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棄子

大唐極品閒人

權萬紀第一個跳了出來,緊接着那些平日裡便看杜睿不順眼的朝臣,也紛紛出班,對杜睿方纔的言論,大肆批駁。

“聖上!這杜睿縱然小有才名,然今日居然在朝堂之上,公然妖言惑衆,蠱惑聖聽,所言皆無稽之談,天圓地方,自古有論,這黃口孺子,竟然說什麼大地是個圓球,試問,如果當真是個圓球的話,圓球另一側的聖靈如何生存?還大言什麼海外另有疆域,便是當真有,又有何人可以佐證,可是這杜睿單單憑什麼書中記載,大食商人之言,便讓我朝遣勇士,爲其天方夜譚尋找證據,豈不荒謬,況且臣也自問博覽羣書,家中古籍孤本也有不少,卻也不曾聽說,有哪本書中記載着海外疆域的,聖上!臣年少時也曾到過東海之濱,熟知海上風浪甚大,稍有不慎,便是船毀人亡的下場。”

李孝恭此時也出班道:“聖上!先前倭國使臣來朝,也曾對臣言,大海之上浪高風疾,便是倭國之人久涉深海,前次來,在大海之上也曾折損了三條大船,況且越是深入大洋,越是兇險,臣以爲單憑猜測,是不能冒此大險。”

權萬紀見有人聲援,居然還是一向不大對付的李孝恭,頓時備受鼓舞,大聲道:“聖上!即便杜睿所說,確有其事,然嶺南之地,便已蠻荒,大洋彼岸,是何所在?況且杜睿方纔也說,那個什麼澳洲島,美洲大陸地處偏僻,便是存在,生民也不知教化,縱然得之,又有何益處?不過傷民勞力而已!”

有了先驅者,那些將杜睿所言當成了歪理邪說的衆臣,緊跟着紛紛開口,對着杜睿大肆批駁,看他們的樣子,簡直欲除之而後快。

太宗見狀,也是心中大驚,原本以爲讓杜睿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將昨夜兩人所說之事講出來,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肯定能達成共議。

但是太宗卻忘了,不要說杜睿所說之事虛無縹緲,無可稽考,便是言之確切,恐怕也得不到衆臣的認同,因爲目前朝中的大臣,除了當初秦王府的舊吏,都是世家大族,門閥中人,這些人時時刻刻考慮的都是家族的利益,杜睿如今得到了他與太子的信重,自然要觸犯到他們的利益,便是海外當真存着黃金珠寶,就等着他們去取,這些人爲了維護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不會讓一個少年郎出頭。

想到此處,太宗的心中不禁一聲長嘆,文人互相傾軋,何時才能休止,似房杜那般同心協力者,恐怕再不會有了。

李承乾見衆大臣羣起而攻,杜睿卻垂手不言,心中不禁大急,這些時日,在杜睿王霸之道的教導下,李承乾的眼界也開闊了不少,甚至杜睿今日之言,要是真能被證實的話,對於大唐的江山社稷,可是有着無盡的好處。

方纔杜睿敘述之時,李承乾的心中也是興奮不已,夢想着能在他與太宗兩代人當朝之時,將這番霸業辦成,卻不曾想到,杜睿的話剛剛說完,便遭到了這麼多人的攻擊,便是平日裡與他相善的李孝恭居然也持反對意見。

太宗看着朝堂上亂糟糟的,心中不禁怒氣倍升,便想着大聲呵斥,將那些鼠目寸光之輩,盡皆轟出朝堂,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這些站出來大聲反對之人,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而這些人在朝野內外佔據的龐大實力,便是身爲皇帝的太宗,也不得不有所顧忌,武德元年的時候,太宗便想着任命擁有和突厥作戰經驗的範興爲兵部侍郎,結果就是在封德彝等人的阻撓之下,最後不得不選擇了妥協。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太宗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海外巨大的利益,讓他失去了往常的冷靜,如今不但沒能達成目的,還將杜睿置於了險地,而他又不能出言表態,他很清楚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一個個都以忠臣自居,拼命的維護着世家大族的利益,最可恨的是,尤其擅長什麼逼宮的戲碼,爲了博取聲明,便是死諫也在所不惜,可要是真的將這些人全都革職的話,那整個貞觀朝廷可就空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太宗雖然心裡萬分不忍,卻也不能不作出選擇了,剛要說話,最善於察言觀色的長孫無忌便出班將太宗給攔住了。

