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哥舒翰的淺見

在李範宣佈了郭知運病故,蘭池胡反叛的消息之後,王府上下許多人,就開始討論起了胡人叛亂的話題。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在說這些胡人屢教不改,應該趕盡殺絕,朝廷這次應該派誰誰誰出戰平叛,打個大勝仗的問題。

哥舒翰聽了這些話,卻是眉頭緊皺。

作爲一個在戰鬥中生存了十多年的特種兵王,他太明白‘戰爭’是什麼了,只要這個詞出現的地方,就代表着海量的死亡。

而原主的某些記憶,讓他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個時代的戰爭,畢竟,在此之前,哥舒道遠治下的安西大都護府境內,也並不平靜。

康侍賓帶領十萬餘衆叛亂,都被朝廷剿滅了,康願子這兩三萬人馬,又能翻起什麼大風浪呢!

他們不過是成就朝廷某一員大將的戰功而已。

可是,在這場叛亂中喪命的百姓,又算在誰頭上?

算在蘭池胡的頭上麼?

他們明知道反叛,會被大唐的精兵強力鎮壓,沒有任何勝算,可爲什麼他們還會反?

還不是因爲他們不反,日子過不下去。

寧可被唐軍殺了,也不願意被飢寒活生生的折磨死,就是他們的現狀。

在哥舒翰看來,這一切,都是朝廷的政策錯誤,因爲,洛陽,長安糧倉裡的糧食,雖然還沒有達到最鼎盛的,可以讓所有國民吃十年的時期,但至少足夠所有百姓食用五年。

朝廷掌握了這麼重大的基本生存資源,不放出來,就導致了社會的不平衡,稍微進行一些稅收調控,賑濟之類的,那些因爲蘭池胡叛亂,而喪生的原州,涇州,慶州等地的百姓,就可以不用死。

“這位,哥舒兄弟是吧!我觀你鬱郁不歡,是蘭池胡的叛亂,讓你想起了什麼傷心的往事麼?”善解人意的王維看到了哥舒翰的表情之後,開口問道。

畢竟,哥舒翰的胡人特徵比較明顯,如果不是知道他姓哥舒,王維甚至還會擔心他是六胡州地區的胡人。

哥舒翰搖了搖頭答道,“不是,只是在思索,朝廷治下的羈縻州,年年叛,年年剿,年年都死人,是不是政策上出現了錯誤。”

“政策上出現了錯誤?”

作爲一個天真浪漫的文人,王維現在可還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不解的問道,“羈縻州出現叛亂,朝廷派兵平叛,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麼?難道聽之任之,讓事態擴大?”

哥舒翰再度搖了搖頭道,“我是說,羈縻州那些胡人,爲什麼會叛亂,是不是朝廷管理羈縻州的政策不當,如果制定一個較好的政策,讓他們不再叛亂,這樣的戰爭,是不是就沒有了。”

聞言,王維一愣,和他同樣愣住的,還有安撫送走了那些武將,賓客,讓他們自由活動的岐王李範。

此時,他正要通過廊道,去往東花廳見李隆基。

而哥舒翰幾人休息聊天的地方,正好在廊道旁邊的一處亭子裡。

“你倒是說說,朝廷該如何制定對羈縻州的政策,使得其不再生叛亂。”李範走近了幾步,饒有興趣的看向哥舒翰道。

此時中花廳裡的廊道上來來的人較多,李範平時在府上,又沒有什麼前呼後擁的架子,哥舒翰和王維等人,先前倒是沒有注意他。

“見過岐王殿下。”

見是李範來到,哥舒翰,王維,以及李龜年帶過來的其餘幾人,都起身向李範拱手行禮,當然,正在研究葫蘆絲是怎麼吹響的楊三胖不在其列。

李範笑了笑擡手道,“不必多禮,本王稍後便要去見陛下,你若真有良策,或許本王能幫你轉奏陛下。”

“小可淺見,只怕入不得岐王殿下和陛下尊耳。”哥舒翰推遲道。

他可不想因爲自己一些臨時起意的想法,而把自己捲入朝堂政治中去。

穿過來之後,他最想做的,就是守護着老二和老三,看着他們平安快樂的生活而已。

然而,李範卻是笑道,“淺見也是見,總比沒有見地好,說的不好,朝廷也不會用,又有什麼打緊的呢!”

