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決意親征吐蕃

興漢五年(公元767年)五月十五,大朝日。

朝會開始之後,岑參作爲政務院相先出班奏報:“大王,截止本月初十日,我西秦的北線絲路已經全部修建完工,從新京城一直到可薩都護府的刻赤港這一條路已經全線貫通,包括烏古斯和花刺子模境內的路段都已經修建完畢,這沿線上一共大小三百六十一個驛站也全部修建完畢,驛兵也都進駐。各國商旅來往已經方便了許多,根據統計,近日來這條路線上的商旅人數增加了三成左右,按照這種趨勢,往後商旅的數量還會依次遞增,只要維護好這條商路上的安全就能保持商旅的數量不會下降!”

趙子良點頭道:“非常好!天竺的路修建得如何了?”

“回大王,天竺已經修築完成兩條貫穿南北的寬闊道路,每條路寬十丈,這兩條路修建貫通之後,加強了我們西秦內6與天竺都護府的聯繫,同時也讓天竺都護府內部的經濟活動更加頻繁了!目前從吉蘇都護府和泰西都護府分別到天竺的兩條道路也正在修建當中”。

趙子良點頭道:“不錯,你們要給相關的負責官員們請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工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肯定想了很多辦法!”

“是,大王!”

這是陳青站出來稟報道:“啓稟大王,截止本月初二,擴軍計劃第一批招募五萬人的任務已經完成,目前這五萬人正分佈在我西秦各地軍營進行整訓!根據計劃,這五萬人將在三年內完成所有的軍事科目訓練和思想教育的改造,然後再分派到各軍團服役!不過從附近的幾個軍營收集到的情況顯示,這一批新兵的素質很高,完成訓練的進度要比計劃快了兩成,如果這個進度一直維持下去,可能不需要三年就能完成所有軍事科目的訓練和思想教育的改造!”

趙子良驚奇道:“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陳青抱拳道:“大王,微臣等一開始也對此疑惑不解,後來經過調查現,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我們西秦在各地普及私塾、書院和學堂有關,這批新兵中最差的也讀過三年私塾,讀書最多的兵士是從一些大學堂畢業的!從前我們招募的兵士不識字,甚至很多人連左右都分不清,這給訓練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識字和讀過書的兵士不同,他們接受能力要強很多!”

趙子良聞言笑着對文官大臣們說道:“看來我們普及教育、讓百姓們脫離愚昧的舉措還是很有好處的嘛,連兵士們的訓練進度都可以得到提高!本王不知道後世之人如何評價本王,但本王自信,我們大力展教育的舉措絕對是不會錯的,這是澤被蒼生和萬世的豐功偉績!”

衆大臣紛紛歌頌功德:“大王英明!”

“大王!”高尚出班,向趙子良拱手道:“啓奏大王,根據最近從河西傳來的戰報顯示,馬璘將軍和白孝德將軍已經兵圍涼州城,破城指日可待,距離平定河西叛亂也不遠了,如果朝廷出兵從東面進攻隴右地區,那麼解決此次叛亂應該也不是難事!不過微臣認爲就算平定了這次的叛亂,事情也沒有完,吐蕃人一直以來騷擾大唐邊界,已經不是一兩年了,就算我們這次幫助中原朝廷平定了叛亂,等再過三年五載,吐蕃人又再度侵襲隴右地區和河西地區,我們豈不是疲於奔命嗎?想要徹底解決這件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吐蕃的勢力徹底剷除,消滅它!如今吐蕃內亂,諸部各自爲政,正是徹底解決吐蕃問題的最佳時機,若等到吐蕃出現英明之主統一吐蕃軍政大權,那時再想解決就不太可能了!”

趙子良看向其他大臣和將領們,問道:“諸卿家以爲高大人之言如何?”

大臣和大將們都互相低聲交頭接耳討論起來,但是沒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對此事表意見和看法。

趙子良一看這樣不行,必須點名才行,於是指着岑參道:“岑參,你是政務院相,咱們先不從軍事角度來分析這件事情的可行性,你僅從政治、外事等各方面來說說這件事情是否可行?”

岑參被點名了,不得不站出來拱手道:“大王,咱們西秦與吐蕃諸部並未建立外交關係,而且吐蕃諸部對河西走廊的侵襲以及對北天竺不時的侵襲都嚴重侵犯了我西秦的利益,在這方面來說,臣是不反對對吐蕃諸部用兵的!以目前我西秦的國庫情況來看,支持一場對吐蕃戰事的壓力並不大,但是微臣擔心吐蕃的地勢不利於我們進攻······”。

趙子良擺手道:“這是軍事方面的問題,既然在政治上、外交和經濟上來看,我們對吐蕃諸部開戰並沒有不妥,那麼現在我們就從軍事角度來看征伐吐蕃的可行性,軍機院的大將們,你們認爲呢?”

