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滅可薩汗國

當西秦軍完全佔領原可薩汗國的土地之後,居住在高加索山脈一帶的阿蘭人也不得不派來使者求見趙子良,表示願意臣服。

幾個世紀以前,阿蘭人曾經在黑海和裡海北岸的北高加索一帶建立國家,《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之中都對它有過記載,被稱爲奄蔡、闔蘇、阿蘭聊國、阿蘭、阿倫等。

阿蘭人在頓河流域被匈奴人擊敗了,主體部分被迫西遷,後來大部分遷往西班牙和北非,只有少部分留了下來,就是如今居住在高加索山脈上的阿蘭人,幾百年過去了,這些阿蘭人還頑強的生活在高加索山脈上躲避着可薩人和大食人之間的戰爭。他們被拜占庭人稱爲阿卡奇爾。

阿蘭人的人口不多,都居住在高加索山脈上,以種植、打獵、採集野果爲生,趙子良對這些阿蘭人是看不上眼的,招募他們打仗都顯得有些浪費糧食。不過人家既然派來使者表示要臣服,趙子良也不能不親自接見,姿態還是要做的。

通過接見阿蘭人的使者,趙子良對這些阿蘭人有了一些瞭解,這支生活在高加索山脈上的阿蘭人人口數量不多,只有兩萬多人,但人人都是獵手,由於從出生下來就活動山區,因此這些人翻山越嶺如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和容易,他們甚至能如同猿猴一樣在大樹上隨意的跳躍和盪鞦韆。

趙子良想了想,如果要在山區打仗,從這些阿蘭人當中挑選一些精壯的勇士組成一支數量不多,但極爲精銳的山地部隊進行突襲,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阿蘭人的使者給趙子良帶來了珍貴的羽毛和獸皮,趙子良回贈給他們一些兵器、弓箭和箭矢以及一些精美的服飾,他們答應每年向西秦國進貢,趙子良要求在一定的時候阿蘭人必須挑選一些精壯的勇士加入他的軍隊作戰,他們將獲得更多的賞賜,阿蘭人爲此欣喜不已。

九月初,趙子良來到了克里米亞半島巡視防務,克里米亞半島的南端屬於東羅馬帝國,不過西秦因爲佔據了克里米亞半島,因此在黑海也有了出海口,西秦和大唐的商人來往這裡就不再需要向其他國家支付商稅,他們可以在這裡乘坐海船直接抵達君士坦丁堡。

這次趙子良來克里米亞半島,王縉和臧希晏得知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很可能前來與趙子良進行會晤,因此也一起來了,但直到九月十八日,君士坦丁五世也沒有前來,後來東羅馬帝國重新把赫提烏斯派回來向趙子良解釋此事,原來君士坦丁五世早在一個多月以前已經前往希臘行省巡視地方政務,無法趕過來。

既然無法與君士坦丁五世進行會晤,趙子良也不強求,隨即啓程返回薩曼達爾。說說話,趙子良覺得可薩人把都城定在薩曼達爾並不是好主意,不過可薩人與大食人的關係很惡劣,而與拜占庭的關係卻很好,因此把都城定在薩曼達爾可以就近對大食人佔據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展開侵襲。

大食人基本上都居住在沙漠綠洲和戈壁之中,習慣了炎熱的天氣,到了高加索山脈這一地區氣候變得寒冷,很不習慣,作戰能力上也大打折扣,因此他們僅僅有一次越過高加索山脈摧毀了巴倫加爾,此後他們再也沒能打到山脈那邊去。

可薩汗國的滅亡和西秦人的到來雖然讓黑海沿岸的國家和部族們都大爲進展,但趙子良並無繼續進攻的意圖,他不想把這些國家逼得抱成團,這是不符合西秦利益的。

回到薩曼達爾之後,趙子良把班師返回恆邏斯提上了議事日程,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作出決定,可薩都護府的治所還是定在薩曼達爾,亞伊克都護府的治所定在烏拉爾河畔的烏拉爾。另外,鑑於基馬克汗國的軍隊已經全完了,趙子良下令把基馬克汗國直接併入西秦版圖,在原基馬克汗國的地域內設立基馬克都護府,治所設在原都城克馬克亞。

這些新得的地區不能沒有兵馬鎮守,趙子良下令留下第一軍團趙虎部鎮守可薩都護府、留下第二軍團白孝德部鎮守亞伊克都護府、命令第四軍團魏猛部開赴克馬克亞鎮守基馬克都護府,留下第五軍團霍堪部和欽察軍繼續攻略伏爾加河的保加爾人。

大唐帝國寶應元年九月二十二日,趙子良率護衛軍、龍衛軍、第六、七、第八軍團和奴隸軍團一共四萬人馬從薩曼達爾啓程班師,一路乘坐海船戰艦渡過裡海抵達花刺子模,隨後從花刺子模出,通過烏古斯人生活的鹹海周圍地帶,再從鹹海出,穿越一片沙漠地帶進入錫爾河下游,沿着錫爾河下游向上遊前進。