一旁的王維聞言,也是開口幫腔道,“是啊!陛下向來惜才納諫,若哥舒兄弟你的策略,真有實用,那也算是爲天下百姓做了一樁大好事。”

哥舒翰看着李範期盼的眼神,只覺得這人雖然奢靡了些,倒有還算真誠。

回過頭來想想,大唐若是真能因爲自己的一些建議,而少了很多叛亂,自己就不僅是救了很多人,還變相的讓,讓老二和老三的生存環境,更加安逸舒適了。

此前,他想改變安祿山的人生,也是出於這樣的想法。

於是,開口道,“羈縻州讓胡人自治的制度,本就容易讓他們抱團起事,朝廷攤派徵收的稅收又重,他們生活艱辛,難以渡日,不起事造反,才叫怪。

所以,想要解決羈縻州的問題,首先就是不能讓他們繼續保持自治,其次,就是輕稅賦,鼓勵提升他們的生產,至少能保證他們在衣食方面有着落。”

聞言,李範卻是笑了,在他看來,這還真是淺的不能再淺了的淺見,連一旁的王維,也是連連搖頭,覺得哥舒翰的想法太天真。

不待李範開口,王維便先道,“羈縻州胡人百姓不通漢言,皆是桀驁不馴的蠻夷之輩,朝廷派官在他們面前指手畫腳,他們安能服氣?而且,那些掌握權力的部落族長們,也不會同意。

此外,羈縻州的稅收,與中原漢人百姓所繳納的稅收,並無二樣,身爲陛下的子民,繳納同樣的稅務,天經地義,若是單單減免了他們的稅收,你叫中原地區數千萬漢人子民作何想?”

李範聽了王維的話,則是連連點頭,朝廷正是因爲出於這樣的考慮,才定下了相應的政策,甚至,人口只佔少數,產出較少的羈縻州胡人百姓,繳納的稅收,比漢人百姓繳納的還多一些,因爲,負責徵稅的,是邊鎮節度使,朝廷實收多少,是朝廷該得的,他們自己,還要從中間刮掉厚厚的一層,甚至幾層,來養兵和個人揮霍。

有時候供養大軍的費用,甚至在朝廷正常稅收的幾倍以上,羈縻州的百姓本就生活在苦寒之地,他們能給的起纔怪,然而,你要是把這些攤派加在漢人百姓頭上,漢人百姓又不願意了。

所以,對於朝廷的政策,全國大多數百姓,都是支持的。

李範本以爲王維的這兩句話就會讓哥舒翰認清事情,不再瞎想,卻不料哥舒翰卻接過話道,“人的產出是有差距的,消耗,也是有差距的,羈縻州本就是四邊苦寒之地,產出較少,但是,需要吃的糧食,和需要禦寒的衣物,卻比中原宜居地區要多,這就導致了他們會更加貧窮。

而在產出不多的情況下,他們還需要繳納和中原富庶地區百姓同樣多,甚至高几倍的稅收,這就會讓他們的收支失衡,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他們除了造反,還有什麼辦法?

難道世界上還有比被活活餓死,凍死,還慘的死法麼?

朝廷的政策,或許保證了大多數中原地區百姓的利益,可是,邊地數十州的百姓的利益,難道就不需要保障麼?他們被叛亂弄的家毀人亡,就是活該麼?

說到底,這些損失,還是咱們漢人百姓自己承擔了。

所以,朝廷應該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按照羈縻州百姓的產出,設置相應合理的稅收,至少要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只要能活的下去,他們就犯不着拿起武器,和朝廷的大軍拼命。

只要他們不反叛朝廷,朝廷也不需要供養那麼多數量的大軍,攤派那麼多供養大軍的稅收。

再有就是朝廷派官,言語不通,不服管教的事情。

咱們東市的商人,牙郎,尚且能與諸多外國的商賈交流溝通呢!更何況是本國的羈縻州百姓。

而且,咱們的官員,爲什麼是要去管教,剝削他們的呢?

難道不可以是過去教他們更好的耕種,生產,生活技術,幫助他們創造更多的產出,給朝廷增加人口稅收的麼?

