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唐元

“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當李寬來到頤和園的時候,李世民笑着說了這麼一句話,搞的李寬有點莫名其妙。

“二哥,我剛纔在跟父皇討論觀獅山書院今年秋考的事情,然後還有教育部組織長安城各個書院討論明年統一秋考的事情,正好有一些疑問想要讓人去請你過來商量,沒想到你就到了。”

一旁的李治解釋了一下,讓李寬總算是明白了李世民這無頭無尾的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怎麼?許敬宗的奏摺這麼快就提交上來了嗎?”

李寬自從跟許敬宗說了大唐版高考的事情,就沒有再去特別關注了。

對於下面的人幹活,他往往只在乎結果,過程什麼的,他不可能管得了那麼多。

每天忙忙碌碌,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要不是爲了讓自己這輩子都能有機會悠閒的生活,他甚至都不會那麼努力的去折騰。

當然,其中肯定也有來都來了,什麼都不做也對不起這個機會的意思在裡頭。

“啊?難道那個許敬宗在提交奏摺之前,沒有跟你商量?”

這一下,輪到李世民詫異了。

許敬宗是李寬的人,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整個長安城的勳貴官員都知道這一點,李世民又怎麼可能不清楚呢?

所以他還以爲這個奏摺是李寬確認過之後,許敬宗才提交上來的。

“微臣只是把要求提了出來,怎麼去落實,那就是教育部的事情了。如果許敬宗在推進的過程中碰到了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自然會來找我。但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不會什麼都過來問我了,所以這奏摺的事情,我還真是剛剛聽說呢。”

李寬這個說法,雖然有點不負責的樣子,不過李世民也好,李治也好,聽完之後反倒是覺得心中舒服了很多。

你不事事插手,安安分分的做你的楚王,那就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啊。

“把長安城各個書院都納入到教育部管轄,對於朝廷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統一秋考之後,學員怎麼錄取和分配,考題怎麼出,志願怎麼填,應該都還有挺多問題的吧?”

李世民把自己看完奏摺之後的疑問都給提了出來。

“雖然許敬宗的奏摺說了一些他的方案,但是受限於篇幅,說的很有限,二哥您要是有空的話,正好給父皇解釋一下。”

“沒問題,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很好處理的。”

既然李世民和李治對許敬宗搞出來的事情都很感興趣,李寬自然要先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大不了等會在頤和園裡頭蹭一頓飯就是了。

“好了,這件事情朕大概明白了。許敬宗這個人,也還是有幾分才華的,這事就交給他去做了。雉奴你以前曾經兼任過教育部部長,要是中間有什麼疑問,也可以直接去找許敬宗聊一聊。對了,寬兒你一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過來是又有什麼想法啦?”

李世民看到李寬臉上不悲不喜的模樣,基本上就猜測到了李寬今天過來的目的。

“陛下聖明,實在是遠超我等想象,古來明君都不如陛下,一下就看透微臣心中的那點小伎倆了。這一次,還真是有一件大事需要跟陛下您請示一番。”

李寬一如既往的先來一頓馬屁,然後再準備說正事。

雖然李世民早就知道這些好聽的話,其實就是李寬的口頭禪了。

不過聽了之後,還是覺得很開心。

拍馬屁這種事情,不同的人做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那種很不成器的兒子說這話,李世民只會覺得膩味,覺得這傢伙不學無術,只會阿諛奉承,難堪大任。

但是像是李寬這種宗室之中的大才子、大財神站出來拍馬屁,就會讓李世民產生一個錯覺,自己可能真的是千古一帝呢。

“行了,說人話!”

李世民雖然心中很是開心,不過嘴上卻是很不屑一顧的樣子。

旁邊的李治看到這兩人的對話場景,心中也在想着自己要不要學習一下。

“經過觀獅山書院商學院和大唐皇家錢莊的聯合研究,再結合戶部歷年的賦稅收入情況對比,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李世民都已經這麼說了,李寬自然就不好再扯什麼其他的東西,馬上就切入了主題。

“什麼結論?”

果然,聽到李寬把觀獅山書院商學院和大唐皇家錢莊擺了出來,李世民立馬就提起了興趣。

這兩個機構,可是大唐在商業領域最權威的機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就是大唐金融理論的來源。

“錢不夠用了!”