十月二十七,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軍,趙子良終於率軍返回恆邏斯,受到西秦上下官員軍民的熱烈歡迎,歡迎的百姓一直排到城外三十里外。

這場戰爭是因西秦商隊在可薩汗國境內遭到洗劫而起,從事情生開始,一直到這場戰爭結束,歷時一年有餘,西秦耗費了不少的軍費開支,損失的兵力卻不多,總共才戰死兩千餘人,受傷四千多人,而給西秦掙來了巨大聲望和鉅額利潤。

這只是當前利益,從長遠利益來看,以前西秦的勢力還沒有伸到裡海岸邊,烏古斯和花刺子模雖然臣服,西秦方面卻難以插進手,可這次戰爭卻讓西秦徹底打通了絲路北線上的一切障礙,西秦通過這次戰爭不但在烏古斯的地界內建立了軍事基地,同時也在花刺子模境內派有駐軍,軍隊到過哪裡,哪裡就修建了驛堡,如今烏古斯和花刺子模卻是被西秦的領土夾在中間了。

這次戰爭受益最大的是西秦的商人們,從庭州一直到可薩都護府的克里米亞半島出海口,路程有上萬裡之遙,但西秦的商人們在這段路上再也不用向其他國家繳納商稅,因爲這一路上都是西秦的地盤和勢力範圍,西秦的貨物可以直接從西秦進入拜占庭,甚至更西方的法蘭克王國,而不用走大食國。

早在王縉和臧希晏抵達恆邏斯之後,新平公主已經知道自己的哥哥李亨在去年冬天駕崩的事了,宜寧公主同樣也知道了她的父皇駕崩的事情,兩人雖然傷心,卻也沒有辦法。趙子良率軍返回恆邏斯之後,兩人就向他提出想要返回長安祭拜,趙子良對此很理解,雖然是皇家子女,卻也有親情,並非所有皇室中人都是冷血無情和薄情寡義的,他同意讓她們返回長安祭奠。

這天晚上的家宴上,趙子良對家人們說:“今日王縉大人和臧希晏將軍已經來向我辭行了,三天後他們就要啓程返回長安,如果新平和宜寧真想回長安祭奠兩位先皇,就跟王縉他們一起走,我們西秦方面也要派出使團去朝見新皇,到時候兩支使團順路一起前往長安,你們跟着他們一起也有一個照應!當然王府也會派出衛隊一路上護衛你們二人的安全!”

新平和宜寧連忙起身行禮:“多謝夫君(父親)成全!”

趙子良想了想,對趙霆說道:“如今西秦建國在即,爲父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無法分身。這樣吧,霆兒,你陪着她們一起去長安,也替爲父恭賀新皇登基!你們要記住,西秦雖然即將建國,但依然是大唐王朝的屬國,依舊對大唐稱臣,我們依然是大唐的子民,這是不可改變的,無論時間過去多久,西秦都不能與中原斷了聯繫和往來,要經常走動!因爲我們始終是血脈相連的同胞,都是炎黃子孫!”

“是,父親!”

次日,趙子良召集西秦大臣官員們商議派出使團前往長安朝見新皇之事,最後決定派出二王子趙霆爲正使、政務院次相獨孤問俗爲副使、官員十二人,隨從二百人,護衛兵馬五百騎,新平公主和宜寧公主也一同前往。

西秦使團將攜帶牛羊各三千頭、戰馬兩千匹、獅子一頭、雪豹一頭、西秦金幣兩萬枚、銀幣十萬枚作爲貢品敬獻給新皇。

十一月初二,王縉和臧希晏攜使團返回長安,西秦使團也隨行一起上路,趙子良率西秦文武百官送至恆邏斯城十里外。

趙子良握着王縉和臧希晏的手說道:“從恆邏斯到庭州的道路都是水泥灰路,比較好走,只需半個月就可以走完,後面的路程如果走得快,應該是可以在年前趕回長安的!”

王縉嘆道:“現在已經進入冬季了,希望一路上不會被風雪阻路吧!”

“有件事情,本王想請王大人轉呈朝廷!”

王縉道:“大王請說!”

趙子良沉吟片刻說道:“如今朝廷剛剛平息叛亂,百廢待興,各地的流民和災民要安置起來耗時耗力,國庫原本就空虛了,再要安置這些人,朝廷只怕拿不出錢來,本王的意思是,如果朝廷實在安置不了這些流民和災民,就允許他們遷來西秦,一方面可以減輕朝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我們漢人在西秦的人口數量,讓西秦在西域的統治更加穩固一些,雖然我們西秦就要建國了,但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大唐的子民嘛,這一點是不可改變的,西秦的實力增強,就等同是大唐的實力增強,本王希望中原朝廷不要把西秦和中原強分彼此,人爲的給雙方劃分界限,西秦即便建國,我趙子良依然是大唐之臣,西秦子民依然是大唐子民,我的子孫後代無論是誰繼位爲王,都會奉大唐爲宗主!”