相信,這樣比他們的頭人還要好的官員,那些普通部落百姓,是沒有理由反對他們的。”

第165章 加賞第322章 事發第97章 一灘渾水第312章 印刷的研發第195章 去梨園第348章 溫水煮青蛙第386章 話劇《劉三姐》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201章 化危爲機第166章 致富的思維第140章 又見鳳凰圖案第191章 見錢泊君第351章 敢想的女人第346章 辦成了一小半第218章 挑戰自我的精神第320章 李家莊的發展模式第346章 辦成了一小半第281章 狂的可以第13章 恍若未覺的見面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120章 賄賂第 67章 乞丐護衛隊第106章 裴思雨的決定第361章 李景伯又甩鍋來第73章 又是一個清晨第330章 盤問袁妞妞第310章 借貸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314章 慈善金融機構第277章 主動謀算的提議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18章 東市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47章 武大郎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44章 小迷弟杜甫第233章 洞房第40章 教吹簫第43章 各自出門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104章 財務難題第360章 裴思雨的想法第42章 關係逐漸清晰第81章 杜甫學的錨點概念第14章 演出任務第52章 望江亭的談話第146章 分配工作第370章 送行盼歸第320章 李家莊的發展模式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226章 到李府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127章 狂浪天香第4章 李龜年的朋友圈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21章 哥舒出長安第111章 定下比鬥之期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241章 新宅改造第277章 主動謀算的提議第107章 鬥樂戰書第170章 打豆腐第7章 相鄰而居第337章 聚龍齋第254章 能者多勞第325章 新規矩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201章 化危爲機第336章 宋繫上道了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76章 茅房火了第113章 做大生意的目標第351章 敢想的女人第356章 遇刺第254章 能者多勞第376章 達旺又來第92章 郭府謝禮第220章 案子不是這麼查的第142章 慈善募捐表演的想法第344章 整編(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2章 背了鍋第392章 皇帝親登臺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300章 第一場收官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134章 城內也熱鬧第142章 慈善募捐表演的想法第112章 答應赴約第356章 遇刺第92章 郭府謝禮第338章 舞臺衝突第237章 安置流民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46章 抽籤
第165章 加賞第322章 事發第97章 一灘渾水第312章 印刷的研發第195章 去梨園第348章 溫水煮青蛙第386章 話劇《劉三姐》第290章 狗急跳牆的吐蕃人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201章 化危爲機第166章 致富的思維第140章 又見鳳凰圖案第191章 見錢泊君第351章 敢想的女人第346章 辦成了一小半第218章 挑戰自我的精神第320章 李家莊的發展模式第346章 辦成了一小半第281章 狂的可以第13章 恍若未覺的見面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120章 賄賂第 67章 乞丐護衛隊第106章 裴思雨的決定第361章 李景伯又甩鍋來第73章 又是一個清晨第330章 盤問袁妞妞第310章 借貸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314章 慈善金融機構第277章 主動謀算的提議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18章 東市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47章 武大郎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44章 小迷弟杜甫第233章 洞房第40章 教吹簫第43章 各自出門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104章 財務難題第360章 裴思雨的想法第42章 關係逐漸清晰第81章 杜甫學的錨點概念第14章 演出任務第52章 望江亭的談話第146章 分配工作第370章 送行盼歸第320章 李家莊的發展模式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226章 到李府第222章 猛虎再壯大第127章 狂浪天香第4章 李龜年的朋友圈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21章 哥舒出長安第111章 定下比鬥之期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241章 新宅改造第277章 主動謀算的提議第107章 鬥樂戰書第170章 打豆腐第7章 相鄰而居第337章 聚龍齋第254章 能者多勞第325章 新規矩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201章 化危爲機第336章 宋繫上道了第131章 神乎其技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86章 各有撈錢的招第299章 鉅額捐款第76章 茅房火了第113章 做大生意的目標第351章 敢想的女人第356章 遇刺第254章 能者多勞第376章 達旺又來第92章 郭府謝禮第220章 案子不是這麼查的第142章 慈善募捐表演的想法第344章 整編(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2章 背了鍋第392章 皇帝親登臺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300章 第一場收官第185章 檢田括戶第134章 城內也熱鬧第142章 慈善募捐表演的想法第112章 答應赴約第356章 遇刺第92章 郭府謝禮第338章 舞臺衝突第237章 安置流民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46章 抽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