第六軍團長玄一站出來抱拳道:“大王,臣認爲我們如今攻略吐蕃要比當年容易十倍不止!”

趙子良露出笑容,擡手道:“說說你的理由!”

在西秦諸多大將中,僅有少數大將曾跟隨趙子良深入過吐蕃腹地,只有這些人才對吐蕃有徹底的認識,,這些包括勃勒罕、選一等人,就算是楚歌、李嗣業、陳青等人都沒有資格說這種話。

玄一說道:“當年臣曾跟隨大王深入過吐蕃腹地,對吐蕃高原的環境有過深刻的認識!從隴右和河西地區向吐蕃進攻,是由低向高處進攻,我們承擔的困難何止萬千?僅僅是高原反應就讓大軍止步不前,而且進入吐蕃境內之後,各種高低起伏、終年積雪難化山勢就讓人望而卻步,在更高處寒冷能把人直接凍僵,因此朝廷雖然屢次對吐蕃用兵,但始終只能維持在隴右地區,也只有當年大王率領我們深入過吐蕃腹地,我軍的兵鋒推進到通天河一帶!如今的情況與當年完全不同了,我們進攻吐蕃的方向已經不僅僅只限於從北向南進攻!若我們現在要對吐蕃用兵,有幾條進攻路線可以攻我們選擇:第一條當然是從隴右河西一帶;第二條是從安西都護府走蔥嶺進入小勃律和大勃律,以大勃律爲進攻前沿駐地;第三條路,從北天竺原健馱羅國東進,從喀切山口進如吐蕃的羊同部;第四,從北天竺借道泥婆羅國,從泥婆羅國境內進入吐蕃,而且從這裡進入吐蕃,距離吐蕃國的都城邏些城很近,臣認爲,這四條進攻路線,第四條路線是最容易的!進攻路線的多項選擇讓我們已經不必對吐蕃的戰略進攻始終由低向高。”

“其次,我們兵器比從前鋒利、盔甲比從前更堅固!”

“再次,我們擁有了棉衣這種禦寒之物,就算天氣再冷,它也能讓將士們保持體溫,不會輕易被凍僵!”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用再被掣肘,我們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中原皇帝和朝廷再也不能強令我們撤軍!”

趙子良一拍御案,說道:“本王此生最大的憾事就是明明有兩次機會可以徹底解決吐蕃的威脅,但就是因爲政治上的原因,讓本王這兩次攻伐吐蕃之役都功虧一簣!既然咱們無論是從政治上、外事、經濟上,還是從軍事角度上來看,攻伐吐蕃都不是問題,那麼這次本王絕對不放棄這次機會,本王決定親征吐蕃!政務院儘快撥付軍費,軍機院各官衙迅行動起來,調動兵力!”

玄一抱拳道:“大王,若要選擇第二、第三或第四條路線進攻吐蕃,必須要有足夠多經驗的山地和高原步兵!如今我們有過高原訓練的山地步兵只有三千人!”

趙子良點頭道:“不錯,這三千人是由段秀實統領的,三千人確實少了一些!短時間要訓練一批兵士似乎不太可能。當年跟隨本王攻打吐蕃時的老兵們大多都已退役,很多人都已經成家生子,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再拿起刀槍,能不能再適應高原上的環境和氣候!”

李嗣業站出來抱拳道:“大王若堅持要親征吐蕃,可以下詔徵召這些老兵們重新入伍,大王最後一次進攻吐蕃距離現在也纔過去九年,而且當年的兵士們都是年輕人,現在他們年紀最大的也才四十歲左右,年紀輕的也才二十多歲,正當壯年!只要經過兩三個月的操練,即可成軍!”

趙子良當即一拍御案,大喝道:“好,傳本王旨意,徵召當年跟隨本王征伐過吐蕃的老兵們,採取自願的原則,若是不願意也不強迫!玄一,此事由你全權負責,等到兵馬召集齊全,由你統領這支兵馬!”

“臣遵旨!”玄一抱拳答應,又道:“大王,倘若徵召的老兵兵力不夠,微臣建議向中原朝廷交涉,向安西都護府蔥嶺駐軍借兵三五千,他們長期駐紮在蔥嶺,早已經適應了高原寒冷氣候,是此次進攻吐蕃的最佳人選!”