王縉深深理解趙子良的感情,他重重的點頭道:“大王放心,我會把您的話原封不動帶給朝廷和陛下!”

趙子良又從身側趙雷的手中接過一個托盤對王縉說道:“王大人,本王在征討可薩汗國之時繳獲了可薩汗王哈比爾的佩刀、權杖和印璽,本王今日把這三件戰利品進獻給皇帝,請王大人把它們帶回長安親手交給聖上!勞煩王大人轉告陛下,就說西秦與中原永遠親如一家,若有朝一日,中原朝廷需要西秦出兵護駕勤王,只需一紙詔書,子良必將排除一切萬難率軍趕往中原!”

“大王高義,請受我一拜!”王縉接過托盤交給隨從,然後向趙子良拱手鞠躬行禮。

“快快請起!時辰不早了,王大人啓程吧,本王祝你們一路順風!”

“今日一別,再見面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大王保重,我等告辭!”

第1266章 你來選第650章 誓師(1)第373章 功虧一簣第1044章 倒黴蛋張惠光父子(2)第481章 被貶西林守捉第335章 落腳馬蹄坳第1495章 覲見查理大帝(2)第1426章 王和女人的交易第589章 貪婪之心第1074章 放長線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1459章 退避第930章 出兵第1002章 送行第1165章 守株待兔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36章 雨夜突襲第1093章 怒斥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805章 炸石堡城第446章 殺星第1303章 整風第509章 陣前對話第840章 暗手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355章 各有升遷第728章 上表請辭、回家養老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856章 策反(2)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13章 橫財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220章 慘敗第951章 招募勇士第410章 見招拆招第1543章 皇宮遺孀第272章 證據到手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1002章 送行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731章 遇刺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1395章 風起第1029章 整頓吏治(7)第1099章 重新啓用劉晏第1063章 破格任用李抱真第187章 新佈局規劃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1092章 矛盾(2)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557章 名將之資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210章 兵發新羅國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第1521章 瀉藥的威力第1373章 道術VS魔法(2)第815章 軍政大動作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187章 新佈局規劃第770章 大戰(2)第929章 僕骨懷恩反了第29章 迴轉第232章 用人第1293章 朝會中的較量第716章 馬燧第1074章 放長線第546章 大食國求親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924章 善後(1)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464章 會盟第1216章 佈防圖到手第701章 分析戰略勢態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61章 鐵甲騎兵第598章 局勢突變第843章 敵蹤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1075章 釣大魚(1)第1352章 意外?第1019章 罵死裴遵慶第965章 獒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197章 達奚部來襲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837章 會盟第317章 連夜部署第1225章 病危第91章 查抄第六章 夫蒙靈詧第1309章 趙霆監國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812章 迴歸第760章 北伐開始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112章 燈下黑
第1266章 你來選第650章 誓師(1)第373章 功虧一簣第1044章 倒黴蛋張惠光父子(2)第481章 被貶西林守捉第335章 落腳馬蹄坳第1495章 覲見查理大帝(2)第1426章 王和女人的交易第589章 貪婪之心第1074章 放長線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1459章 退避第930章 出兵第1002章 送行第1165章 守株待兔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36章 雨夜突襲第1093章 怒斥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805章 炸石堡城第446章 殺星第1303章 整風第509章 陣前對話第840章 暗手第1383章 黑暗時代第355章 各有升遷第728章 上表請辭、回家養老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795章 遠程較量(1)第856章 策反(2)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13章 橫財第5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220章 慘敗第951章 招募勇士第410章 見招拆招第1543章 皇宮遺孀第272章 證據到手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1002章 送行第1563章 開闢北線戰場第731章 遇刺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1395章 風起第1029章 整頓吏治(7)第1099章 重新啓用劉晏第1063章 破格任用李抱真第187章 新佈局規劃第1223章 機不可失第1092章 矛盾(2)第162章 陌刀無敵第557章 名將之資第542章 整軍備戰?第1210章 兵發新羅國第768章 狡猾的崔乾佑第1521章 瀉藥的威力第1373章 道術VS魔法(2)第815章 軍政大動作第1061章 配合削藩第187章 新佈局規劃第770章 大戰(2)第929章 僕骨懷恩反了第29章 迴轉第232章 用人第1293章 朝會中的較量第716章 馬燧第1074章 放長線第546章 大食國求親第1207章 渾水摸魚第924章 善後(1)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464章 會盟第1216章 佈防圖到手第701章 分析戰略勢態第510章 東西方軍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61章 鐵甲騎兵第598章 局勢突變第843章 敵蹤第1071章 皇帝動殺心第1075章 釣大魚(1)第1352章 意外?第1019章 罵死裴遵慶第965章 獒第1380章 抵達君士坦丁堡第197章 達奚部來襲第387章 恐怖的莫賀延磧(2)第837章 會盟第317章 連夜部署第1225章 病危第91章 查抄第六章 夫蒙靈詧第1309章 趙霆監國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526章 巴爾達尼斯投降第812章 迴歸第760章 北伐開始第692章 李光弼求援第112章 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