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開國盛典

九月初一,西秦建國日。

上午是祭天和祭祖活動,並不需要各國國王、使臣參加。上午辰時,西秦文武百官們在太極廣場集合,文官排隊站在左側,武將排隊站在右側,趙子良帶着王室所有成員也出現在太極廣場上,在禮司官員的主持下,趙子良帶着王室成員與文武大臣們一道通過廣場、穿過玄武堡進入王宮內,沿途有時而莊重、時而歡快的鼓樂吹奏個不停。

今日王宮之後,長長的隊伍繞過護衛軍軍營駐地從側面一條專門通往山頂天壇的通道向山頂走去。

事先所有文官武將都得到招呼,要保持儀式上的紀律,任何人不得隨意交頭接耳、不得故意弄出聲響,所有人都必須保持莊重和嚴肅,這本來是一件極爲枯燥和無味的事情,但是因爲總是有鼓樂隊隨行,不同風格的鼓樂讓氣氛顯得不那麼沉悶。

爲了照顧年老和體弱的官員,走在前面的趙子良步伐很慢,但很有力,這讓後面的文官武將們能夠始終跟在他身後。

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祭天隊伍終於爬到了山頂天壇。天壇坐落在山頂一片平地上,修建有一座宏偉的殿宇,在它的東邊就是宗廟,西面是御極殿。御極殿在整座王宮的最高處,它也是趙子良接見大臣和外國使臣的地方,但趙子良不經常來這裡,畢竟它太高了,把它修建在最高處也是爲了向天下顯示王權,坐在這座殿宇內俯瞰衆生!

在御極殿與天壇之間有高大的圍牆隔開,中間開有小門,除了趙子良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從王宮區穿過這道小門進入天壇和宗廟的範圍。

趙子良帶着衆文武百官走進天壇的蒼穹殿內面對天地神位站立,禮司官員拿出一卷祭文彎着腰雙手呈給趙子良,大聲道:“請大王宣讀祭天文告”。

這是大臣們早就斟酌許久後寫好的,是一篇極爲規矩正式的祭文,趙子良照本宣科的一字一句唸完:“??????今立西秦國,特此設立神位供奉香火,請天地諸神靈庇佑我西秦風調雨順、百姓安康、國強民富!”

一篇長長的祭文足足唸了半個小時,趙子良嘴巴都念麻木了才唸完,當祭文被司儀官員點火焚化之後,文武百官們跟着趙子良齊齊跪倒,行三跪九叩之大禮。

接下來,一個趙氏家族的老者在司儀的指點下走上前,拿出一卷文書開始唸了起來,其中大意無非就是代表西秦所有文官武將和子民奉天地之意恭奉趙子良爲西秦國王,並宣誓誓死效忠國王和王室,同時也告誡趙子良,既然身爲國王,就要負擔起身爲一國之主的責任,要爲天下萬民請命,要爲西秦百姓謀福祉,要使西秦百姓們不受外敵欺辱。

加冕儀式開始,司儀招了招手,幾個侍者排成一列分別端着一個托盤走了過來,趙子良上前站在最高處面向衆官員大臣武將們張開雙臂,兩個太監從第一個托盤上取下金色王袍給趙子良穿上。

經過趙子良和大臣官員們討論,決定採用金色爲西秦最尊貴的色彩,因爲西秦位於中原的西方,西方屬金,因此以金色最爲高貴,只有國王和王儲有資格穿戴金色服飾冠帽,規定王袍上繡上猛虎,王儲的袍服上繡上乳虎。

王袍穿戴完畢之後,又有幾個太監擡來一張寶座,趙子良坐下,任由太監給自己換上金色靴子,再站起來,宗族長者取來一頂純金打造、鑲嵌着七種顏色的鑽石、翡翠、紅藍寶石、珍珠瑪瑙等的精美王冠戴在趙子良的頭頂上。

加冕儀式完成,文武大臣們紛紛再次跪倒向趙子良高呼:“參見王上!我等宣誓:此生效忠王上、效忠西秦、輔佐王上造福百姓、抵禦外辱、討伐不臣,矢志不渝!若有違誓者,天誅地滅!”