趙子良點頭道:“不錯,你先去徵召老兵們吧,若兵力不夠,本王再讓鴻臚寺那邊與中原朝廷交涉!”

“諾!”

第19章 獨擋一面第1562章 聯軍的選擇第1134章 夜間襲擾(2)第1069章 獨孤氏的猶豫第693章 風吹草動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1347章 繼續西征第817章 通行第1490章 使絆子第1520章 圍困第589章 貪婪之心第291章 猛將榜角逐第876章 案件複雜第628章 接掌北庭節度使第291章 猛將榜角逐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1184章 血戰沙罕關(1)第23章 爲我所用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1094章 改制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218章 抓姦細第21章 苦練(2)第55章 同鄉岑參第766章 四聖齊聚(2)第397章 碰釘子第30章 保密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1552章 最後的海戰(1)第208章 遇王維第265章 重拳出擊(2)第955章 異陣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1146章 政策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1216章 佈防圖到手第1437章 一幫蠢貨第159章 決戰之部署(3)第1155章 別想再回去第35章 湖邊月色第310章 糧餉充足就擴軍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424章 計議(2)第674章 祭旗第897章 順利交接第1141章 詛咒第275章 朝堂興師問罪第1184章 血戰沙罕關(1)第1414章 庇護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611章 曠世大戰(8)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1270章 異變反水第1052章 去養馬!第四章 送禮第928章 勇士碑第521章 處置(1)第502章 談判達成第702章 孟夫人有喜第656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3)第573章 分析第420章 貪婪的世家第250章 暗中巡視(1)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459章 退避第355章 各有升遷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477章 被革職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6章 鎮北侯第523章 王忠嗣入獄第284章 聲望大漲第654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1)第1517章 強攻受挫第90章 收拾人心第941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1)第343章 各巨頭聚首第1143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第810章 最後的決戰(2)第1478章 山頂大戰(2)第829章 羣情激憤第1553章 最後的海戰(2)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43章 襲營第844章 兩敗俱傷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384章 識破第1382章 被逼交權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548章 全面整訓第1015章 各方反應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569章
第19章 獨擋一面第1562章 聯軍的選擇第1134章 夜間襲擾(2)第1069章 獨孤氏的猶豫第693章 風吹草動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378章 太子的算計第1347章 繼續西征第817章 通行第1490章 使絆子第1520章 圍困第589章 貪婪之心第291章 猛將榜角逐第876章 案件複雜第628章 接掌北庭節度使第291章 猛將榜角逐第596章 戰爭的號角吹響第174章 三面夾攻第1184章 血戰沙罕關(1)第23章 爲我所用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793章 西平城禦敵第1094章 改制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218章 抓姦細第21章 苦練(2)第55章 同鄉岑參第766章 四聖齊聚(2)第397章 碰釘子第30章 保密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1552章 最後的海戰(1)第208章 遇王維第265章 重拳出擊(2)第955章 異陣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1533章 弓騎兵的逞威第1146章 政策第1432章 競技場賽馬第1216章 佈防圖到手第1437章 一幫蠢貨第159章 決戰之部署(3)第1155章 別想再回去第35章 湖邊月色第310章 糧餉充足就擴軍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424章 計議(2)第674章 祭旗第897章 順利交接第1141章 詛咒第275章 朝堂興師問罪第1184章 血戰沙罕關(1)第1414章 庇護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611章 曠世大戰(8)第923章 掃平南天竺第1270章 異變反水第1052章 去養馬!第四章 送禮第928章 勇士碑第521章 處置(1)第502章 談判達成第702章 孟夫人有喜第656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3)第573章 分析第420章 貪婪的世家第250章 暗中巡視(1)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459章 退避第355章 各有升遷第671章 意外活下來的人第1133章 夜間襲擾第477章 被革職第437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56章 鎮北侯第523章 王忠嗣入獄第284章 聲望大漲第654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1)第1517章 強攻受挫第90章 收拾人心第941章 無意中被髮明的不鏽鋼(1)第343章 各巨頭聚首第1143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第810章 最後的決戰(2)第1478章 山頂大戰(2)第829章 羣情激憤第1553章 最後的海戰(2)第1333章 開羅血戰(1)第43章 襲營第844章 兩敗俱傷第218章 上任城門官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384章 識破第1382章 被逼交權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548章 全面整訓第1015章 各方反應第680章 大勝後的插曲第5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