒、上館子、去青樓、窯子,軍餉如何夠花?

因此要加強門籍制度的執行力度首先要整頓軍紀,讓守將們和軍士們不能隨便擅自離開崗位,不能隨便伸手向百姓收錢,讓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逛窯子、喝花酒。

其次,實行舉報制度,只要有人舉報,通過調查得知是實情之後立即懲罰當值守將和兵士們,要在左監門衛和右監門衛分別成立一個專門的制裁瀆職守將和兵士們以及沒有門籍、路引在手的官員們署衙,只要他們敢塞錢給守將和兵士,只要他們敢憑藉自己是身份恐嚇守將和兵士們,都要受到懲罰,這個衙門編制不需要太大,但官員、兵士們的待遇一定要好,他們不能被收買,如果他們都能夠輕易被收買,那麼就有可能與各門守將、兵士們狼狽爲奸。

最後是加強對各門守軍的操練,來京城這幾個月,微臣已經大致觀察過了,除了微臣的金光門兵士們經過整頓之後無論是軍紀還是戰力都算過關之外,其他各門守軍軍紀和戰力都不行!”

李隆基一直靜靜的聽着趙子良說,待他說完,沉思片刻說道:“趙卿家上前聽封!”

趙子良一愣,當即走到中間行禮,就聽李隆基道:“封金光門守將趙子良爲左監門衛將軍,在左監門衛專設一司監管各宮門、皇城門、外城門門禁制度執行事,從左右翎中郎將府抽掉一百二十名兵士!”

趙子良當即道:“臣領旨謝恩!”

左右監門衛乃是十六衛之二,各設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諸門禁衛及門籍。一般而言,上將軍只是虛職,並不實際處理公務,大將軍也只是掛一個名而已,並不過問具體事務,真正掌權的是將軍,左監門衛有兩個將軍,其中一個是陳玄禮,負責外城門防務和門籍事務,另外一個位置之前空着,現在趙子良出任了這個位置,掌管左右翎中郎將府,這兩個衙門掌宮廷、皇城門諸門禁衛事及門籍,不過皇帝又給了他一個差事,那就是組建監察司,監察所有左監門衛轄下的城門對門籍制度的執行力度和軍紀、兵士操練情況。

回到家,陳清瑩正和王芷韻、趙虎等他吃晚飯,菜餚都擺上了桌子,陳清瑩見趙子良回來,臉上露出了微笑,心裡也放心下來,連忙上前迎去,並接過他取下的腰刀、披風和盔甲,並一一掛起來,又拿來一件乾淨的常服給他穿上,大家這才坐下一起吃飯。

吃飯時,陳清瑩問道:“沒什麼事吧?”

趙子良道:“怎麼會沒事?沒事皇帝叫我覲見幹什麼?剛纔皇帝給我升官了,終於可以不幹這個破城門官。額,對了,既然升官了,怎麼着也喝點酒慶祝一下,丫頭,去拿酒來”。

“哦!”王芷韻高興地答應一聲,歡天喜地拿酒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陳清瑩連連拍着胸口,又問道:“這次給你升個什麼官?該不會是不讓你守城門而讓你守宮門吧?”

趙子良吃了一口菜說道:“左監門衛將軍,掌長安城內各宮城門、皇城門禁衛和門籍事”。

“哇塞!叔父,那你豈不是很威風?”趙虎大聲叫道,眼神中神采奕奕。

趙子良笑着拍着趙虎的肩膀說道:“努力讀書、學好武藝,等你長大了也搏出一個功名,做個大將軍給我們老趙家長臉!”

趙虎很鄭重的點頭:“嗯!”

第1073章 逼宮第399章 認錯人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975章 協約三章第420章 貪婪的世家第1320章 鼓舞士氣第1556章 化劣勢爲優勢第1236章 意外撤軍第418章 忽悠走公主第665章 分配抄家財物份額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1329章 喋血皇宮(1)第1088章 田悅死(1)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332章 擊潰、追殺第393章 喜重逢第1155章 別想再回去第644章 擴城第1021章 新鮮血液注入第1561章 克魯姆死,保加爾滅第1252章 與伊琳娜皇后的會面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二章 慘勝第1405章 懺悔室的秘密第930章 出兵第611章 曠世大戰(8)第864章 鋼鐵滾輪破重步兵方陣第867章 奴隸軍團第384章 識破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363章 大破第532章 夫蒙遭貶、仙芝上位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539章 再整編第626章 城破人逃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34章 開羅血戰(2)第442章 分兵奇襲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586章 最後的決戰(1)第478章 前途未卜第1414章 庇護第490章 號召力第1423章 治安官署的血腥味第68章 成交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第502章 談判達成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274章 招供第987章 謀臣李泌第46章 星夜馳援第285章 奏對第658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5)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1005章 拉攏李峴第1457章 以一敵九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1217章 保加爾人的叛徒第1422章 獄中傳授第946章 推第1030章 出乎意料的任命第1154章 殉城第421章 全套班子都爛了第1126章 定策第三章 暫代夥長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503章 程千里來了!第529章 封口費第215章 返家第533章 王正見第690章 反對第1306章 二世祖們催悲了第500章 逼死祿力第955章 異陣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第646章 埋頭大發展(1)第1544章 新內宮女主人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396章 監獄亂第846章 激將第1553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81章 收網第475章 一網打盡(5)第86章 李嗣業第290章 上榜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1006章 面試第1255章 代價第864章 鋼鐵滾輪破重步兵方陣
第1073章 逼宮第399章 認錯人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1592章 最後的決戰(7)第975章 協約三章第420章 貪婪的世家第1320章 鼓舞士氣第1556章 化劣勢爲優勢第1236章 意外撤軍第418章 忽悠走公主第665章 分配抄家財物份額第495章 自保之法——養賊自重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1329章 喋血皇宮(1)第1088章 田悅死(1)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332章 擊潰、追殺第393章 喜重逢第1155章 別想再回去第644章 擴城第1021章 新鮮血液注入第1561章 克魯姆死,保加爾滅第1252章 與伊琳娜皇后的會面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二章 慘勝第1405章 懺悔室的秘密第930章 出兵第611章 曠世大戰(8)第864章 鋼鐵滾輪破重步兵方陣第867章 奴隸軍團第384章 識破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363章 大破第532章 夫蒙遭貶、仙芝上位第214章 明升暗降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539章 再整編第626章 城破人逃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34章 開羅血戰(2)第442章 分兵奇襲第1509章 父子較勁第1586章 最後的決戰(1)第478章 前途未卜第1414章 庇護第490章 號召力第1423章 治安官署的血腥味第68章 成交第967章 真正用意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第502章 談判達成第1229章 沒有選擇的權利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274章 招供第987章 謀臣李泌第46章 星夜馳援第285章 奏對第658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5)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886章 俘獲三人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1005章 拉攏李峴第1457章 以一敵九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1217章 保加爾人的叛徒第1422章 獄中傳授第946章 推第1030章 出乎意料的任命第1154章 殉城第421章 全套班子都爛了第1126章 定策第三章 暫代夥長第148章 歪打誤撞第503章 程千里來了!第529章 封口費第215章 返家第533章 王正見第690章 反對第1306章 二世祖們催悲了第500章 逼死祿力第955章 異陣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第646章 埋頭大發展(1)第1544章 新內宮女主人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1172章 並波悉林來投效第1396章 監獄亂第846章 激將第1553章 最後的海戰(2)第1081章 收網第475章 一網打盡(5)第86章 李嗣業第290章 上榜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第1006章 面試第1255章 代價第864章 鋼鐵滾輪破重步兵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