趙子良說道:“今日諸位和天下臣民奉我爲西秦國王,我必擔當國王之責任,盡我所能讓百姓們生活富裕、太平、安康!盡我所能帶領西秦勇士們抵禦外辱、征討敵人和叛亂,維護西秦國體尊嚴;要讓有才之人得以施展抱負、讓孩子們都有書讀、讓農夫們有田種、讓工人有工做;我將勤勞政務、克己奉公、使政治清明、讓有抱負有才幹之官員得以升遷,親近賢德忠正大臣,遠離無能無才無德之小人。

“今日,我與諸大臣官員和武將們約法三章:第一,任何時候,王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包括本王在內,個人利益在它面前都是渺小的,無論內部爭鬥和傾軋如何厲害,但在外敵面前,所有人都必須放下成見,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一致對外!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得因權利爭鬥、私利而勾結外敵出賣西秦的利益,否則就是西秦的罪人,必將被全天下所唾棄!任何時候,我西秦面對外敵都不賠款、不割地、不稱臣。後世若本王的子孫有割地賠款向外敵稱臣之舉,他就不配爲本王的子孫,天下共誅之!”

“第二,無論古今、無論任何國度、任何種族,有三種人是值得所有國度、所有種族之人都尊重的,分別是勇士、品德高尚者和忠誠者!我趙子良可能一生都做不到一個品德高尚者,但我自認爲是一個勇士,我也始終要求自己做一個忠誠者,因爲我想被人尊重,而不想被人唾棄!我由始至終都是大唐之臣,以前是、現在也是,以後都是!我死後的事情我管不到了,但只要我在世一日,就絕不稱皇帝!”

“第三,在王位的繼承上,爲了保證本王死後和歷代繼承者死後的權利順利更替和交接,不至於讓西秦政局混亂、社會動盪、不給敵國可乘之機,本王決定把王位的傳承進行立法規定,以律法保證它的繼承方式不會被隨意更改,王位將會採取順位繼承法,本王死後在王長子沒有犯錯的情況下,由王長子順位繼位爲王,王長子繼承王位之後若死去,由他年滿十六歲的長子繼承王位,若他死之時長子還未年滿十六歲,長子繼承王位因年齡太小還不能理政,先王在臨死之前可留下遺詔指定一位王叔暫時攝政,待國王年滿十六歲之後再親政,遺詔必須以今日本王所說爲準則,任何違背今日本王所說的傳位詔書都是無效的,若來不及留下遺詔,可由王后、政務院正副相、錦衣衛正副使、司法寺正副監、軍機院正副院正共同推舉一位王叔暫攝朝政,待國王年滿十六交還軍政大權,由其親政。若先王死,而膝下無男丁繼承王位,王位將由年齡最大的兄弟繼承,若先王既無男丁子嗣又無兄弟,王位由年齡最大的王叔繼承,以此類推。犯過錯誤、被監禁的王室子弟無權繼承王位。爲了保證王位繼承法的順利執行,本王決定由宗正寺來主持王位的繼承,由政務、司法、監察和軍方大臣共同監督!順位繼承法的具體規定和條款,本王會與衆大臣進行詳細商定!”

衆大臣和武將們一起高聲道:“臣等宣誓謹守今日之約定,後繼之人也必將遵守!”

祭天和祭祀宗廟結束之後已經是正午時分,趙子良、王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們從山頂下來進行午餐,午餐就安排在王宮兩儀殿的偏殿。

午時過後,開國慶典正式開始,太極廣場周圍和玄武堡前面的王城大道兩側聚集了十幾萬百姓,數萬西秦精銳兵馬在王城大道上排着整齊的方陣等待檢閱。周圍房頂和各處都插滿了西秦國旗。

受邀的諸國國君、使臣紛紛被請到了王宮三十米城牆上觀禮,他們分別坐在玄武堡的左右兩側宮牆上,趙子良帶着王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們來到玄武堡上的頂樓,太極廣場上的無數百姓看見他的聲音,頓時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傳來,這聲音如海浪一樣一波接一波。

良久,趙子良舉起了雙臂,呼嘯聲立即停了下來,趙子良放開嗓門大聲道:“全西秦的百姓們、官員、將士們、各國來賓,本王宣佈,西秦王國從現在開始,正式立國了!”

“萬歲!”

“萬歲!”

“王上萬歲!”

人們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向趙子良所在的玄武堡方向磕頭叩。

一陣鼓樂聲響過之後,場面才安靜下來,趙子良又大聲道:“冊立大夫人陳氏爲東宮王后、二夫人聶氏爲西宮淑妃、三夫人孟氏爲南宮德妃、四夫人李氏新平公主爲北宮賢妃、五夫人王氏爲瀑布宮貞妃!”

