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十面埋伏

有一種退,叫被眼神狠狠逼退,武氏兄弟,以及他們帶領的胡姬歌舞團隊,就是如此。

而大廳中央的李龜年幾人,則是享受到了遲來的叫好聲,而且,聲勢震天。

這首《賽馬》,在後世,或許只有北方遊牧民族聽來,更加有代入感,因爲那個時代,大多數人都不騎馬了。

但是在這個時期,卻是不一樣。

因爲,大唐的官員,不管文武,只要有品級,皆配官馬,騎馬,幾乎是所有將門或者官宦子弟從小必須學會的技能,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誰還沒有過一個賽馬的經歷?

有過賽馬的經歷的人,對於這首曲子中表現出來的急迫,緊張感,就會更加深刻,尤其是那些在馬背上打仗,攆着敵跑的唐軍將領們,這首曲子,十分恰到好處的抒發了他們在馬背上你追我趕時的那種心情,簡直神的不能再神了。

“傷克油,傷克油,多節曬······”

在享受衆人的歡呼的時候,楊三胖又不知道把自己帶入到那個港星的演唱會情景裡面去了,一個勁的朝大家揮手,鞠躬感謝!說着粵語的感謝詞,搞的李龜年哭笑不得。

“了不得,了不得啊!”

屏風後面的李隆基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有些不捨的將剛纔感受到的一些畫面,從腦海裡揮散了出去,忍不住讚歎道。

就剛纔這短短的三分鐘左右,硬是讓他有種臨幸了妃子的快感,箇中滋味,那叫一個妙。

一旁的高力士,則是連忙給他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而隔他的位置,只有一扇薄薄的木屏風的李範,也聽到了李隆基的聲音。

連忙開口說話掩蓋道,“真是了不得。李班首,若不是本王逼你獻新曲,你是不是還要將此等好曲,藏在家中獨賞啊!”

李龜年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此曲,也是這些新式樂器造好了之後,在下新作出來的,由於其它協奏的樂器,至今無人會演奏,它的整體演出效果,其實還沒有達到最佳,提前拿出來,已經算是不得已而爲之了。”

“將一首曲子,演繹到了這種地步,都還不算最佳?”

李範時刻記着李隆基就在自己身後,當然是要儘可能的在現場滿足他的好奇心了。

李龜年點了點頭答道,“當然,若是有數十個會演奏新式樂器的樂手來烘托協奏的話,此曲的演出效果,必定能夠更上一層樓。”

“呵呵,好一個‘更上一層樓’,本王剛纔還想着給你寫十支票籤的,既然你說能更好,那就先寫九支算了。”

隨着李範的笑聲響起,堂中衆多大臣,也是紛紛大笑起來,紛紛都說,先寫九支,如果下次李龜年能將曲目整體編排好了,演奏給大家聽,纔會給更多的籤。

其實,如果每個人,都給他寫九支籤,那已經算是不少了,加上崔王兩家的關係戶,李龜年拿到超過五千支籤,爭一爭二三名的位置,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杜甫,也大致能贏得所有賭注。

然而,當李龜年準備道謝退場的時候,這次宴會的主要賓客,新上任的兵部尚書王晙卻不幹了。

直接從席位上起身道,“此曲雖然好的讓人心驚,但是,太過短暫了,不過癮吶!我看李班首帶來了很多新式樂器,都還沒有用上,一定是還準備了許多其它表演。要不,你再來一個,讓我等多聽聽這些新式樂器的音色?”