“廢話,朕當然知道錢不夠用!這朝廷的錢,什麼時候會嫌棄太多啊?”

李世民不以爲意的說道。

賦稅收入越多,李世民反而覺得朝廷更加缺錢了。

各地水泥道路的修建,農業灌溉設施的修建,各個折衝府的武器更新,邊疆軍堡的修建……

朝廷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陛下,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麼意思?”

“這錢不夠用了,不是指朝廷的賦稅不夠用,而是說市面上流通的錢,滿足不了需求。不管是金幣銀幣,還是銅錢,都不能滿足百姓和商人們旺盛的交易需求。

如今在某些環節甚至再次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這對大唐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哥,我們不是每年都從海外運回來大量的金銀嗎?怎麼又會不夠用呢?”

一旁的李治忍不住插話道。

李治這問題,顯然是代表了許多人心中的困惑。

不過,李世民倒是想起了什麼。

“寬兒,不會是又跟上次鑄造金幣、銀幣那次一樣,說是市面上出現了銅錢慌,影響了商業發展吧?”

“陛下聖明,記憶力實在是太好了,一下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點。雖然這次一次出現的不單是銅錢慌,而是所有的錢幣都有點緊缺,但是意思其實真的是差不多的,就是金屬貨幣已經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求了。

當然,這也不完全是壞事。大唐從國外運輸回來那麼多的金銀,可是還不夠用,這說明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我們大唐的發展速度遠超前朝,商業繁榮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這纔會導致金屬貨幣不夠用的情況出現。”

李寬這話讓李世民聽了非常舒服。

這麼一解釋,邏輯上就對的上了。

不說其他的,單單石見銀山每年就往國內輸入幾百萬兩的白銀,居然還不夠用,那豈不是說大唐國內每年增加的商品還不僅幾百萬兩?

“二哥,上一次銅錢慌,大唐皇家錢莊是通過發行金幣和銀幣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讓金銀真正的大規模的進入到流通環節,成爲一種貨幣。但是這一次不僅銅錢缺少,連金幣銀幣都不夠,我們應該要怎麼辦呢?”

李治對李寬拍馬屁的行爲不感興趣,他只想知道李寬有沒有什麼對策。

經常閱讀觀獅山書院商學院的財經文章的他,對於貨幣的作用比一般人要理解的深刻很多。

李治很清楚一旦錢慌的情況繼續惡化,對大唐的經濟發展會有多大的影響。

“辦法總是有的,並且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難。微臣今天進宮,就是想跟陛下彙報應對之策。”

“別賣關子,趕緊說!”

李世民覺得李寬可能又要繞圈子了,趕緊插了一句。

“大唐皇家錢莊的銀票,陛下和太子殿下應該都聽說過吧?如今在大唐的商家之間流通的頗爲頻繁。”

“銀票?難道你想印刷更多的銀票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也不對啊,銀票是要有人把金銀存到了錢莊之後,才能印刷的。”

李世民有點疑惑的看着李寬。

“不,不是這樣,不過意思有點類似。微臣提議由大唐皇家錢莊印刷代金券來等效替代金屬貨幣,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流通貨幣不足的問題。”

“什麼意思?朕有點沒有聽明白?”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微臣給它單獨起了個名字叫做唐元。我們可以根據錢莊金庫裡頭的金銀庫存,折算出可以印刷多少等效的唐元,今後市面上慢慢的就由唐元來替代銅錢、金幣和銀幣。

由於唐元可以直接在錢莊兌換城金屬貨幣,所以不用擔心百姓們不接受;又由於唐元是根據庫存的金銀數量來等效印刷的,所以也不用擔心大唐皇家錢莊隨意印刷唐元的情況發生。”

“二哥,你的意思是通過印刷一堆唐元來替代金幣、銀幣和銅錢?”