他自幼便與太宗相交,對太宗的脾氣最是瞭解,見太宗微微皺眉,面露掙扎的神色,便已然猜到了太宗心中的決斷。

若是尋常少年,一般的勳貴子弟,長孫無忌不會阻止太宗,但是杜睿此人允文允武,乃是大唐的幹才,要是因此事被太宗發落了的話,未免可惜。

“聖上!杜睿所言雖然聽似虛妄,卻也非完全無可稽考,如今我大唐的造船技術還遠未達到深涉大洋的程度,既然杜睿說大海之中當真有那些礦藏,土地,聖上何不將此事交予杜睿來辦,辦得好了,即可證明杜睿沒有妄言,也可爲我大唐帶來無數的好處,何樂而不爲!”

一旁的房玄齡也出班道:“臣附議,長孫大人言之有理!”

太宗聞言,心中也是一喜,道:“既然如此,杜睿!你可敢領旨!”

杜睿還沒等說話,權萬紀就再次跳了出來,大聲道:“聖上!豈可將此大事交予一黃口孺子,況且杜睿身家不菲,焉知他不會作假!”

權萬紀幾次三番的發難,杜睿也不禁怒了,他殫精竭慮的繪製成了這幅海圖,以及新式剪帆船的圖樣,爲的不過是讓大唐能更加繁榮昌盛,可是這權萬紀,以及他身後的那一班老古板,卻再三阻撓,爲的不過就是自己在朝中的那點兒小權利,似這等人,杜睿真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權大人既然不放心杜睿,那等他日杜睿出海之時,權大人可一同前往,看看杜睿所說是不是皆爲妄言,權大人,敢是不敢?!”

權萬紀聞言一愣,縱然是巧舌如簧,此時也不禁語塞,讓他冒着生命危險去驗證杜睿所說的那些胡話,他還沒傻到家呢。

見杜睿怒氣衝衝的樣子,他的心裡也不禁一陣發顫,杜睿這個少年,可是敢單槍匹馬衝入百萬軍中斬將奪旗的角色,不過讓他就此服輸,他又如何願意,便又道。

“聖上!杜睿說他推斷出來的這些都是從古籍上找到的,或者是聽大食商人所言,那麼便讓他將那本古籍和大食商人找來,當堂對質。”

太宗聞言,也不禁看向了杜睿,杜睿心中一陣苦笑,他方纔所說的這些都是後世的一些常識,不過是接着古籍和大食商人的藉口說出來罷了,讓他哪裡去找。

權萬紀見杜睿不言,登時喜道:“聖上!杜睿不回答,由此可見,他剛纔所說純熟無稽之談,臣請聖上治杜睿欺君之罪!”

太宗心裡一陣發苦,輕輕一嘆,道:“杜睿!如今你還有何話說!?”

杜睿無奈的搖搖頭,道:“既然聖上和列爲大人不信杜睿所言,便是當真將大食商人與古籍找來,又有何用,臣思慮不周,卻不曾想到居然有這麼諸多阻礙,如今既然如此,臣單憑聖上發落就是!”

太宗還沒說話,李承乾便急道:“父皇!杜睿所言未必是假,他自己也說是推測,若是如此便要治罪,天下又有何人敢言!”

權萬紀反駁道:“太子殿下所言大繆,正因爲杜睿所言皆是推測,而他卻於聖駕之前虛言妄語,蠱惑聖上遣人出海,若是尋不到他說的那些所在,到時只推說推測有誤,便可將罪責推的一乾二淨,然我大唐卻須爲他的荒謬推測,空耗國力,置他人性命於不顧,如此更應當治罪,若是他日,他再用此言蠱惑無知的小民百姓,讓人人皆被利益趨勢,最後妄送了性命,到那時,該如何處置!”