聞言,李龜年還沒有作答,崔滌,和坐在他身後的杜甫,卻是帶頭起了哄,“對,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隨着他倆的起鬨,包括岐王在內,大多數人,都開始興奮的高呼起來,如果能再聽一首像剛纔那樣層次的新曲子,那才叫爽。

當然,對於大家的這個請求,其實根本輪不到李龜年拒絕,因爲,楊三胖早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場演出的主角,一邊揮手向大家示意,腰間別着的那個錘子已經被他拉出來當話筒了。

“跟住落來,帶給大嘎的系一首《海闊天空》,多節!······”

看到他這個派頭,李龜年尷尬的只想捂臉,急忙朝哥舒翰揮手,然之後,在馬常,王喬和王維三人的幫助下,哥舒翰連拖帶拽的將楊三胖弄到退場口那邊,只留了一堆樂器在大廳中央。

正當李龜年尷尬的想着,怎麼向衆多權貴們賠禮道歉的時候,卻不想,一個凸突的笑聲突然自李範的主位方向響了起來。

李範聞聲一愣,趕緊裝出了一個大笑的樣子,實際上,這是李隆基憋不住,率先笑了出來,他這個救場,不可謂非常及時,大家看過去之後,還以爲是他笑出了聲。

然之後,整個大廳都爆發出了一陣大笑了之聲,因爲,李範的態度,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態度,大家也都在這個時候想起了在開演前,他和李龜年的對話。

既然知道楊三胖是傻子,那麼,他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反應,也屬正常。

“讓諸公見笑了。”李龜年向李範和王晙的方向施了一禮道。

李範擡手了免了李龜年的禮道,“一個癡傻之人,竟能演奏這種新式樂器,當真是世間奇事,倒是讓本王對這些新式樂器的演奏方式和聲色更加好奇了,堂上的新式樂器都是李班首設計,不如你選幾樣作過了新曲的,爲本王和諸公展示展示如何?”

像這樣的詢問,根本就輪不到李龜年拒絕了,當然,這其實也正是他自己想要的,費了近兩年時間,纔將這些樂器打造出來,不推廣出去怎麼行。

不過,讓他一個人玩,那就真的是獨奏了,沒有其它樂器的烘托,想要達到震撼人的效果,可是不簡單。

李龜年回頭在衆多樂器中看了一眼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那把豎抱的琵琶,這種樂器,在目前來說,是最容易推廣的,因爲很多樂手都有基礎,只需要調整,學習一些新的指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能演奏。

“諸公,在下現在要演奏的這個樂器,其實就是琵琶,不過,它是豎着彈奏的,不需要撥子弦,用手指直接快速撥絃,能使得它演奏出來的聲音千變化萬,四弦和五絃,各有其妙處,接下來,在下就用這把五絃琵琶,表演一曲描述楚漢相爭的大戰的曲子,曲名叫《十面埋伏》,諸公請靜聽。”李龜年抱着那把五絃琵琶,在之前演奏二胡時的那張凳子上坐下之後講解道。

“好一個《十面埋伏》,光聽這曲名,就有種了不得的氣勢,諸公且安靜細聽之。”

聽說是描繪戰爭場景的,衆多武將,便打起了精神,在李範親自打了招呼之後,頓時,大廳之中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而剛纔因爲大笑,差點把自己暴露了的李隆基,也重新在屏風後面瞪大了眼睛,研究李龜年抱琵琶的姿勢,並且注意他的手指變幻。

閉目,凝神,李龜年的氣質,一瞬就沉了下來,給人一種略帶蕭殺之氣的感覺。

這不僅僅是曲目需要的氛圍渲染,他自身,也需要進入這樣的投入狀態,纔有把握將其演奏好。

畢竟,李龜年的前後兩世人,雖然都會彈琵琶,但並非是主修樂器,而他們的身體融合了之後,李龜年也就在試用這把琵琶的時候,彈過一次,勉強能夠達到演奏級的程度,並沒有想二胡或者一些拉絃樂器一樣,水平達到後世演奏家的級別。

“郭得剛,郭得剛,郭得剛,郭得剛,得剛,得剛,得剛······”