幾個女人紛紛下拜行禮,下面的百姓們的山呼海嘯聲又傳了過來。

趙子良隨後又賜了幾個王子的封號爵位,因此他沒有稱帝,只稱王,因此只能給兒子們封君,大王子趙雷被封爲大宛君、三王子趙霆被封爲貴霜君等等,女兒們都各自得到了郡主的封號。

第1251章 暴怒的利奧四世第918章 政治秀(3)第1566章 法蘭克重甲騎兵第918章 政治秀(3)第1396章 監獄亂第514章 攻城(2)第774章 皇帝的決定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004章 監考(2)第405章 糟糕透頂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825章 獲救第344章 叫陣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013章 兵變(2)第169章 流沙之險第544章第1558章 遇伏第1406章 軟飯王第499章 步兵出擊!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54章 清點家當第130章 膽大包天第52章 論功行賞第928章 勇士碑第1001章 訓誡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334章 臨行安排第587章 架空(1)第454章 李林甫的反擊第1417章 裝筆第579章 兵變(2)第1242章 耶路撒冷之戰(5)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461章 賣草原 1第1382章 被逼交權第280章 要辦就辦熱鬧第1531章 噩夢開始第87章 設陷阱第385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328章 兄弟相殘(2)第937章 擴軍擴軍第802章 僱傭第445章 遊擊(3)第947章 泥婆羅國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791章 被抓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546章 各有算計第816章 鑄造新錢幣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010 動手第1141章 詛咒第860章 三光第410章 見招拆招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801章 贈兵第868章 佈下暗子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1495章 覲見查理大帝(2)第927章 善後(4)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1319章 巫靈子第93章 剷除爪牙(2)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128章 以力服人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1429章 鳩佔鵲巢第873章 外交攻略第828章 出事第966章 卓瑪第265章 重拳出擊(2)第213章 高力士第1357章 抵禦強盜來襲第1075章 釣大魚(1)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528章 都是錢財惹的殺身禍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290章 上榜第226章 受邀第289章 “天地人”三榜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728章 上表請辭、回家養老第607章 曠世大戰(4)第567章 被威脅了第608章 曠世大戰(5)第1137章 驅趕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595章 新指揮系統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379章 仿品第640章 奪權第650章 誓師(1)
第1251章 暴怒的利奧四世第918章 政治秀(3)第1566章 法蘭克重甲騎兵第918章 政治秀(3)第1396章 監獄亂第514章 攻城(2)第774章 皇帝的決定第862章 肅宗駕崩第1469章 滅殺皇家第九衛隊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004章 監考(2)第405章 糟糕透頂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1060章 漠北漠南二郡王第825章 獲救第344章 叫陣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1013章 兵變(2)第169章 流沙之險第544章第1558章 遇伏第1406章 軟飯王第499章 步兵出擊!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367章 千里奔襲(1)第54章 清點家當第130章 膽大包天第52章 論功行賞第928章 勇士碑第1001章 訓誡第1413章 膽大包天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334章 臨行安排第587章 架空(1)第454章 李林甫的反擊第1417章 裝筆第579章 兵變(2)第1242章 耶路撒冷之戰(5)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461章 賣草原 1第1382章 被逼交權第280章 要辦就辦熱鬧第1531章 噩夢開始第87章 設陷阱第385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1328章 兄弟相殘(2)第937章 擴軍擴軍第802章 僱傭第445章 遊擊(3)第947章 泥婆羅國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791章 被抓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546章 各有算計第816章 鑄造新錢幣第1485章 王宮門口的交鋒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010 動手第1141章 詛咒第860章 三光第410章 見招拆招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801章 贈兵第868章 佈下暗子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1495章 覲見查理大帝(2)第927章 善後(4)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1319章 巫靈子第93章 剷除爪牙(2)第871章 人口增長問題第128章 以力服人第912章 印度版“合衆連橫”第1429章 鳩佔鵲巢第873章 外交攻略第828章 出事第966章 卓瑪第265章 重拳出擊(2)第213章 高力士第1357章 抵禦強盜來襲第1075章 釣大魚(1)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528章 都是錢財惹的殺身禍第431章 一網打盡(2)第290章 上榜第226章 受邀第289章 “天地人”三榜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728章 上表請辭、回家養老第607章 曠世大戰(4)第567章 被威脅了第608章 曠世大戰(5)第1137章 驅趕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595章 新指揮系統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379章 仿品第640章 奪權第650章 誓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