“好了!”太宗胡言何止道,“都不要說了,此事到此爲止,既然杜睿所言全無根據,就此揭過也就是了,杜睿年幼,誤聽大食商人之言,確實有過,杜睿!你便出長安,回杜陵去吧!無召不得隨意還朝!散了吧!”

太宗說完,揮袖便走,李承乾還要再說,卻被杜睿給拉住了,輕輕的搖了搖頭,雖然太宗在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言人的聯合逼迫下,將他當成了棄子,但是杜睿心中卻也沒有怨恨,他知道太宗這般做既是對那些世家大族的妥協,同樣也是爲了保護他,離開便離開吧!既然此時不能一展抱負,便只能以待他日了!

想着,杜睿對李承乾拱手道:“殿下,承蒙殿下對小弟的關愛,可小弟終是要走了。”

說着便向殿外走去,隨着他離去還留下一首詞:青山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去低迴,望來卻不來。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這是辛棄疾寫的詞,可用在此處,有點老氣橫秋感覺,可也恰當好處。方纔還是帶着壯志而來,可是現在落到這個下場,不禁讓這少年倍感失望。

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11章 秦王破陣樂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43章 容他一時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8章 賺錢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5章 大食消息第2章 杜家有子第四十一章第48章 捷報頻傳第80章 日食第14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第45章 倭人來犯第二十五章第75章 登陸倭島第46章 炎炎夏日第九章第十四章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71章 大決戰(下)第四十六章第48章 爭辯第63章 再生事端第二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99章 不過一隅第四十六章第十八章第8章 不想起名第五十二章第30章 搶灘登陸第46章 炎炎夏日第69章 科舉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30章 正氣歌第10章 身在甕中第60章 古埃及第七十五章第9章 訪客第82章 閒來無事第18章 身後事第七十八章第39章 騎兵出擊第九章第四十九章第63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高句麗來人第二十二章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74章 海戰揚威第四十六章第66章 回朝第59章 慈不掌兵(續)第1章 洗牌(上)第五十一章第31章 豎子第38章 事急第13章 囑託第77章 陰損第20章 執以師禮第45章 飛渡第4章 憫農第28章 佈局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21章 家事第2章 失孤第9章 無題第24章 喋血城頭第二十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35章 安市之戰第20章 鬆贊老布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47章 丕平第50章 不速之客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75章 內王外霸第二十一章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8章 紛紛擾擾第61章 出師表第10章 侯府壽宴第14章 南下第47章 說書先生第8章 局第4章 西行漫記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7章 國喪第十八章第十章第24章 喋血城頭第68章 隱情第四十六章
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11章 秦王破陣樂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43章 容他一時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8章 賺錢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5章 大食消息第2章 杜家有子第四十一章第48章 捷報頻傳第80章 日食第14章 南下第四十九章第45章 倭人來犯第二十五章第75章 登陸倭島第46章 炎炎夏日第九章第十四章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71章 大決戰(下)第四十六章第48章 爭辯第63章 再生事端第二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99章 不過一隅第四十六章第十八章第8章 不想起名第五十二章第30章 搶灘登陸第46章 炎炎夏日第69章 科舉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30章 正氣歌第10章 身在甕中第60章 古埃及第七十五章第9章 訪客第82章 閒來無事第18章 身後事第七十八章第39章 騎兵出擊第九章第四十九章第63章 一觸即發第31章 高句麗來人第二十二章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74章 海戰揚威第四十六章第66章 回朝第59章 慈不掌兵(續)第1章 洗牌(上)第五十一章第31章 豎子第38章 事急第13章 囑託第77章 陰損第20章 執以師禮第45章 飛渡第4章 憫農第28章 佈局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21章 家事第2章 失孤第9章 無題第24章 喋血城頭第二十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35章 安市之戰第20章 鬆贊老布第二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47章 丕平第50章 不速之客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75章 內王外霸第二十一章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8章 紛紛擾擾第61章 出師表第10章 侯府壽宴第14章 南下第47章 說書先生第8章 局第4章 西行漫記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7章 國喪第十八章第十章第24章 喋血城頭第68章 隱情第四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