李治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寬。

這個想法,在他看來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雖然李寬有解釋說這個唐元可以在錢莊兌換金屬貨幣,也不會隨意印刷,但是說的再多,百姓們拿到手中的就是一張紙,這是客觀現實啊。

“沒錯,微臣希望通過十年的過度時間,讓唐元跟金屬貨幣共存,十年以後,大唐境內的流通貨幣就只有唐元,其他的金銀不會再鑄造成金幣、銀幣,而是鑄造成金磚、銀磚來存儲,或者是用來跟其他國家進行交易。”

李寬這話一出口,現場陷入了短暫的寧靜之中。

李世民和李治都在消化着李寬的這個提議。

“這紙幣的推行,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具備一個強有力的中央王朝。否則就容易被逼着隨意印刷紙幣,造成通貨膨脹,形成一系列的惡果。如今的大唐,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具備推出紙幣的條件。”

“寬兒,這紙幣的推出,除了你說的可以緩解金屬貨幣緊缺的情況,還有其他什麼好處嗎?”

涉及到金融政策,李世民雖然不是很懂,但是卻是知道這種事情很重要。

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他顯然是不大希望冒險的。

特別是李世民已經登基十八年,算是功成名就了。

這人一旦達到一個高位,衝勁就會變弱。

畢竟,你已經不是光腳的人了。

爲什麼後世有些企業不願意使用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呢?

其實很簡單啊,你只要看看自己身邊超過三十五歲的人,如果不是領導的話,有幾個幹活還有衝勁的?

李世民這算是好的了。

至少是在做出了一番成績之後才變得沒有衝勁,而不是一登基就覺得自己完勝了,可以高枕無憂的享受了。

“好處自然是挺多的。首先就是流通方便了,把唐元跟銀票結合起來,基本上不管是大宗交易還是小額交易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地滿足;其詞就是我們可以避免貨幣在流通過程中的損耗,不管是銅錢還是銀幣,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有損耗,但是紙幣基本上不存在這個問題;再者,一旦唐元得到普遍性的應用,我們就相當於可以使用一堆印刷的紙張從國外購買一堆貨物。”

李寬本身不是貨幣專家,他沒有辦法太過深入的去解釋唐元的好處,也沒有必要解釋的太過深入。

“按照你的說法,這唐元的推出,對朝廷是百利而無一害?”

“目前來說,確實是這樣的!只要我們大唐一直維持繁榮昌盛,那麼唐元的流通就會變得更加快速,最終可以讓爲大唐實現一些額外的目的。”

“既然你這麼有信心,那麼就讓大唐皇家錢莊先試着印刷一批吧。如果沒有什麼大問題,你再大規模的推行。”

聽了李寬的話,李世民也找不到太多反對的理由。

但是這唐元畢竟是新事物,所以他覺得還是先小規模的試一試再說。

“沒問題,微臣等會就去安排,最遲下個月,第一批唐元就會面世,到時候長安城所有官員的俸祿就使用唐元來發了。”

李寬順着杆子往上爬,又提出了一個需求。

好在李世民倒是沒有太當回事。

反正唐元可以兌換幣金屬貨幣,大家哪怕是一時接受不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應該不至於引起多大的反彈。

“行吧,都由你來安排,出了事情朕也就找你!”

想着楚王府家大業大,李世民突然不擔心唐元推出的風險了。

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893章 我還欠錢莊好幾萬貫錢呢第1086章 大唐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第13章 王玄策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320章 頭鐵的楊本滿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1550章 阿牛特殊鋼作坊技術展覽會(繼續大章)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238章 牛心堆三將顯英姿第46章 真的有毒?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095章 旱災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869章 不務正業?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1379章 還擊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335章 過熱的資本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774章 不一樣的分號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129章 有海怪?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36章 鹽價動了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673章 春闈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70章 降維打擊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7章 我有辦法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510章 再小點,還可以再小一點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1141章 大遊行第1232章 魚飯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881章 大展狗威
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893章 我還欠錢莊好幾萬貫錢呢第1086章 大唐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第13章 王玄策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320章 頭鐵的楊本滿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1550章 阿牛特殊鋼作坊技術展覽會(繼續大章)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238章 牛心堆三將顯英姿第46章 真的有毒?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1001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大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095章 旱災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650章 孔穎達的完美解讀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869章 不務正業?第271章 不服來幹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1379章 還擊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335章 過熱的資本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774章 不一樣的分號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129章 有海怪?第377章 嚇到了一幫人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36章 鹽價動了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673章 春闈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350下章 新發現總是出於意外第70章 降維打擊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7章 我有辦法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510章 再小點,還可以再小一點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1141章 大遊行第1232章 魚飯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881章 大展狗威