果然,在李龜年手指揮動的一瞬間,一種詭異的氣氛以他爲中心散開,一種行軍打仗時,遭了埋伏,不寒而慄的感覺在衆多武將的心裡油然而生,不管他們是不是懂得欣賞音樂的。

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217章 註定的結局第68章 準備建茅房發家的安祿山第302章 不破不立第2章 歸年變龜年第269章 古代強拆第364章 籌備誓師大會演出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83章 馬蹄鐵第372章 強硬的李隆基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10章 投資搞研發第244章 審問(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216章 克服恐懼第56章 拉票打廣告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51章 開場第100章 交誼舞第122章 燴麪第44章 小迷弟杜甫第323章 聰明的王維(終淤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82章 樂器行第159章 決勝第195章 去梨園第341章 武落衡的心思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170章 打豆腐第62章 去後場(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5章 滿城盡是犬吠聲第271章 準備走場第56章 拉票打廣告第386章 話劇《劉三姐》沉痛悼念金庸老先生第123章 友人相會第87章 郭府奏樂第368章 杜甫求教第274章 哥舒練兵第184章 螺紋鋼釘第78章 新官上任第一曲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36章 茅房改造第190章 親親第192章 查無頭緒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206章 第一輪挑戰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39章 論宵禁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21章 哥舒翰報到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181章 安祿山的謀劃第146章 分配工作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96章 安祿山的大虎皮第190章 親親第47章 武大郎第226章 到李府第173章 火鍋宴第51章 開場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17章 沒有閒着的安祿山第3章 關係複雜的穿越者們第24章 太子登門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352章 不賺錢的櫃坊第229章 福星第7章 相鄰而居第308章 朝議第355章 各有心思第83章 馬蹄鐵第204章 路遇趙麗妃第130章 花腔高音第30章 吃雞第369章 出征第19章 街頭比鬥第213章 交誼舞登場第278章 錢的意義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283章 和小妾圓房第121章 溜號第66章 長安城的乞丐第293章 拿下第24章 太子登門第231章 拜堂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24章 太子登門第307章 姚異到臨洮第62章 去後場(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2章 鄰里之間的首次衝突第252章 對持第75章 李景伯和裴光庭的計劃第353章 合作基礎第175章 豬的優勢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394章 找個最能背鍋的人第24章 太子登門
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217章 註定的結局第68章 準備建茅房發家的安祿山第302章 不破不立第2章 歸年變龜年第269章 古代強拆第364章 籌備誓師大會演出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83章 馬蹄鐵第372章 強硬的李隆基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10章 投資搞研發第244章 審問(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216章 克服恐懼第56章 拉票打廣告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51章 開場第100章 交誼舞第122章 燴麪第44章 小迷弟杜甫第323章 聰明的王維(終淤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82章 樂器行第159章 決勝第195章 去梨園第341章 武落衡的心思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170章 打豆腐第62章 去後場(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5章 滿城盡是犬吠聲第271章 準備走場第56章 拉票打廣告第386章 話劇《劉三姐》沉痛悼念金庸老先生第123章 友人相會第87章 郭府奏樂第368章 杜甫求教第274章 哥舒練兵第184章 螺紋鋼釘第78章 新官上任第一曲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36章 茅房改造第190章 親親第192章 查無頭緒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206章 第一輪挑戰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39章 論宵禁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21章 哥舒翰報到第169章 好人好報第71章 情況又有變第181章 安祿山的謀劃第146章 分配工作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96章 安祿山的大虎皮第190章 親親第47章 武大郎第226章 到李府第173章 火鍋宴第51章 開場第270章 盜取賬冊第152章 各種踏坑第17章 沒有閒着的安祿山第3章 關係複雜的穿越者們第24章 太子登門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352章 不賺錢的櫃坊第229章 福星第7章 相鄰而居第308章 朝議第355章 各有心思第83章 馬蹄鐵第204章 路遇趙麗妃第130章 花腔高音第30章 吃雞第369章 出征第19章 街頭比鬥第213章 交誼舞登場第278章 錢的意義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283章 和小妾圓房第121章 溜號第66章 長安城的乞丐第293章 拿下第24章 太子登門第231章 拜堂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24章 太子登門第307章 姚異到臨洮第62章 去後場(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12章 鄰里之間的首次衝突第252章 對持第75章 李景伯和裴光庭的計劃第353章 合作基礎第175章 豬的優勢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394章 找個最能背鍋的人第24章 太子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